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神童,足球神童完整视频

2022-08-01 18:55:54 体育资讯 yemeh

足球神童



本文目录一览:



法国足球人才辈出,特别是在中场位置上,更是不断地有天才球星涌现出来,切尔西的坎特、曼联的博格巴,都是法国中场位置上的杰出代表。

这两年,在法甲联赛中,又诞生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中场神童。他就是 目前效力于法甲摩纳哥U19梯队的天才新星马马杜-库利巴利。

马马杜-库利巴利今年只有17岁,由于年龄太小,他还没有进入到摩纳哥的一线队。马马杜-库利巴利身体条件并不突出,但他出众的脚下技术和无与伦比的球感和意识,让他在摩纳哥U19梯队鹤立鸡群。司职中场的他,在控球、拦截抢断、策动进攻、传射、速度等各项指标中都出类拔萃,他是不折不扣的中场全能型悍将,既可以出任后腰,又可以位置前移出任伪边锋。另外,他的跑动能力超强,是典型的B2B中场悍将。他的技术特点类似皇马中场新星卡马文加。

虽然他目前还没有进入到摩纳哥的一线队,但他在U19梯队已经交出了令人惊艳的数据表现。本赛季截止到目前为止,他除了在防守端表现稳定之外,还已经为摩纳哥U19队贡献了7球3助攻,堪称攻防俱佳,无所不能。真是难得一见的中场神童。由于表现惊艳,他已经是法国U18国家队不可或缺的重要悍将。

如此才华横溢的天才中场,自然逃不过那些欧洲豪门球队的眼睛。据米兰体育报*报道,马马杜-库利巴利已经成了欧洲转会市场上的“香饽饽”,目前,至少有5家欧洲豪门球队在关注这位17岁的法国中场妖星。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将得到马马杜-库利巴利。这5家欧洲豪门球队分别是:AC米兰,尤文图斯、曼城、热刺以及德甲多特蒙德。

今年夏天,马马杜-库利巴利必然会成为欧洲转会市场上的抢手货。以上5家欧洲豪门球队,到底谁能最终得到这位法国中场神童,我们也只能耐心等待。




2014年巴西世界杯分组抽签揭晓

北京时间4月2日00:00,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圈小组赛抽签仪式将正式开始,届时各小组分组情况将一一揭晓。截至目前,32支参加世界杯决赛圈的队伍已经确定29支,剩余三支队伍将通过附加赛形式决出。分组情况的揭晓,也将决定各队未来备战热身赛的安排!(******5直播抽签仪式)


29支已晋级正赛球队名单:(括号内为世界排名)

欧洲球队12支:

比利时(2)、法国(3)、英格兰(5)、西班牙(7)、葡萄牙(8)、荷兰(10)、丹麦(11)、德国(12)、瑞士(14)、克罗地亚(16)、塞尔维亚(25)、波兰(26)

亚洲球队5支:

卡塔尔(51)、伊朗(21)、日本(23)、韩国(29)、沙特(49)

​南美洲球队4支:

​巴西(1)、阿根廷(4)、乌拉圭(13)、厄瓜多尔(46)

​北美洲球队3支:

墨西哥(9)、美国(15)、加拿大(38)

非洲球队5支:

塞内加尔(20)、摩洛哥(24)、突尼斯(35)、喀麦隆(37)、加纳(60)

附加赛球队(三个名额):(括号内为世界排名)

附加赛1:威尔士(18)vs乌克兰(27)/苏格兰(39)

附加赛2:秘鲁(22)vs澳大利亚(42)/阿联酋(68)

​附加赛3:哥斯达黎加(31)vs新西兰(101)

​球队分档:

​第一档:卡塔尔、巴西、比利时、法国、阿根廷、英格兰、西班牙、葡萄牙

第二档:墨西哥、荷兰、丹麦、德国、乌拉圭、瑞士、美国、克罗地亚

第三档:塞内加尔、伊朗、日本、摩洛哥、塞尔维亚、波兰、韩国、突尼斯

第四档:喀麦隆、加拿大、厄瓜多尔、沙特、加纳、附加赛1、附加赛2、附加赛3

按照抽签规则,卡塔尔作为东道主自动落位A1,其余第一档球队依次抽签落位各组1号位;第二档、第三档、第四档以此类推分组落位;同大洲协会球队不同组(欧洲除外),欧洲由于共13支球队参与抽签,则将有5个小组出现两支欧洲球队。


