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在过去十年内增长了 6.3% 达到近 6000 万,创下了新的纪录。国家统计局 (ONS) 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 3 月 21 日,即住户填写人口普查问卷的那一天,英国常住人口已达到 59,597,300 人。
英格兰的人口记录为 56,489,800 人,威尔士的人口为 3,107,500 人,比 2011 年增加了 350 万——6.3%。
数据显示,200万(57.5%)的增长是由于净移民人数增加所致。这意味着当包括上个月北爱尔兰的人口普查结果和苏格兰的*估计时,英国人口现在接近 6700 万。
尽管人口增长较 2001 年至 2011 年 7.8% 的增长略有放缓,未来五年总人口将达到 7000 万。
ONS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皮特·本顿 (Pete Benton) 说:“今天的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开始描绘出丰富而详细的国家概况以及我们在疫情期间的生活状况。数据表明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在过去十年中持续增长,尽管各地区的增长率不同。”
这是英国第 22 次完整的人口普查,第一次是在 1801 年。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人口普查会每十年发布一次。普查的结果被包括政府、议会和企业在内的一系列组织所使用,并支持从经济增长和失业率的计算到帮助规划学校、医疗服务和交通联系的一切公共服务。
数据显示,2021 年英格兰和威尔士有 2478.28 万户家庭,比 2011 年增加了 140 万户。月度数据显示,从 2011 年 4 月到 2021 年 3 月末,英格兰和威尔士登记的新生婴儿数为 680 万,死亡人数为 530 万。这相当于英国净增涨大约 150 万居民,加上200 万人的净移民。在英格兰,人口增长了近 350 万,但威尔士的增长率要低得多,那里的人口仅增长了 44,000 人(1.4%)。
英格兰九个地区的人口都在增长。英格兰东部的人口增长率*,比 2011 年增长 8.3%,即 488,000 名居民。伦敦的人口在十年内增长了 7.7%——从 820 万增加到 880 万。
英国国家统计局说:“某些地区的人口变化可能反映了新冠疫情如何影响人们在人口普查日对常住地的选择。这些变化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暂时的,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更持久。”
英格兰和威尔士有 30,420,100 名女性(占总人口的 51%)和 29,177,200 名男性。统计学家还发现,老年人群中的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2021 年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为 18.6%,而 2011 年为 16.4%。
来源泰晤士报,ukalfa.cn
2023年亚洲杯青岛青春足球场举行开工仪式。 焦涛 摄
中新网青岛7月31日电
据了解,青岛青春足球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63395平方米,规划建设面积约19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1座5万座专业足球场,1座多功能训练馆,1座游泳训练馆,并配套建设地下商业、地下停车位及相关基础配套设施。
亚洲杯足球场比赛场地建设项目结合赛事的国际化特点和自身属性,*提出以“公园化体育综合体”为核心的全新设计理念,以“场馆专业、经济合理,景观宜人、绿色生态,产业复合、综合利用,站城一体、互联互通”为指导思想,在达到举办亚洲杯赛事标准要求同时,在赛事后还能为提高公众的身体健康素质服务,兼顾赛后市场化可持续运营。
2023年亚洲杯青岛青春足球场鸟瞰图。
据介绍,该足球场以国际高标准建设专业足球场可满足未来亚洲杯、世界杯等各类国际A类赛事的举办要求,注重设计的合理性,做到选型经济、造价合理。场地设计强调体产结合,注重足球场的赛后运营与功能的复合利用,以足球产业为核心,建设产业复合的体育综合体,同时着重考虑与周边区域的互联互通,建议规划在用地北侧增设轨道交通15号线站点,通过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地面广场以及空中平台将足球场与城市周边高效衔接。
