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可以说,北斗点亮,天上星星参北斗,中国导航通全球。目前,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
很多人非常关心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判断自己的手机是否支持北斗导航呢?如何使用北斗导航系统呢?是需要下载北斗导航APP吗?
先来说一下第一个问题,如何判断我的手机是否使用北斗导航?
其实,非常简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2019年12月份就表示,现在绝大部分的智能手机都用到了北斗。你的手机用没用到北斗系统,是体现在芯片里面的。
具体怎么判断呢?大家可以查看一下自己的手机参数,在定位功能就能看到是否支持北斗。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的华为,以p40手机为例,明确标注了是支持北斗的。小米10也是支持北斗的。
中国超过70%以上的智能手机是支持北斗导航的,截至2019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4.6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3.72亿台。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苹果目前并没有明确支持北斗。大家可以看一下苹果11手机的技术参数,只标注了GPS和GNSS,并没有明确标注北斗。
在这里说明一下,GPS是美国的卫星导航系统,GNSS泛指所有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前世界上有4大卫星导航系统,分别是美国的GPS,中国的北斗,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
第二,如何使用北斗导航系统呢?是需要下载北斗导航APP吗?
并不需要下载北斗导航APP,而且北斗官方也没有推出此类导航App,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下载,因为是假的,可能盗取你的个人信息。
具体怎么用呢?其实,北斗导航系统它是提供定位信号,只要你的手机支持北斗,那么使用任何的导航软件比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就是在使用北斗导航了。
所以,千万不要搞错了,不要因为非得下载北斗导航APP才能使用北斗导航,就像你之前使用GPS,也没有下载GPS导航地图啊?对吧!
还有人关心,既然我的手机支持北斗,为什么有时候导航的时候信号弱,会提示GPS信号弱呢?
这其实存在误解,因为GPS是最早开始使用,大家一说到卫星导航就会想到GPS,手机厂商、地图软件的制造商也往往用GPS来代替所有卫星导航系统,这就给大家造成了误导。因为你用的是北斗信号,但是却被说GPS信号弱。
所以,就是APP软件厂商的问题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建议把“GPS信号”改成“卫星导航信号”,这样才合理啊!
其实,在手机厂商方面做得不错了,思之想之印象很深刻,之前手机上都是用的GPS,而现在基本都改成了位置信息,不信你可以看一下,这背后就是北斗的进步。
总而言之,目前绝大多数手机都支持北斗,使用北斗跟使用GPS一样,不需要单独下载北斗导航APP,而且也没有这个APP,小心被骗。北斗是提供定位信号,你使用任何的地图导航就是在用北斗了。
最后说一下,由于苹果手机一直没有明确说支持北斗,所以,现在不支持北斗的往往就是苹果手机了,现在思之想之反正是不买苹果手机的。你懂的。
最近,有深圳的网友在某地铁论坛上发帖称:“深圳地铁15号线、地铁17号线在深圳地铁四期建设已经申报过,清晰记得当年深圳地铁在北京开发布会,主动撤回了地铁15号线、地铁17号线。如果当年能有马上办魄力的老大力争,那么现在的深圳地铁五期上报的地铁是不是就没那么多争议了。”
针对网友的提问,有网友留言说道:“其实当年也有网友觉得“深圳地铁四期申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退回一半,部分线路发改委不同意批复,深圳地铁集团也低调承认部分项目确未获通过,从而调低四期地铁建设目标,只建设6号线支线、12号线、13号线、14号线、16号线这5条地铁线路,后期可能会变成“遗憾”,毕竟城市轨道规划建设,将关系到未来城市快速发展。”不过,这是历史问题,已经没有如果了,应该向前看,就算当年深圳地铁四期建设上了“深圳地铁15号线、地铁17号线”到了深圳地铁五期建设,大家一样可以把争议转换为地铁24号线、地铁27号线、还有地铁19号线、地铁23号线、地铁26号线等线路申报的问题上来。
至此,关于“深圳地铁五期建设方案研究”也分几个版本的,每一个版本方案里面,基本都有“地铁15号线、地铁17号线。”所以,地铁15号线、地铁17号线进入深圳地铁五期建设应该是稳了。”
