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文丨西部菌
城市轨道交通规模,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活力和生活便捷指数的重要指标。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的地铁运营规模到底有何变化?
综合交通运输部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速报、城市综合交通年度报告等数据信息,日前有机构统计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国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情况。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轨道交通不只包括我们通常理解的地铁,也还包括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等,所以它的数据和排名与地铁数据会有所差异。
根据这份大数据,目前全国共40座城市有轨道交通运营,这40个城市中,1-10名分别是: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武汉、南京、重庆、杭州、青岛。
其中,上海、北京,是目前仅有的两个轨道交通运营规模突破700km的城市。500km以上的城市还有成都和广州。
而前15名城市中,地铁通车里程都超过了200km。
可以看出,算上有轨电车的运营里程,成都的轨道交通规模已经超过广州,仅次于上海、北京。
从前十名单来看,轨道交通与一个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息息相关。从GDP十强城市来看,仅有苏州未进入地铁运营规模前十,被青岛以微弱优势赶超,只能屈居第11位。
当然,苏州是全国普通地级市中,地铁通车里程最多的城市。
在人口角度,地铁十强城市中,仅有南京未过千万。其余都是GDP万亿、人口千万以上的超级城市。
11-20名的城市为:苏州、西安、天津、沈阳、郑州、长沙、大连、宁波、昆明、合肥。
这其中,沈阳的轨道交通运营规模达到216km,排名第14,大大超过了其人口和GDP排名。
另一个值得观察的城市是西安。对于西安地铁修建速度慢的吐槽不少,但目前排名全国第12位,相较于它的GDP和人口排名,其实已经算相对靠前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西安地铁的建设速度并不算慢。
第21到30名的城市分别为:南宁、长春、厦门、南昌、无锡、济南、贵阳、石家庄、徐州、福州。
可以发现,在地铁规模前20强中,仅有苏州一个普通地级市,其余均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
而在21-30名的区间,则又新增了两个,即无锡、徐州。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均来自长三角。
并且涌现出多个中西部城市——南宁、南昌、贵阳。
第31到40名的城市为:常州、呼和浩特、东莞、哈尔滨、佛山、乌鲁木齐、兰州、洛阳、太原、绍兴。
这个区间也有多个普通地级市,比如常州、东莞、佛山、洛阳、绍兴。
其中,东莞、佛山的地铁运营规模,明显低于其经济规模的排名。
纵览这40座城市,我们可以发现,全国目前未通地铁的省会城市仅有海口、西宁、银川和拉萨了。并且从起来相当长时间来看,它们通地铁的可能性都不大。
比如,它们中GDP*的银川,也才2000多亿,其余均低于2000。人口也都在300万以下。所以,不管从经济实力,还是从需求上讲,修地铁的可能性都很小。
更何况,当前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的门槛已经越来越高。
*的标准是,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注意是,是市区常住人口。
此外,当前轨道交通方面的投入也明显在下降。如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2989.49 亿元,同比下降 8.26%,这是近6年来第一次不到3000亿元。
尽管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数据尚未公布,但想必也高不了。
所以,不夸张地说,当前城市地铁的修建高峰期已经过去,速度将明显下滑。虽然不少城市的规划的通车里程很大,但要实现的话,必将是一个长时间的问题。
因此,要祝贺那些抓住了机遇的城市。
编者按:本文数据获取及统计分析时间为2018年9月,部分数据特征及结论可能与春运时间段不一致。
春节想肥家 想去浪
没有火车票怎么办
我们就一起来根据12306数据看看
余票放票究竟有没有规律
是完全靠人品
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
▍十行代码带你获取12306余票数据
- 通过url获取网页数据
我们选择在12306网站上获取数据
大家对这个界面应该相当熟悉
然后在网页空白处右键——审查元素
在Network界面找到Request URL这个url就包含余票信息
我们再用python做一个简单的数据清洗
余票数据就爬取成功了
- 利用python,构建余票自动爬取代码
我们利用python的schedule库
构建全天候运行的数据代码
不断获取余票数据
这里受篇幅所限我就不赘述啦
▍到底什么样的火车票是有机会抢到的
- 大区间有票 小区间无票
理论上来说,任何时段的火车票都有机会抢到,因为一旦有退票返回系统,12306基本上会实时返回余票库。
我们这里指的抢票,定义为远程大区间车票还有余票,又距离开车时间相对较短,铁路部门因为希望减少空载率,实现利润*化而将远程车票分开售卖。
举个栗子:
如果小长假想去平遥古城玩两天 ,我们先来看看火车票:
系统显示G627二等座已全部卖光,一等座也只剩一张,平遥古城是不是去不成了呢?当然不是,我们发现平遥古城并不是终点站,该车次终点站是运城北。
搜索北京到运城北看看结果:
结果显示北京到运城北票源充足,余票量大于99张。在此,我们先大胆的进行猜测,铁路部门觉得全程的余票卖不完了,为了减少空载率,拆开卖也能接受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余票放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验证看看这些余票到底是怎么放出的?
