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月20日,中国代表团结束了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的所有比赛项目,共取得9金4银2铜,奖牌数达到15枚。*数、奖牌数均创下历史新高。
让我们再回顾下中国军团那些激动人心的夺牌时刻,感谢所有奥运健儿的奋力拼搏。
九枚*
第一金: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
悬崖边登顶,混接*拿得惊心动魄
第二金: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
任子威摘金,再次证明“冰上尖刀”地位
第三金: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
青春不设限,谷爱凌惊天逆转夺冠
第四金:速度滑冰男子500米
男子速滑首金,高亭宇打破“旗手魔咒”
第五金: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
追梦四届冬奥会,徐梦桃“赢了”
第六金: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
他真的会“飞”,苏翊鸣收获最珍贵“成人礼”
第七金: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
时隔16年,齐广璞*难度一跳定乾坤
第八金: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池
会当凌绝顶,谷爱凌U型池的对手只有自己
第九金:花样滑冰双人滑
十五载风雨同路,“葱桶”组合北京圆梦
四枚银牌
第一银: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
飞“龙”在天,李文龙收获“豪华的生日礼物”
第二银: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
从***6到***5 “小栓子”苏翊鸣追着光成了光
第三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
梦想的力量,“四朝元老”们用坚韧书写无悔青春
第四银: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
啃几口韭菜盒子就转U池训练,谷爱凌说“我只有不到1%的天赋”
两枚铜牌
第一铜:男子钢架雪车
“不能失去升国旗的机会” ,闫文港实现冰雪F1的“中国奇迹”
第二铜: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
亲吻冰面微笑离场,范可新将信任的接力棒交给未来
图/视觉中国
【2019男篮世界杯*完整赛程出炉!】2019男篮世界杯1/4决赛和五至八名排名赛的比赛地有变动哦,*赛程图来啦~赶紧转发收藏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北京时间3月13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迎来收官战之日,最后一天一共决出了6块*,最终是被美国队、乌克兰队、意大利队、法国队、挪威队拿下,由此冬残奥会最终奖牌榜出炉,中国队成功登顶,乌克兰排名第二。
今日男子冰球比赛,美国队5-0大胜加拿大队夺冠,高山滑雪男子回转视障,意大利队夺冠,男子回转站姿,法国队夺冠,男子回转坐姿项目,挪威队夺冠。越野滑雪混合接力4×2.5公里,美国队夺冠,公开接力4×2.5公里,乌克兰队夺冠。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最终奖牌榜排名
中国队18金、20银、23铜,一共61块奖牌,每一个数据都是第一名,中国队的表现十分精彩。
乌克兰11金、10银、8铜,一共29块奖牌,位居奖牌榜第二名。
加拿大队8金、6银、11铜,一共25块奖牌,位居奖牌榜第3名。
排名4到10 的是法国、美国、奥地利、德国、挪威、日本、斯洛伐克!
排名11到19的是意大利、瑞典、芬兰、英国、新西兰、荷兰、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瑞士。
让人意外的是,作为亚洲*发达国家的韩国队,在本届冬残奥会上居然没有拿到一块奖牌,这对于一向高傲自大的韩国媒体来说,无异议一次沉重的打击。
本届冬残奥会是一届值得纪念的大赛,中国队在*、银牌、铜牌、总奖牌上都创造了*、后恐无来者的历史新纪录。而乌克兰队的表现也赢得了尊重,拿到了奖牌榜第二名的位置。
今晚8点,北京冬残奥会将迎来闭幕式,下一届米兰见。中国代表团闭幕式旗手将由杨洪琼将担任。
冬奥火炬台、冬奥雪花设计曾几易其稿,最终惊艳亮相;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从“同心圆”到“留声机”,一个个巧思融入美轮美奂的视觉设计;冬奥城市景观、标志性景观建筑“海陀塔”,设计师将艺术和工业融合,为城市留下冬奥记忆;现代科技加持下,数字冰雪体验博物馆院线也将落地,成为冬奥文化遗产……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场“共育未来——奥林匹克科技艺术展”,汇集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0余个教师团队的北京冬奥会相关作品,通过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的意象空间,多维度呈现奥林匹克“力与美”的文化内涵,让观众通过科技艺术感知奥林匹克精神,追寻奥林匹克之路。
