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冬奥会花样滑冰(中乙联赛)

2022-09-16 9:45:10 体育资讯 yemeh

2014冬奥会花样滑冰



本文目录一览: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2021年4月6日,运动员在冰上舞蹈韵律舞比赛中。

有心的花滑迷们,早已对参加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项目的*选手耳熟能详,也对他们的技术动作、演绎曲目做到心中有数,但花样滑冰可能还有些“小花样”值得“菜鸟”冰迷们关注一二。

“花样”一:冰舞、双人滑怎么区分?

同样是一男一女搭档上场,同样是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在冰上翩翩起舞,同样是裁判打分分出胜负,同样是两段时长不同的表演……但一个叫冰舞,一个叫花样滑冰,这该如何区分呢?

双人滑包括短节目和自由滑两个部分,而冰舞则分为韵律舞和自由舞。其实,对普通观众而言,区分二者有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看女伴的裙子长度。

由于跳跃是双人滑的重要技术之一,因此为了方便跳跃,双人滑女伴的裙摆会相对更短。而冰舞中没有跳跃动作,因此冰舞女选手的裙摆可以更长一些。

此外,冰舞与双人滑的侧重点不同,冰舞更侧重舞步,而双人滑的技术动作构成则更丰富。

“花样”二:脆冰、糯冰,花滑用哪种冰?

按照惯例,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比赛通常共用一个场馆,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项目,对冰面的要求有着天壤之别。简单来说,为了满足这两个项目的需求,冰面要时而变成硬度很高的脆冰,时而变成相对软糯的糯冰。那么花样滑冰项目需要哪种冰呢?

答案是糯冰。

花样滑冰选手一般喜欢软糯的冰面,软的冰面有利于他们做跳跃动作;短道选手喜欢脆硬的冰面助力提速,冰刀要能“抓住”冰面,但同时不要陷得太深,以免影响速度。此外,花滑的冰温要在零下3-5摄氏度,而短道的冰温在零下7-8摄氏度。

1月5日,隋文静(左)/韩聪在训练中。

这些完全不同的要求,对场地转换的要求也非常高。不过首都体育馆已经准备好了,完成一次转场只需2小时。

“花样”三:“考斯滕”会影响成绩吗?

其他项目的比赛服可能大同小异,但花样滑冰选手的比赛服不仅都经过精心设计,而且能起到反映音乐风格特点的作用,往往与选手的节目融为一体。因此,也有傲娇的花滑迷将花滑选手的比赛服直接音译成“考斯滕”(英文costume的音译),以示其特殊性。

而且,根据国际滑联对花样滑冰选手服装的相关规定,“考斯滕”也会对比赛成绩造成影响。

2021年12月26日,在日本埼玉举行的全日花样滑冰锦标赛男子单人滑比赛中,羽生结弦夺冠并获得北京冬奥会男子单人滑资格。

根据规定,男选手必须穿长裤,但不得穿紧身裤;冰舞项目中的女伴必须穿裙子;如服装不符合规定,要扣分处罚。此外,服装上的装饰必须是不可拆卸的,部分服装或者饰物如遗落冰面也将面临扣分处罚。

“花样”四:五枚*!第五个小项是啥?

你没看错,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项目将产生五枚*。对这一项目不太熟悉的人可能会产生疑惑:男子单人滑、女子单人滑、双人滑、冰舞,数来数去只有四个小项,那这第五枚*从何而来呢?

其实,这一枚*来自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始新增设的团体赛项目。按照竞赛规程,团体赛涵盖全部四个奥运会花滑单项,获得参赛资格的队伍将分别派出一名男子单人滑、一名女子单人滑、一对双人滑和一对冰舞选手参赛,每名/对选手均须参加短节目/短舞蹈的比赛,总分进入前五名的代表队进入自由滑/自由舞的竞争。

团体*的出现,让同一名花样滑冰运动员在一届冬奥会上获得两枚奖牌成为可能。




中乙联赛

8月31日,重庆市体育局、铜梁区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出征仪在重庆铜梁举行。

图为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出征仪式相关领导共同推杆。 马佳欣 摄

  曾创佳绩 今年力争冲上中乙

  重庆铜梁龙前身是重庆市全运会男子足球03年龄段代表队。曾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夺得男足U18组亚军,这也是重庆足球队全运会*战绩。为备战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成年组比赛,重庆市足球协会和铜梁区政府联合共建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

  为了尽快提升球队实力,重庆铜梁龙在今年引进了多名拥有丰富职业联赛经验的球员,包括吴庆、王锴、黄希扬、赵和靖、王维成等重庆球迷熟悉的本土球员。

  “今年7月,我们在广西贵港圆满完成了中冠联赛第一阶段的比赛任务,顺利挺进全国16强总决赛。目前我们正以饱满的精神面貌积极备战16强赛”前重庆两江竞技足球俱乐部老队长吴庆加盟铜梁龙俱乐部后,吴庆在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出征仪式上称,将全力以赴力争实现冲上中乙联赛的目标。