“青岛青春足球场项目目标高选、定位*,既要立足中超、亚洲杯等赛事,又要放眼世界杯。作为建设单位将按照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制、奖惩措施的工作主线,紧抓质量关、进度关、安全关,高标准建设、高品质呈现,将项目建设成城市新地标。”青岛城阳开发投资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战道介绍说。
据了解,青岛市城阳区拥有标准足球场122处,平均每万人拥有2.6片,达到足球发达国家水平;27所学校创建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所幼儿园创建为全国首批足球特色幼儿园,累计29人入选国字号球队,被业界誉为“中国足球桃花源”;建成拥有17片连片足球场的白沙湾足球基地,进一步加速集聚各方优势资源,为城阳区足球事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和动力。(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由英苏爱三面旗帜叠加而成的联合王国国旗
1707年1月,经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两国谈判后订立的《联合法案》(Acts of Union 1707)得以在苏格兰国会通过,该法案第一条便显示出对国家符号重要性的深刻把握:
苏格兰与英格兰这两个王国应当自下一个5月1日起永远合并为一个名为“大不列颠”的王国,联合王国的旗帜图案应如女王陛下所定,圣安德鲁十字与圣乔治十字应根据女王陛下认为合适的方式交叉,用于海洋和陆地上的一切国旗、船旗与军旗。
之前的1706年,英格兰国会已经批准了该法案。法案把条约里的条款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下来,使两个王国(那时已经由同一个君主管治,但立法机构还是分开)共主邦联式的结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
至此,“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由此创立,英国历史上的全盛时代正式开启。
为了给这个注定在苏格兰不受欢迎的药丸包上糖衣,英格兰谈判人员提出了许多具有吸引力的让步条件,在经济方面的尤为突出。苏格兰人放弃了独立的立法机构,作为交换,他们在威斯敏斯特【伦敦西敏市,是英国的行政中心所在地,英国国会威斯敏斯特宫(Palace of Westminster)所在地。)】获得了45个席位(30 名郡议员和15名城市议员),在上议院获得了16个席位,占据这16个议席的人选由苏格兰贵族会议从自己内部选择。没过几年,后者就成了“事实上的政府名单”(哈米什,斯科特语)。
威尔士,东邻英格兰,西临圣乔治海峡,南面布里斯托尔海峡,北靠爱尔兰海。公元前1000年时,就有凯尔特人从欧洲大陆中部来到这里。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他援引艾塞斯坦的史事降伏威尔士诸侯。以后威尔士诸侯长久附庸英格兰国王。公元1216年,格温内斯王国的罗埃林大王(Llywelyn the Great)征得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同意,把威尔士境内的全部王国撤销,同时成立威尔士公国(Principality of Wales)并由罗埃林大王统治。公元1400年9月16日,波厄斯亲王欧文·格兰道尔不满英格兰国王亨利四世的统治,公开叛乱,1404年自封威尔士亲王。这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持有威尔士亲王头衔的威尔士人。1412年,他被英格兰军队打败并失踪。此事直接加强了英格兰对威尔士的管理。公元1536年,威尔士和英格兰签署《联合法案》(Act of Union),威尔士自此正式和英格兰统合。
爱尔兰,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与英国隔海相望,是北美通向欧洲的通道。公元前7000年左右,一批猎户从大不列颠岛来到爱尔兰岛,成为最早定居者。公元前6世纪,凯尔特人陆续从中欧入侵爱尔兰,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字和语言,建立起至少五个小王国,成为现代爱尔兰人的祖先,但未能形成统一国家。1169~1171年,英王亨利二世的部下第二代彭布罗克伯爵理查·德·克莱尔率军队入侵,在都柏林之围中取得决定性胜利。1542年,英王亨利八世成为爱尔兰国王,1560年起爱尔兰多地出现反对英国殖民的战争。英国内战后,英国人逐步蚕食了爱尔兰的领土和主权。
英格兰(England)位于大不列颠岛的东南部,苏格兰以南,威尔士以东,还包括怀特岛、锡利群岛和沿岸各小岛,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习惯上英格兰一词也泛指英国。英格兰的名字源自“盎格鲁人”(Angles),其原名“Engla-lond”意为“盎格鲁人之地”,他们继原住居民之后居住在这个地方,所以也可理解为“原来居住在德意志盎格琳*(窄水旁的*Angeln)的人所迁徙到的领地”。