每一届世界杯分组总能引起热议,是强队居多称为“死亡之组”还是各队实力均衡视作“死亡之组”,球迷们判定标准的不同而常常意见不一。欧洲球队普遍实力更强,小组内若有两支欧洲球队则诞生“死亡之组”的可能性更大。像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F组:瑞典、德国、墨西哥和韩国,最终小组出线的是瑞典和墨西哥,当时的卫冕*德国队则小组垫底出局。


东道主卡塔尔由于自动成为第一档球队,成功避开一众世界*强队。即便第二档球队中依旧有德国、荷兰、墨西哥等强队,但成为“死亡之组”的可能非常小。卡塔尔作为亚洲球队中世界排名*的,能否借东道主之利完成小组出线的惊喜呢?要知道,亚洲球队想要在世界杯正赛中完成小组出线非常困难。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仅日本队小组出线,2014年巴西世界杯无亚洲球队小组出线,2010年南非世界杯韩国、日本小组出线!




足球神童周了了现状

前言

2007年,一个身材健硕的11岁男孩做仰卧起坐减肥的视频,被媒体拍了下来,引发广大网友们的热议。

正常情况来说,任何一个通过自身努力、想要减肥的人都会被大众所认可鼓励。

可偏偏,对于这个小男孩的行为,网友们却表现出了不同的质疑之声。

“呀,他怎么这么胖了?还能踢球吗?”

“这么大了还没进国家队,是不是没机会了?”

“个子挺高的,但身体可能不那么灵活了吧?”

也许,许多人不知道这个男孩是谁。

可当听到“周了了”这三个字,在看到他标志性的发型后,也都会回忆起了这位曾经的“足球天才”。

20年前,中国队从世预赛十强赛突围,杀入世界杯。

当时,只有六岁的周了了,所表演的颠球技术至今让在场的很多人记忆犹新,就连时任国足主教练的米卢都对其赞赏有加,称他为“神童”。

再加上,当年我国男足杀进世界杯后的余温未退,全国人民都对周了了的成长抱有极大的期望。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周了了却逐渐淡出了社会公众的视线,再次出现时他已经成为一个身高有一米八的“魁梧”大男孩了。

究竟,当年的周了了为何没能在这条足球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后来的他又经历过什么呢?

6岁时被众人期待成长

2002年4月9日,在中国足球龙之队颁奖晚会上,6岁的男孩周了了作为特约表演嘉宾,所表演的颠球技术,吸引了全场人的目光。

时任国足主教练的米卢,在欣赏完周了了的表演后,主动提出自己要与这个小神童“切磋”一下球技,并在结束后与周了了一同进行了合影留念。

“他是中国足球的未来!”

“真是个天才足球运动员!”

作为足球历史上,*一位连续4届带领不同国家的国家队打入世界杯16强的主教练。

米卢的称赞不仅让周了了及其父母大受鼓舞,更给全中国热爱足球的人打了一支兴奋剂。

国人对周了了的表现,渐渐从惊讶转变为了期望。

而在这次颁奖典礼中,对周了了感兴趣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就连在场的韩国

作为足球排名“不分先后”的兄弟国家,中国男足却在此次挺进了世界杯。

除了主教练米卢的功劳外,这位韩国

所有人都知道,孩子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足球亦是如此。

拍摄纪录片名声大噪

当看到周了了的足球功底后,这位韩国

自己如果能进行后续报道,也可以为其他足球排名落后的国家,提供宝贵的学习经验。

于是,在颁奖当天,这位韩国

“周先生,您好,周了了的颠球震惊到所有人,我想为他拍一个纪录片,将他平时的训练过程记录下来,您看可以吗?”