▍大数据来解析余票放票时间
由于12306改版,余票超过20张时不会显示具体数量,显示为“有”,但实际上,在12306购票提交订单之前,系统仍会提示实际的余票数。
但是登陆之后长时间的爬虫容易对账号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建议还需要爬取实际票数的朋友们要谨慎,退一步可以选择其它代售网站,余票数一般可显示至99张。
在此非常感谢郑涛老师提供的含有准确余票信息的源数据,数据为连续七日当日火车票余票数,采集间隔为1分钟。我们一起来探讨火车票余票的放票方式。
- 同一趟列车,不同站点的放票时间是否相同?
同趟列车,不同站点的放票时间是否相同,即放票时间是否与车站有关。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我们选取了D306次同一日,三个区间的余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显而易见,我们发现三个区间站的放票时段集中在中午12时和下午18时30分,三个区间站没有明显的差异,即此趟列车余票的放票时间基本不会因车站的不同而有差异。
- 同一趟列车,不同日期放票时间是否一样?
我们还以D306次为例,看看连续三天D306次当日的余票信息。
我们可以看出,三天虽然余票数不尽相同,但每天的18:25分到18:30分,均有大量的余票放出,三日的放票时间十分接近,所以D306上海到南京区间的放票时间在这三日是相对固定的。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还是个例?我们来把时间拉长,看看七日的数据还符不符合这个规律。
从表中可以看出,答案是肯定的,不同日期D306车次释放余票的时间基本相同,我们再来看看其它几个车次。
除此之外,小编还观察了G1252-苏州到无锡、G7072-丹阳到南京、G7244-无锡到镇江等合计20趟列车不同日期相同区段当日余票的放票情况,发现以上20趟列车的放票时间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刻。
- 那么,究竟提前多久时间能抢到放出来的余票?
我们将20趟列车的“发车——放票时间”做成一个柱状图,来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规律。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每趟列车的放票时间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发现了两个数据非常密集的区段,开车前7小时(420分钟)和开车前1小时(60分钟),我们在实际的抢票过程中可以重点关注这两个时间段。
再来看看这20趟列车每日放票的时间差,并制箱型图,发现绝大部分车次不同日的放票时间差距很小,与我们之前个体数据的规律基本相符。
总结与展望
1.通过本次样本数据的分析,车辆余票放票的时间与车站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因车票而异。
2.在大区间有余票的情况下,小区间放票的时间相对固定,这个时间是存在的,但因车次而异,而且不受12306网站停止服务影响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不是整点,例如早九时发车的D3022,会在凌晨两点左右放票。在确认大区间有票的情况下,提前7小时和1小时观察该车次的放票情况,有更高概率发现车辆的放票时间。
3.此次余票分析仅限于当日车次9-24小时的放票分析,势必存在着一定的局限,由于现在预售期为30天,小编也会继续关注,有了更完整的放票攻略会及时再与大家进行分享哦!