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这背后,正是10余支师生团队不懈努力的结晶。
观展·亮点
虚实结合“解构”冬奥火炬台
96朵“小雪花”组成的“大雪花”,在“银丝带”围绕下翩然起舞。北京冬奥会期间,三大赛区场外的火炬台吸睛无数,并在赛后*保留,成为国际奥林匹克的美好记忆。在博物馆里,观众也可以一睹火炬台“原貌”,了解背后的故事。
走进展厅,迎面是一个大型的弧面屏,以及一件等比例缩小的火炬台模型,大屏内播放的动画揭秘了火炬台精巧的结构和设计过程。三个赛区的场外火炬台均由清华美院党委书记马赛带队设计。从2020年11月接到任务,团队师生夜以继日地画图设计,在一个多月内做出9套不同方案,2021年3月,经过多次分析、讨论后锁定的雪花形象方案,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
清华美院团队介绍,区别于传统的静态火炬台,此次火炬台是*通过动态雕塑的形式来呈现冬奥艺术的全新美学,并在开幕式主火炬的基础上,增加了环绕的“银丝带”以及镜面底盘,起到结构支撑稳定的作用。“银丝带”紧紧萦绕着象征世界各国和地区携手走向未来的大雪花,呈非匀速的双向同心运动,为静态放置的火炬增加了时间维度和视觉动态。在不同的角度下呈现高低起伏变化的形态,是对冬奥会众多赛事速度、激情、节奏、跃动等特征的抽象表达。四周不断变化的环境、观赏者都融入作品,成为火炬动态雕塑的一部分,凸显着全世界“更团结”“一起向未来”的奥运主题。
火炬台设计还充分融合艺术以及工程技术的要求,体现了“简洁、安全、精彩”的冬奥理念。方案设想初期,团队就将造型美感和落地实施并行考虑,反复推敲、模拟和论证火炬台的造型制作与安装实施的可行性。为确保“大雪花”在严寒、强风中稳定持续完成“同心双向旋转”,团队还邀请了清华大学机械系、土木工程系教授团队进行跨学科协作,完成材质、结构、燃气功能等方面优化。
冬奥雪花图案设计初稿“首秀”
与常规展览设置大大小小的展柜不同,这场展览中,一块块绚丽的大屏既是“展柜”又是展品,通过沉浸式的声效光影场景,展示设计师和艺术家独特的设计概念和作品。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各代表团的“小雪花”汇聚成一朵“大雪花”,在鸟巢上空缓缓升起的场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展厅内,也可以寻得“小雪花”的踪迹。熟悉的《雪花》旋律响起,一块大屏里,一个个造型新颖的雪花图案依次呈现,有的设计元素融合了各国和地区地标性建筑图案,有的被赋予了牡丹、紫金花等中国传统吉祥纹样,这些都是冬奥雪花图案的“前身”,此次展览是它们的“首秀”。
冬奥雪花造型由清华美院校友李旻和宋晨历经三年时间创作而成。每片雪花均以中国结为基础造型构建而成,演绎着世界大家庭“一起向未来”的愿景。为了呈现这朵*的雪花,两位设计师三年来绘制了三百多稿的雪花图案,从最初搜集了许多自然界真实的雪花图片,查询各式各样设计纹样,再到后来延伸到建筑式样等,经历了反反复复的修改,最终形成大家现在看到的样子。雪花造型不仅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美学思想,也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美美与共”的思想观念。
地屏再现冬残奥“留声机”
展厅里,一块巨大的地屏上,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中冬残奥圆舞曲、最小会徽展示、“爱的感召”、时空表演“留声机”等精彩瞬间再现。
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由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担任视频总监,联合国内多家*视觉设计团队、多所高校*师生团队共同创作。从2020年2月开始,设计团队经历了上百次的线上线下会议,一遍又一遍的创意更新与迭代,不断和各专业部门协调打磨。对于如此高分辨率的视频来说,每次输出都是非常耗时的,每一次提升,每一次根据导演团队的意见修改,都需要设计团队与时间赛跑,思考出一个*的调整方案,满足每次联排与审查,能达到*效果。
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分别以“生命的绽放”和“在温暖中永恒”为主题,设计团队介绍,其设计理念超越了冰雪的概念,更多呈现的是残疾人内心绚烂的世界,更聚焦于个体的“人”的层面。从开幕式的“同心圆”到闭幕式的“留声机”,视觉设计既表现出宏大叙事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兼顾了局部温暖感人的戏剧化表演。
观展·解码
花滑表演赛光影秀“搬进”展厅
2月20日,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表演赛的节目之一,花滑表演光影秀以冰面投影的形式呈现于首都体育馆,面向全球进行直播。这次,清华美院也把光影秀“搬进”了展厅。
