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美国航空空姐爆料
邓月薇
2001年9月11日这天,爆发了*的9·11事件。
在整个事件中,除了带来一个悲惨的结局,其实还有一名乘务员在飞机被劫持的过程中,做出了一件英雄的事迹。
在旧金山南部的松原墓地,举办了邓月薇的追悼会。
她在飞机上的英勇表现被美国民众尊称她为英雄,因为她是第一个报告9·11事件发生的人。
就连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也为邓月薇的家人送去了一封安慰信……
飞机遭遇劫持,勇敢联系塔台
2001年9月11日,美国航空公司的一架11号班机照常起飞。
但是等到飞机正常到达飞行层后,却被机上的*分子挟持,邓月薇正是这家公司的乘务员。
当机上的几名*分子准备动手时,邓月薇第一个发现了不对劲。
只可惜为时已晚,几名*分子手持利刃和各种催泪弹,在打伤几名客舱里的乘客后成功将局面控制下来。
除了去往驾驶舱的几名*分子,剩余的则向客舱扔了几个催泪弹,以此将乘客们逼到飞机的后舱待着。
当时邓月薇正躲在飞机经济舱的后排,还没有被*分子发现。
但此时的邓月薇还没冷静下来,毕竟这是自己人生中第一次遇到劫机事件。驾驶舱也被*分子控制住,飞机开始偏离航向。
邓月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以前多次的突发事件演习,也让邓月薇清楚自己接下来要干什么。
趁着经济舱已经没有了匪徒,邓月薇找到了一台与地面塔台联系的空中电话,然后重新躲回经济舱后排,毫不犹豫地拨通了地面塔台的电话。
这通电话是在当天早上8点20分左右打的,距离*分子开始劫机仅仅过去了几分钟,邓月薇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便能做出反应已经实属不易。
听到对面有人接起了电话,邓月薇用既快又清晰的语气开始报告劫机事件,同时还要压低声音防止被*分子发现。
邓月薇告诉地面话务员,她正位于11号航班的三号指挥舱之中,他们的飞机已经遭遇劫持。
根据后舱传来的嘈杂声音,大致能判断出,*分子的意图是要劫持这架飞机,来一次高空撞击。
话务员询问邓月薇机上有几名*分子,由于人群太过混乱,邓月薇只大概记住了几名*站起身来的*分子。
进入驾驶舱的两名头等舱乘客的座位号分别是2A和2B,并且在他们进入驾驶舱后,头等舱的旅客都被赶了出来。
商务舱的几名*分子也掏出了武器,两名乘务员要上前阻止,却被歹徒用手里的武器刺伤,机长也已经联系不上。
现在飞机正在摇摇晃晃地不知飞向哪去,这是邓月薇在二十分钟里能够传递的全部信息。
地面人员掌握了飞机被劫持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将这条航线上的所有航班取消。
地面人员也立马成立应急指挥部,开始进行救援。
根据邓月薇提供的两个座位号,地面已经查到了其中两名*分子的身份:一人名叫阿卜杜勒·阿齐兹,另外一人名叫穆罕默德·阿塔。
两人正是这次9·11事件的带队者,这也为后来FBI调查凶手提供了有力帮助。
在邓月薇与塔台通电话期间,穆罕默德·阿塔在驾驶舱想要通过喇叭,让机上的乘客发出警告:“请大家保持安静,不要乱动,否则就会出事。”
但由于操作失误,这段话发给了波士顿的航空调度中心,和邓月薇的电话录音一样,成为了9·11事件的证据。
飞机撞击大厦,英雄与世长辞
虽然邓月薇和地面通了二十四分钟左右的电话,但是由于美国航空公司针对劫机事件的电话录音只有四分钟,所以在后来FBI曝光给世人的录音盘中只有短短的四分钟。
但是其中夹杂着哭喊、慌乱甚至是求饶,由此可见当时的机上乘客有多么的绝望。
飞机是在空中被劫持的,在此之前美国警方也没有过处理相关案件的经验,虽然锁定了飞机的位置,但是却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飞机向纽约上空驶来。
在邓月薇结束与地面通话的二十五分钟后,这架飞机撞上了世贸大厦,这次*袭击事件也造成了2977名死亡。
