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怎么了(2022世界杯中国不是已经出局了吗)

2022-08-04 3:05:42 体育资讯 yemeh

万达怎么了



本文目录一览:



在几年前,国内知名富豪王健林和他名下的万达,一起陷入了危机,因为负债率过高被多个机构警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王健林开始疯狂地变卖自己名下的资产。

当时对于王健林来说,似乎除了王思聪以外,什么都可卖。当他卖完名下的资产时,房地产行业开始频频暴雷了,众多网友不禁好奇,不知王健林是否从地产行业中逃生了?

一、万达的危机(曾经)

依稀记得在2017年年初的时候,王健林还是中国首富,手下的资产无数。其中包括200多个万达广场、10多个万达城、1300多家影院以及80多个五星级酒店等。

万达在当时那可是火遍全国,只要是它涉及的行业,几乎全部都是龙头老大。或许是因为扩张的步伐迈得太大,到2017年年中的时候,金融监管机构就对它发出了警告,并且要求银监会彻查万达集团的信用和风险。

经过调查大家才发现,原来万达集团在2017年6月的时候,已经负债了4205亿元,其资产负债率为70.6% 。除了万达之外,王思聪也在那段时间,陷入了信任危机,因为负债的原因成为了老赖。

当时万达的资产负债率并不是*,因为恒大在2017年的时候,资产负债率已经将近184%,比万达高多了。但为了度过当时的难关(包括万达集团的难关和王思聪的难关),王健林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变卖自己名下的资产。

二、万达的自救

当各大商业巨头知道王健林的决定之后,便纷纷找上了王健林,希望可以低价收购王健林手上相关的产业。所以在2017年的时候,王健林(万达)、孙宏斌(融创)以及张力(富力)三人,就在北京的万达酒店进行了商谈。

不管过程如何波折,但结局总是好的,三方经过商谈之后,便达成了一场超过630亿元的商业谈判。在这次谈判中,孙宏斌收购了王健林名下13个文旅项目的91%左右的股权;李思廉作为富力的另一个老板收购了王健林手下77座万达集团。

而王健林也就此走上了卖资产的道路,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先是退出了房地产行业,然后就开始对万达进行轻资产转型。但凡是王健林手下的行业,不管是商业、网络、文化或者是金融,只要有人出钱,那就卖。

因此截止到2017年年底,王健林就把手上的地产和酒店全部卖完了。然后到2018年的时候,靠着买万达集团的股份,获利340亿元,之后就又开始卖万达影业的股份,将近30%买了78亿元。

之后王健林就在卖资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2019年的时候,王健林甚至出售了百年人寿的股份。要知道王健林在这之前,可是一直都把百年人寿当成宝贝一样的。

除了国内的资产,国外的资产王健林也没有放过。在2020年的时候,

王健林出售了国外的一个CBD物业项目,然后到2021年的时候,王健林又卖出了AMC的全部股权。

说起AMC这个企业,还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AMC自从被万达收购之后,就一直呈亏空状态,但自从被万达卖出之后,股价就开始一路飙升,好在万达还是在这个项目中,还是挣到了一些钱。

三、侥幸躲过一劫?

万达集团当时不惜一切代价卖掉手上资产的行为,让众人感到惋惜,甚至是不解。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万达会断掉自己这么多的退路,特别是风头正盛的房地产行业,所以当时许多人都在等着万达后悔。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却发现,原来当时看似莽撞的万达,才是最明智的。因为在2020年的时候,国家开始着手整顿房地产行业,连着发布了“三道红线”,让房地产行业陷入低迷状态。

许多房产企业在这个时候都非常羡慕王健林,因为他及时地从这个行业中抽身出来了。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王健林虽然从该行业中成功抽身,但他现在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好过。

截止到今年7月份为止,万达文化集团一直都在赔本,商管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影视行业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最近几年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这些行业不赔钱就算不错了。