漂浮的雪花光影营造出花滑女运动员形象,从空灵唯美的质感转入浪漫震撼的雪花舞台,运动轨迹形成的彩带跟随女运动员进入山水之间,另一位男运动员与之共舞,携手拉开“万花筒”世界的精彩帷幕……这场3D裸眼效果的光影秀由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教授吴琼团队打造,雪花作为贯穿始终的视觉创意元素,同时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青花瓷、敦煌图案、中国结、长城、瑞虎、牡丹花等精妙细节布局形成独特的语言符号,向世界呈现艺术和科技融合的前沿成果。
设计团队揭秘,光影秀中蕴含不少“黑科技”。其中,运动员动作和轨迹的获取主要来自三维运动员追踪技术,从不同角度拍摄运动员的训练过程,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采集到的视频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处理,设计团队在这些数据和模型基础上,借助数据可视化分析,把捕捉到的运动员姿态、轨迹用点和线重新呈现出来,形成运动员的视觉增强,表现出花滑运动的力量、速度和艺术感。
冬奥奖牌设计入围作品亮相
为数不多的展柜里,几件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设计入围作品亮相。它们由清华美院师生团队设计。
一件名为“与天久长”的奖牌正面,两条飘带交织,寓意为“天”,模拟真实的节气图,将24节气围绕圆形奖牌均匀布置。设计团队揭秘,两条飞舞的飘带连接“夏至”“冬至”两个节气,体现北京双奥之城的地位以及“两奥相拥”的寓意,彰显奥运精神的源远流长,同时,交织的飘带也表达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的美好愿景。奖牌背面图案设计采用“地”的概念,热情奔放的线条汇聚向中央三处代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的球体。奖牌设计取名“与天久长”,典出汉代吉语,寓意古人通过24节气的创立,实现与自然的相拥、共存。
一旁摆放的“星汉灿烂”奖牌,正面纵横交错、富有张力的曲线,既是冰雪中运动留下的轨迹,象征速度与力量,又如交织的经纬线,代表同一个地球上世界人民的相知相融;经纬线上的三个密集交点,是三大赛区北京、延庆、张家口的地理位置排布。奖牌背面,原本发散的曲线汇聚向中央,线条间错落有致地排布着点点星光,在星轨的缝隙中,一片雪花隐隐浮现,突显冬季运动的主题。设计团队解读设计方案中的含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寓意冬(残)奥会点亮了世界各个角落璀璨的梦想,“点点星光闪耀的星穹下,我们都是追梦人。”
小型数字冰雪体验博物馆“上线”
在北京市科委科技冬奥专项支持下,清华美院师生团队参与了5G+8K数字冰雪体验博物馆院线项目的研发,展厅里打造了一间“迷你”博物馆。设计团队介绍,该项目通过8K分辨率的沉浸影像、多通道的交互系统、5G网络的传输架构等技术,打造模块化、分布式、可联网的社区数字博物馆院线,可以承载数字冰雪运动体验、文化艺术虚拟展示、沉浸式科普教育等多元内容,成为冬奥文化遗产。
目前设计团队已经完成西城区和通州区两地示范应用的场馆建设,展览中展示的是按比例缩小的原型,以及为北京冬奥会创作的两部交互数字作品的剪辑片段,包括高山滑雪虚拟竞技和数字冰雪雕塑公园。其中,高山滑雪虚拟竞技项目打造科幻感十足的冰雪运动训练基地,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学习冰雪运动知识,通过体感互动体验高山滑雪的刺激,和其他线上和线下的观众比赛竞技。数字冰雪雕塑公园是以延庆山脉为原型,在数字冰雪世界里策划的一场雕塑艺术展,清华美院雕塑系和信息艺术设计系师生共同创作的数字雕塑作品与雪山有机融合,观众可以自由穿梭其中,体验冰雪艺术之美。
观展·提示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4号展厅
●展期:至5月3日
●票价:20元
(原标题:科技艺术融合布展 清华美院设计团队揭秘冬奥黑科技 冬奥“大雪花”背后的清华智慧)
北京晚报 |
流程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冬奥奖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冬奥奖牌、2019男篮世界杯时间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2022年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9月28...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竞走*王丽萍教跑步王丽萍教练组处理结果...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8年辽宁男篮夺冠新闻发布会81岁蒋兴权...
战天狼都谁牺牲了《战天狼》牺牲的角色如下:温涛、张新奎:...
亚运会历届奖牌榜第7届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仅次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