在危难之中,完成向外传递消息这一英勇事迹的邓月薇也没能幸存。
飞机撞向双贸大厦后便引发了熊熊火灾,其中40%以上的遇难者都在大火之中化为灰烬。
美国纽约医学鉴定中心负责为这些骨灰和遗体确定身份,2002年2月,邓月薇的遗体终于被确定身份。
美国警方对每一具遗体,都进行了清洗、消毒、分类和编号,然后再由医学鉴定中心运用DNA技术进行甄别。
邓月薇的一根骨头在大火中幸存了下来,在距离世贸大厦两个街区找到。
根据邓家人提供的DNA样本,鉴定中心的人确定身份后,将这一块腿骨送还给了邓月薇的家人。
虽然人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但是邓月薇在本次劫机事件中的英勇表现,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在FBI调查完全部事件后,邓月薇这个英雄的名字也被披露给美国民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去了解这名女性英雄的过往。
邓月薇祖籍是广东省开平市人,到她这代是第三代移民。
1956年,邓月薇出生在了美国旧金山,她在家里排行老四,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位姐姐。
据她的哥哥邓达民回忆道,邓月薇是一个从小就很沉着冷静的人。
有一次他们一家人正开车行驶在旧金山的路上,突然一起车祸在他们眼前发生了。
车上除了邓月薇之外,其他人都被惊吓到了,呆呆地看着路中央两辆车的惨状和司机的伤势。
就在哥哥提醒邓月薇快点驶离时,邓月薇却将车停在了路边,开始跑上前去帮助受伤的人叫救护车,并且联系警察这里发生了车祸,一气呵成的处理方式给邓达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次是在邓月薇父母刚到美国时,他们在华埠附近开了一家杂货铺。
春节期间生意很忙,邓月薇到店里来帮忙,正好遇上要收保护费的当地小混混。
邓月薇看到这种场景站起来抗争着,让小混混滚出去,边说边要报警。正是大小养成的性格,注定了她在9·11事件中不会坐视不理。
由于从小就喜欢坐飞机旅行,所以长大后的邓月薇才会选择空中乘务员这份工作。
从最基层的行李收拾员到事件发生时,邓月薇已经成为了一名乘务组长。
9·11事件发生的那一天,本来是邓月薇的休息日。
但是为了和一家人几天后出去旅游,邓月薇便选择调休,在那一天上了11号航班,却没想到家人再次得知女儿的消息时,是在遇难身亡通知单上。
挺身而出虽光荣,白发之人却悲伤
一开始邓月薇的哥哥得知妹妹所在航班发生事故,便连忙去查看牺牲乘务员人员名单。
但是没有发现邓月薇的名字,就在他松口气的时候,突然眼睛的余光在乘客名单中,发现了妹妹的名字,原来邓月薇被当成了乘客列入乘客遇难名单。
对于邓月薇的去世,最伤心的莫过于她的家人,全家人得知邓月薇去世的消息后,都陷入了万分悲伤之中。
邓达民万分艰难地给父母拨去了电话,他先让两位老人坐在沙发上,然后告诉了邓月薇去世的消息。
那时父亲已经八十二岁,母亲也七十五岁的高龄。
说完之后,邓达民只听见电话那头传来了悲痛的哭声,女儿去世的消息对两位老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一家人抱在一起放声痛哭,即使多年后哥哥邓达民在
2001年10月,一位名叫Nydia的美国女子来到邓月薇的家里,告诉了他们邓月薇在这世上还存在着一盒录音盘,原来她就是塔台里接听邓月薇电话的那个人。
这也是一家人第一次得知,FBI那里有着一张录着邓月薇最后通话的录音盘,于是便想找他们进行拷贝。
但是一开始却得到了拒绝,理由是里面存着和犯罪有关的证据材料,邓家人只能作罢。
直到两年后,FBI的官员才允许邓家人在不录音不做笔记的前提下,听了这段录音。
当那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的时候,一家人彷佛感觉到邓月薇又重新回到了家中。
他们抱着这盘录音带哭了许久许久,他们为邓月薇的英勇感到骄傲。