总结

万达虽然侥幸躲过了房地产行业中的雷,但以后的道路依旧还是任重而道远。然而有一点还是值得庆幸的,那就是万达总算度过了“生命中”最难的一个关卡。

不知道大家对于王健林(万达)在面对难关时的做法,是怎么看待的呢?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2022世界杯中国不是已经出局了吗

广州日报全媒体

在北京时间昨晚进行的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12强赛第8轮中,国足客场在越南河内的美亭体育场挑战越南国家队。结果,国足以1比3输给越南队,提前2轮被淘汰出局。

越南队在此前7轮12强赛中遭遇7连败,积分小组垫底提前出局。因为成绩不佳,越南国内媒体和球迷对越南国家队十分不满,其韩国籍主帅朴恒绪面临下课压力。为此,越南队这场比赛下定决心要全力在主场争取一胜。这场比赛,越南方面共开放了近20000球迷入场观战,越南总理范明政也亲自督战。

国足主帅李霄鹏这场比赛必须赢球才能为国足保留出线的理论可能,因此他昨晚排出了一个433的主攻阵容,小将戴伟浚*代表国足网友分享担任中场组织者角色。洛国富、阿兰和武磊联袂锋线。

越南队在开球后积极抢攻。第9分钟,越南队长杜雄勇禁区前沿左侧送出传中球,胡晋才在小禁区力压王燊超头球破门,越南队取得1比0的领先。先进一球的越南队士气高涨,第16分钟,越南队配合打穿了中国队的防线,队长杜雄勇在右路下底低平球扫到门前,阮进灵跟上的推射,再次洞穿了中国队大门。整个上半场,国足除了戴伟浚、阿兰和洛国富有过起脚射门的机会,其他时间都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最终以0比2落后结束了半场角逐。

下半场一开始,李霄鹏就用韦世豪和张玉宁两名本土射手换下了洛国富和阿兰两名归化国脚。由于此前两名归化国脚长时间缺乏规律训练,而且刚经历了长途旅行从巴西赶回来,因此整个竞技状态和精神状态都不在*。张玉宁在第48分钟打进过一球,可惜裁判认为他越位在先进球无效。此后国足虽然也创造了不少好机会,但始终无法敲破越南队的大门。

第77分钟,越南队刚刚替补上阵的潘文德在大禁区外一脚远射,颜骏凌猝不及防,越南队取得3比0的大比分领先。全场比赛进入伤停补时的第6分钟,韦世豪带球在左路一直突破下底,然后传出一记低平球到中路,徐新跟进凌空垫射破门。最终,越南队以3比1击败了国足。这也是越南队在12强赛阶段取得的历史性第一场胜利,而对于国足来说,这是他们历史上对阵越南队*比分的一场失利。本轮过后,由于国足落后第三名的澳大利亚9分,在小组赛还剩2战的情况下,国足彻底宣告无缘小组前三,提前在本届12强赛出局。

对于国足输球出局的结果,队长吴曦感到十分失望,他认为国足丢球太早,整体部署被打乱,虽然中场进行了很多调整,但下半场未能及时追回比分。国足主帅李霄鹏赛后首先向所有球迷表示道歉,然后也向球员进行了道歉,他认为这场失利是他自己在比赛设计上出了问题,他感到很难受。

李霄鹏具体解释:一方面是他在赛前激励过度,队员太想要赢下这场比赛反而上场后非常紧张。第二是两个后腰和中卫在进攻中离得太近,防守时则离得太远,这是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于无缘世界杯后国足未来的看法,李霄鹏无奈表示:“我想中国足球崛起是迟早的事,但这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努力。”




抚顺万达怎么了

夫妻二人在抚顺万达广场有限公司处购买门市房一年多后发现棚上漏水,二楼窗口及墙缝漏水,多次维修问题仍然存在,导致房屋内家具等设施被泡坏。

不仅如此,因为漏水导致租客退租,门市房无法出租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

为此,房屋所有者将抚顺万达广场有限公司诉至法庭,近日法庭作出一审判决……

抚顺男子王某和妻子邢某系抚顺市新抚区裕民路某号楼某门市房屋所有权人,该房屋系夫妻二人从抚顺万达广场有限公司购买,为二人共同共有。抚顺万达广场有限公司将该房屋于2014年1月1日交付给王某和邢某。