与此同时,有个别网友补充说道:“个人觉得“地铁15号线、地铁17号线”没能进入地铁四期建设确实是遗憾。当然,在深圳地铁五期建设如果能够补回“地铁15号线、地铁17号线”这两条线路也算是“亡羊补牢”了。至此,深圳地铁五期建设如果能够按照“地铁15号线、17号线、20号线二期、21号线、22号线、25号线”这个方案申报的话,那么深圳龙岗就完美了。在深圳地铁五期建设之后龙岗就有地铁3号线、5号线、10号线、14号线、16号线、17号线、21号线、25号线,再加上3条大地铁(城际),龙岗区的骨架一下就搭起来了。”
当然,对于“深圳地铁四期建设如果通过“地铁15号线、地铁17号线”这两条线路,深圳地铁五期是不是没那么多争议”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不要让“地铁18号线、地铁21号线”再次成为深圳地铁五期的遗憾,龙岗、龙华的市民一直期待着“地铁18号线、地铁21号线”能够纳入深圳地铁五期建设。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系统全面建成,我国成为了第三个拥有全球导航系统的国家,今天是正好是两周年。
很多人可能会问:明明美国的GPS够用了,为什么中国还要独立建设北斗导航?想了解这件事,我们不妨来看两个例子:
1990年8月2日,海湾战争爆发,当时伊拉克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正规军加上预备役部队超过145万,同时拥有5000多辆各型坦克、8000多辆装甲车、大口径火炮3500多门、700多架战机以及大量的先进导弹。结果仅仅42天内,就被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在这场战争中,当时还未发展成熟的GPS系统起到了巨大作用,为美军导弹提供精确的导航,使其能够*打击。[1]
不仅如此,GPS还能够*定位敌方的位置,监控敌人的一举一动。当时美军战机投下的武器只有10%使用了GPS制导,但这已经让伊拉克军队无法招架。后来在总结报告当中,美军甚至把海湾战争的胜利归结为:GPS的胜利。
1993年,我国的“银河号”正在前往中东的路上,结果被美国造谣携带了违禁物品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并出动2艘军舰和5架直升飞机逼停“银河号”,使得“银河号”抛锚,船员们只能在极度缺水缺粮的情况下坚持22天。
有传言认为由于美国对伊朗禁运,美国特意关闭了附近海域的GPS信号,让“银河号”无法继续航行。如果当初银河号采用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
“银河号”事件的消息传回国内后,孙家栋院士与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沈荣骏联名建议中国启动自己的卫星导航工程。
1994年12月,北斗导航实验卫星系统工程正式获得了国家的批准。[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什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时空基础设施。
它是通过“三球交汇定位原理”来对用户进行定位的。所谓“三球交汇定位原理”,是指使用北斗导航系统的用户,在某一时刻同时接收三颗以上的卫星信号,测量出用户与三颗卫星的距离,已知卫星的精确位置,以卫星为球心,以用户到该卫星的距离为半径画圆,会得到三个球面相交的两个点,根据地理常识,可以排除一个不合理点,剩余的点就是用户位置。
不过,由于需要考虑到用户设备与卫星之间的时钟差,所以还需要多一颗卫星来辅助。因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需要每次通过至少4颗卫星,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时间和空间的信息。
在实际操作中,其实远远不止4颗卫星在为你提供服务。这原理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极其复杂。就拿北斗导航来说,无论你在全球的哪个位置,任何时间,我们头顶上都至少有8颗以上的北斗卫星在运行着。
无论你要去哪里,北斗都可以在太空当中为你计算出精确的时空信息,且几百万年只误差一秒。这就意味着太空当中并不只有4颗北斗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共分成了三步:
第一步,北斗一号覆盖国内,由3颗卫星提供区域定位服务。;
第二步,北斗二号覆盖亚太,由6颗静止轨道卫星、6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共同组成(其中兼容了2颗北斗一号卫星),一共有16颗卫星;
第三步,北斗三号覆盖全球,由24颗地球中圆轨道卫星(覆盖全球)、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和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覆盖中国)共同构成,一共有30颗卫星。[3]
前不久,抖音推出了航天知识创想节目《我的星辰大海》,第二期刚好谈到了卫星。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担任嘉宾。主持人向林宝军总设计师就问了一个很多人都好奇的问题:是不是我们卫星越多越密就越好?