我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还有什么抢票的小Tips
1.12306每天早上6点开始售票,不论是晚上是该次列车固定的余票放票时间,还是有人在火车站退票改签,早6点都是在网络售票的起始时间,可以抢到昨晚累积的余票。
2.关于第三方抢票软件,我想分享一点自己的经历。为了让旅客购买流量叠加包,软件会显示区间抢票人数,热门路线动辄成千上万,你又排在第几位?当然,第三方软件也帮我抢到了很多火车票,抢票软件的优点是非常节约时间。但是在部分热门路线,小编就亲身经历过软件没抢到票,但手动抢到票的经历。
3.再说两条与技术无关的纯经历 ,一是高铁动车短途买票,短区间仍有余票,长区间基本无票,可以采取上车补票的措施。
4.跨区间购票,很明显的就是本科的时候苏杭实习回北京,从苏州到北京的卧铺票基本买不到,反而大家购买的区间都是上海到北京,在价格相差不多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考虑跨区间购票。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家论坛2022举行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8月10日电
大会邀请了哈尔滨市政府副秘书长田忠利,中国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学术委执行副主任仲建华,《都市快轨交通》主编施仲衡院士(代宣读)、杂志社社长韩宝明,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闫学东,哈尔滨地铁集团党委书记宋修日、董事长马柏成等代表参加论坛并致辞。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成里程已超过9000公里,占比全球四分之一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城市轨道交通大国。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智慧赋能助力城轨高质量发展”,共商以智慧助力中国城轨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专家学者交流,为今后轨道交通实现智慧化提供了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
此次主论坛交流内容包括哈尔滨地铁集团副总经理范国荣进行的主旨报告——哈尔滨智慧地铁战略增效与实现;南京轨道交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安进行的主旨报告——睿达八方,智行天下-“冰睿行”智慧地铁整体解决方案;专家学术委秘书长韩宝明进行的“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工作报告--构建学术交流高地服务轨道交通行业”。随后,副社长鲁放主持了高端访谈环节,与范国荣、余乐、邓敏、张伟、汪忠海、赵一斌等行业专家共同讨论智慧赋能如何助力城轨高质量发展。
主题发言后,论坛进行了年度颁奖环节,颁发了杂志社*理事单位、*编委、*审稿专家、*通讯员、*作者以及行业特色奖奖项。
论坛期间,中城协专家学术委员会成员杨承东主持了题为:“智慧,让城轨更高效”的高端访谈环节,邀请了邢智明、钮海彦、陈丽君、朱仰瑞、崔科等专家共同讨论。无锡地铁集团、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建哈尔滨地铁项目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普天轨道交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等单位围绕“智慧城轨总体构想与实践之路”、“基于智慧城轨的车地一体化机电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叠合装配式车站创新技术”、“平台使能生态、智慧赋能城轨”、“下一代信号系统的关键技术”、“智慧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的技术与实践”、“高端服务器为城市轨道交通保驾护航”、“信号系统大修改造项目实践及方案”、“基于安全可信城轨云平台建设智慧地铁最强大脑”、“面向轨道交通智慧运维数字化的探索与思考”等内容进行学术交流。
论坛同期还举办了“轨道交通期刊联盟发展研讨会”,都市快轨交通中文刊及英文刊、中国铁道科学中文刊及英文刊、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等专业媒体会同都市快轨交通部分编委专家参加了研讨。(完)
□周学泽
8月4日,据交通运输部
根据交通部公开数据可以看出,山东青岛和济南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分列第10位和26位,排位和去年相同。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战略性的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包括了我们通常说的地铁,也包括了市域铁路和城际铁路,其中城市轨道交通通常在城区内运营,就是我们通常称的地铁。
首先,青岛和济南交通运营里程分列第10位和26位。轨道交通建设受政策、城市财政收入和人口等因素影响较大。从目前来看,青岛的轨道通车里程排名和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人口数据还是大体对应的。根据公开统计数据,2021 年青岛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全国第1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8亿元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13,人口1025.7万在全国城市中排在16位,青岛地铁里程排名第10。
青岛和济南两个城市修建地铁的时间较晚。1991年,青岛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之后,第一批获得国家计委批准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八个城市之一,青岛的地铁梦由此开篇,但1995年国家下文暂停审批轨道交通项目。直到2000年,青岛地铁一号线工程试验段竣工验收。 济南因为是泉城,第一条线路通往长清的轨道交通1号线于2019年4月1日才正式商业运营。
其次,青岛和济南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分列第10位和26位,也是一个暂时数据。这里需要解释两个名词,进站量和客运量。进站量是地铁线网中进站乘坐地铁的人次数量,而地铁客运量是进站量与换乘量之和。从青岛城市轨道交通数据来看,2022年只比2021年增加了近40公里运营里程,但是客运量和进站量增加迅速,从2190.6万人次和1624.3万人次,增加到3001.0万人次和2137.9万人次,分别增加800多万人次和500万人次。济南运营里程只有84.1公里,客运量和进站量从569.1 万人次和423.3万人次增加到582.9万人次和430.6万人次,分别增加10万多人次,7万多人次。这些数据都是在疫情背景下增加的,因此其增量有不一般的意义,也说明了青岛和济南对轨道交通的需求是很大的。