公元42年罗马帝国占领不列颠*后,他们居住在今天的英格兰。从公元43年起,罗马人的统治延续了300多年。在罗马人于408年最后撤走之前,英格兰遭到了来自北欧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的侵扰。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829年,英格兰统一,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之后的几个世纪里,英格兰曾两次宣布独立,又两次被丹麦占领。1066年,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威廉渡海征服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并在1066年12月25日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威廉征服后建立起的强大王权对巩固封建秩序起了积极作用。1337年—1453年间英格兰和法国的为了领土扩张和王位争夺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战争结束时,英国已经走上中央集权的道路,之后英格兰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的帝国。经过1455-1485年的玫瑰战争,旧贵族力量大大削弱,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得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1485~1509年在位),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
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随着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和原始的资本积累,英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但17世纪时,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统治,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专制政策也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作为暴君、人民公敌被押上断头台,在伦敦白厅前的广场被处死。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称之为“光荣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王权受到限制,议会成为*的权力机关。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光荣革命。
英国议会通过的《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统称《权利法案》。制定这部法案的议会在序言中明确阐述了他们的合法性“上议院神职贵族与世俗贵族和下议院集会于威斯敏斯特,合法、充分、自由地代表王国人民的所有等级…”他们不是从一张白纸着手,而是在进行古老意义上的革命一恢复在有野心的暴君开始“颠覆和消灭新教与王国法律、自由”之前的正确秩序。这也巧妙地总结了革命者的目标:确保再也不会有人试图把天主教和*主义强加给英格兰。在这两个恶魔当中,前者的威胁更大,需要被明确驱逐出去,因此颁布了如下法令:
任何人若与罗马教廷或罗马教会和解或共融,或信仰教皇*,或娶了教皇信徒,均不得且永远无资格继承、拥有或享有本王国、爱尔兰、所有属地,或它们中任何一部分的王位和政府,也不能在这些地方享有、使用或行使君主的任何权力、权威或管辖权。
为了预防日后出现对国家法律和自由的侵犯,君主不得暂停法律的执行,不得干涉司法或陪审团,不得挑选议员或蔑视议会,不得在未经议会批准时维持常备军或征税。至关重要的是,议会此后要定期召开、频繁召开,1694年的《三年法案》进一步巩固了这个要求,规定议会毎年举行一次年度会议,毎三年举行一次大选。狡诈而又坚定的威廉三世设法让议会放松了围绕着他的一些限制,但对战争经费的庞大需求还是迫使他基本上受到议会的掌控。这一解决方案以其持久性证明了保守和自由只是看上去矛盾,其本质并不矛盾。在之后的世纪里,对它的赞美之辞堆积如山,*的苏格兰哲学历史学家大卫•休谟对《权利法案》评论道:“它令人民原则占据优势地位,让英格兰政体的性质超越了一切争议…我们在这座岛屿上享有的政府制度即便不是*的,至少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备的自由制度。”