这期《我的星辰大海》内容质量很高,推荐大家去抖音观看。可以让你对于国家的大国重器“北斗”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北斗有哪些优势?
全世界现在一共有四套全球导航系统,分别是中国的北斗、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欧盟的伽利略,日本和印度仅仅是有区域性的导航系统,而不是全球导航系统。全球导航系统直接决定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可以自主定义空间和时间的权利。
但这个设施建设起来,要远比在地球表面盖个楼难得多。首先就是轨道资源不是无限的。导航卫星主要是部署在中地轨道上,所谓“中地轨道”指的是位于低地球轨道(2,000千米)和地球静止轨道(35,786千米)之间的人造卫星运行轨道,这是极其稀缺的轨道资源。
由于美国(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最早发展了全球导航卫星项目,所以它们占据了80%的黄金导航频段,这使得中国要发展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空间被严重挤压。
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科研人员依然坚持不懈,做出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使得北斗三号拥有许多先进的*技术,在节目中主持人问林宝军总设计师:北斗三号相比于比如说GPS相比于其他的这些导航系统有哪些优势?
林宝军总设计师就提到了北斗的“1+6”功能,和一些技术创新,比如:
对于导航而言,原子钟(时频)是制高点技术,以前都是进口铷钟,但掌握技术的欧美国家不仅要价高,还无法保证交货时间。后来,我国自主突破更高精度的铷钟,还发明了全球第一台双频氢原子钟。这使得北斗的制高点技术在全球四大导航系统里是领先的。我国由于不具备全球布站的条件,这成为了制约北斗从亚太走向全球的绊脚石。后来,科研人员首创了Ka相控阵星间链路,把多个卫星连成了一个大网,这使得星和星之间可以通话,星和地之间也可以通话,实现了“一星通,星星通”,让北斗走向了全球。也正是由于这个技术突破,使得北斗全球导航系统超过其他几个系统近一个量级,达到了厘米级的精度。除了上述的几个创新,科研人员还独立自主突破了氮化镓高效固放技术,线性指标比传统行波管好4倍,杂散指标比传统行波管好100倍,领先于其他几个系统。其实科研人员还做了很多突破,比如:长寿命的陀螺仪、星敏、芯片等等,真正做到了核心器部件做到了***自主可控,彻底摆脱了关键器部件被卡脖子的局面。
不仅是在技术上实现了各种突破和创新,在速度上也是屡创佳绩。从2017年11月起,在接下来的32个月里,我们国家以百分百的成功率,发射了30颗北斗三号组网星和两颗北斗二号备份星,一共32颗卫星,最终以月均发射一颗卫星的中国速度,缔造了全球导航卫星组网发射的新纪录。
北斗都能做些什么?