为了永远纪念邓月薇,邓家人用邓月薇的名义成立了一家基金会。邓达民会将募集来的资金拿去买书,从而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获取知识。
因为在他们眼中,邓月薇虽然倒了,但是责任还在,只有将邓月薇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传递下去,才是对邓月薇*的怀念。
邓达民告诉
人们在纪念9·11时,不应该只提到他妹妹的名字,而应该记住所有在9·11事件的遇难者,因为他们也都是英雄,如此胸襟不愧为英雄的兄长。
接着邓达民继续告诉
父亲在家看新闻时,子女开门喊声爸爸,父亲都会满脸泪光地转过头,他多么希望是邓月薇回来了。
2007年,父亲带着悲伤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母亲一个人继续思念。
邓月薇在生前为了排解母亲的思乡之情,经常会陪着母亲说粤语,偶尔还会和她去小剧场看粤剧。
看完回到家后,邓月薇便用手纸当水袖,模仿着刚才看完的戏剧,把母亲逗得呵呵大笑。
如今母亲只能一个人去看粤剧了,二十年里,母亲从未中断过为女儿上香。在丈夫去世后,她便开始为两个牌位日日上香。
每年快到9月11日的时候,邓达民便会带着一家人提前一两天去邓月薇的墓前,给她带去一捧鲜花,即便邓月薇的墓前早已被放满了鲜花。
英雄虽已逝,事迹永流传
虽然邓月薇没能够拯救机上的全体乘客,也没能阻止9·11事件的发生。
但是她的这通录音,却让美国政府获悉了劫机*分子的意图,在地面准备好应对措施。
在飞机即将撞上世贸大厦前,纽约所有的消防队和救援队已经整装待发随时投入战斗。
邓月薇留下的这段录音第二个作用,便是提供了宝贵的证据。
如果没有这通电话,FBI很难从如此大面积的废墟中找到蛛丝马迹,根据录音中提到的两名乘客座位号,他们确定凶手的时间大大加快了。
所以在邓月薇生命的最后一刻,这录音留下的贡献,要远远超过失事飞机的“黑匣子”。
也正因如此,邓月薇的事迹在公之于众后,才会得到美国民众甚至是美国政府的*尊重。
9·11事件发生十天后,旧金山时任市长布朗将这一天命名为“旧金山邓月薇日”,以纪念她在本次袭击事件中做出的贡献。
邓月薇的家人也收到了美国总统布什、已故参议院肯尼迪和国会众议员佩罗西等人的慰问信件。
除此之外,美国当地政府得知邓月薇从小就喜欢在中国城华人康乐中心玩耍后,出资对康乐中心进行了翻修与重建,并将重建完成后的康乐中心,命名为“邓月薇”华人康乐中心。
邓家人也会用募集来的钱,购买各种设施和器材放到康乐中心。
“我们想,妹妹如果能够看到这一切会感到很开心。”邓达民略带哽咽地说道。
在后来建成的美国9·11事件纪念馆中,邓月薇的名字在几千人的遇难名单中居第一位,有纪念9·11事件的活动时,邓月薇必定是第一个被提起的人。
在邓月薇的腿骨被发现后,邓家人将腿骨火化后放入了她的骨灰罐中,葬在了美国旧金山湾区的寇马墓园。
她的追悼会也就是在这里举办的,在墓园大堂后面最显眼的位置上,中间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坛骨灰,遗照中的邓月薇是那样的美丽,四十五岁的她用光辉结束一生。
在邓月薇的追悼会上,前来吊唁的美国民众络绎不绝。
虽然他们可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但是却永远记住了这位英雄,这是发自内心的敬佩,无关*与国别。
虽然现在距离9·11事件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是在今年9月11日那天,美国的侨报网依旧将邓月薇这名华裔英雄的照片挂在最前端,提醒美国民众英雄永远值得铭记。
愿天堂没有灾难,邓月薇能够幸福地生活在那里。
参考资料
[1]中国新闻网,2021年9月11日,《9·11事件“报告劫机第一人”华裔空姐邓月薇仍被铭记》
[2]《南方都市报》,2021年9月11日,《二十年后:回访911华裔遇难者空姐家属和华裔救援人员幸存者》
[3]中国广播网,2011年9月9日,《911华裔英雄空姐——邓月薇“美国的英雄”》
