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传手是全队的核心,在比赛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好处。其在后排时的职责主要有二:一是参与防守;二是防反时插上前排组织进攻。显然,二传手后排的取位合理与否,对其完成上述两个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在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能在前排进攻。后排队员必须在三米线后进行进攻,否则将被视为犯规。前排进攻只有在发球时,当球落在底线前的一米处,后排队员可以进入前排进行进攻。
2、前排队员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触球时必须在本场地空间。后排队员则允许在后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起跳时脚不得踏及或越过进攻线,击球后可以落在前场区。
3、排球后排球员在比赛中不能参与前排进攻,但是可以在3米线后起跳扣球。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就是3米线)前面进攻的时候,击球点不能高于网子上沿,基本上就是无攻过网。另外:自由防守队员传起来的球不准扣。
1、进攻上优势也不够明显,当二传轮到后排的时候,前面三个人就都是攻手,也就是三个人都可以在网前进行扣杀,或者是跳起来处理球。
2、在场地三米线后跳起发起的进攻,落地时脚可以落在三米线内。排球运动战术之一。组织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后跳起或向前冲跳,进行大力扣杀。
3、前排球员才可以进攻。排球后排球员在比赛中不能参与前排进攻,但是可以在3米线后起跳扣球。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就是3米线)前面进攻的时候,击球点不能高于网子上沿,基本上就是无攻过网。另外:自由防守队员传起来的球不准扣。
4、进攻点增加。立体进攻,前后排进攻结合运用,这是现代排球的必然发展趋势。以前排球从前排三点攻,发展成前排三点结合后排三点,从平面的进攻过渡到了立体,巴西女排是后排进攻结合运用最好的球队。
5、当二传手位于前排时,接应二传可以作为第三进攻点后排进攻,这在现代排球中已经成为各队提高攻击力的常用手段。因此接应二传通常是队中扣球技术最好的球员。
1、打旋转球,手打在球中心线偏左或偏右三分之一的地方,球体旋转与空气摩擦产生飘球。后排进攻须对方过来的球比较高时跳起来扣杀。二传在后排的时候,最大的优势是三点攻。
2、后排进攻违例: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或球触对方拦网队员手即被认为完成进攻性击球),并且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即为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
3、排球运动的一种犯规行为。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并且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即为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该犯规的三个条件都存在才构成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
4、排球运动战术之一。组织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后跳起或向前冲跳,进行大力扣杀。因距网较远,扣杀的球进入对区的角度较大,能有效地突破拦网,打乱常规接球,使对方后排防守不易接球。
1、(4)后排队员在前排的二传球、吊球、处理球只要具备犯规的三个条件,都属进攻性击球犯规。
2、在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能在前排进攻。后排队员必须在三米线后进行进攻,否则将被视为犯规。前排进攻只有在发球时,当球落在底线前的一米处,后排队员可以进入前排进行进攻。
3、自由人不能发球、拦网或到前排进攻,且在前排不能作出攻击性动作。换人和暂停 排球比赛规则每局每队有6次换人机会,替补队员可以换下某一名先发队员或再被相同的队员替下。
4、后排队员则允许在后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起跳时脚不得踏及或越过进攻线,击球后可以落在前场区。如果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在触球时,球的一部分必须低于球网上沿。
5、至于起跳不扣球,只是吊球是否可行,这个在排球比赛规则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实际操作中后排队员通常不会在前排吊球。因为后排队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防守和为前排进攻提供支持,而不是参与前排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