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视频加载中...
封面新闻
八年过去了,索契冬奥会的一幕仍然留存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当时,中国队几位最被看好的短道选手均未进入决赛,不少人认为,中国队可能无缘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奖牌。然而,随着对手相继摔出赛道,一位中国姑娘坚定滑向了终点,她就是李坚柔。代替受伤的王濛上场,强项是长距离的她,“出人意料”获得了*,拿到当时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金。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更是在解说时哽咽:“四年努力!四年艰难!太不容易了!”
日前,封面新闻
李坚柔接受封面新闻
回忆起夺冠那一刻,李坚柔仍感慨万千。虽然被称为“幸运*”,但她并非一帆风顺,从国家队被退回省队的经历一度让她情绪低落,但她坦言:“我喜欢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2011年,25岁的李坚柔第二次入选国家队,她的辉煌就此开始。2012年世锦赛,李坚柔连夺1500米、3000米接力和个人全能总*,成为继杨扬和王濛之后,中国第三位全能王。两年后的索契冬奥会,时年28岁的她再次证明自己。
退役后,李坚柔并未离开冰雪运动,甚至转练单板滑雪欲重返冬奥赛场。“我对赛场还有留恋,希望通过18年的短道速滑经历和经验,带动更多青少年去参与到冰雪运动,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李坚柔说,虽然最终因为跨项积分不足等原因无法出征北京冬奥会,但依然在为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而努力。
索契冬奥会,李坚柔夺冠后高举国旗庆祝。()
坚守18年终夺冠
“比起运气,更相信是自己付出的回报”
封面新闻:您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次比赛是哪场?
李坚柔:那一定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大家都知道我是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夺的冠,但其实我是长距离运动员,赛前王濛受伤,我临危受命作为替补队员参加,所以无论是心态,还是对对手的了解,她们可能都会更好一些。
封面新闻:您的强项是长距离,索契冬奥会得知将参加短道速滑500米后,您的想法是怎样的?面对外界的不看好,有没有压力?
李坚柔:其实当时李琰教练没打算让我上短道速滑500米比赛,因为500米预赛那天也是女子接力半决赛,那场比赛也很重要。赛前半个多月,我每天都疯狂练习起跑,无论冰上还是陆地。2014年是我第一届奥运会,那时我28岁了,很可能是我最后一届奥运会,我想用行动证明给教练看,我想参加所有项目,因为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机遇,也都是一次机会。最终,教练看到我想上500米的决心,在赛前才决定让我参加。
封面新闻:索契冬奥会从备战到结束,有没有让你印象比较深刻的事?
李坚柔:其实从进入奥运村到出村,现在回想起来都像空白一样。因为王濛受伤,我们接力,整个团队都会受到一些影响。当时所有的想法就是备战。*闪现的,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应该是我登上领奖台那一刻,其实现在想,只是我冲刺的那一瞬间,其他包括领奖的时候,印象都很模糊。
封面新闻:当时很多评论觉得您夺冠是靠运气,但也有人认为您已是老将,此前也获得过优异的成绩,夺冠是厚积薄发,您怎么看?
李坚柔:其实我不太在意其他人怎么说的,我知道我做了多少努力,这么多年是怎么训练的。我是女队里*练了这么多年,而且是这么大年龄的女子奥运*。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么多年的路是怎么走过来的,说我天道酬勤也好,或者说“中国运”也好,我更相信是自己付出得到的回报。
1995年,9岁的李坚柔身着滑冰服。受访者供图。
见证冰雪项目飞跃性提高
“更羡慕现在的运动员”
封面新闻:能否讲一下跟冰雪运动结缘的经历?您开始练习滑冰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的条件怎么样?
