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5月22日,韩国平泽,美国总统拜登结束对韩国的国事访问,韩国总统尹锡悦送别。分析认为朝鲜5月25日发射三枚弹道导弹意在抗议美韩首脑会晤。 人民视觉供图
朝鲜*局势近日再次升温。5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结束他就职后*访问亚洲之行返回华盛顿之际,朝鲜向*东部海域发射了3枚弹道导弹,韩国政府将此定性为“重大威胁”。26日,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对朝追加制裁的决议草案,但未获通过。27日,美国升级对朝单边制裁,美韩日三国外长罕见地在不进行会谈的情况下直接发布了谴责朝鲜的联合声明。韩国外交部27日发布消息说,美韩日三国朝核问题首席代表6月3日将在韩国首尔聚首,讨论应对朝鲜“可能进行的第7次核试验”。这将是韩国新政府成立以来*进行朝核事务双多边磋商。
“朝鲜进行第7次核试验的可能性确实存在,未来一段时间,朝鲜的各类导弹试射也会持续进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朝鲜*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天聪接受中青报·中青网
朝鲜意在抗议美韩首脑会晤
据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探测,5月25日6时,朝鲜从平壤顺安机场一带发射一枚疑似洲际导弹的弹道导弹;大约37分钟和42分钟之后,又先后发射两枚短程弹道导弹。这是朝鲜*将洲际导弹加入发射组合。韩联社分析说,朝方此举可能意在分别突防韩美日反导网络。
韩军研判认为,当天朝鲜首先发射的是正在研制的“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超过1.5万公里,可覆盖美国本土全境。这也意味着韩美日三个国家均在其目标射程内。根据韩军方面发布的消息,朝方此次射弹的第一级火箭燃烧达到了一定水准,级间分离也正常完成。
朝鲜今年*洲际弹道导弹试射发生在3月24日,当时是朝方时隔近5年来*试射这类远程导弹。另据统计,自今年1月5日开始至本次发射之前,朝鲜已进行了16次导弹试射,比过去两年的试射次数总和还要多。
韩国航空大学教授张泳根分析称,朝鲜此次射弹的飞行轨迹与以往几乎相同,凸显出其“抗议”韩美首脑会晤的政治性质。
刘天聪对中青报·中青网
接到朝方发射导弹的报告后,韩国新任总统尹锡悦5月25日当天紧急召开上任以来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全体会议,指示相关方面按照韩美联合声明强化“延伸威慑”执行力和韩美协防态势,采取实质性应对措施。另据韩国《亚洲日报》报道,韩美两军在5月25日当天实施了联合地对地导弹射击,韩军出动“玄武-2”、美军出动陆军战术弹道导弹,在东部海域各发射一枚导弹,以展示快速打击能力。这是韩美两国军方自2017年7月后*联手应对朝鲜的“战略挑衅”。
韩联社认为,韩国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朝鲜此次射弹,是因为韩美在首脑联合声明中*明文将“核武器”列为对朝打击手段。
也是在5月25日,韩国国家安保室第一次长金泰孝表示,韩国已探测到朝鲜正在为第7次核试验作准备,目前正进行核引爆装置试验。日本也站出来附和,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宣称,朝鲜今后可能出现包括实施核试验在内的进一步“挑衅行为”。
此前,朝鲜曾宣称进行过6次核试验,最近一次是2017年9月3日。刘天聪表示,事实上,目前朝鲜已满足进行第7次核试验的技术和操作条件。至于“搞不搞”“什么时候搞”,则是一个政治选择,朝鲜将视大国关系变化和地区形势发展决定。
中俄否决对朝追加制裁决议草案
朝鲜今年3月24日成功试射“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后,美国以其违反包含第2397号决议在内的多项安理会决议为由,开始推动联合国对朝新一轮制裁。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国发起的制裁决议草案提议,加强对参与朝核武或弹道导弹计划的船只实施制裁;要求禁止对朝出口矿物燃料、矿物油和其他蒸馏产品,以及含沥青的物质、矿物蜡和钟表,同时禁止安理会所有成员国从朝鲜进口上述产品,等等。