听到这位

但周玉友转念一想,自从儿子开始学习足球以来,许多媒体都曾拍摄过他的日常,走在街上也有不少人对儿子打招呼,拍摄早已成为儿子的日常了。

更重要的是,即便这位韩国

这样以来也能推脱掉其他家的而拍摄,让儿子周了了以后能专心学习、练球。

抱着这样的想法,周了了的父亲答应了这次的拍摄。

“好的,我答应了,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呢?”

原本,这位韩国

可又担心这期间发生什么变故,也想趁着中国参加世界杯之前播放,为纪录片创造一波收视率。

于是,他开口道:“要不明天怎么样,咱们早点拍完也可以早点休息。”

“没问题,我们需要准备什么吗?”

“什么都不需要准备,到时候听我安排就行,就是拍摄一下他平时的练球过程,偶尔需要拍几个特写。”

第二天一早,身穿黄色10号球衣的周了了,就来到足球场上展示自己的“绝技”。

大大的足球场地上,一个黄色的小身影正在旁若无人地展示自己的颠球技术。

他一会追着足球奔跑,一会带球过人,最后再来个射门,引起全场工作人员的欢呼。

别看周了了才六岁,可他的灵活、速度与耐力却在视频中展露无疑。

追着他拍摄的

虽然周了了的球技十分了得,可

突然间,

他向四周环顾一圈,并没有发现适合当守门员的人,再加上自己已经被周了了调动起全部热情,干脆把外套一脱自己充当守门员。

“让周了了射门,我来当守门员,你们把这些画面拍下来。”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即便有一个成年的守门员在对面,周了了也能够完成*的射门。

这其中最开心的莫过于屡次“丢分”的

将所有素材拍摄完成后,

这次以后,除了韩国

但在面对“天才”和“神童”的称号时,父亲周玉友和周了了都十分坚决地解答道:

“这不是天赋,而是努力的成果。”

待了解到周了了成为“神童”所付出的努力后,大家这才明白为何这对父子俩对于“天赋”二字会有如此态度。

“神童”称赞的背后

周玉友与妻子都是足球迷,每次有重大比赛时,二人都会一同兴高采烈地观看,偶尔还会一起去球场“较量”一番。

在儿子周了了两岁时,周玉友每每去广场锻炼都会带上他。

一次,他带着周了了来到广场上时,手里的足球一不小心就掉在了地上,滚了起来。

此时,年幼的周了了还不明白什么是足球,只是看到足球滚动后本能地去追。

可在父亲周玉友看来,儿子这个行为明显是对足球感兴趣。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周玉友将足球滚到其他地方,在一旁静静观察儿子的反应。

没想到,不论父亲周玉友将足球踢到哪里,周了了都会迈着小短腿追过去,追到后就将足球抱在怀里,开心地笑了起来。

从这时起,周玉友就有培养儿子学习足球的想法。

不过,这时的周了了才两岁,周玉友也不敢肯定儿到底喜不喜欢足球,所以一开始都是他自己去球场上玩时,顺便带着儿子锻炼。

没过多久,有人发现就在自家的广场上出现这样的一幕:

一个扎着小辫子的男孩,不知疲惫地追着一个足球跑,有时还会将足球踢到一名成年男子脚下,二人再展开一番激烈的角逐。

这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就是周玉友与周了了两父子了。

周玉友不确定周了了是对足球感兴趣,还是仅仅对这个会动的球形物体充满好奇,只能带着儿子简单的跑一跑,增强耐力的同时锻炼身体。

时间一长,周玉友发现周了了确实对足球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跑步的速度和时间有都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他认为是时候对儿子进行专业训练了。

不过,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训练儿子,找专业教练又要花费一大笔钱,只能寻求妻子的帮助。

“我发现儿子对足球感兴趣,可是咱们家也没有运动员啊,这以后该怎么训练他呢?”

“没有运动员,咱们就自己买专业书呗,实在不行不是还有视频录像吗?”

