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驻北马其顿大使馆网站9月28日消息,驻北马其顿大使张佐在国庆72周年线上招待会上致辞。部分内容
中国与北马其顿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互利合作基础良好。当前两国都处在重要发展阶段,面临广阔前景和巨大机遇。今年2月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和扎埃夫总理等领导人共同出席,就应对疫情、经济复苏等达成重要共识,目前各项会议成果正在逐项得到落实。中方克服困难,积极支援北马新冠疫苗,共同团结抗疫。双边经贸合作逆势而上,今年1至8月,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158.9%,北马对华出口同比增长150.7%。中国连续10年保持北马在欧洲以外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中方愿同北马一道,继续落实好两国领导人共识,保持双多边沟通协调,坚持相互尊重,始终平等相待,夯实合作基础,相互成就发展愿景,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截至北京时间30日上午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
基本尘埃落定
32强已确定27席
剩下五席要通过明日的预选赛
以及之后的预选赛附加赛决出
有人为自己喜欢的球队
晋级世界杯决赛圈而欢喜
当然 也有球迷为自己的“主队”
无缘世界杯而黯然神伤
那么 哪些球队错过世界杯让你感到遗憾呢?
最让人惊掉下巴的
莫过于意大利队的出局
去年欧锦赛上
“蓝色风暴”席卷欧洲
那支高举攻势足球大旗的球队
强调压迫、崇尚进攻、追求统治力
如果半年前说意大利队无法晋级世界杯
很多人肯定会觉得小编是个“球盲”
但“足球是圆的”
从万人追捧到遭球迷口诛笔伐
意大利队仅用了半年时间
就整体而言
这支球队的实力毋庸置疑
但锋线上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巨星”
很难在关键比赛中攻破对手的“铁桶阵”
成为欧洲冠军的最大软肋
去年勇夺欧冠联赛和欧锦赛冠军的
若日尼奥
两次在世预赛中错失关键点球
小基耶萨的受伤又让球队
本不宽裕的锋线雪上加霜
最终 北马其顿队用一记“绝杀”
让“蓝衣军团”的球迷陷入绝望
要知道
这是意大利队连续两届缺席世界杯
对于很多意大利球迷而言
他们的2022年世界杯旅程
已在这个春天戛然而止
如果是意大利队和AC米兰的双重球迷
相信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效力于AC米兰的瑞典巨星
伊布拉希莫维奇
在北京时间30日凌晨的
世预赛欧洲区附加赛中替补登场
最终 瑞典队0:2不敌波兰队
无缘世界杯
这可能是这位年逾不惑的老将
最后一次披坚执锐
向世界杯决赛圈发起冲击了
真心希望他还能保持状态
再战一次
在2026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联合承办的世界杯上
打破自己世界杯正赛阶段
“零进球”的纪录
再来说一下英超的一把“尖刀”
萨拉赫
四年前 他带领埃及队打进世界杯
不过由于在欧冠决赛中肩部受伤
这位“英超金靴”
没能带领球队晋级淘汰赛阶段
在冲击本届世界杯决赛圈的征途上
埃及队倒在了最后一关
不过
这个将足球视为“第一运动”的国家
这个1934年就参加过世界杯的国家
应该会继续保有对这项运动的热情
可以期待四年后“法老”再登世界杯舞台
那边有应届欧洲冠军去不了世界杯
这边有2015年、2016年美洲杯冠军“奉陪”
北京时间30日晨
智利队两球负于乌拉圭队
最终位列世预赛南美区第七
继2018年后再度无缘世界杯决赛圈
随着以桑切斯、比达尔为代表的
“黄金一代”的老去
这支2014年世界杯小组赛
曾力压西班牙队晋级16强的队伍
已难复当年之勇
缺席卡塔尔世界杯的还有
加蓬队和挪威队
虽然这两支队伍分别拥有巨星
奥巴梅杨、哈兰德
但无奈其国家队综合实力有限
事实上
“弱国强将”难以参加世界大赛的例子
不胜枚举
当然 还有一支球队没能晋级世界杯
关于过去四年的成败得失
需要心平气和、客观冷静地反思
失败并非末日
希望大家都能带着勇气和信心
重新出发 继续前行
当地时间4月1日
卡塔尔世界杯抽签仪式将在多哈举行
让我们共同期待
新华社
这个国家曾经接受中国援助,如今却倒向美国,并反咬中国一口,这个国家就是阿尔巴尼亚。
如今的阿尔巴尼亚对于大多数年轻的国人都是很陌生的,阿尔巴尼亚是一个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西边隔海与意大利相望,南面与希腊接壤,东临北马其顿,东北是塞尔维亚,北接黑山共和国。其实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与阿尔巴尼亚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国家,中国于1954年开始向阿尔巴尼亚提供援助,当时中国的经济和技术还比较落后,咱们自己都还过着节衣缩食,朝不保夕的日子。1961年中国国内发生的那次严重的饥荒,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但是就在这么困难的时候,中国仍然向阿尔巴尼亚援助了10万吨粮食,并为其承担濒临夭折的阿尔巴尼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解决了阿尔巴尼亚的燃眉之急。