  中国足球联赛分为四级,*别是中超,随后依次是中甲、中乙和中冠。中乙联赛是中国足球协会下属的第三级别的联赛,改革后的联赛于2004年开始首个赛季。

  “我们的球队是一支纯粹的、充满正能量的队伍,我们将始终秉持这样的原则和信念,让团队凝聚出真正的战斗力,将球队打造成一只巴渝铁军。”吴庆说,重庆铜梁龙虽然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但从队伍的组建到现在已在全运会上为重庆取得历史突破,作为备战15届全运会的队伍,一定竭尽所能力争为重庆再创历史佳绩。

图为重庆市体育局与铜梁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马佳欣 摄

  优势互补 重庆市体育局与铜梁区签订战略合作

  当天,重庆市体育局、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以加快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本着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赢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职业培训、赛事承办、场馆共享、队伍共建、体育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重庆市体育局与铜梁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是资源共享,也是合作共赢,双方将共同探索构建全面促进我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模式,将以组建成立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为引领,在马拉松、铁人三项、龙狮等多个方面实现全面合作,力争将铜梁打造成为全市统筹城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重庆市体育局局长丁洪说,重庆市体育局还将以在铜梁区挂牌成立重庆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为契机,聚集更*的足球青训资源,促进青训基地与俱乐部青训梯队有机结合,力争为铜梁、为重庆培养出更多*的足球人才。

  据了解,加强体育战略合作,以市区联动、多方共建方式在铜梁区组建足球俱乐部,是体育强市、体育强区建设的重要探索和实践,也是建设“活力龙乡 美好铜梁”的务实举措。

图为重庆铜梁龙足球队日常训练。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职业足球队伍落户铜梁,填补了铜梁体育运动职业化的历史空白。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市体育局的汇报沟通交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科研合作、职业培训、赛事承办、场馆共享、队伍共建、体育服务等领域的合作,积极争取承办各类邀请赛、友谊赛等商业赛事活动,力争办好体育赛事、促进经济发展。”铜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杜学勇、铜梁区副区长罗昌西共同向重庆铜梁龙足球队授旗,铜梁龙足球俱乐部管理层、全体教练组、球队队员、后勤保障团队等共同见证球队出征。(马佳欣 肖江川)重庆市体育局与铜梁区达成战略合作 重庆铜梁龙出征将冲击中乙联赛-中新网重庆






2014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

陈露,这个名字对于中国的

花样滑冰运动有着特殊意义

她是*位花样滑冰世界*

用世界*花样滑冰教练

桑德拉·百奇克在个人著作

《冰之魂》中的原话来说,

“和北美、欧洲选手不同,

中国的陈露生长在

花样滑冰历史很短的国家,

是冰上之梦把陈露

根植于这块她原本陌生的土壤。”

“-40℃室外训练,现在想想满是幸福”

1976年,陈露生于一个体育世家

她的父亲曾是国家冰球队队长

母亲则是乒乓球运动员

一次偶然的机会

小小的陈露在电视上看到

美国花滑奥运*佩吉弗莱明

穿着美丽的裙子在冰上起舞

滑得像仙女一样

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本就喜欢跳舞的陈露

一下子爱上了花样滑冰

冰雪的种子开始在她心里发芽

在父母的支持下

4岁半的陈露选择了花样滑冰

小小的她穿上了冰鞋

开始在冰场上飞驰

1995年,陈露和父母在一起。

那时候花滑比较小众,练的人少

能排上冰场训练都得半夜

北方的冬天,半夜有零下40多度

凌晨一两点陈露得在家穿好衣服换好冰鞋

再由父亲送去训练场

因为在外面手会冻得穿不了冰鞋

陈露到了冰场上就得赶紧滑

一直滑,不能停

不然就会被冻僵

但是陈露从来没有抱怨过条件的艰苦

在她的回忆中满是幸福

那时候陈露最开心的事

就是学会了新动作

一个动作跳不好

那就一直练,一直摔

腿都摔紫了也不觉得疼

做成动作的那一刹那,

“真爽!”