听到妻子的话,周玉友恍然大悟,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明天我就去买资料去,你有空找找世界杯比赛或者足球纪录片。”

就这样,在父母的配合下,周了了开始了魔鬼般的童年。

每天早上,周了了就被周玉友叫起床,穿好运动服后开始自己一天的训练。

通常情况下,周玉友会将足球绑在自行车后座,周了了需要根据周玉友的骑行速度改变自己的跑步速度。

匀速骑行可以锻炼周了了的耐力,加速骑行则为了锻炼周了了的爆发力。

有了最基本的体力后,周玉友将颠球、带球过人等技术加入训练计划中,而且对儿子的要求越来越高,态度也越来越严厉。

童年时期,周了了还曾参加过马拉松迷你组的比赛,用不到四十分钟的时间就跑完了五公里。

但不论是跑步还是颠球,周玉友最终的目的是将儿子培养成能够参加比赛的足球运动员。

所以,他认为技术固然在比赛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儿子的心理素质同样至关重要。

为了培养周了了的强大心理素质,周玉友不再像之前那样鼓励儿子,反而时常打击周了了。

在一次批评后,心疼周了了的妻子与周玉友发生了激烈争吵:

“孩子还这么小,你对他这么严厉干什么?”

“我这不是为了他好吗……”

还没等周玉友解释完,妻子再次开口道:

“儿子还这么小,已经比所有同龄人要*了。光是每天的训练已经很累了,你就不能态度好一点吗?”

“我这是为了锻炼他的心理素质,免得在日后比赛中影响发挥。”

类似这样的争吵发生过许多次,无论周玉友怎样解释,妻子都不忍心儿子受苦。

但看到儿子从不喊累,作为母亲的她,也只能将心疼放在心里。

付出终会有回报,4、5岁时的周了了,已经能够在20分钟的时间里颠球2000多个了。

日复一日的训练,也让许多人都认识了周了了,他训练的照片也被刊登在各大报纸上。

尤其在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这一年,周了了更是成为了从小培养足球兴趣的成功典范。

经过推荐和重重选拔,周了了成为颁奖晚会上的嘉宾,为大家表演颠球。

自从米卢到中国队任教,带领中国男足进入世界杯后,他在中国的声望达到了顶峰,所提出的“快乐足球、从小培养兴趣”等理念。也被大家奉为瑰宝,并付诸行动。

周了了的经历,正好契合了米卢的观念,自然而然受到全国球迷的关注。

可也正是因为这次的颠球表演,让周了了与足球越走越远。

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后的生活

米卢的夸赞、韩国的纪录片的播出以及各家媒体的争相报道,让周了了被冠上了“神童”的名号。

从这时起,每当周了了继续训练,或者出门玩耍,哪怕是他在学校中,都有人一眼就认出这个小天才。

“快看,他是不是周了了。”

“那不是足球天才吗?怎么没去训练呢?”

“周了了,看这里!”

只有6岁的他,完完全全暴露在了公众面前,这给周了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尤其在别人提到“天才”一词时,小小年纪的他总是一脸严肃地解答:

“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对足球感兴趣,训练了很长时间才取得这样的成就。”

他的父亲周玉友,也经常向媒体解释道:

“我儿子周了了的天赋并没有多高,甚至很普通,只是他肯努力练习而已。”

可大家却都将这父子二人的话,当成是谦虚谨慎,依旧对周了了抱有了极大希望。

与此同时,一些体校和商演也出现在了周了了的生活中。

原来,自从周了了从出名以来,许多专业足球学校看到了周了了身上的潜力,找到了他的父亲周玉友商量,让周了了专门学习足球的事情。

有的学校甚至提出了不收取学费给予助学金的想法。

可周玉友却有些迟疑。

一来是他的儿子还太小,就这样决定他的未来有些为时过早,谁也说不准日后会有什么变故。

二来,周玉友虽然想让儿子踢足球,可儿子周了了为了今天的成就所付出的努力,没有人比作为父亲的周玉友更了解。

一旦真的学习足球,儿子将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万一没能进入国家队,日后他又该怎么办?