夫妻二人入住该房屋后,2015年4月22日发现棚上漏水,二楼窗口及墙缝漏水,于是向物业进行了报修。因外墙及屋面漏水,夫妻二人分别于2016年9月5日、2017年7月14日、2017年8月7日、2017年9月6日进行了多次报修,重复报修的物业未予记录。物业公司工作人员证实抚顺万达广场有限公司指派维修人员为王某和邢某的房屋进行维修二、三十次,但该房屋至今漏水。本案诉讼过程中,抚顺万达广场有限公司再次派维修人员于2020年5、6月份维修该处房屋,但至今房屋仍漏水。

网络图片

因房屋多次漏水,造成该处门市房屋二楼沙发、梳妆台、壁纸被泡坏。王某和邢某于2015年1月23日将房屋二楼出租给案外人用于经营美甲店,租期一年,租金30000元。因房屋漏水,导致房屋于2015年6月7日退租,夫妻二人退还租赁费20000元,之后该房屋二楼至今未出租。

夫妻二人作为原告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请求判决被告抚顺万达广场有限公司支付原告共计58518元。其中包含:因漏水泡坏的沙发3440元、化妆台2278元、壁纸2800元、租客因漏水问题退租商铺引发的直接经济损失20000元、2016年7月至今因漏水无法租房的经济损失30000元;请求判决被告为原告限期维修好商铺漏水问题,于2020年8月18日之前维修好;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抚顺市新抚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原、被告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合法有效。被告交付原告的案涉房屋虽经竣工验收合格,但原告入住后发现房屋存在漏水质量问题,被告虽然对原告的报修进行了数十次处理,但对漏水问题没有解决,造成原告房屋持续漏水,沙发、梳妆台、壁纸被泡坏,房屋退租且退租后无法出租,被告对原告的经济损失未予赔偿,故对于原告要求被告限期2020年8月18日之前将房屋维修好、赔偿经济损失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根据原告提交的证据,确定原告房屋受损的位置和程度及市场价格,酌定被告赔偿原告沙发、梳妆台、壁纸等经济损失共计5000元。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因房屋退租造成的经济损失20000元,诉讼请求合理,予以支持。关于原告主张2016年至今因房屋无法出租造成的经济损失30000元,原告的房屋自2015年4月漏水至今,被告已为原告修理二、三十次,至今未修好,几乎每次下雨该房屋二楼均漏雨,严重影响房屋的使用价值,故原告要求被告赔偿该项损失,诉讼请求合理,予以支持,被告应赔偿原告自2016年2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因房屋无法出租造成的经济损失30000元。以上经济损失合计55000元。

日前,法院依据相关法律作出一审判决,被告抚顺万达广场有限公司于2020年8月18日前为原告维修房屋至二楼不漏水为止;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5000元。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

(二三里编辑 王宇)




万达的资金链怎么了


一、



2003年7月,王石到天津劝孙宏斌要学会过组织生活,向来嫌开大会浪费时间的孙宏斌,当即跑到重庆去开会,一张嘴,就把各位大佬给镇住了。


孙宏斌说:“顺驰2004年要达到100亿的销售回款,也就是要超过在座的诸位,包括王总。”


52岁的王石,当时还是万科董事长,马上反驳说:“不可能,你吹牛!”


40岁的孙宏斌没有回应王石。回天津以后,厉兵秣马,以雷霆手段杀入北京房地产市场,并迅速向全国扩张,把同行惊得目瞪口呆……



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迅速崛起成为房地产黑马的孙宏斌,什么来头?