李坚柔:我十岁开始训练,回想那个时候,真的很羡慕现在的运动员。因为我们那时候穿的冰刀(速度滑冰运动专业器材),跟现在最普通的冰刀是一样的,现在售价大概二三百元,我们穿着那样的冰刀,去室外滑冰场,每天晚上放学后才开始训练。那个年代,冬天比较冷,父母会给我做一些棉的鞋套,套在冰刀鞋外面,里面穿着棉衣,再穿上现在的这种连身服,然后戴上头盔和棉帽去训练。跟现在相比,那个时期真的比较艰苦。
封面新闻:从接触短道速滑到退役再到现在,能否谈一谈您觉得我国冰雪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李坚柔:我1996年从事冰上项目,至今已有25年。回想这个过程,我觉得是一个飞跃性的提高,无论现在运动员的条件,教练员等级,还是训练装备,包括场地等。从2002年冬奥会我们实现*“零的突破”到目前,不管是冰上运动还是雪上运动,在成绩上都有很大提高。
封面新闻:中国的冬季项目要想从整体上提高,您觉得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李坚柔:青少年最初的培训,我觉得是很重要的。运动员练到四五年之后,一些技术、心理影响很难去改变,因此启蒙非常重要。包括我自己的冰雪俱乐部在内的运动员,现在大概两三年就已经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而在我学习的那个年代,可能练上八年才会达到这样的级别。
退役后的李坚柔仍然没有离开冰雪运动。受访者供图
创建冰雪俱乐部
期待带领队员站在下一届冬奥赛场
封面新闻:2015年因为年龄和伤病选择退役,很多运动员退役后会当教练,您现在也是河北省短道速滑队教练,为什么还会创建冰雪俱乐部?
李坚柔:冰雪俱乐部其实2015年就成立了,我对赛场还有留恋,还是很向往,对冰雪项目还是非常热爱,我希望我能通过18年短道速滑经历和经验,带动更多青少年去参与冰雪运动,从中去选拔更多的*人才,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
封面新闻:北京申冬奥成功时,您在哪里?得知这一消息是什么感受?
李坚柔:我当时在吉林省体育局跟所有的运动员一起看直播,那一瞬间反正我是哭了。其实我国在冬季项目上参与的人比较少,但随着申奥成功,以及中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推进,现在很多南方地区都参与到冰雪当中来了。这就证明,参与冰雪运动的团队逐渐在壮大,而且壮大的速度非常快。我觉得,中国的冰雪项目要崛起了。
封面新闻:2017年6月,您恢复了运动员身份,转练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希望以跨项冰雪体育人的身份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项目?转练单板滑雪后,一直在训练、准备,后来为什么放弃再战冬奥?
李坚柔:那一年我开始玩单板,每天早上八点左右就去练习,午饭都可以不吃,一直滑到关门。这个项目带点竞技和极限,需要技巧,并不是纯体能的,对刚退役的我来说,体能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那时我希望能进入国家队进行专业训练,去备战最后两年,出国打积分赛。但因为在滑雪方面,我是零起步去打积分,而最近两年因为疫情没有出国比赛的机会,这就意味着没有这个积分,所以没有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其实,我还是很留恋赛场,还是很喜欢代表国家去参加比赛,我的初心还没忘,但毕竟年龄和身体各个方面,现在确实不太允许了。
封面新闻:北京冬奥会越来越近了,没有参加会不会有些遗憾?对本届冬奥会有什么期待?
李坚柔:遗憾肯定是有的,我认为我现在的心态跟做运动员时是一样的,虽然本届冬奥会无法参赛,也有遗憾,但2026年,我一定会带着自己的队员站到冬奥会赛场上。也希望在中国举办的这届冬奥会,所有的运动员都能够不负青春,不负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能够取得更多的好成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北京时间的8月15号,据NBA名记Dan Woike*消息报道,洛杉矶湖人队又犹豫不决了,因为湖人总经理佩林一直担心欧文。众所周知,在前不久,多家NBA媒体报道称,湖人队可能会拿出2个首轮签放在威少的交易中,对此,就在大家认为威少和欧文互换一事基本板上钉钉后,突然佩林卡又犹豫不决了,他们担心欧文可能无法上场打球,担心欧文的伤病史,担心欧文就续约态度反复无常,因为在此前,欧文就明确表示会留队,但回头又签约了其他球队,所以湖人队不可能轻易拿出2个首轮签作为代价,以防在得到欧文后又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湖人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决定让篮网队增加筹码。
据NBA
根据湖人队内部人士称,媒体上关于湖人队除了欧文、希尔德和特纳外,管理层还有其他选择,因为最近佩林卡一直在对被交易的球员蠢蠢欲试,眼下威少和欧文互换一事一直还没有谈妥,如果湖人队在今夏迟迟无法甩掉威少天价合同的话,恐怕新赛季会步入上赛季的后尘,但是佩林卡一直在关注交易市场上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甩掉威少的合同,不仅如此,佩林卡还将继续补强,新赛季让球队成为一支总*奖杯的有力竞争者,这让詹姆斯非常欣慰。众所周知,詹姆斯休赛期不断同管理层就新赛季夺冠做出了规划蓝图,如果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湖人队在甩掉威少的同时又完成了补强,无疑有望实现夺冠的可能。
因此,湖人队的现任总教练哈姆已经明确表示,会加强阵容的防守韧性,同时让所有球员做好随时扮演新角色的可能,如果有哪位球员不愿意的话会随时被换下,同时哈姆还称,新赛季将以浓眉和进攻核心,对此,詹姆斯表示同意,而在整个谈话中并未提到威少,这意味着湖人队可能在交易威少的路上,同时还对阵容再次补强而准备中,不知道各位读者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动动发财的小手点个关注!