所以,周玉友拒绝了所有学校的邀请,只说是孩子还太小,等大一些再说。

另一边,他也将周了了送到学校中读书,督促他好好学习文化知识。

在周玉友的心中,一边学习一边踢足球可以为儿子上双重保险,选择也会更多一些。

除了学校之外,也有一些商演也找到了周玉友,希望周了了能登上舞台表演颠球。

想着上台演出能锻炼周了了的心性,还能获得丰厚的报酬,而且周了了的学业也没有那么繁忙,周玉友爽快地答应了演出要求。

其他演出商听说周玉友不排斥儿子出去商演,纷纷带着“诚意”前来。有的演出甚至要飞往国家其它地方演出。

“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有请足球天才周了了为大家表演颠球!”

这句话,周了了不知道听了多少次,只要主持人说出这句话,就意味着自己要登台表演了。

暗淡的小球星

到后来,周了了的表演越来越得心应手,可大家的掌声却并不像最初那样热烈,演出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随着世界杯热度的退散,周了了的曝光度越来越低,到后来直接被大家遗忘,也就没有演出商愿意邀请他了。

更令人失望的是,周了了的生活被学习、商演占满,留给他训练的时间越来越少。

即便是父亲周玉友,每天都挤时间带着儿子训练,可日渐增加的年龄与训练时间不成正比等问题,让周了了的球技停滞不前,没有太大进展。

最重要的是,周了了眼睛里没有了儿时的光芒,对足球也失去了最初的热爱。这时的“足球”二字对于周了了来说,可能更像是一种负担和枷锁。

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后,中国男足一直没有重现往日的辉煌。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当男足输掉比赛,总会有人想起周了了这位天才,期望他能赶快成长起来,带领中国男足走向世界。

殊不知这位“天才”已经失去了光环,甚至还不如一位同龄的普通足球爱好者。

无缘足球的原因

在周了了的成长过程中,国家出台了许多有关于足球运动的政策,若是周了了继续保持儿时的球技,肯定能出现在运动场上。

可自从世界杯热度降下来后,周了了仅仅参加过一些商演,就连一些选拔赛都没参加过,令所有人都感到疑惑。

直到,周了了做仰卧起坐的这组照片被发到网上,大家才知道他已经成为一名体重超标的大男孩了。

周了了从两岁开始就进行高强度训练,体力消耗巨大,吃的自然也会比其他小朋友要多一些。

可自从年少出名之后,周了了的训练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八九岁时的运动量还保持在六岁时的水平。

运动量减少了,饭量却逐年增加,再加上青春期的到来,周了了的体重开始增加。

起初,父亲周玉友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想着只要让儿子恢复训练就能瘦下来。

没想到当周玉友想让儿子上场踢球时,周了了的体重成为了让他继续踢足球的一大阻碍。

因为从小练球的缘故,周了了的下肢相对灵活,后期增加的体重大都是在腹部,使得周了了看起来十分不协调,身体的灵活性大不如从前。

为了让儿子重返球场,周玉友开始每天督促儿子做一百个仰卧起坐减少腹部肌肉,可惜效果平平,依旧没能让周了了恢复以往的身材。

直到现在,周了了已经成为一名26岁的成年人,也过了运动员的选拔年龄。

在大家期盼周了了长大的过程中,他却最终与足球运动场无缘,不知周了了及父亲是如何接受这种心理落差。

从2岁时的小有名气,到6岁时的*,再到20多岁时的泯然众人,周了了的经历仿佛是现代版的“伤仲永”。

2岁时,周了了不明白足球的意义,只是以为这是一个会跑的玩具,在追逐过程中获得开心与奖励。

4岁时,周了了知道这是足球,是一种用脚踢的玩具,而爸爸每天的督促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将足球玩得更好。

6岁时,周了了对足球兴趣与魅力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足球精神也有了初步的认知。

在父亲的陪伴下,周了了爱上了足球,并愿意将自己的球技展现给大家。

可没想到,从此之后,足球带给他的快乐却越来越少,质疑、压力、桎梏充斥着他的生活。

众人的期望越高,周了了就越害怕,害怕自己达不到大家的要求,害怕自己令所有人失望。

周了了及他的父亲不敢接受“天才”这个称号,因为周了了知道自己是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才有所成就。