虽然进行光荣革命的人们对天主教问题的立场一致,但在不信奉国教的新教问题上,他们的意见就有颇多分歧了。新教问题最后以妥协告终,在1689年的《宽容法案》中,当权的圣公会事实上承认它再也不能指望根除清教了。一方面,英格兰仍然是一个设立国教的国家,一切公职和大学都只对圣公会教徒开放;另一方面,不信奉国教的新教徒(如浸信会、公理会和贵格会教徒)即便不参加圣公会*仪式也不会受到惩罚,而且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堂和学校。其后,有组织的非国教徒数目迅速增加:截至1710年,官方已颁发了3900份非国教聚会场所的开放许可证,英格兰和威尔士当时有大约40万名非国教新教徒。伦敦的非国教聚会所数目是圣公会教区教堂的两倍之多。尽管非国教徒照样得忍受各种形式的歧视,其中最为繁重的是继续缴纳教会经费,并向从未到访的教堂缴纳什一税,但不管圣公会的主导地位有多么令人不快,它至少不是罗马天主教。
光荣革命用宽容不从国教新教徒、压制天主教徒的手段解决了曾在17世纪对英格兰造成严重破坏的*问题。同样的手段也在爱尔兰实施,但那里的状况却与英格兰大相径庭,因为天主教徒占爱尔兰总人口的3/4(而英格兰的天主教徒仅占大约2%)。可是,天主教徒于1690年在博因河( Boyne)河畔遭遇决定性失败后,他们就身处绝望境地了:“它再一次证明了斯图亚特王朝从爱尔兰夺回英格兰的努力既给爱尔兰人带来了灾难,也给他们自己带来了灾难。”[基思,费林( Keith Feiling)语]天主教徒被排除在爱尔兰议会之外,还要受到一系列法律的限制。例如,他们在1695年被禁止持有武器,也不能拥有价值5英镑以上的马匹;1697年,天主教主教和正规神职人员也被放逐;同样是在1697年,天主教徒基本被禁止继承新教徒的土地,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土地完整地交给继承人;1703年,天主教徒丧失了所有继承人。占据支配地位的新教徒深知控制局面的关键在于土地所有权。17世纪90年代,沾染了叛国罪名的天主教地主被大面积没收土地,这就创造出了崭新的盎格鲁一爱尔兰新教精英群体。1640年,天主教徒占有爱尔兰59%的土地,1688年便下降到2%,1703年更跌至14%。为免人们对爱尔兰的从属地位产生疑问,英国议会在1719年通过了一部法案,它名为《为了更好地确保爱尔兰王国从属于大不列颠君主的法案》,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宣示法案》,清楚地体现了英国议会的优势地位。
约翰·坎贝尔(苏格兰坎贝尔家族的*)
在苏格兰,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那里的长老会曾是威廉三世的热忱支持者。詹姆士二世在苏格兰没法说自己是逊位的一一他是被废黜的,苏格兰“等级大会”既然废过一次国王,就很可能再废一次。威廉三世不仅要承认这一事实,还必须放手让苏格兰议会重整这个国家的教会。结果就是长老会成为苏格兰的官方教会,圣公会则丧失了体制内地位。此后10多年里发生了剧变,这再度体现出苏格兰高地与低地之间的分歧就像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的分歧一样深。这种分歧在国内戏剧化地表现为格伦科( Glencoe)屠杀,当时一群苏格兰人[坎贝尔家族( Campbel)]根据一个苏格兰人[约翰,达尔林普尔 (John Dalrymple)]的命令杀死了另一群苏格兰人[麦克唐纳家族
( Macdonalds )。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政治精英都意识到一前者比后者更早一只有两国联合才能终结一个多世纪以来导致两败俱伤的周期性动荡。而且,苏格兰不愿在继承问题上跟随英格兰,这样一来,就可能有一位支持詹姆士的国王出现在边界以北,带来可怕的战争。1707年1月,英格兰与苏格兰的《联合法案》得以通过。
1800年8月1日经王室同意通过《1800年联合法案》,爱尔兰并入英国,爱尔兰王国和大不列颠王国统一,
经由两国议会决议于1801年1月1日生效。至此,英格兰与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联合王国成立时的国旗,由英格兰国旗和苏格兰国旗再加上代表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十字层叠而成。从1801年到1922年,大不列颠与爱尔兰王国存在了121年,也是英国历史上最为鼎盛时期。
英国的英格兰、北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到底是什么关系?
1、英国?英格兰?不列颠?大不列颠?英伦三岛?联合王国?艾玛亲你到底叫啥!
