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奥会哪些外国元首出席,2022年冬奥会哪国元首参加

2022-08-20 8:58:54 体育资讯 yemeh

2022冬奥会哪些外国元首出席



本文目录一览:



丨新华社


国家主席习近平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2月5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习近平欢迎武契奇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习近平指出,中塞是“铁杆朋友”,两国有着高度政治互信,双边关系经受风云变幻考验历久弥坚,堪称国际关系典范。近年来,两国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双方落实一批基础设施、能源、产能等领域重要合作项目,在中东欧国家中位居前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塞守望相助、彼此支持,续写了两国友谊新篇章,在两国人民心中留下了美好记忆。


习近平强调,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双方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塞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塞友好,坚定支持彼此根本和长远利益。中方坚定支持塞尔维亚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双方要加强战略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匈塞铁路、诺维萨德-鲁马快速路等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持续发挥河钢斯梅戴雷沃钢厂、紫金博尔铜矿等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将中塞传统友好转化为更多务实合作成果。中方将继续为塞方抗疫提供支持,加强疫苗联合生产、复工复产合作。厚植中塞友好民意基础。中方愿同塞方加强多边领域国际合作,携手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捍卫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月5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武契奇表示,昨晚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非常盛大精彩,所有观众都很享受这一视觉盛宴。感谢中方给予的周到热情接待,使我们深感中国人民的真诚友好。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塞极大推动了塞中关系发展,自那以后,双边贸易增长了三倍,匈塞铁路建设取得积极成果,塞尔维亚经济增速连年在欧洲国家中位居前茅。塞尔维亚是中国真正的朋友,塞方尊重中国,钦佩中国的伟大领导力,任何压力和困难都不会改变塞中钢铁般的友谊,都不会改变塞方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在涉疆、涉台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塞方将始终坚定地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加强同中国的合作对塞至关重要。塞方期待同中方进一步加强经贸、投资等领域合作,增进人文交流,相信疫情过后塞中关系一定能实现更大发展。祝愿中国在习近平主席坚强领导下取得更大成就。欢迎习近平主席在疫情过后尽快访塞。


丁薛祥、杨洁篪、王毅、何立峰等参加会见。






卡塔尔对中国男篮世界杯

卡塔尔世界杯*赛程来了

***网体育




2022冬奥会哪些外国元首出席名单

万众期待的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出席开幕式的各国政要正陆续抵达北京。除了与中国“背靠背”战略协作的俄罗斯之外,还有三位欧洲国家元首的到来同样受到关注,他们分别是卢森堡大公亨利、波兰总统杜达、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三国刚好代表了美西方概念中的“老欧洲”、“新欧洲”以及尚未入盟的欧洲。出席北京冬奥会意味着不惧美国压力,意味着无视欧盟层面的犹豫不决,这三国元首何以有此魄力?

《顾问》本期访谈嘉宾: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简军波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教授 宋黎磊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塞铁”有多铁?

顾问:中塞历来友好以及新时期关系稳固的基础是什么?

简军波:冷战时期,南斯拉夫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受到中国支持。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同时造成中国使馆三位同胞遇难,中国坚定地支持当时的南联盟,塞尔维亚铭记那段过往。从现实层面来看,中国支持塞尔维亚在科索沃问题上的立场。中塞关系稳固也同塞当前的外交处境有关,塞尔维亚一直想加入欧盟,但入盟前景不太明朗,在此背景下,塞尔维亚加强与中国合作有利于其国家发展。除此之外,和很多中东欧国家不同,塞尔维亚同俄罗斯关系较好,中俄走近对塞不构成心理负担。

顾问:塞前进党当前“东西兼顾”的外交政策未来会否改变?

简军波:在可预见的未来,塞对华友好关系应该会得到保持。前进党继续执政的前景比较乐观,武契奇总统在国内拥有较高的声望。未来就算换一个政党上台,政策上对西方略有倾斜,但整体对华政策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因为科索沃问题是其首要的考虑,科索沃问题不能得以解决也是塞迟迟未能加入欧盟的一大障碍。而且在投资方面,欧盟或西方满足不了塞尔维亚的需求,未来仍需中国的支持。武契奇总统出席冬奥会开幕式,既表达了支持北京冬奥会的立场,也表达了加深中塞双方政治经济关系的强烈意愿。

宋黎磊:中塞2009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6年提升成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塞尔维亚受到入盟谈判的压力, 2025年是欧盟是承诺给它入盟的时间,从去年6月份就开始展开入盟谈判,但是,谈判并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效果,由此看来,“东西兼顾”的外交政策还是会保持。塞尔维亚的外交有四大支柱,学界有过这样的比喻,欧盟是它希望融入的家庭,美国是对它影响*的朋友,俄罗斯是它的监护人,中国则是他的远方兄弟。

顾问:中资项目在塞为何遭遇反对党与当地媒体的攻讦?