孙宏斌是山西人,1963年生于运城市临猗县的一个小村落,回头遥望,此人可以算是“小镇做题家的鼻祖”,“学习改变命运的典范”。


孙宏斌兄弟四人,他是老大。从小就是个学霸的孙宏斌,做题、背文章又快又好,15岁就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后并入武大),又用3年读完了本科4年的学业。


1985年,孙宏斌22岁时,就已经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了,领先同龄人好几个段位。


几经辗转之后,孙宏斌看到了联想的招聘启事,感到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来了,便转身加入了联想。


1988年,联想遇到创业阵痛期。当年一起打江山的元老们,慢慢磨掉了锐气,每天都是喝茶看报,几无斗志,销售业绩一片愁云惨淡……


刚进联想的孙宏斌,才25岁,有想法有干劲,仅用了一年多时间,便从一个普通员工,被破格提拔为联想集团企业发展部经理,开拓全国市场。


他带领一群热血青年,只花了2个月的时间,就建立了13个独资分公司,年底销售额达2400万元。而这一年,杨元庆才刚入职联想。


联想老大柳传志对孙宏斌,是看在眼里,喜欢在心里,他说:


“人才分三种,一种是自己可以干成一件事,一种是可以带领一批人干成一件事,第三种是能审时度势,能一眼看到底。第三种人很少,孙宏斌就属于第三种人。”


但这样的人才,柳传志却把握不住。




二、




孙宏斌在联想做出的成绩,太过耀眼,大有功高盖主的势头。


初生牛犊不畏虎,在没有得到柳传志许可的情况下,孙宏斌竟创办了一份内部机关报《联想企业报》,并在头版刊登了“企业部纲领”。


其中第一条就是“企业部的利益高于一切”,还有“企业部经理拥有分公司经理任命权”等,有分化公司搞集权的嫌疑……


更让柳传志震惊的是,当他决定将孙宏斌调离企业部的时候,竟遭到了企业部全体员工的激烈抵抗……这就有独立王国、尾大不掉的意思了。


一怒之下,柳传志将“昔日爱将”孙宏斌送上了法庭,罪名是“挪用公款13万元”。



于是1990年,27岁的孙宏斌被判入狱,刑期5年。他的确能“审时度势”,不跟自己较劲,也不跟别人较劲,一心只想好好表现,早点出去。


1994年,31岁的孙宏斌获减刑1年零2个月,被提前释放。


释放前夕,他和一个狱警到北京见了柳传志一面,并向他道歉,称自己当年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但9年以后,海淀区法院却改判孙宏斌无罪)。


孙宏斌从监狱出来后,只读了一本中文小说,就是海岩的《深牢大狱》。他说“那里面写得挺真实的”,10平米的屋子住了30多人……


这一年,联想已经如日中天,柳传志也成为商业明星。他见孙宏斌坐了4年牢,还是没有被压垮,很是难得,便借给他50万元,让他自己创业。


孙宏斌拿着这笔钱,第一次杀入了房地产的战场。




三、




1994年,31岁的孙宏斌成立天津顺驰置业有限公司,干起了房地产中介。



这一年,商品化住房尚未成为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后来政策的调整,房地产业驶入黄金赛道,开始了长达10年的野蛮生长期。


孙宏斌抓住时代风口,进军房地产,并占领了一级市场15%的市场份额。


1997年,在柳传志的帮助下,孙宏斌和联想、中科合作,开发了第一个项目“香榭里”。一年后,他买回联想和中科的股权,对方利息一毛没要。


此后,天津顺驰投资有限公司问世。这时,孙宏斌正赶上了天津危房改造和安居工程等机遇,事业开始起飞。


到了2002年,顺驰已经占领了天津市场30%的份额,39岁的孙宏斌成为天津房地产老大。2003年,顺驰的销售回款已经达到了40亿元。


孙宏斌的企业运营机制很“非主流”。当年,顺驰代理了华夏房地产公司的楼盘销售,刚从服装行业转行过来干销售的一个小伙子问他,“房子怎么卖?”


孙宏斌大怒道,“我怎么知道?”