现在北斗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些自然灾害和重大事件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北斗的身影。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当地的地面通信设施都被地震摧毁,汶川一时间成了信息孤岛。当时在地震灾区*的通信方式就是:北斗短文报文,各个救援队利用这个功能把信息传输出去,而救援指挥部就可以利用当时的北斗一号卫星获取到精确的救援信息,其中包括了位置信息,灾情信息等。
不仅能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哪儿”,也能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既能够知道你在哪里,也能够知道我在哪里,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 ”美国GPS之父帕金森教授曾这样盛赞北斗的导航通信一体化功能。
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中,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设备为医院建设进行放线测量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确保了工地大部分放线测量一次完成,为两座医院迅速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
2020年5月,北斗系统还帮助中国的珠峰测量登山队对珠峰高程进行测量,而且这次还是以北斗的数据为主,为精确测量珠峰高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除此之外,它可以对许多行业进行支持,比如:自动驾驶、海洋渔业、农业种植、水利工程、物流运输、森林防火等。作为时空基础设施,它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呢?用首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说过的一句话就是:北斗的应用只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
参考链接:
[1]https://mil.huanqiu.com/article/9CaKrnJypD4
[2]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0/10-12/9310486.shtml
[3]http://www.beidou.gov.cn/zy/kpyd/201912/t20191226_19774.html
#北斗总师谈中国北斗到底强在哪#
相信很多人在开车时,都用过高德地图的车道级导航。车道级地图导航在信息精细度、定位准确性、动态信息丰富度上有大幅提升。比如,车道级导航能清晰显示道路上的虚实标线、自己的车行驶在哪条车道上,还能在地图上看到车身摄像头和雷达检测到的周围车辆、锥桶、防撞桶等。
原本以为这已经够炫酷了,没想到近日高德地图直接宣布将引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再次全面升级车道级导航,可以说又给了车主们一波惊喜。#高德全面应用北斗系统#
北斗全球组网,高德地图成*民用案例之一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随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我国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
正式组网成功之后,北斗系统这一“大国重器”如何应用到民生,也成为了关注焦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经南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系统,其实已拥有不少技术优势,例如精确到亚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只是亟待全面应用推广。
而高德地图作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地图导航企业,长期以来始终支持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系统民用,为搭载支持该系统芯片的手机和汽车提供地图导航服务;这也让高德成为了北斗系统这一高精尖科技在民用领域内的典范。
“高德地图是北斗系统这一高精尖科技在民用领域内,用户规模*的应用之一。”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大可表示。
近两年来在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成功的大背景下,高德地图与通信、手机、汽车领域等伙伴通力合作,进一步探索北斗系统民用方面的创新技术,如今终于全面上线了“车道级导航”这一重量级的民用服务。
车道级导航,地图“黑科技”的演进方向
当前车道级导航可在高德地图APP的“设置”中选择开启和关闭,从对产品体验的程度看,绝非是简单的功能升级,而是技术上的全面革新。
相较传统的地图导航,高德车道级导航*的不同在于:利用高清渲染技术,在屏幕上*程度地还原真实道路场景,包括当前道路的车道数量、地面标识标线、出入口、特殊车道等;应用北斗系统亚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实现定位精度从5-10米的道路级,进化到亚米的车道级别,从而在某些特殊或复杂路口实现高精细的引导服务,全面提升导航体验。
例如早在2020年10月,高德地图就与华为基于HUAWEI Mate 40系列手机共同发布了高德车道级导航。这也是业内*通过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的车道级导航服务。
而在今年1月,小鹏汽车成为了全球首家搭载高德车道级导航的汽车企业。双方在技术上深入合作,将车载导航也从原本的“导人”进化为“人车共导”,路线规划及引导更为*。
小鹏汽车上的高德车道级导航
截至目前,高德车道级导航支持华为P40系列、Mate 40系列,Mate X系列(X1、X2)、华为P50系列、荣耀V40、V50、Magic 3 系列以及小米部分机型,以及苏州、杭州、重庆、广州、深圳、东莞、天津、成都8个城市。
而近日上线的高德车道级导航高清版,则尽可能地克服了当前支持高精度定位硬件、芯片数量较少的制约,让更多用户即便在定位精度有限的条件下,也能够体验到高精细指引的导航产品。
而近日上线的高德车道级导航高清版,则尽可能地克服了当前支持高精度定位硬件、芯片数量较少的制约,让更多用户即便在定位精度有限的条件下,也能够体验到高精细的导航指引服务。
据了解,高德车道级导航高清版已支持市面上大部分主流的iPhone和安卓手机机型,以及遍布天津、重庆、北京、浙江、江苏、广东、四川、河北、福建、山东、安徽等120多个城市的高速和快速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软件》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软件、深圳5号线地铁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2022年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9月28...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竞走*王丽萍教跑步王丽萍教练组处理结果...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8年辽宁男篮夺冠新闻发布会81岁蒋兴权...
战天狼都谁牺牲了《战天狼》牺牲的角色如下:温涛、张新奎:...
亚运会历届奖牌榜第7届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仅次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