简军波:在塞中资企业和项目遇到的很多问题未必针对中国。反对党和当地媒体对其问题进行了夸大,但它们对其它国家在塞的投资项目也有一些批评和反对,这种攻讦主要还是从环保等角度寻找这些项目的弊病,目的是为了挑战执政党。虽然塞媒体因为亲西方的大环境会更倾向于西方的舆论,但负面的报道主要还是基于内政需求,而非刻意反华。

宋黎磊:塞尔维亚对于中资企业的态度相对于欧盟成员国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欧盟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对塞尔维亚的援助与投资也有一些扶持力度,可能对中资企业构成一定的良性竞争,但还不至于像罗马尼亚那样严重。中国在西巴尔干地区的投资还将继续深入,不会受到太多意识形态的阻力。

(波兰总统杜达)

崛起的波兰

顾问:作为中东欧地区的领头羊,波兰在经济上同中国的纽带有多紧密?

简军波:中国在中东欧的投资虽然只占总体对外投资的很小的比例,但是,我们在中东欧主要的三个投资对象国除了匈牙利和塞尔维亚就是波兰。对波兰来讲,中国是它在欧盟之外最主要的经贸伙伴。中国在波兰的基建投资项目较多,中波合作无疑是双向的互利互赢。

宋黎磊:波兰跟中国的经贸合作这几年还是比较积极的,包括参加去年2月9日的中国与中东欧*的视频峰会,也参加了去年11月份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进博会上,波兰除了展示传统的农产品和消费品以外,还有一些高科技企业参展,可以看出,它跟中国的经贸投资合作意愿非常强烈。波兰的罗兹市是中欧班列的重要交通枢纽,在过境方面获得了较大的好处。疫情期间,两国的经贸逆势上扬,去年前7个月的增长率超过40%。在欧盟以外,中国是它*的贸易伙伴。中资企业在波的投资虽然受到欧盟立法的影响,但是,波兰外长去年访华时曾表示,波兰欢迎中国企业投资,不会对中国采取歧视性的做法。

顾问:作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发源地,波兰如何携手中国继续推进该机制?

简军波: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机制涉及文旅、农业、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要更好发挥该机制的活力,关键在于实现工作下沉,要让合作落到实处,而落到实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充分照顾到双方的需求。中波合作应当努力实现这种下沉,要让企业和文化机构充分参与到合作项目中来,由官方提供政策方向,由企业等行为主体自主参与,找到具体的投资方向。

宋黎磊:在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机制方面,波兰还是会在多边层面尽量跟美国与欧盟保持一致,但在双边层面会努力跟中国保持合作,进而维持该机制的平稳发展。过去这些年,这一机制在地方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已经展示出诸多亮点,比如教育合作领域的学生交流与奖学金就有了很大提升。

顾问:波兰在价值观层面对华仍有偏见,中波务实合作能否穿越意识形态迷障?

简军波:作为西方国家和欧盟成员,波兰与中国的关系肯定也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是,波兰跟欧盟主流的意识形态也存在分歧。中波之间的关系发展主要还是看经贸往来与双边合作是否符合各自的国家利益,如果符合对方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作为工具的因素可以被忽略。2020年年底,中欧达成全面投资协定,波兰政府当时予以反对,但在2021年下半年,情况发生了变化,波兰对华立场出现缓和。这跟经贸关系的密切有关,也和波兰对美关系的变化有关。拜登上台之后,美国对欧诸多政策在波兰看来对自己不利。在德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问题和乌克兰局势处理中,拜登政府也没有充分考虑波兰这些中东欧国家的安全。与此同时,美国对波兰国内政治的干涉也令波兰不满,杜达总统领导的正义与法律党比较珍视本国的主权。在经贸方面,波兰需要中国。在政策方面,波兰政府觉得美国不太靠得住。所以,它必须采取多元外交。