这一决议草案在5月26日的联合国安理会表决中未获通过。按照规则,安理会决议草案必须获得至少9票赞成且5个常任理事国均不反对方可通过。当天,中国和俄罗斯否决了美国的提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指出,之所以投反对票,这是中方全面分析当前*局势紧张升级的来龙去脉,充分考虑决议草案一旦通过可能引发的消极后果,包括对朝鲜应对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负面影响之后,反复权衡作出的慎重决定。
此前,为改善朝鲜民众生活,中俄曾于2019年和2021年两度提议解除部分对朝制裁。张军强调,事实证明,一味制裁无助于解决*问题。安理会制裁是手段,不是目的。安理会迄今已通过10项对朝制裁决议,建立起最严厉、最复杂的制裁体系,同时也指明了对话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张军大使在再次发言中补充表示,朝鲜*问题如何解决,关键不在于安理会是否再通过一个新的决议,而在于是不是有人要把朝鲜*问题作为其所谓“印太战略”中的一张牌,把朝鲜*问题处理作为他们搞所谓“印太战略”的棋子。这是问题的根本实质之所在。
刘天聪在解读中方立场时指出,安理会涉朝决议既包括国际制裁,也包括推动对话和促进政治解决的内容,必须全面、完整地落实,“两条腿走路”。历史证明,单靠制裁和施压无助于问题解决,反而会进一步激化地区紧张局势,这绝不是*无核化进程的正确方向。
*消息是,5月31日,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表示,尽管中俄反对,但如果朝鲜进行第7次核试验,美国将再次推动联合国对朝实施更多制裁。此前,美国财政部在5月27日宣布,将对朝鲜一名个人、一家贸易公司和两家俄罗斯银行进行制裁。美方称,制裁对象是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弹道导弹计划的支持者,以及有意向朝鲜政府提供大量金融服务的外国金融机构。
在刘天聪看来,美国将*无核化问题片面化、政治化,使得朝核局势有愈演愈烈之势。美方还企图把责任推给朝鲜甚至中俄,这是严重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利己主义做法。2019年朝美首脑河内峰会后,朝鲜*无核化协商陷入僵局,关键原因是美方政治利用朝核问题,使之服务于本国内政和拉拢同盟关系。而这显然缺乏政策延续性、缺乏缓和*局势的实质性举措。
尹锡悦政府对朝政策基本清晰
5月23日韩美首脑会晤后,尹锡悦在首尔接受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采访。多家韩媒认为,这可以看作新上台的尹锡悦政府对朝政策的“总基调”——第一,否认上届文在寅政府的和解策略,宣称对朝“绥靖”政策的时代已经结束;第二,与美国保持一致,坚称“球在朝鲜一方”,“是否重启南北对话应由金正恩作出抉择”;第三,同时表示不希望朝鲜“崩溃”,“愿*共同繁荣”,“不认为朝鲜增强核武能力有助于维护国际和平”。
拜登访韩期间,由尹锡悦陪同视察了韩国空军作战司令部航空航天作战本部(KAOC)。尹锡悦称,KAOC是韩美应对“不断升级的朝鲜核导威胁的核心基地”,是两国同盟的象征。在韩美首脑会晤后发布的韩美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韩朝《板门店宣言》和朝美首脑河内峰会等成果,而是双方商定尽早重启有关“延伸威慑”的战略磋商,外界认为,这表明韩美“针对朝鲜的遏制战略更加明确”。所谓“延伸威慑”,指的是美国将核威慑的安全承诺范围扩大到盟友,以自身强大的核武实力威慑、阻止对手攻击其盟国。
此外,韩国国防部长官李钟燮5月23日称,韩方将尽快推进位于庆尚北道星州郡的驻韩美军“萨德”基地恢复正常。5月30日,韩国国防部表示,已将“视朝军和朝鲜政权为敌”列入军队思想教育教材,取代了2019年仅将朝鲜列为“现实军事威胁对象”的说法。
刘天聪指出,尹锡悦政府的对朝基本思路,与李明博政府大同小异,即“一边倒”地追随美国,“强硬且僵硬,目的模糊、脱离现实”。他认为,尹锡悦奉行的这一路线短期内“估计不会再有大的变化”,在其任内,朝核问题、南北关系恐怕很难有明显进展。此外,尹锡悦采取的加强韩美同盟关系等举措,有些外溢效果较大,有些明显针对第三方。这与其表述中的“希望同时发展与各方关系”并不相符,未来也很可能给韩国自身的经济和安全带来风险。
本报北京6月1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
中国青年报
张本智和高兴得太早,2020世界杯半决赛3比1领先马龙,惨遭逆转
日本新一哥张本智和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日本队的实力,也让日本队有了与中国队叫板的底气。
张本智和与中国队各大主力交手也有胜绩,对马龙都不落下风,2019年世界杯半决赛击败马龙进入决赛。