韩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全称为“韩国国家足球代表队”,是属于韩国足球协会官方认可的国家足球队。全称:“大韩民国国家足球代表队”,是属于韩国足球协会官方认可的国家足球队,于1928年成立,并于1948年加入国际足球联合会。
有“太极虎”和“亚洲虎”之称的韩国是最多次成功晋身至世界杯决赛圈的亚洲球队,包括2014年世界杯在内,韩国已经是9次晋身至世界杯决赛圈了。单看次数,成绩非常彪炳。但是看质量的话,却不尽人意,一直被小组赛个解决在外,当然除了2002年世界杯,韩国在主场之利下,凭借裁判的争议判罚,一鸣惊人的成绩夺得了殿军,是亚洲历来*的成绩。
在预选赛中,韩国队一般失球不多且保持不败,一方面说明韩国具有一定的实力,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预选赛阶段的对手并不怎么强,所以导致韩国队的后防线没有经受什么大的考验,世界杯上面对攻击力强大欧美球队,他们的防守就会略显力不从心。
2017年7月4日,韩国足协宣布,韩国U20主帅申台龙接替主帅一职 ,在其带领下,韩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以亚洲区12强赛A组第二的成绩获得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参赛资格,是其第10次参赛。 2017年12月1日,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分组出炉,韩国与德国、墨西哥、瑞典同处F组。
韩国队2018年世界杯队员阵容详细
小组赛第一场比赛时间:2018年6月18日20:00
对阵:瑞典
随着交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乘坐飞机已经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出行方式。尤其是对于出国旅行丶留学丶移民或者是回国探亲等等的华人来说,十几个小时的越洋飞机之旅都是难以避免的。
近日,有美国的空姐偷偷爆料说了一些飞机上的秘密,对即便是那些经常或者多次乘坐飞机出行的人们来说,也是鲜为人知的。
不要喝飞机上的热开水
热饮一直是深受华人朋友青睐的饮品,热茶丶热咖啡丶热可可等,甚至只是喝水,华人也希望那是热开水。但是,这样的餐饮习惯建议你在飞机上要改一改。
据透露,飞机上的饮用水管与咖啡壶很少清洗。不仅如此,飞机上洗手间的清洗端口与饮用水的端口距离很近,非常容易造成饮用水的污染。
密封包装的东西是重复使用的
美国的国际航班上一般都会发放毛毯丶靠垫丶耳机等等贴心的物品。这些贴心小物都是装在密封袋里看起来崭新崭新的。
实际上呢,这些东西并非是全新的,而是回收后重复使用的,甚至有空姐爆料,这些东西都没有经过清洗,只是定期消毒后塑封循环使用……
不要把食物直接放在桌板或椅背兜中
许多乘客喜欢上飞机后把自用的物品或食物随手放到桌板或者椅背兜中,方便长时间的飞机旅途随时取食。
千万不要这样做!据消息称,由于航班频繁,其实留给机务人员为机舱各处清洁丶杀菌的时间并不充分,许多死角很难有时间清理。尤其是椅背兜这种相对隐蔽又使用频繁的角落,或许它之前刚刚放过其他乘客的呕吐物或者换下来的婴儿纸尿裤等等。
务必认真收听并记住“安全须知”
许多乘客反感听空姐的“唠叨”,却不知,这些“安全须知”在关键时刻或许可以救你的命。
当飞机进入起飞或者降落的状态时,请务必听从空姐的提醒:调正座椅,收好桌板,打开遮阳板。这并非仅仅是一个程式化的话语,关键时刻,它能救命。调正座椅丶收起桌板是为了以防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撤离,而打开遮阳板则是是为了让你的眼睛快速适应室外亮度,如遇紧急情况以便安全撤离。另外,对于那些带孩子出行的家长来说,遇到需要使用氧气面罩的紧急情况,请先确保自己的氧气面罩佩戴正确并正常开启,再去帮助孩子佩戴。切记,先保住自己性命才能有机会救孩子!