其三,青岛和济南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
国家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推进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便捷高效的城际铁路网,发展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推动建设城市综合道路交通体系。
青岛和济南如今人口都超过千万,两个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强烈,两个城市的轨道建设都得到国家支持。2021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1-2026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21〕1225号),批复指出,“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支持城市重点区域开发,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原则同意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2号线二期、5号线、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8号线支线、9号线一期和15号线一期等7个项目,规划期为2021-2026年。 ”三期获批后,青岛轨道交通获批里程达503公里,位列全国第九位。
2022年5月,在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正式亮相。方案提出,2022-2024三年间,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重点推进项目34个。其中,地铁建设项目11个。力争通过三年攻坚行动实现如下目标:全面匹配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地铁建设,让城市更加高效、土地更加集约、出行更加便捷、配套更加完整、居住更加舒适,让更多的人工作和生活在地铁两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据悉,在过去6年时间里,青岛地铁每年都有新线或新段开通。截至2021年底,青岛共开通运营地铁线路6条,分别为3号线、2号线一期、11号线、13号线、1号线和8号线北段,运营里程达284公里,位列全国第十位、北方城市第二位。
去年9月,青岛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三期规划项目共有7个,总长139公里,总投资近1000亿元。其中,延伸项目3个(2号线二期、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新建项目4个(5号线、8号线支线、9号线一期、15号线一期)。青岛轨道交通线网越来越密,轨道交通逐步成为居民重要的交通出行方式之一。
对标国内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等地铁发展先进城市,对照人民群众对更便捷出行的美好新期待,青岛地铁建设还存在着提升进位的潜力和空间。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地铁、快速路、主干道、未贯通道路等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市政道路建设“15515+N”工程,让市民出行更通畅。力争至“十四五”末,运营线路达到9条,全长364公里,日均客运量预计超过260万人次,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40%,将初步建成“轨道上的青岛”。
济南作为省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伐也在明显加快。8月4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济南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进行解读。《规划》坚持高标定位,突出“强省会”战略,锚定建设“六个现代化强省会”奋斗目标,打造省会经济圈立体交通网,“铁陆空地水”五箭齐发,济南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样板城市。其中关于轨道交通部分: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建设,及时开展轨道交通三期规划编制工作。完善城市交通,提升骨架网络承载能力。一是加快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二期6条地铁工程建设,到2025年,运营及在建城市轨道达到279公里,推动轨道交通场站TOD综合开发,完善周边公交、慢行体系,引导城市功能、人口向轨道站点周边集聚。适时开展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日益成为承载发展要素主要空间的今天,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成为“标配”,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优先联通方式,从青岛和济南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来看,目标已经明确,两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都有进一步跃升的空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有地铁的城市》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有地铁的城市、火车票放票规律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2022年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9月28...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竞走*王丽萍教跑步王丽萍教练组处理结果...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8年辽宁男篮夺冠新闻发布会81岁蒋兴权...
战天狼都谁牺牲了《战天狼》牺牲的角色如下:温涛、张新奎:...
亚运会历届奖牌榜第7届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仅次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