2020年世界杯半决赛,张本智和又一次碰上了马龙,张本智和有了战胜马龙的经历,在心理上并不惧怕马龙。
马龙率先发起攻势,第一局以11-7拿下。
第二局张本智和迅速扭转局面,以11-3速胜,给了张本智和极大的信心。
张本智和乘胜追击,11-6、11-8再胜两局,大比分3-1领先,形势一片大好。
第五局,马龙已到了悬崖边上,退无可退,必须做出改变了。
两人比分非常焦灼,你追我赶,一直打到6平。
马龙利用两个发球抢冲连得两分,8-6。
张本智和发反手偏中间位短球,马龙正手接发球晃撇斜线,张本智和反手拨直线出界,9-6。
张本智和发正手短球,马龙摆短,张本智和正手挑直线,7-9。
马龙高抛发中间位短球,张本智和摆短,马龙正手抢冲斜线,10-7拿到局点。
马龙高抛发中间短球,张本智和摆短,马龙再摆,张本智和正手抢冲斜线,8-10。
张本智和发正手位半出台球,马龙正手抢冲斜线,11-8拿下,扳回一局。
第六局,马龙打得比较放松,正手抢冲频频得分,开局4-0领先。
马龙牢牢把握领先优势,扩大比分,8-3、9-5领先。
马龙高抛发正手短球,张本智和正手劈斜线,马龙上步正手小提拉,张本智和正手挡直线,马龙反手侧切斜线,张本智和反手反拉斜线,马龙反手拨斜线,张本智和侧身正手抢冲斜线,马龙反手拨球出界,9-6。
马龙高抛发正手短下旋,张本智和正手搓球,马龙正手劈长,张本智和反手拉斜线,马龙侧身正手反拉直线,10-6。
张本智和发反手位短球,马龙摆短,张本智和正手挑斜线,马龙反手侧切斜线,张本智和侧身正手反拉直线出界,11-6,马龙再扳一局,追成3-3平,比赛进入决胜局。
第七局,马龙已掌握了比赛主动权,越打越得心应手,以5-3领先交换场地。
马龙高抛发正手位半出台,张本智和正手抢冲斜线得分,5-4。
马龙发中路短球,张本智和反手拧马龙正手空当,马龙扑正手反拉直线,6-4,这一球让张本智和士气受挫,马龙连得4分,以10-4拿到赛点。
张本智和发反手短球,马龙反手摆短,张本智和正手抢冲斜线出界,11-4,马龙轻松拿下,以4-3逆转张本智和。
马龙从大比分1-3落后,到4-3逆转,而且决胜局打出11-4的悬殊比分,可以看出马龙打逆风球的能力,他的雄厚实力帮助自己绝地反击,从悬崖边上走了回来。
乒乓网太阳目标
中国网
其中,*的变换因素是中国的实力迅速上升引发了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相比之下,除了中国变化较大外,其他国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比如,美国依然要作为霸主继续存在于东北亚地区,只不过美国以前偏重于海上,现在要推进到陆地。而中国的“变”却体现在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快速上升。中国在经济、社会、安全、政治等各领域的影响力都在上升,发展势头没有减慢,越来越从一个区域大国上升为全球大国。
面对中国快速崛起的势头,美国和日本普遍认为,中国的崛起对美国以及周边国家来说是巨大的冲击,如何应对一个崛起的中国,成为美国全球战略棋盘上的一个突出问题。
所以,就东亚地区来看,中国的崛起(China’s Rising),美国的霸权(American’s Hegemony)共同形成了一个二元共治的结构。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东北亚的局势基本上是由中美两个国家在主导,中美关系成为理解东北亚局势的锁钥。在中美二元结构下,日本、韩国、朝鲜这三个国家,成为了该结构的中间力量,三国均面临着倒向哪一方的问题,也就是中等力量国家“对冲”问题(Hedging strategy)。
受各国自身政治经济的影响,中等力量国家的“对冲”表现出不同的形势。比如韩国已经基本上确立了经济依靠中国,安全依靠美国的战略选择,这是一种“对冲”战略选择;日本则在安全和经济上完全追随美国,致力于推动所谓的“印太战略”和“集体自卫权”,这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对冲”战略选择;朝鲜继续加强跟中国全面合作,也想努力跟美国“和解”,还在积极加强与韩国的协同,这也是一种“对冲”战略选择;这三个国家的外交策略看上去不一样,但是实际逻辑是一样的,就是在中美两边玩“翘翘板”,当然,玩翘板的目的是哪一种选择更有利于本国的利益,这是构成中美二元结构的特点,也构成了东北亚地区局势的基本特征。
但是,相比东北亚地区以往的形势特征,以上的变化还不足以说明东北亚地区的“变”,因为在表面上看,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只不过中美关系比以前更重要了而已。