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2022年冬奥会收官,中国队获得了9金4银2铜的历史*成绩。
犹记得2月5日,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赛,武大靖第一个冲到终点线,王濛“我的眼睛就是尺”的解说:中国队首金诞生!
更难忘2月12日,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高亭宇滑出34秒32,打破奥运纪录,赢得中国历史上首枚冬奥会男子速度滑冰*!
武大靖、王濛、高亭宇,这些世界*背后都站着同一个女人——曾经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总教练、现任中国速滑队总教练李琰。
今年是李琰带领中国队的第4个奥运周期,4战奥运4斩*: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王濛夺冠,跪谢李琰;
2014年索契冬奥会,李坚柔无悬念夺冠;
2018年平昌冬奥会,武大靖一骑绝尘夺冠;
2022年北京冬奥会,高亭宇破奥运纪录夺金。
李琰不仅带出了众多世界*,自己更是拿下了中国短道速滑第一枚奥运奖牌。
一心守护中国荣耀,这个女人到底有着怎样传奇的人生呢?
01
上世纪70年代,10万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李琰那位身为职业军人的父亲,正是其中之一。当他拖家带口抵达黑龙江宝泉岭农场时,李琰才刚满两岁。在那个常年被冰雪覆盖的农场,李琰开始了自己的滑冰之路。
一个开口就能够哈出白气的清晨,李琰脚踩着镶满铁丝的滑冰鞋在雪地里滑起来。几个来回之后,她的鞋带就被冻得解不开了。
对当时的李琰来说,滑冰只是一种伙伴们都在玩的游戏,她从来不敢想,有一天自己可以站到世界舞台上去。
就这样,她踩着简易的冰鞋滑着冰,和小伙伴们一天天长大。
人一长大,性格特征也凸显了出来。
李琰是家里头脾气最倔的那一个。每次父亲打骂,她都梗着脖子不肯认错,然后毫无悬念地被打一顿。可是,即便挨了打,她也不认错,咱就这脾气!
八九岁的一天,李琰在校道上滑冰,刚好被老师看见了。老师丢给她一双滑冰鞋,让她“跟着练练看”。李琰接过冰鞋,一看冰刀镶嵌在鞋底,有点儿高,跟自己以往穿的镶钢丝的“土冰鞋”很不一样。
她开心得不行。
进入校队后,李琰进步很快,尤其是一上冰那种灵活自如的劲头儿,老师看了,觉得这孩子不得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的“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帷幕。也正是在这一年,李琰被推荐进入合江少年体校。
进入体校后,李琰的目标很明确:体校往上就是省队,省队往上就是专业队。
然而,6年后的一次伤病差点儿葬送了她的运动生涯。
一次比赛中,李琰在全力过弯道时摔倒,失去重心后,巨大的离心力把她狠狠地甩出去,撞在挡板上。
瞬间,一阵激痛袭来,她低头才发现,自己的左膝关节肌肉全部撕裂,白色的骨头露在了外头。很快,医务人员用担架把她抬到了医务室。那一次,缝了47针。
但令人惊讶的是,她很快就从伤病中恢复了过来,3年后被调入国家队。
那时,中国奥委会刚刚恢复了合法席位,在各大冰雪项目上与传统的欧美强国有着巨大的差距。
1980年,第十三届美国莱西德湖冬奥会,中国共派出28名选手,参加了滑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等18个单项的比赛。最终,无一人进入前六。当时西方媒体戏称,中国这次冬奥会拿了两个第一:“第一次参加”和“成绩倒数第一”。
4年后的萨拉热窝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共派出37名选手参加,*成绩是金雪飞在高山滑雪比赛中斩获的第19名。离摘金夺银,依旧差距很大。
这样的局面在下一届冬奥会上终于迎来了扭转,因为李琰来了。
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李琰随队参加了女子短道速滑1000米表演赛(当时这个项目并非正式的比赛项目)。这次表演赛中,李琰化身冰上精灵,肆意翱翔,很快就将一众对手甩在了身后。
“我听教练喊还有两圈的时候,我想我怎么还是第一位?怎么还没有人超过我?那种感觉的确是不一样。但是我马上就想,不要想那么多了,就是拼着命地咬牙加频率,直到竭尽全力冲过终点的时候,我才相信我是奥运会*。”