“神秘”的机长
机长是直接操作驾驶飞机的人,当然也是飞机上所有人中责任最为重大的人。许多关于机长的“秘密”你可能也是第一次听说:
飞机行驶中,机长可能在打盹,因为在到达一定的飞行高度时自动驾驶系统会开启,在没有意外情况的前提下,机长短时间打盹不会影响飞行;正副机长的饮食完全不同,并严禁分享,这是为了避免两名飞行员同时食物中毒;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机长有权利逮捕及向造次的乘客开罚单。
关于乘机安全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乘机最安全的座位图,事实上哪里的座位安全这并没有确切的说法,而是完全取决于事故的原因丶位置以及天气等各种因素。也许你不相信,根据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截至目前飞机依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另外,没有足够数据表明乘坐大航空公司的飞机更加安全。因为,飞机的飞行安全系数更多的是与正在值机的飞行员经验相关。
让人头疼的行李
乘飞机出行最让人头疼的要数行李。许多乘客抱怨,明明标有易碎品标志,但是东西还是碎了。原因是对于机场的行李装卸员来说,他们*关心的只是快速装卸完毕。
有内部人士爆料称,为了行李安全,建议把贵重娇气的内容物自行多加缓冲包装,另外,行李上锁也是非常必要的。
买机票的技巧
对于需要长时间飞行的旅途来说,机票费用不容小觑。一般来说,周二和周三的票价相对便宜。另外,遇到超售的情况时,千万记得要现金或代金券赔偿。
美国一空姐爬进机舱行李架。(图源:推特)
海外网7月31日电当地时间29日,美国一架客机上发生令人大跌眼睛的一幕。一位来自美国西南航空的空姐在乘客登机时,突然爬进机舱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中,这波操作让机上乘客看傻眼。
她还不时将头探出来望着乘客。(图源:推特)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这一幕发生在西南航空一架从纳什维尔飞往费城的飞机上。视频中可以看到,一位身穿红色上衣、黑色短裙的空姐侧躺在了机舱的行李架中,还不时探出头望着乘客。
空姐趴在行李架上。(图源:推特)
或许是因为这名空姐的举动和往常这一职业优雅、知性的形象反差过大,一位名叫维罗妮卡(Veronica Lloyd)的乘客忍不住拿起手机录下了这一幕,并配文称:“我无法理解这有多奇怪。”她还拍了一张这位空姐俯下身子微笑看着乘客的照片,并问道“我不是在做梦吧”?
随后,在给《每日邮报》的一份声明中,西南航空发言人针对该空姐的行为做出解释,将她的行为归于幽默感和个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空乘人员是想在登机时和大家玩一会儿”,“当然,这不是我们的正常程序,西南航空的工作人员始终将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海外网 魏雪巍)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美国航空空姐爆料》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美国航空空姐爆料、2014世界杯韩国分组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2022年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9月28...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竞走*王丽萍教跑步王丽萍教练组处理结果...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8年辽宁男篮夺冠新闻发布会81岁蒋兴权...
战天狼都谁牺牲了《战天狼》牺牲的角色如下:温涛、张新奎:...
亚运会历届奖牌榜第7届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仅次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