这只是由量变带来的质变,并非自身的天赋有多高。

拒绝了足球学校的邀请,减少了训练时间,周了了父亲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没有了努力作后盾,周了了的身体发胖不说,球技也没有达到大家预期的标准。

自从十一岁开始,周了了几乎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这个曾经被米卢称为天才的小球星,在大家的期待中黯淡退场,没有留下任何波澜。

结语

米卢确实说过周了了是“天才”,是中国男足的“未来”。

但这番话,或许是对一个热爱足球儿童的鼓励,更是对所有热爱足球并愿意付出努力的球员的一个鼓励。

或许米卢想告诉大家的是,只要中国再多一些像周了了这样从小就热爱足球的少年,国足的面貌会有巨大的改变。

可大家都沉浸在国足进入世界杯的喜悦之中,也迫切希望中国男足有后继力量可以走向世界。

就在这时,恰巧周了了符合了大家的所有要求,在他懵懂之中,肩上多了一个重担。

过高的赞誉和曝光,使得周了了的压力越来越大,对足球的热爱逐渐被期盼的目光、显示的压力所取代,最终失去了热爱篮球初心,泯然众矣。

周了了喜欢过足球吗?毫无疑问是喜欢的,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中的艰苦训练他坚持下来了。

但这一切,对于年幼的的周了了来说,并不公平。

两岁时的他被父亲训练,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却被父亲以各种理由拒绝。

没有相匹配的资源却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只能接受最坏的结果,没有任何能力改变这一切。

如果当初,周了了没有参加颁奖晚会,是不是现在还能够以爱好者的身份出现在球场上?

如果周了了,被送去了专业学校,是不是今日的国家队中也会有他的身影?

无论结果如何,想要通过周了了改变国足现状的幻想都是不切实际的。足球依靠的是团队的配合,而非一人的单打独斗。




足球神童完整视频 6岁新疆小童“神过人”。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6日电(邢蕊)这几天,一位6岁新疆小孩踢球的视频在互联网上让不少网友倍感惊艳。不少人看过之后都惊呼:“这简直是神童横空出世啊”!

在知名足球人董路发布的这段视频中,一个身穿蓝色球衣、白色球袜的小朋友几乎神还原了多位世界球星的标志性动作,无论是大罗的“踩单车”、梅西的穿裆过人还是C罗的脚后跟扣球,“小不点儿”模仿起来都像模像样。

小朋友的过人动作行云流水。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假动作过人在比赛中一气呵成,小朋友的球风华丽又老练,动作节奏协调又合理。而他身边的对手即便个头比他高出一截,但也无法从他的脚下抢走皮球。

模仿梅西穿裆过人。

短短一分钟的视频引发了众多网友拍手称赞,不少人在感慨这动作行云流水赏心悦目同时,也抱有几分期待:“中国足球的未来又有希望了。”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足球改革之初,甲A的红红火火造就了职业化时代的第一批小拥趸,踢球一度成为“显学”。然而随着世纪之交国内足球环境的沉沦,愿意投身足球的孩子逐渐变少,甚至早些年,一些国字号梯队的选材都捉襟见肘。中国足球人才的荒芜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近年来,随着校园足球的开展以及足球运动在国内又一次升温,不少孩子们又重新走向赛场,去追逐和足球有关的梦想。然而这些孩子当中,最终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扛起中国足球的大旗?足球人才的培养是一项体系化工程,当下几年取得的成绩,也有待于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沉淀后的检验。

前几天,一位名叫陈昱帛的男孩的遭遇引发了足球人不少的唏嘘。某卫视的一档节目中,这个八年级(初二)的男孩登台演讲,当着两位家人和满操场学生的面,想为自己的足球梦寻一条“活路”。

但节目短暂的十分钟剪辑里,陈昱帛的妈妈没有“松口”,她表态支持儿子踢足球强身健体,但走专业的足球之路她是不会同意的,除非是等到18岁以后。熟悉足球规律的读者们应该知道,这其实已经宣判了陈昱帛职业足球梦想的破灭。