那天比赛结束后,加拿大奥委会给李琰制作了一张海报,海报以中国国旗和李琰为主角,中间是四个大字——神龙腾飞。
虽然4年后的阿尔贝维尔冬奥会,李琰没能如愿拿下*(那一年她摘得银牌),但她已经为中国短道速滑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
今年冬奥会的开幕式上,李琰作为内场火炬手之一传递了圣火。想想多年来正是她开山引路,才有了中国队长久以来的辉煌和活力。
02
1994年,李琰退役。
退役后,她并没有马上成为一名职业教练,而是进入东北财经大学就读国际金融专业。在学校里,她追回了早年因为频繁训练而错失的时光,每天和同学们一起上课,下了课就往食堂去打饭,晚上有自习,期末有考试。
这段时间,她还和曾经的全国滑雪*唐国梁走入了婚姻殿堂。生活平静而有规律,那些训练场上的喜悦、痛苦、执念,渐渐远去。
直到有一次,她在公园里看到一群小孩子在滑旱冰,已经离开赛场多年的她顿时就来了兴致,马上穿上旱冰鞋,上场滑了起来,旋转、跳跃、不停歇。
周围的小孩大人都看傻了,只道这是哪路英雄,身手如此不凡。等李琰停下来休息,才有人认出她,原来是世界*啊!
那天,李琰在旱冰场上教小队员们滑旱冰,瞬间,当年的那些激情全都回到了胸口。孩子们也非常热情地请她给指点。
那天之后,李琰发现自己非常享受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相处的时光,于是一个念头开始涌进脑海,那就是——办“滑冰俱乐部”。
一来,李琰发现东北的孩子们身体素质非常好,很适合做冰上运动;二来,以俱乐部的模式培养苗子,在国外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模式。
“这在上海、广东能搞,我就不信我搞不成。”李琰的倔脾气一上来,谁也拉不住。很快,大连当地的滑冰俱乐部就办了起来。
李琰一边上课、学习、写论文,一边带孩子们在西山水库训练,俱乐部的经费全都是她自己掏腰包。比赛之前,她还会亲自给孩子们磨冰刀。
有一回,一个孩子摔倒,伤到了膝盖,哇哇大哭起来。李琰见到后马上跑过去安慰,但不管怎么讲,女孩还是哭得很厉害。
这时,李琰灵机一动,翻开自己的裤腿,露出了多年前那个缝了47针的伤口:“你看阿姨的腿,滑冰时摔(裂)开了。手术缝了很多针,刚拆线我就下地锻炼,结果顺着针眼往外渗血。当时教练都以为我不能滑了,但阿姨那时就想,只要能站起来,就能重新回到冰上。”
越是教小孩,李琰越觉得自己适合当教练。
1999年,捷克体育代表团访华,提出希望中国指派一名运动员到捷克去训练他们的短道速滑,官方找到了李琰。
当时,李琰已经大学毕业,分配到大连地税局任副处级干部,工作安稳,收入很好。但接到消息,李琰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很快,她就拉着行李箱远赴欧洲。
90年代末的捷克,在短道速滑方面完全是从零开始,李琰过去之后,仅用了一年时间,捷克就在欧洲锦标赛上取得两个单项第四,一项全能第六,并且拥有了第一位有资格参加冬奥会的短道速滑选手。
捷克总统因此接见了李琰,李琰也在这次执教经历中认知到了自己的水平。之后,她又赴奥地利执教,10个月帮助奥地利国家队走出低谷。
有了两次亮眼的欧洲执教战绩后,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向李琰抛出了橄榄枝。2003年,李琰成为美国青年队主教练,两个月后升为美国国家队教练,35岁的她即将迎来新的人生阶段。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提醒自己要理性,要安定,要为自己的未来去打算,却很少意识到:其实,唯有做我们喜欢的事情,才能够毫不费力地坚持下来,并且取得佳绩。
2003年是李琰执教欧美强队的第一年,队中有名将阿波罗。初到美国,人生地不熟,英语也不熟练,李琰跟队员们沟通的时候讲不了太多细节,只是不断地训练、训练、训练。
因为练得太狠,阿波罗亲切地称呼她为“疯女人”。然而,到了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阿波罗成功地摘下男子500米短道速滑桂冠。夺冠之后,他迅速冲向李琰,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熊抱。
“那个拥抱包含了一切,我觉得那是对我那些年执教经历的*肯定。”李琰说。经过李琰两年多的训练,阿波罗各项成绩都达到了职业生涯*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都灵冬奥会上滑冰的8枚*,韩国队包揽了6枚,没有拿到的两枚,一枚被阿波罗拿走,另一枚得主正是李琰日后的弟子王濛。