1995年1月20日,全国第八届冬季运动会,陈露获女单自由滑*。

“国旗找到了,心里就踏实了”

然而,当时中国的花样滑冰还是一片空白

国际赛场一直由欧美占据统治地位

国家花样滑冰队刚刚成立

陈露的父亲毅然将掌上明珠送进国家队

接受更加辛苦的训练

在国家队

陈露表现出过人的天赋

早在11岁

她就完成过三个三周跳

被称为“天才选手”

1990年,年仅13岁的陈露

取得了全国比赛*

1991年,花滑世青赛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

陈露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就拿到了铜牌

这出乎所有人预料

这是中国选手自1983年后

第一次出现在花样滑冰的国际赛场上

陈露的少年扬名

标志着中国在花样滑冰上重新起步

陈露和中国短道速滑队选手王春露(左)、杨杨(中)在一起。新华社发

这个奖牌也给了陈露极大的信心

“我努力一下不就有希望成为世界*了吗?”

即便当时年龄很小

但陈露为国争光的信念非常强烈

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

刚满18岁的陈露获得一枚铜牌

这是*枚冬奥会花样滑冰奖牌

1995年9月,陈露在美国同世界*花样滑冰运动员在一起。新华社发

一年后

1995年英国花样滑冰世锦赛

陈露又成为*位花样滑冰世界*

1995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陈露(中)夺冠。新华社发

“我记得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的时候,

就我们4个人,1名领队,

1名裁判,1名教练 ,1名选手,

每到一个场馆我们就先找国旗在哪儿,

国旗找到了,心里就踏实了,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代表中国参赛,

我们的背后有祖国和人民的支持。”

没有一帆风顺,那就乘风破浪

作为中国花样滑冰

在国际赛场获得突破的第一人

陈露用一枚冬奥会奖牌和一枚世锦赛*

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花滑运动员的风采

陈露在比赛中。

但是陈露的花滑生涯并非一帆风顺

1996-1997赛季

陈露竞技状态陷入低谷

尤其是1997年瑞士洛桑花样滑冰世锦赛

陈露比赛失利只取得第25名

无缘直接入围奥运会

那个时候陈露已经拿到了世界*

很多人劝她放弃

因为如果要坚持下去

每往前走一步都意味着压力和痛苦

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但陈露还是没有就此止步

没有一帆风顺

那就乘风破浪

骨子里的倔强让她

从4岁开始学花滑到成为世界*

这次,倔强的陈露依然选择坚持下来

陈露在教练刘洪云的带领下

积极备战维也纳落选赛

这是她参加长野冬奥会最后的机会

1996年1月8日,中国冰上项目选手加紧亚冬会前强化训练,陈露在做上冰前准备。

每天陈露都是最后一个离开训练场

生怕自己练不够

而且为了保持身材

陈露晚上还不能吃饭

每天只能趴着睡

才会觉得舒服一点

因为平躺着睡觉会感觉

饿得胃已经要贴在后背上了

实在饿得心慌也只是喝口水

“不管前方多么痛苦,多么黑暗,

除非是要我的命,不然

什么都阻挡不了我要参加1998年冬奥会。

就是这样的决心支持着我。”

最终,陈露以第一名的成绩

拿到了长野冬奥会的入场券

破茧成蝶,飞过沧海

1998年长野冬奥会

在《梁祝》的伴奏声中

身着黑色表演服的陈露

婉若一只飘逸的蝴蝶翩翩起舞

演绎了流传百年的爱情悲剧

1998年2月20日,陈露在日本长野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比赛中获得铜牌。

凭着这段动人的表演

陈露获得了“冰蝴蝶”的称号

也为中国再次获得冬奥奖牌

“冰蝴蝶”终于从*到低谷

再到成功的过程中化茧成蝶

赛后,她跪在冰面上失声痛哭久久未起

也将连续两届冬奥夺得铜牌的传奇

绝唱于冰面之上

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领奖台上的三位选手与热情的观众共同分享喜悦。

那次比赛后,陈露离开了赛场

但“冰蝴蝶”从未离开过花样滑冰

2005年,陈露义无反顾地

放弃了在美国的事业

房子、车全卖了

选择回国开冰场,做教练

“希望我自己的经历,

可以激励那些想要学花滑的孩子,

帮助他们成长,

助力中国花滑事业的发展。”

2007年4月24日,陈露在北京举行的俄罗斯索契2014申奥宣传活动中为小朋友进行花样滑冰指导。

都说蝴蝶飞不过沧海

可倔强的陈露偏要飞过去

从花滑世界*到创业者

这一路并不平坦

现在,北京陈露冰上运动中心

已经是许多冰上舞者“梦开始的地方”

从“当年国家队就我一人”