他不仅不教员工怎么卖房子,还把手中的权力分散下去,让他们自己看着干。他则化身甩手掌柜,充当起讲师的角色,去推动这套运营体系的实行和完善。


顺驰员工8000人,孙宏斌认识的不到80人,甚至那些分公司的副总,也没几个认识的。每次在各城市拿地,有时调集资金高达30亿,他也一概不管。


那几年,孙宏斌每年都会拿出半年的时间,待在美国,最后完成了美国哈佛商学院*管理课程。


不过,业界对他这种放权模式很不看好。因为,有时过分的信任就意味着风险。


但孙宏斌关于信任的领悟,跟绝大多数人不同。他是从大狱里悟出来的:


“我在狱中想,信任是一个互动的东西,当你百分之百相信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最起码有80%值得相信。”


同时,他还讲了一个“小偷理论”。




四、




孙宏斌说:“一个小偷,你让他不偷是挺难的,但是你让他不偷你,还是有可能的。”


当然,如果孙宏斌发现有人辜负了这份信任,违背了这套运营体系,他会毫不犹豫地出手。


2003年,40岁的孙宏斌参加中城房网年会,可谓是出尽了风头。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顺驰很牛逼,还因为他文章开头说的那两句话也很牛逼。



海口都夸出去了,就得想办法兑现,总不能让人笑话自己是口嗨吧。


这一年,孙宏斌还创办了另一家房地产公司: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也是这一年,顺驰先后进军石家庄、北京、上海、苏州、南京、武汉、郑州以及长春等城市,在土地市场上疯狂竞标拿地。


孙宏斌每次都是不惜高价,甚至多次以成交价两倍于起拍价,强势进入。然后采取分期支付土地款、缩短从拿地到开盘周期等方式,把有限的资金运用到了*。


他用高杠杆、高强度周转的方式,秀了一把走钢丝的杂技,让同行们看得目瞪口呆。


当时甚至有人预言孙宏斌是: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很多人都觉得顺驰眼瞅着不行了,结果对方一直大胆地往前走,也没掉到坑里去。


于是,很多之前不看好顺驰的房地产企业,纷纷派出员工组团来取经。一时间,天津成了中国房地产界的“应许之地”。


孙宏斌的商业逻辑很激进,对房地产市场的理解更是乐观且雄心万丈:


“中国每年8000亿的房地产市场,为什么不能产生占到市场5%的企业呢?万科去年的销售回款是60亿,*,但连1%都不到。”

“顺驰何以就不能超过万科,做到100亿呢?这么大的市场,超过万科,也不算什么,依然还是小公司呢!”


孙宏斌那时真是野心勃勃,满腔热血啊。但在时代面前,如果能一直审时度势,满腔热血也是好的,但若不能,满腔热血就可能变成满脸热血……




五、




在孙宏斌带领顺驰高速发展的那几年,王石还没有解锁“笨笨牌红烧肉”,对地产政策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


2003年,王石曾说:“规模不要追求太大,资金链不要紧绷、不留余地,否则,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受影响,天天加班都没用。”


3年后,这句话应验了。


这一年,由于房地产过热,上头宏观调控政策缩紧,孙宏斌遭到了激进扩张的反噬。


由于顺驰贷款太多,资金负债率过高,瞬间土崩瓦解。这些年的“班”,全白加了。


由于之前的高调言论和高价拿地,同行们都对孙宏斌好感欠奉,没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无奈之下,孙宏斌只好将顺驰以12.8亿的骨折价,含泪贱卖给香港路劲基建集团。要知道,顺驰光在北京的一个项目,就投了9个多亿……


靠低价转让来解决债务暴雷的同时,也让孙宏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己的企业家形象。