带领阿波罗夺冠后,李琰被美国冰协授予“*教练”的头衔。
彼时,科罗拉多的房子已落户好,丈夫唐国梁也抵达美国并拿到了运动医学的毕业证书,女儿贝拉出生,将满两岁。到了周末,好朋友郎平就到家里来吃饭,吃完豆沙包、大馅儿饺子后,俩人躺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别提多快活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李琰都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但此时,来自祖国的征召却让李琰再一次选择义无反顾。
03
“我怎么老追不上你的步伐啊。我好不容易到了欧洲,你又来了美国。我刚到美国稳定下来,你又回国了。”2006年5月,李琰回国前夕,丈夫唐国梁这么说道。
从接到国家队的邀请到接受,李琰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在递交辞职报告30秒后,美国队每个队员都给她打来了电话,挽留她说:“你不用去中国。”(他们用的不是“回”)
但李琰深记祖国的栽培,中国永远是她的“第一选择”。不过,回国执教“出口转内销”,并没有那么容易。
中国的体制和美国不同,中国运动员和教练之间的关系与别国也不同。对于这些,初回国的李琰显然没有太重视。
在冰场上,她给队员们布置任务,没有过多的解释,下了课就各回各家,只管训练不管生活。
队员们觉得,这位教练很有“距离感”,不够关心人,不时脱口就是英语单词,严厉得吓人,于是背地里都管她叫“后妈”,不疼自己孩子的那个“后妈”。
队中实力最强的王濛对李琰尤其不服气,她觉得李琰执教美国队成功了,不代表她也有能力教好中国队,而且,她还“挤走了”自己的恩师(前任教练)。
这样的矛盾,在2007年亚冬会王濛冲击1500米*失利后迎来了爆发:
“完全没有给我制定任何战术,完了就一句,你自己知道怎么滑吧?这次比赛后,我会提出申请回地方队训练,国家队不适合我。”
一石激起千层浪,王濛“炮轰”教练的新闻开始铺天盖地。之后,王濛被禁赛8个月,李琰也在种种争议声中结束了自己第一年的执教。
返回美国度假时,李琰认真思考了当前的困局,忽然之间醍醐灌顶:不要忘记自己是为什么来的,要改变。
第二年,李琰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执教方式,拉近了和队员之间的距离。一有问题,第一时间找王濛沟通,并且关心王濛的伤势,还给了她很多有用的比赛建议。像王濛这样的天赋型选手,只要稍加指点,就能够惊艳全场。
很快,队伍步入了正轨。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王濛成功卫冕500米短道速滑*。比赛结束后,王濛滑到李琰面前,扑通一声跪下了,在冰上磕了个头,把李琰感动得不行。
那一年,中国队拿下短道速滑4枚*,实现大满贯,这是中国滑冰队千禧年之后达到的*峰。
*之后,考验马上就来了。
2014年,在索契冬奥会开赛前夕,王濛在训练中意外骨折。消息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捏了把汗,王濛在500米短道项目上*是*般的存在,没有了她,中国队别说赓续上一届的辉煌,就是拿一枚*也难,全队上下也非常紧张。
这时,李琰作为一位出色教练员的素养完全展现了出来。她没有慌乱,而是点了一位28岁老将接替王濛出战。这位老将就是后来夺冠的李坚柔,当时她已经28岁,大赛经验廖廖,但李琰就是看中她沉稳果决的性格,认为她能够成为中国队的一名“奇兵”。
果然,到了索契赛场上,在范可新、刘秋宏两位老将意外出局,外国队员都对*虎视眈眈以致人仰马翻之际,李坚柔从容地冲过了终点线,加冕奥运*。
除此之外,李琰还特地隐瞒了1500米选手周洋的恢复情况,让韩国队以为*唾手就来,结果打乱阵脚,*顺利被咱们收入囊中。
这操作,不服不行。
2018年平昌冬奥会,面对大量不公平的判罚,依旧是李琰挺身而出。虽然很难撼动韩国的主场优势,但中国冰雪健儿们没有丢人,武大靖毫无争议地拿到了500米短道速滑*。
去年,在北京冬奥开赛的3个月前,李琰重新执起国家队教鞭。
04
从2006到2022,16年时光过去,回国执教那年,李琰的女儿贝拉才两岁,如今已亭亭玉立。
多年里,老师们总怀疑贝拉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谈及女儿,李琰说:
“将来她知道了妈妈在这段时间所做的——带领中国队去夺取冬奥会*,会为我骄傲的。”