到而今见证中国花样滑冰的日渐茁壮

陈露把更多感言都留在了自信的笑容里

2008年5月23日,火炬手陈露在传递过程中亲吻火炬。

乘风冬奥 振翅高飞

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

陈露也在以自身的力量为北京冬奥会作贡献

她以自身的冰场和专业俱乐部为依托

开展多项冰雪运动进校园、

冰雪运动进社区活动

播撒下冰雪运动的希望

2004年7月13日,陈露在云南红塔体育基地冰上运动中心亲切地抱着自己的学生。

“花滑在中国的普及,还远远不够。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或许不能

实现冰雪运动在中国的全民普及,

但无疑会让热爱冰雪运动的种子

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播撒,

在下一代人中发芽。”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不是一个终点,

是中国人拥抱冰雪运动的开始,

更是中国在未来

成为冰雪运动强国的重要起点。”

2007年1月28日,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短道速滑前世界*李佳军从陈露手中接过火炬。

对陈露来说

她一生就做一件事

——传承演绎花滑之美

如同用人生酿一杯美酒

从4岁开始学冰,到22岁赛场绝唱

再到转换身份,重新出发

陈露用匠心将冰雪之上的速度和优雅

技术与艺术演绎得相得益彰

用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让这杯酒愈酿愈醇

40多年的时间

她从冰上赛场到冰上舞台

从传奇到传承

成就了荣耀*

也破茧成蝶成为花样滑冰的推广者

舞出了自己的花滑新征程

陈露这杯人生之酒

也在时间的淬炼中,酝酿出岁月浓香

新华每日电讯




2014冬奥会花样滑冰羽生结弦

(观察者网讯)北京冬奥会男子单人滑短节目比赛已于8日下午结束。备受关注的日本花滑名将羽生结弦在短节目比赛中出现失误,首个四周跳跳空,仅位列第八晋级。

赛后接受采访时,羽生结弦谈及失误的原因,称“自己今天被冰讨厌了,运气不好”。他还盛赞北京冬奥会的冰面是他“参加过三届奥运之中*的”,称他在冰面上“感觉非常舒适”。

在8日下午举行的北京冬奥会男子单人滑短节目比赛中,日本选手羽生结弦上演本届冬奥会首秀。但他在比赛中出现失误,首个四周跳跳空,技术动作分直接为零。尽管他随后迅速调整心态,之后的后外点冰四周接三周跳以及阿克塞尔三周跳顺利完成,但最终仍以95.15分的成绩位列第八晋级。

本次比赛共有29位选手逐一登场亮相,按照规定,前24名将晋级自由滑比赛。美国选手陈巍、日本选手键山优真和宇野昌磨分列前三,中国选手金博洋则排名第11位晋级。

赛后接受采访时,羽生结弦谈及了自己失误的原因。他说,他起跳路线上遇到一个小坑,应该是前面的选手滑行时留下的,“这只是一个小意外,运气不太好”。但他强调对一切都感到很舒适,很满意自己的表现。

羽生结弦表示:“最后的成绩确实有些无可奈何,但不清楚问题出现在哪,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今天被冰讨厌了,看来不能日行一善,要日行十善才行。”

图自IC Photo(下同)

当被问及对现场冰面有何看法时,羽生结弦盛赞北京冬奥会的冰面。他告诉

他随后还补充称,北京冬奥会的冰面是他“参加过三届奥运之中*的”。

现年27岁的羽生结弦是亚洲首位冬奥会男子单人滑*,在2014年索契和2018年平昌两届冬奥会上两度夺得男子单人滑*,实现了奥运会、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的大满贯。

羽生结弦此前表示,他会在自由滑比赛中挑战4A(阿克赛尔四周半跳)。此次采访中,他重申:“我会去挑战(4A)……我会保持自己的*状态。”

羽生结弦检查冰面

采访视频发布后,“羽生结弦盛赞北京冰面”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在相关报道评论区,许多网友称赞羽生结弦“大格局”。其中有人说,“有的运动员喜欢的人多不是没理由的”。

北京冬奥会男子单人滑短节目比赛在首都体育馆举行。

年届53岁的首都体育馆,经过一番新建和改造在2020年12月完工换新颜。此次,这座老场馆再度转换身份,承担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项比赛任务。

首都体育馆场馆群运行团队花样滑冰竞赛主任姚佳曾介绍,花样滑冰的冰面厚度要求为六到七厘米、温度要求为零下3℃—零下4℃;短道速滑的冰面厚度要求为三到五厘米、温度要求为零下6℃—零下7℃。通过二氧化碳制冰系统和冰面监测系统,场馆可在两小时内完成浇冰工作,实现两个赛事的冰面转换。

姚佳说:“场馆通过外面一个浇冰的机房调节制冷系统的温度,从而实现冰面的转换。此外,铺冰之后会在冰下布设带有8个探头的冰面监测系统,探测冰面不同区域的软硬度,以及温度是否达到比赛的需求。”

本文系观察者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14冬奥会花样滑冰》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2014冬奥会花样滑冰、中乙联赛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