说到世界杯吉祥物,绝对是足球狂欢不可或缺的符号,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在足球大舞台上,那些萌萌哒、搞怪的“朋友”们最初到底长啥样?别着急,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回到那些年世界杯吉祥物的“原始模样”,看看它们最早的版本到底如何“出炉”。
其实,世界杯吉祥物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但真正成为国际热议焦点,还是从1994年美国世界杯开始。当时的吉祥物其实还挺“土豪”的——一个长得像大塑料球的卡通角色,名字叫“Striker”,整体风格粗犷,活脱脱一个足球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那会儿的吉祥物还没有现在的丰富多彩、细腻萌感,更多的是一种“硬核”的体育精神象征。
咱们的主角系列,当然不是从那时候开始的。真正让世界杯吉祥物成为全民趣味的话题,是从1994年开始由美国官方推出的“Striker”——一只热情似火、满脸笑容的足球小子,别看它一副舞台灯光下的完美笑容,早期的版本可是带点“工艺品感”的,身体比例夸张得像个大橡皮泥娃娃。其实,这也算是吉祥物发展史上的一个“试水”,看看人们对萌宠小伙伴的反应,结果当然是“这图真喜感”。
紧接着,1998年法国世界杯带来了更酷的版本——“Footix”。他,是一只橙色的火焰狐狸,眼睛炯炯有神,身姿挺拔。虽然比起现在的“萌妹”更偏向“酷炫卡通”,但还是能感受到设计师试图打破传统的束缚,赋予吉祥物一点个性。有人说,它的“摇摆舞”简直秒杀全场,笑到肚子疼。
2002年,日本和韩国联合举办的世界杯,那一届的吉祥物叫“Ato”和“Kaz”。双胞胎兄弟,Ato是个兔子,Kaz是只猫,两个萌宠一搭一唱,萌得没边。最早版本淡蓝色的“硬核”姿态,逐渐演变成了黑色小萌兔和粉色喵星人,变化也是一个“折磨”时间的过程。有人调侃:这是不是“姐妹花”造型,谁能想到,两只可爱到爆的吉祥物竟然来自战战兢兢的“原始版本”?
2006年德国世界杯,吉祥物迎来了“GoleoVI”,一只大幅度摇摆的狮子,配上一只搞怪的小物件“Pille”。这个“史诗级萌宠”,最早其实是个带点“老派公仔”气质的狮子,毛发不够细腻,表情也不够灵动,但谁能想到,就是它开启了“萌狮子”的时代,也正式把吉祥物从单纯的“logo”变成了有灵魂的“朋友”。
到2010年南非世界杯,“Zakumi”,一只带着豹纹的小豹子,出场了。最开始的版本,放大了豹子的“野性”元素,但也带点野兽式的呆萌感。它的出现,意味着吉祥物的视觉表现开始逐步追求“多彩、夸张、可爱”。设计师们似乎找到了“萌化”的新秘方:用鲜亮的色彩和夸张的表情,牢牢抓住年轻人的心。你能想象最早版本的“Zakumi”大概长啥样嗎?其实,比现在的萌萌哒还“萌嫩”点。
接下来,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Fuleco”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它是一只带点核桃大脑袋的“龟龟”,刚出炉的之一版简直像个“肿泡泡”,配色用色大胆,像喷漆似的拼在一起,脸部还大得离谱。但同时也展现了巴西厚重的“动物文化背景”。最早期的版本虽说有点“嚣张”,但逐渐被“萌系”调调软化,变得更加亲民。这不禁让人怀疑:从最初“土气爆棚”的样子,到现在的“萌翻天”,背后隐藏着多少设计师的不眠之夜?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Zabivaka”,则是一个线条简洁、充满活力的“狼宝”,最早版本的“Zabivaka”其实还带有点“练习生”气质——表情略带调皮,身上带点运动风。设计上渐渐加入了俄罗斯特色元素,变得更加“潮”,也更容易“被人宠”。在 *** 上,这只阳光狼可是成了全民“表情包”的主角,就差打出“快快快,来DDR”了!
而我们可以看到,从19世纪末到现在,总结下来世界杯吉祥物的“原始版本”大致经历了“粗糙——萌化——多彩——个性”的蜕变过程。最早的版本,往往是为了品牌宣传或简单的衍生品开发,风格更偏“粗犷”和“象征性”。随着时间推移,吉祥物变得越发“趣味盎然”,设计也越来越注重和年轻人沟通,色彩变得丰富,形象也越发“可人”。
实际上,最早的版本往往还没那么“童趣满满”,可能就是一个用基本元素拼凑而成的形象,经常带点“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那时候设计还没那么“花哨”,表现方式也没那么细腻,但正是这些“原汁原味”的萌宠,为后续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们像足球场上的“牙签模型”,不怕“丑”,反而锻炼了设计师们的胆识——=)
要问最原始的“世界杯吉祥物”,到底是哪个版本最“土味”,估计得数1994年美国的“Striker”了。那时候的形象,特色在于“不走寻常路”,粗线条、夸张比例,怎么看都有点“反抗精神”。后来渐渐变得萌萌哒、鲜亮耀眼,甚至成为国家“文化名片”。这也证明,吉祥物的初衷,或许就是引发全民笑声和共鸣——让大家在足球热潮中找到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