她说过:“信念是看不见的,你要相信它并为之奋斗,最终才会成功。”
34年前那句“神龙腾飞”不仅是李琰,更代指所有的中国健儿。
他们在冰场上不断续写的传奇,也是中国与冬奥与冰雪绵延不断的故事。
在未来,一切还将继续。
参考资料:
《面对面·奋斗者·李琰》
《短道李琰》周末人物坊
《短道李琰》体育在线专访
《每一天》李琰纪录片
在中国参加冬奥会的历史上,中国军团总计获得13枚*,其中短道速滑队贡献了10枚,是当之无愧的“*军”。自杨扬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未中国实现冬奥会*“零的突破”以来,中国短道速滑队至今仍保持着届届冬奥会摘金的完美记录。
短道速滑比赛瞬息万变,充满刺激感,因此也极具观赏性。在历届*争夺的决赛上,世界各国的*选手上演一场场精妙绝伦的较量,为观众奉上速度与激情的视觉盛宴。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赛中却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李坚柔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索契冬奥会的首枚*,同时也是中国冬奥会历史上的第十金。
本期,冰雪研究社将带您走进这位实力与运气并存的奥运*——李坚柔。
大器晚成 28岁索契冬奥问鼎
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是李坚柔的第一届冬奥会,也是她的最后一届冬奥会,当时她已经28岁,是中国队所有参赛运动员中年龄*的一位。由于当时中国短道速滑女队的*主力、前两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得主王濛在赛前20天重伤骨折,不得不遗憾退出这届冬奥会,才使“全能王”李坚柔获得了参加这次冬奥会女子500米的机会。
在500米半决赛中,中国队*夺金希望的选手范可新意外摔出了赛道,影响到了另一名中国选手刘秋宏。而李坚柔却表现神勇,在落后的情况下猛然发力,超越了刘秋宏,闯入了决赛。
在冰山滑冰宫的决赛上,不被外界看好的李坚柔站在最外侧跑道热身。在现场介绍到选手时,李坚柔平静地将印有“111”数字的防护帽戴在头上,走到起跑线前准备出发。
出发枪响后,李坚柔落在最后,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出现了,对手丰塔纳、克里斯蒂和朴胜义在比赛过程中全部摔出赛道,李坚柔独自冲线轻松夺冠。冲线后,李坚柔激动落泪,与教练李琰相拥哭泣,充满戏剧性的一幕就这么降临在李坚柔身上。
看似是奇迹,但实则是智慧和实力双重叠加后的结果。李坚柔在之后的采访中也表示,自己有预判过这三名选手会在滑行前期进行超越,而擅长中长距离的她虽然在起跑上不占优势,但是抢占内圈赛道的技术却是她的长处。在分析过后,她并不着急在与对手们争抢出发优势,而是按照自己的战术安排来滑行。
赛后,就连教练李琰都没有想过中国队可以在这个项目上实现四连冠,并不是因为她不看好李坚柔的实力。而是因为李坚柔擅长的是中长距离,但500米短道速滑对爆发力要求甚高,李坚柔在爆发力上并不占优势。
但中国队在索契冬奥会上的首金还是幸运地被李坚柔收入囊中。有人说,李坚柔作为替补上场,在非优势项目上夺冠是运气加成,但这份好运的背后是她20年努力训练的回报。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不确定性,好运加上实力,让李坚柔站上了奥运会的*领奖台,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一次在索契冬奥会奏响。
李坚柔的好运并没有延续下去,在索契冬奥会剩余的3个项目比赛中,她都未站上领奖台。从索契回国后,刚下飞机的李坚柔就被各家采访包围,突增的媒体关注让李坚柔些许不适,从前的她很少受到关注,紧张和拘谨显露在这位28岁的老将身上。直到她看到母亲穿过人群向她走来,她突然泪流满面。这长达20年的运动生涯中,除了她自己,大概就是家人最能体会到她的心酸和不易,也最能为这一刻的花团锦簇而激动。
她在采访时笑着回应关于幸运这回事:“我一直努力着,我知道没有努力就没有奇迹,奇迹只会发生在有准备的人身上。”
*之路几经坎坷 曾被国家队退回省队
出生于吉林的李坚柔,8岁开始接触滑冰,10岁起便开始接受正规的滑冰训练。但她的运动生涯并非总是常伴鲜花和掌声,反而却充满坎坷和挫折。