孙宏斌后来说,我从来没有为顺驰辩护过,败了就是败了,不要找借口。我们犯了错误,比如现金流管理(有问题),比如扩张太快……



但好在,孙宏斌手里还有一个融创,还先后获得了国际投资者雷曼兄弟、鼎晖以及新天域等的入股。


孙宏斌吸取之前扩张太快的教训,给融创定下了两个规矩:一是管好现金流,二是盯准一线城市。


蛰伏一段时间后,孙宏斌以20亿元拿下一块地,做了西山壹号院。这个项目在3年里卖了150亿元,令他满血复活,东山再起。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遇冷。45岁的孙宏斌在一片质疑声中,逆着风向,又豪du了一次。




六、




这一年,孙宏斌以20.1亿元拍下了北京海淀西北旺项目。该项目楼面地价高达每平米7000元,是2007年下半年以来北京市场的“地王”。


很多人不理解,孙宏斌已经“死”了一次,为啥不长记性,还是这么激进。


孙宏斌说:“我真的不是一个激进的人,我骨子里是一个偏理性的人,厌恶风险。朋友说人有不知死和不怕死之分,我应该是不怕死的。”


事实证明,他这次du对了。


2010年,房地产市场回暖,孙宏斌凭借这块不可多得的优质地块,让融创在香港成功上市。


优质地块抗风险的能力,让孙宏斌尝到甜头。2013年,融创打败多家开发商,以7.3万元/平方米的价格竞拍下了北京农展馆地块。


这是继2004年土地出让制度改革以来的*单价“地王”,也是最近20年来成交单价*的一宗地。


紧接着,孙宏斌又拿下了北京亦庄、天津天拖2宗“地王”,加上北京农展馆,合计花费的土地成本高达187.44亿元。


这一年,融创推出*豪宅“桃花源”,这个成本高达6万元/平米的项目,尚未开盘就已经签约7亿多元。潜力巨大的地产市场,令孙宏斌踌躇满志。



这一年,融创业绩飘红。前三季度364.2亿元的合约销售额,比头一年同期增长71%。


这样的高增长,让融创成为当年房地产界*的黑马,并*跻身房企排行榜前十。


孙宏斌说:“今年500亿的销售目标肯定是能过了。”


但对未来是否有更高目标,孙宏斌没想过。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当年扬言要超越在座诸位和王石的锐气了。


下好房地产这盘大棋,孙宏斌的腰包鼓了起来,开始了买买买的模式,孰料这一买,就为未来埋下了一颗又一颗的大雷。




七、




2014年,绿城陷入资金链断裂边缘,老板宋卫平看了融创在苏州的“桃花源”项目,很是满意,便将绿城“嫁给”融创。



孙宏斌以高于市价19亿元左右的价格,入股绿城。融创和九龙仓并列为绿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同为24.313%。宋卫平退居小股东,持股约10.473%。


当大家都还沉浸在融创和绿城结合的甜蜜中时,宋卫平却突然“反水”,称“把绿城卖给了一个不应该卖的人”。


经过多轮口水仗,融创和绿城“协议离婚”。


绿城获得30多亿元人民币现金,和单价高达38万元/平方米的黄浦湾项目。融创则获得了上海融绿平台下属的上海玫瑰园、香溢花城等20个项目。


除此之外,孙宏斌还参与了佳兆业、雨润等项目的并购。但一波操作后,他才品咂出味来:帮别人干了活,自己啥也没得到。


2016年,融创继续发力,在全国豪掷632.7亿,拿下42宗地。其中20块土地,被媒体冠以“地王”的称号。


并购,已经成为融创获取土地的最主要方式。


直到孙宏斌遇到了“下周回国”的山西老乡贾跃亭和乐视,才发现自己遇上了“硬茬子”。




八、




2017年,融创以150.41亿元人民币战略入股乐视。搞房产的孙宏斌成了乐视网的第二大股东。


在战略合作发布会上,孙宏斌说:“我最佩服老贾的就是用这么点钱,干了这么大的事儿。”



经过全方位调研后,孙宏斌很乐观,认为乐视的团队和战略都没有问题,只是缺钱而已。在那时的他看来,这个世界上有的是钱。


所以,他想一次性把所有资金问题全解决。但有董事担心贾跃亭会彻底放飞自我,便问,老贾要投资火箭咋办?