在地缘政治结构之下,东北亚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巨大变化。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东北亚地区城市化的加速,人口的跨境流动在加强,正在形成一个东亚生活共同体。到2017年,北京、东京、首尔均已成为人口过千万的大都市。在大城市的扩张当中,会带来住房、电力、供水、交通、医疗、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生态环境、垃圾处理等种种的问题,东北亚各国民众越来越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生活空间中,各国社会之间民众的舆论、相互的碰撞都会影响领导人的决策,也为东北亚地区形势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
第二个因素是新技术革命引发了东北亚地区正在成为区域创新共同体。如果仔细考察一下该地区各国的发展战略,会发现中国、日本、韩国都在加快技术创新。中国在电子商务、人工智能领域均快速发展;日本的无线电力传输实验室已经完成;韩国的整个创新产业发展速度很快。谁将引领地区发展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彼此创新能力的释放。所以,基于创新产业的竞争,在社交媒体、能量互联网、电子商务、新材料等领域,酝酿着新的发展因素。谁在新技术革命问题上落伍,恐怕在经济、社会、安全、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很难跟得上形势发展,也从根本上决定着各自对地区的影响力。
第三个因素是地区共同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推动东北亚地区成为一个地区命运共同体。朝鲜*的核问题就不必说了,单就福岛核电站事故引发的地区公害,就足以说明该地区的脆弱性。在韩国也有大量核电站,一旦地区发生冲突,后果不堪设想。除了核问题意外,该地区快速的经济发展要求提供更多的能源和资源,而且环境问题,如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地震、海啸等,都使得这个地区的公共性、共同性加强了,东北亚地区对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显然要比其他地区更强烈。因此,东北亚地区的传统地缘政治矛盾还在,但东北亚百姓之间共同的生活圈变得越来越紧密。这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谁破坏这一生活圈,就会引发地区各国共同的反对,这与冷战期间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近期,韩国在美国和朝鲜之间的努力是一个重要的证据。
总体来看,东北亚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球战略中心。在思考东北亚地区的问题上,除了地缘政治以外,不得不考虑除了在地缘政治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共同的生活空间,以及这个公共生活空间所产生的新政治。基于认同,基于社会利益、社会身份,这种新的政治影响着地缘政治。
东北亚地区生活共同体、创新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推动了地区意识的自觉。但是,由于传统地缘政治的影响,东北亚地区还受到大国关系的强大辐射。所以,总体上东北亚地区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当中的结构性压力的释放,是对这个地区*的挑战。第二,传统的地缘政治,即朝鲜*地缘政治的问题,加上核问题,依然是一个困扰。第三,来自于国内的社会挑战,成为影响东北亚地区走向的新的因素。
所以,在看东北亚地区局势变化的时候,只有由表及里,统筹兼顾,才能理解东北亚地区局势的全部。如何妥善处理好大国关系,如何妥善治理好地区公共问题,成为决定东北亚地区未来的核心。
5月22日,韩国平泽,美国总统拜登结束对韩国的国事访问,韩国总统尹锡悦送别。分析认为朝鲜5月25日发射三枚弹道导弹意在抗议美韩首脑会晤。 人民视觉供图
朝鲜*局势近日再次升温。5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结束他就职后*访问亚洲之行返回华盛顿之际,朝鲜向*东部海域发射了3枚弹道导弹,韩国政府将此定性为“重大威胁”。26日,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对朝追加制裁的决议草案,但未获通过。27日,美国升级对朝单边制裁,美韩日三国外长罕见地在不进行会谈的情况下直接发布了谴责朝鲜的联合声明。韩国外交部27日发布消息说,美韩日三国朝核问题首席代表6月3日将在韩国首尔聚首,讨论应对朝鲜“可能进行的第7次核试验”。这将是韩国新政府成立以来*进行朝核事务双多边磋商。