由于阿尔巴尼亚与中国同属一个阵营,两国都是社会主义阵营,所以咱们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一直都没有断过。如今,在阿尔巴利亚的山里、湖边、田野里甚至在墓地中都随处可以看到有用中国援建的钢铁建造的形形色色的地堡。据统计,从1954年到1978年期间,中国在并不富裕的年代向阿尔巴尼亚援助了100多万吨钢材以及数不尽的生活物资,但是我们节衣缩食不远万里运去的大量钢材、机械设备、精密仪器等,却被阿尔巴尼亚随意堆放在露天地里,常年被风吹雨打,丝毫不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资源。
阿尔巴尼亚为了抵御别国的入侵,用中国援建的钢材建造了75万个地堡,然而自从这些地堡建成后,从来没有等到敌人的到来,如今这些地堡反而成为了累赘。这几十万座地堡很多都是用中国的钢筋水泥建造,由于太过坚固,如今拆除他们却成了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当初,中方人员向阿尔巴尼亚方提醒不要随便浪费时,阿尔巴尼亚人竟毫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没了中国可以再给嘛。此后两国矛盾不断升级,因此1978年在邓小平的授意下,我国外交部果断叫停了对阿尔巴利亚的援助。
显然阿尔巴尼亚没有真心想和我们交朋友,把我国的援助当成了理所当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对阿尔巴利亚进行了大量的经济援助,而该国却只会不断索取。在我国停止对他们提供援助时,他们开始翻脸,对中国进行恶毒的攻击,更是转身投靠了美国。如今的阿尔巴尼亚不仅加入了北约,还继续接受着欧盟的援助。这次事件给中国的外交事业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毕竟对于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的新中国这样的反面教材也很宝贵,毕竟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或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什么是马其顿方阵?
马其顿方阵一言总结起来就是:手持马其顿长矛(长13~14英尺),携带直径2英尺圆盾的重步兵,加之以投矛手、骑兵辅助配合。
特点是利用长矛对前方的敌人进行攻击,让敌人近不了身。步兵对决中冲击力较强(盾厚大,可防箭)
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只能前方冲击,机动性差,近战差(长矛圆盾,侧翼突击后毫无还手之力),对上重骑兵会被踩成饼,如果地方有弩车,投石车之类的工具就成靶子。
马其顿方阵为何在西方无敌?
纵观古代西方的战争历史,事实上一直在荷马时代之前,西方的步兵(西方战争以步兵为主)打仗时基本上都是一窝蜂地乱冲乱撞,毫无章法。加之西方人的散漫性格缺乏训练,基本上是靠在天赋打仗。
而马其顿方阵这套严格的步兵阵法问世后。散漫的士兵和直来直往的战斗模式(无战术)遇上马其顿方阵便早早败下阵来。
如果马其顿方阵遇上秦军会怎样?
如果马其顿方阵遇上秦军会怎样?结果很明显,被横扫。
原因有下:
原因一:秦军在商鞅变法后彻底加强,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国,而秦军也是兵强马壮,将臣猛将齐聚。秦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王贲、蒙恬个个用兵如神,对战只会直冲的马其顿方阵一开始可能会吃点小亏(试探),但观察下来后就是虐菜。
原因二:秦国在战争辅助工具上的优势。
弓弩:秦朝的弓弩在历史考证和史料记载,其射程可以达到恐怖的500米,在古代战争中可以被称为大杀器的存在
弩车:专家根据有关史料,发现当时的弩车有效射程在2000米,即使你马其顿的盾多厚,能不被贯穿十来个人?
良马:秦国后期在战马上的发展可谓是下了重本(参考寻秦记),众所周知,马兵对上步兵就是碾压,在特定时间点上一冲便把严谨的战阵冲破。地处地中海沿岸的西方人来说,马战可以说是很陌生的。
兵法:中国自春秋以来战争不断,无数杰出的军事家总结出来的战法兵法不是西方刚成型的文化所能比拟的。(各种侧翼突击会让马其顿不成队形)
经验:想到马其顿方阵便会想到吴起的魏武卒方阵,两者都是重步兵,而且魏武卒是精良士兵,穿着厚厚的三重战甲比马其顿士兵更为强大。商鞅变法前,吴起曾以五万魏武卒打败了秦军五十万锐兵,但后来魏武卒便不成事了。荀子曾言:“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大秦
综上所述:马其顿方阵若是对上秦军必遭碾压。
本期内容介绍完了,感兴趣的喜欢的可以关注下。
下期内容预告:丧家之犬的匈奴人为何能成为横扫西方的上帝之鞭?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 马其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 马其顿、卡塔尔世界杯还能举办吗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