宋黎磊:中波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不大可能超越。虽然拜登上台以来,美国跟波兰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美国加强同“老欧洲”的合作,对中东欧有所忽视,而且美波在价值观方面也有一定的摩擦,包括民主、人权、堕胎等议题上的分歧,但是,这种矛盾不会影响双方保持安全同盟的合作,波兰还是在努力获得美国的关注。之前,波兰、立陶宛和乌克兰三国外长在波兰城市卢布林发表《关于成立“卢布林三角”的共同宣言》,“卢布林三角”被认为是对抗俄罗斯的联盟。在乌克兰问题上,波兰也在努力讨好美国。对华政策方面,波兰还是有可能会在美国组建的遏华阵营中积极发挥作用,以此获得美国对它的保障,这也是源于俄罗斯对它的安全压力,安全保障是它的*诉求。在欧盟内的经贸方面,波兰对疫情以来的欧盟复苏基金特别在意,希望从欧盟获得经济保障。对华经贸合作方面,波兰比较关切的是,中方能否加大对波兰农产品准入的灵活性。未来,我们可能要更切实关注它对平衡贸易逆差的呼吁。

(卢森堡大公亨利)

袖珍大公国

顾问:小国寡民何以能保持外交平衡?

简军波:欧盟有很多小国,比如卢森堡、丹麦、冰岛、比利时等。这些国家虽小,但因没有外部侵略之虞,欧盟内部也没有相互的战争冲突风险,幸福指数都很高。卢森堡是欧共体创始成员国,而且是全球*的金融投资中心,很多国家对欧投资都将卢森堡作为一个跳板。卢森堡之所以外交上保持平和,一是政治环境使然,二是得益于在欧盟的历史地位,三是不喜欢挑事。卢森堡虽然不是瑞士那样的中立国,但它不像立陶宛那样跳到是非的前沿,因为不当棋子,也就不会被别国利用,因为不显眼,大家对它也都不讨厌,中国与卢森堡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顾问:对华合作最看重哪些领域?

简军波:卢森堡在金融秩序、金融法制等方面都很健全,中卢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比较多,中国的一些对外投资都可能通过卢森堡的金融机构去融资。在航天领域,中卢也有技术上的合作。

顾问:在中欧关系发展过程中,卢森堡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简军波:中欧关系的发展需要具体的合作项目来体现,对欧盟来讲,主要是提供成员国对外合作的政策指引。中卢加深关系对于深化中欧关系尤其在科技和金融领域的合作都能起到引领作用。卢森堡大公出席冬奥会肯代表的是卢森堡整个国家支持北京冬奥会的立场,显然,卢森堡不愿加入“外交抵制”的行列。在欧盟内部,有的国家也可能想派官方代表团出席冬奥,但因顾及到欧美同盟和美国立场,也就不便积极发声。卢森堡大公此番前来如果对华进行国事访问,还会进一步推动和加深中卢关系。

宋黎磊:卢森堡今年成为欧盟的三大金融中心,金融、钢铁、货运航空是卢森堡对华长期合作的领域。2019年,中卢还签署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谅解备忘录。作为小国,卢森堡需要东西两边看。疫情之中,传统欧洲大国对华贸易都出现了逆势上扬,小国更不愿放弃机会。在经贸方面,只要不触犯美国与欧盟的利益和价值观,卢森堡对华的关系应该是能走多远就会尽量走多远。

周到上海




2022年冬奥会哪国元首参加

撰文 | 董鑫

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作为国际贵宾出席开幕式。

普京是全球第一位明确表态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国家元首,本次北京之行是他今年*出国访问,也是截至目前*出访安排。

开幕式上,普京坐在哪里了?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在 发布的视频中找到了他的身影。

VIP

开幕式之前,***

包厢进门有一个红色的中国结,中国结下面摆放着冰墩墩玩偶、备用口罩和消毒设施,包厢内还有餐饮区和电视。

包厢外面的看台就是普京和他的团队就座的位置。

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举办时,当时北京奥组委专门解释过,奥运会的政要接待叫做国际贵宾接待,与平时的外事接待有所区别。他们是受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邀请来参加奥运会的,是各国和地区奥委会的客人,通常由所在国家和地区奥委会替他们做安排。