“朝鲜进行第7次核试验的可能性确实存在,未来一段时间,朝鲜的各类导弹试射也会持续进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朝鲜*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天聪接受中青报·中青网
朝鲜意在抗议美韩首脑会晤
据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探测,5月25日6时,朝鲜从平壤顺安机场一带发射一枚疑似洲际导弹的弹道导弹;大约37分钟和42分钟之后,又先后发射两枚短程弹道导弹。这是朝鲜*将洲际导弹加入发射组合。韩联社分析说,朝方此举可能意在分别突防韩美日反导网络。
韩军研判认为,当天朝鲜首先发射的是正在研制的“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超过1.5万公里,可覆盖美国本土全境。这也意味着韩美日三个国家均在其目标射程内。根据韩军方面发布的消息,朝方此次射弹的第一级火箭燃烧达到了一定水准,级间分离也正常完成。
朝鲜今年*洲际弹道导弹试射发生在3月24日,当时是朝方时隔近5年来*试射这类远程导弹。另据统计,自今年1月5日开始至本次发射之前,朝鲜已进行了16次导弹试射,比过去两年的试射次数总和还要多。
韩国航空大学教授张泳根分析称,朝鲜此次射弹的飞行轨迹与以往几乎相同,凸显出其“抗议”韩美首脑会晤的政治性质。
刘天聪对中青报·中青网
接到朝方发射导弹的报告后,韩国新任总统尹锡悦5月25日当天紧急召开上任以来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全体会议,指示相关方面按照韩美联合声明强化“延伸威慑”执行力和韩美协防态势,采取实质性应对措施。另据韩国《亚洲日报》报道,韩美两军在5月25日当天实施了联合地对地导弹射击,韩军出动“玄武-2”、美军出动陆军战术弹道导弹,在东部海域各发射一枚导弹,以展示快速打击能力。这是韩美两国军方自2017年7月后*联手应对朝鲜的“战略挑衅”。
韩联社认为,韩国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朝鲜此次射弹,是因为韩美在首脑联合声明中*明文将“核武器”列为对朝打击手段。
也是在5月25日,韩国国家安保室第一次长金泰孝表示,韩国已探测到朝鲜正在为第7次核试验作准备,目前正进行核引爆装置试验。日本也站出来附和,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宣称,朝鲜今后可能出现包括实施核试验在内的进一步“挑衅行为”。
此前,朝鲜曾宣称进行过6次核试验,最近一次是2017年9月3日。刘天聪表示,事实上,目前朝鲜已满足进行第7次核试验的技术和操作条件。至于“搞不搞”“什么时候搞”,则是一个政治选择,朝鲜将视大国关系变化和地区形势发展决定。
中俄否决对朝追加制裁决议草案
朝鲜今年3月24日成功试射“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后,美国以其违反包含第2397号决议在内的多项安理会决议为由,开始推动联合国对朝新一轮制裁。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国发起的制裁决议草案提议,加强对参与朝核武或弹道导弹计划的船只实施制裁;要求禁止对朝出口矿物燃料、矿物油和其他蒸馏产品,以及含沥青的物质、矿物蜡和钟表,同时禁止安理会所有成员国从朝鲜进口上述产品,等等。
这一决议草案在5月26日的联合国安理会表决中未获通过。按照规则,安理会决议草案必须获得至少9票赞成且5个常任理事国均不反对方可通过。当天,中国和俄罗斯否决了美国的提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指出,之所以投反对票,这是中方全面分析当前*局势紧张升级的来龙去脉,充分考虑决议草案一旦通过可能引发的消极后果,包括对朝鲜应对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负面影响之后,反复权衡作出的慎重决定。
此前,为改善朝鲜民众生活,中俄曾于2019年和2021年两度提议解除部分对朝制裁。张军强调,事实证明,一味制裁无助于解决*问题。安理会制裁是手段,不是目的。安理会迄今已通过10项对朝制裁决议,建立起最严厉、最复杂的制裁体系,同时也指明了对话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张军大使在再次发言中补充表示,朝鲜*问题如何解决,关键不在于安理会是否再通过一个新的决议,而在于是不是有人要把朝鲜*问题作为其所谓“印太战略”中的一张牌,把朝鲜*问题处理作为他们搞所谓“印太战略”的棋子。这是问题的根本实质之所在。