那时候的训练条件很艰苦,冰鞋不合脚是常有的事,需要在室外的训练场训练,并且在半夜上冰,一直训练到清晨结束,那会儿的湖面冰是最硬的,而恰恰也是温度最冷的时间段。
练习的日子很苦,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是常事,但李坚柔却从不觉得累,她说:“我太热爱滑冰了。”她一直将父母的话牢记心中——“路是你自己选的,你也不想自己是个言而无信的孩子吧。”但多年训练下来,她依旧成绩平平,迟迟没有被选入国家队。
直到她在吉林市体校过了整整12年后,才终于在成绩上有了突破。在2008年的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李坚柔夺得了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的*,这也是她的第一个全国*。随后,她被调入了国家队。
然而李坚柔在国家队只待了一年后,又被退回了省队。虽然省队的熟悉感让李坚柔轻松了不少,但是她的世界*梦可能再也实现不了,这让李坚柔感到难过。这时,父亲的一句话让她又重新振作起来。“闺女,你已经是全国*、亚洲*了,离世界*也就只剩一步之遥了。只要你的心里不放弃,梦想就有实现的可能。”
为了父亲口中的这一步之遥,李坚柔又咬牙坚持了一年又一年。她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训练上,因为长时间训练,她的脸上会被安全头盔和防风眼镜勒出红色印记。她开始明白,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天赋固然重要,但是坚持和努力也能创造奇迹。
在2010年的全国短道速滑*赛上,李坚柔大放异彩,接连夺得女子500米、1000米、全能*以及3000米接力的*。这一次,她又重新被召回国家队。
在之后的赛季上,李坚柔均表现不俗。在2011年的谢菲尔德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25岁的李坚柔获得了女子3000米接力的*,终于实现了她的世界*梦想。2012年的世锦赛,她以60分的竞赛积分,成为了继杨扬、王濛之后的中国第三个世锦赛女子全能*。
中国短道速滑队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勇夺四金到达顶峰后,近两届冬奥会*数连续下滑,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只有武大靖斩获一金。2022年北京冰雪盛会在短道速滑上共设有9个小项,其中新增的混合接力赛中国队的实力最强,也最有冲金可能。并且,随着赛季的进行,武大靖逐渐找回状态,在第四战世界杯赛中夺得赛季首金,在这次的男子500米项目上,他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夺冠选手。另外,任子威在本赛季的表现惊艳,在男子1000米和1500米项目上也有争金实力。除中国对外,在男子项目上,韩国、加拿大、美国和匈牙利等队均有竞争力;在女子项目上,韩国、荷兰、加拿大、波兰、意大利也是高手如云。
冰雪盛会即将到来,中国移动咪咕将全程关注中国冰雪健儿的表现,短道速滑赛事周期为2月5日-2月16日,体育用户们可以通过魔百和、咪咕视频的冰雪专区即时跟进速度滑冰健儿们比赛动态,一同为中国冰雪加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李坚柔》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李坚柔、湖人交易*消息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2022年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9月28...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竞走*王丽萍教跑步王丽萍教练组处理结果...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8年辽宁男篮夺冠新闻发布会81岁蒋兴权...
战天狼都谁牺牲了《战天狼》牺牲的角色如下:温涛、张新奎:...
亚运会历届奖牌榜第7届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仅次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