在中文里混用英国和英格兰的人不多,但是在国内的英文书写里,大把人根本不分 UK和 England,在翻译\"英国\"两个字的时候很多人用的是 England?有人怒斥我说,那世界杯的时候,英国队不就是叫英格兰队嘛!其实,英国和英格兰还真的差很远。
首先,\"英国\"这个汉语翻译确实是从 ENGLAND 来的,但现在\"英国\"并不代表英格兰,英国的全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并没有体现半点\"英\"的意思。国际上,通常用 UK,及\"联合王国\"来表示\"英国\",而不可能用\"ENGLAND\"来表示英国。
英格兰地图耳包
英格兰从法理上来说是英国的一级行政区划,也就是说,英格兰对于英国,和加州对于美国,浙江对于中国是一样的。英国本土包含四个主要地区,即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英格兰就是英国的一个\"构成国(constituent country)\",但并不拥有国家的地位,其地位与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平级。但由于历史上,英格兰一直是英国的主体部分,且英格兰在人口、经济产值和面积上都位居英国之冠,因而习惯上也有人把英格兰指代英国。但近年来,随着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分裂势力抬头,把英格兰指代英国已经普遍不被接受。
英格兰旗帜耳包
PS,英格兰的 GDP占英国的 90%以上,是全球经济实力最强大的一级行政区划。既然已经扯远了,那就不妨再扯远一点。
(1)英格兰和苏格兰
苏格兰雄狮
英国的历史我们可以从诺曼征服开始,1066年法国北部的诺曼公爵威廉一世战胜了盎格鲁-萨克逊王室,在西敏寺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可以说,从诺曼征服开始,英格兰王国正式成立,并且其王室一脉相承,从诺曼王朝,历经金雀花王朝、兰开斯特、约克、都铎、斯图亚特、汉诺威等至今的温莎王朝,都是有血缘关系的王室。而 1066年威廉一世政府英格兰时,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都处于独立状态(虽然当时的威尔士并没有统一),互不隶属。一直到 1603年,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死后,由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因为詹姆斯六世是伊丽莎白一世的表侄孙),苏格兰和英格兰才*拥有了共同的国王,但两个王国仍然互不隶属,也没有形成共同的邦联。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国会分别通过了《合并法案》,英格兰和苏格兰这两个王国*在法律上合并为一个共主邦联,称为\"大不列颠王国\"(大不列颠指的是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个地区所在的岛,爱尔兰则在指爱尔兰岛及附近岛屿)
(2)英格兰和爱尔兰
北爱尔兰旗帜地图耳包
英爱问题是上世纪英国政府最头疼的一个问题,根源来自英格兰对爱尔兰的征服。
诺曼王室系在征服英格兰后,很快就染指爱尔兰,英格兰国王是爱尔兰的*领主。1541 年,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把爱尔兰从领地升格为王国,自此英格兰国王也兼任爱尔兰国王。1603年,通过九年战争,英格兰*完全控制了整个爱尔兰。此后爱尔兰虽然作为一个法理上完全独立的王国,但一直依附于英格兰。
北爱尔兰徽章
所以 1603 年当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的同时,他也是爱尔兰国王。1707 年,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但并没有涉及到爱尔兰,因此一直到 1801年,爱尔兰还是一个独立的王国。1707~1801 年这一百年里,苏格兰和英格兰由位于西敏寺的国会统一运营,而爱尔兰拥有自己的国会,但这三个地区共享一个国王或女王。1800 年,爱尔兰国会通过了《联合法案》,1801年,爱尔兰王国与大不列颠王国组成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至此,法理上独立的爱尔兰也消失了。直到 1921年的《英爱条约》授予了爱尔兰自由邦的地位,与加拿大等地位一致,几乎获得了独立。但很快,北爱尔兰地区就投票退出了爱尔兰自由邦,宣布留在英国。1927年,英国将国名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直到 1949 年,爱尔兰自由邦(即爱尔兰的中部南部地区)宣布成立完全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
(3)英格兰和威尔士
威尔士耳包
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面积和人口都很少。威尔士的地位其实和英格兰、爱尔兰又有区别,威尔士是联合王国境内的一个\"亲王国\",威尔士亲王是其名义的君主,而自从 1404 年以后,仅有英国王储拥有威尔士亲王的头衔。诺曼征服后,英格兰通过逐步战争和同化,获得了威尔士的宗主权。1216年,威尔士境内所有的诸侯国被撤销,成立统一的威尔士亲王国,奉英格兰为宗主国。1284年,英格兰彻底征服了威尔士,但威尔士仍然做为英格兰的一个附属国存在。1536年《联合法案》使得威尔士境内通行英格兰法律,彻底失去主权。但威尔士从来就不是英格兰的一部分。现任威尔士亲王就是英国王储查尔斯。注意,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并没有\"亲王\"作为其名义*。