刘天聪在解读中方立场时指出,安理会涉朝决议既包括国际制裁,也包括推动对话和促进政治解决的内容,必须全面、完整地落实,“两条腿走路”。历史证明,单靠制裁和施压无助于问题解决,反而会进一步激化地区紧张局势,这绝不是*无核化进程的正确方向。
*消息是,5月31日,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表示,尽管中俄反对,但如果朝鲜进行第7次核试验,美国将再次推动联合国对朝实施更多制裁。此前,美国财政部在5月27日宣布,将对朝鲜一名个人、一家贸易公司和两家俄罗斯银行进行制裁。美方称,制裁对象是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弹道导弹计划的支持者,以及有意向朝鲜政府提供大量金融服务的外国金融机构。
在刘天聪看来,美国将*无核化问题片面化、政治化,使得朝核局势有愈演愈烈之势。美方还企图把责任推给朝鲜甚至中俄,这是严重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利己主义做法。2019年朝美首脑河内峰会后,朝鲜*无核化协商陷入僵局,关键原因是美方政治利用朝核问题,使之服务于本国内政和拉拢同盟关系。而这显然缺乏政策延续性、缺乏缓和*局势的实质性举措。
尹锡悦政府对朝政策基本清晰
5月23日韩美首脑会晤后,尹锡悦在首尔接受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采访。多家韩媒认为,这可以看作新上台的尹锡悦政府对朝政策的“总基调”——第一,否认上届文在寅政府的和解策略,宣称对朝“绥靖”政策的时代已经结束;第二,与美国保持一致,坚称“球在朝鲜一方”,“是否重启南北对话应由金正恩作出抉择”;第三,同时表示不希望朝鲜“崩溃”,“愿*共同繁荣”,“不认为朝鲜增强核武能力有助于维护国际和平”。
拜登访韩期间,由尹锡悦陪同视察了韩国空军作战司令部航空航天作战本部(KAOC)。尹锡悦称,KAOC是韩美应对“不断升级的朝鲜核导威胁的核心基地”,是两国同盟的象征。在韩美首脑会晤后发布的韩美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韩朝《板门店宣言》和朝美首脑河内峰会等成果,而是双方商定尽早重启有关“延伸威慑”的战略磋商,外界认为,这表明韩美“针对朝鲜的遏制战略更加明确”。所谓“延伸威慑”,指的是美国将核威慑的安全承诺范围扩大到盟友,以自身强大的核武实力威慑、阻止对手攻击其盟国。
此外,韩国国防部长官李钟燮5月23日称,韩方将尽快推进位于庆尚北道星州郡的驻韩美军“萨德”基地恢复正常。5月30日,韩国国防部表示,已将“视朝军和朝鲜政权为敌”列入军队思想教育教材,取代了2019年仅将朝鲜列为“现实军事威胁对象”的说法。
刘天聪指出,尹锡悦政府的对朝基本思路,与李明博政府大同小异,即“一边倒”地追随美国,“强硬且僵硬,目的模糊、脱离现实”。他认为,尹锡悦奉行的这一路线短期内“估计不会再有大的变化”,在其任内,朝核问题、南北关系恐怕很难有明显进展。此外,尹锡悦采取的加强韩美同盟关系等举措,有些外溢效果较大,有些明显针对第三方。这与其表述中的“希望同时发展与各方关系”并不相符,未来也很可能给韩国自身的经济和安全带来风险。
本报北京6月1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
中国青年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东北亚局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东北亚局势、2018乒乓球世界杯视频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2022年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9月28...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竞走*王丽萍教跑步王丽萍教练组处理结果...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8年辽宁男篮夺冠新闻发布会81岁蒋兴权...
战天狼都谁牺牲了《战天狼》牺牲的角色如下:温涛、张新奎:...
亚运会历届奖牌榜第7届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仅次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