陈昱帛的妈妈拒绝了孩子的足球梦想。

不论是长期以来的“学业为重”理念,还是中国足球的一些负面形象影响了家长的决心,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对足球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其实不管中国足球沉浮几何,中国从来都不缺少有足球梦想和天赋的孩子们。只是这些孩子或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与足球擦肩而过,或在家长的压力下被迫放弃足球梦想,抑或是得不到系统的训练,导致最后都没能躲过“伤仲永”的悲剧命运。

资料图:某青少年训练营。刘相琳 摄

中国足球的潜力股并不少,从上世纪80年代出道的李华筠开始,一代代青年才俊都曾给球迷们带来无尽希望。18年前,一位叫周了了的6岁小男孩还曾被誉为“足球神童”。那一年,中国男足历史性地闯进了日韩世界杯,国内由此掀起了一股足球热潮。在当年国足龙之队的颁奖晚会上,年仅六岁的周了了用自己的颠球表演,吸引了时任国足主帅米卢的注意,米卢称赞他为“中国足球的未来之星”。

翻看当年的报道,我们得知周了了从2岁起便开始练球,到了6岁,20分钟内就可以颠球2000个。然而这个被米卢看作“中国足球接班人”的孩子却在一片赞誉声中没有能更进一步,令人颇为失望。

那么,时不时就会冒出个“神童”来的中国足球,为什么就是上不去呢?

资料图: 恒大足校学生训练 供图。

固然足球是集体项目,即便是天才球员也不能靠一己之力成就全队;更何况每个人的成长之路和时代背景都不尽相同,最终没能成为中国足球的“擎天柱”也颇为可惜。比如周了了的“昙花一现”不仅源于成长之路上的选择,细细想来也与那个时代浮躁的足球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国足成功跻身日韩世界杯之后,中国足球反而迎来了十年至暗时光。在那个混乱不堪的足球时代里,一些官员、国脚甚至裁判卷入假du黑,最终锒铛入狱;不少俱乐部欠薪、管理混乱,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无人问津……中国足球陷入*谷时甚至连转播都无人问津,最终令全社会对其信任度大打折扣。

6岁新疆小童转身过人。

2012年,中国足坛的打黑风暴告一段落。而在近年来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的大背景下,伴随着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中国足球健康积极的形象正在逐步重塑。但是,中国足球人才的培养体系依旧难言合理与成熟;家长心中“踢球等于不务正业”的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前几年掀起的“金元风暴”势刚刚被加以遏制,不知何时才能真正实现价格回归价值……

上述种种问题,都成为了足球少年追梦道路上躲不过的障碍。足球*的横空出世,除了惊人的天赋,自身的努力以及家人的支持之外,与当下的足球环境、青训系统也息息相关。

值得庆幸的是,陈昱帛的遭遇引起了足球圈的关注,一些业内人士针对他的情况给出了中肯建议。贵州恒丰足球俱乐部也向他发出了试训邀请。而在节目播出之后,陈昱帛的家长对于孩子想要踢球的愿望也表现出了让步的意思。

而新疆的这位小男孩虽然只有6岁,但真心希望他以后不用经历陈昱帛的痛苦与挣扎,更纯粹的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幸运的是,小男孩不仅用自己在赛场上的表现改变了家人们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位同样热爱足球却也因被家人阻止而不得不放弃的父亲,在其背后默默地支持。

这位父亲说,每个男孩都有自己的足球梦,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连同自己的梦想,一起在绿茵场上实现,但前提是能够健康、快乐。如果他有一天真能走上职业道路,希望能为国争光。

身高比他高的对手都无法抢走皮球。

还记得时任***评论员的刘建宏在国足兵败世界杯外围赛后发出的“六问”,在他看来,中国足球上不去,不是几名球员的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不要怨天尤人。“如果你是一个家长,你会让你的孩子踢球吗”、“其实改变中国足球很简单,其实还是你自己去踢球。”

相信随着全社会观念的转变和人才的进一步涌现,中国足球,还是会上去的。(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足球神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足球神童、2014年巴西世界杯分组抽签揭晓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