为以防万一,孙宏斌决定以重组董事会等方式,来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乐视网公布的提名非独立董事的简历中,孙宏斌的国籍显示为美国。



本来,孙宏斌只是想当个二当家,投点小钱,弄几块地。不料,贾跃亭很快就给他上了一课。


乐视体育买入中超*转播权,血亏13个亿。


这年7月,乐视连续收到法院冻结资产文书,业界也开始流传融创系遭银行排查和信托项目放款被叫停的消息……


孙宏斌投资不利不说,还引火烧身。


他提议变卖乐视资产,好堵上资金的窟窿。但贾跃亭不听劝。


有人开价数亿元收购乐视商城,贾跃亭说No。有人开价百亿购买易到,贾跃亭说No。有人开价50亿购买乐视金融,贾跃亭依然说No。


孙宏斌绷不住了,说:“在投资乐视之前,我这辈子已经没什么遗憾了。但在投资乐视之后,如果不把这个公司搞好,我这辈子就真的有遗憾了。”


说完,他摘掉眼镜,用纸巾轻轻拭去眼角的热泪。



这个自称“不怕死”的男人,当年坐大牢没被打哭,顺驰垮了没被打哭,却被贾跃亭“打哭了”……


然而,孙宏斌仍愿意再信贾跃亭一次。只可惜贾跃亭给出了意外的答案。




九、




2017年,融创以近632亿元的价格,买下了王健林旗下万达76个酒店和13个文化旅游项目,为万达的突围和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可谓是雪中送炭。


根据孙宏斌既往的并购史,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白衣武士”。



融创一直都在马不停蹄地拓展地产版图,并先后收购重庆华城富丽、大连润德乾城和天津星耀等房地产公司的股权及债权,40亿入股金科、137亿购入联想控股旗下41个公司相关股权及债权等。


那时候,就有媒体计算得出:融创的负债率可能会接近200%。


2018年,乐视网与贾跃亭控制的关联方之间形成的关联欠款余额,达到了75.31亿元。



对于如此庞大的关联交易,孙宏斌承认,“人有时候要敢叫日月换新天,有时候也要愿du服输。”


留下一句名言之后,孙宏斌承认被贾跃亭打输了。他选择从乐视裸辞。这一年,他的财富受乐视退市危机影响,缩水37%。



但在房地产市场,孙宏斌照样打得火热。


2021年,房地产行业下行,融创仍然顶风上阵,并以99亿元火速宣称收购“广西一哥”彰泰地产,就是为了能够快速抢占市场。仅用了半年时间,融创就拿地83宗,总成交金额达1226.92亿元。


但这一次,孙宏斌没那么好运了。


截止到上半年底,融创中国总负债9971.2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2.72%,剔除预收款项的资产负债率为76%,净负债率为86.6%。


2022年,融创中国宣布暂停股市买卖,进入停牌状态。开始采取大量措施,包括频繁出售资产等,来应对资金压力。


今年5月,融创拟出售位于深圳的冰雪文旅城项目51%的股权。这个项目,是融创中国在深圳打造的首个文商旅综合体,同时也是“世界*的室内雪世界”,属于融创中国的优质资产,但也只能忍痛割爱……


而在今年7月,媒体更是爆出“融创爆雷”的所谓内幕。报道指出:“融创地产可能遭遇流动性压力,多地的房地产项目受到影响,其监管账户资金流向也遭遇外界质疑。”



在这个房地产的“黑铁时代”,抗风险能力强的优质地块,也不好使了。


时代的大浪轰轰而过,没有人能够永立潮头。溺水的,往往都是游泳高手。而那些爆雷的,往往在最开始就埋下了导火索……


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地产大佬”孙宏斌能否再一次挺过艰难时刻,化险为夷,重创辉煌?这个问题,或许只能交给时间来解答。


本文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万达怎么了》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万达怎么了、2022世界杯中国不是已经出局了吗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