那么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这几个名词:
英国:一个主权国家,本土包括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和威尔士这四个地区
英格兰:英国的一个构成国,也是英国的主体部分
苏格兰:英国的一个构成国
北爱尔兰:英国的一个构成国
威尔士:英国的一个构成国和亲王国
满格电量威尔士耳包
大不列颠: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
不列颠:等价于大不列颠
不得不提一下\"英伦三岛\"这个概念。其实英伦\"三岛\"只有一个岛,就是不列颠岛。因为最初中国人听说不列颠有三个国家(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就以为这是三个岛,便以讹传讹,造就了\"英伦三岛\"这个词。但对于英伦三岛的指代,也有人说是指不列颠、曼恩岛和爱尔兰岛。
大致的关系是:
英联邦>英国>大不列颠=不列颠=英伦三岛>英格兰
最后要帮英国洗白:很多人认为英国人自称\"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是一种狂妄自大的表现,就和什么\"大汉帝国\"\"大唐\"的\"大\"一样,其实\"大不列颠\"的\"大\"只是为了和\"小不列颠\"区分开来。而\"小不列颠\"指的就是布列塔尼(Brittany),在法语中,\"大不列颠\"就是\"大布列塔尼\",在英语中,\"布列塔尼\"就是\"小不列颠\"。布列塔尼如今是法国的北部的一部分,但其居民大部分是从英格兰西南部迁徙或来的威尔士人和康沃尔人。因此英国自称\"大不列颠\"并非是炫耀自己\"大\",而是为了防止和布列塔尼混淆。
2、曼恩岛和海峡群岛:让你发疯的行政区划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英国?当然不能,那么如果再加上海外领地呢?(如英属百慕大,英属维尔京群岛,英属印度洋群岛)也不对!
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英国海外领地 不等于 英国!
这是因为在英国本土,还有几个岛屿既不属于英格兰,也不属于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准确地说,它们甚至不属于英国政府,更让人疑惑的是,这几个到在法理上也不属于英国!它们就是英国皇家属地(Crown dependencies),包括英伦海峡的泽西岛和格恩西岛(统称海峡群岛)以及爱尔兰海上的曼恩岛。
虽然叫英国皇家领地,但法理上,这些岛屿并不属于英国,也不是英国海外领地,而是英国国王/女王的私人领地。皇家属地和英国的关系是\"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而且英国国会通过的法案也不在皇家领地生效。而且,虽然英国加入了欧盟,但皇家领地并不是欧盟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各国出版的地图都把皇家领地画在英国境内,但这些领地并非英国的一部分。但根据英国国籍法,
当地居民又享有英国国籍。但皇室领地也不是主权国家,但其法律是由各自的议会最终通过的。换句话说,如果某天英国宣布废除君主制,女王陛下被赶下台,那英国政府也无权插手曼恩岛或海峡群岛,岛上居民就和英国再也没有任何关系。
英国女王作为皇家领地所有人的合法性体现在女王陛下的头衔上,女王陛下在海峡群岛的头衔是诺曼底公爵(注意,无论英国君主是男是女,都是诺曼底公爵。
因此伊丽莎白二世是诺曼底公爵(DUKE)而非诺曼底女公爵(DUCHESS),这也是历史上*一种女性被称为公爵的场合),在曼恩岛,女王的头衔是\"曼恩岛领主\"。
女王耳包
1967年,伊丽莎白二世访问法国诺曼底地区,诺曼底当地的农民见到女王后便脱帽行礼,说\"Vive la Duchesse\"(法语:女公爵万岁!),当时女王回复说\"Well, I am the Duke of Normandy!(我是诺曼底公爵!)在海峡群岛,岛民通常称呼女王为 the Queen in the right of Jersey\" 或 \"Queen in the right of Guernsey\",但祝酒时,他们会说\"The Queen, our Duke\"(我们的女王,我们的公爵)。
DIYthinker耳包系列:
喜欢耳包的朋友可以用来在天气冷得时候使用!
文末有直通车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英格兰威尔士》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英格兰威尔士、世界杯足球场的面积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2022年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9月28...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竞走*王丽萍教跑步王丽萍教练组处理结果...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8年辽宁男篮夺冠新闻发布会81岁蒋兴权...
战天狼都谁牺牲了《战天狼》牺牲的角色如下:温涛、张新奎:...
亚运会历届奖牌榜第7届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仅次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