中国作为东道主,按照惯例为外国领导人出席奥运会相关活动提供便利。

在当年的开幕式上,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职务的国际贵宾坐在国际奥委会委员区域,其他贵宾坐在主席台一侧的国际贵宾看台。

画面中出现的ROC是俄罗斯奥委会(Russian Olympic Committee)的英文缩写,前排标明“VIP”的座位就属于普京。座位上放着毯子、请柬、节目册还有一个手提袋。

据《北京日报》报道,节目册共有26页,采用的是中国古籍经典装帧方式“蝴蝶装”,这种装裱方式在对开页面中央不会留下装订线。

手提袋参加开幕式的每位观众都有。

据 报道,由于开幕式举办时间是晚上,考虑到天气因素,组委会为所有观众都准备了一份暖心礼包,内有用于保暖的帽子、手套、暖宝宝、坐垫盖毯,以及防疫物资口罩和消毒湿巾,还有中国国旗和2022冬奥会旗帜各一面。

2月4日晚上,当俄罗斯奥林匹克委员会代表队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出场时,普京起立挥手致意。

不少网友都发现,除了中国代表团,俄罗斯代表团入场时场内欢呼声也是相当热烈。

普京本人酷爱冰球、滑雪、冬季两项和花样滑冰等冰雪运动项目,水平不输专业运动员。在2021年5月举行的全俄夜间冰球联盟比赛中,普京开场30秒破门,一人独进8球。

此次北京冬奥会,俄罗斯派出了由461人组成的奥运代表团,其中不乏*名将。

发现***

中俄关系“上不封顶”

奥运会也在中俄高层互动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

2014年2月,同样是春节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参加在俄罗斯索契举办的第22届冬奥会开幕式,那是中国国家元首*出席在境外举行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在数十位访俄的国际政要中,普京第一个会见的就是习近平。

彼时,北京携手张家口正式提出申办2022年冬奥会,两位老朋友早早立下了“冬奥之约”,相约8年后北京再聚首。

2022年2月4日下午,壬寅年农历正月初四,普京如期抵达北京。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华苑同普京举行“新春之会”,这也是两国元首两年多来的*线下会晤。

从2014年到2022年,从黑海之滨到燕山脚下,两国元首实现了跨越八年的“冬奥之约”和“新春之会”。

两国元首在会谈时还正式宣布启动中俄体育交流年。

“体育交流年”已经是中俄之间设立的第八个主题年,在体育交流年框架下,双方将举办550多项体育交流活动。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接受媒体采访介绍会谈成果时表示,明后两年,体育将成为中俄民间交往中最活跃的元素,体育精神将成为中俄关系持续健康发展最鲜明的象征。

不只是体育,两国合作交流覆盖方方面面。

2月4日,在中俄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两国有关部门和企业还签署了将近20份合作文件,涵盖经贸、投资、能源、体育等方面,双方还签署了关于中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路线图的相关文件。

其中,两国企业签署的《远东天然气供销协议》成为继东线天然气管道之后能源领域又一重大标志性合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的保障。

“中俄关系上不封顶,不断攀登新高。”乐玉成说。

“肩并肩”“背靠背”

据新华社报道,会谈中,两国元首就中俄关系以及事关国际战略安全稳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入充分交换了意见;会谈结束后,习近平为普京举行宴会。席间,两国元首就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以及双方关心的重大热点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面对深刻复杂演变的国际形势,中俄矢志不渝深化背靠背战略协作,肩并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这是对中俄两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抉择,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动摇。”习近平强调。

在双边关系方面,双方要继续保持密切高层交往,始终坚持“四个相互坚定支持”共识,有力支持彼此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有效应对外部干涉和地区安全威胁,维护国际战略稳定。

在战略协作方面,双方要密切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配合,在抗击疫情、提振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社会急难愁盼的问题上展现大国胸怀,拿出大国作为。

两国元首还发表了《中俄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这份7000多字的文件集中阐述中俄在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方面的共同立场。

乐玉成指出,声明是此次会晤最重要政治成果,将对新形势下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中俄关系这列快车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站,只有加油站。

资料 | 新华社、***等

校对|罗晶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22冬奥会哪些外国元首出席》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2022冬奥会哪些外国元首出席、卡塔尔对中国男篮世界杯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