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近日,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高速磁悬浮实验样车正式下线,时速可达到600公里,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悬浮技术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时速600公里磁悬浮列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之一(日本磁悬浮列车时速达到603公里)。
高速磁悬浮是目前轨道交通技术的制高点,轨道与列车间只有10毫米间隙,这是真正的贴地飞行,牵涉到空气动力学,悬浮导向控制等多个领域,其科技含量极高,在当前一些国家对中国发起技术封锁的特殊时期,高速磁悬浮列车的下线让中国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在探索怎样对抗重力,不论是利用风还是水,悬浮空中的梦想从未停止,科学家也在寻找一种更稳定,更受人类控制的悬浮力量,将这种技术应用在城市交通上。
轨道交通工具从最早的蒸汽到现在的电力,从时速几十公里到现在的几百公里,但是不变的是它们都需要轮子在轨道上行驶,有这么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可以让上百吨的列车悬浮在轨道上运行,这就是磁悬浮列车。
1922年德国工程师发现了电磁悬浮原理,并将其申请了专利,随着一些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就需要研发新的交通运输工具,随后德,美,日,苏联相继开展了磁悬浮列车的研发,在1971年德国研发出世界上第一辆磁悬浮列车,随着磁悬浮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高。
磁悬浮列车的优点是能够高效率的完成载客,无需用活塞,涡轮等活动零件,所以在行驶过程中几乎没有噪音,在运行时不是紧贴着钢轨行驶,而是以悬浮的形式飞驰在轨面上。缺点也很明显,造价超高,上海磁悬浮约30公里的线路造价高达上百亿,就目前来说,还处于亏本状态。
相对于其它有轮列车车轮与轨道的摩擦,撞击,磁悬浮列车利用电磁力实现无接触支撑和导向,其运行阻力只有空气阻力,磁悬浮列车的核心是怎么样让几百吨重量的列车悬浮,还有就是怎么样让其前进。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上多个发达国家都在进行磁悬浮列车的开发,目前世界上磁悬浮技术*的是德国和日本,德国和日本使用的技术原理是不一样的。
日本使用的是低温超导型磁悬浮技术,超导体是指金属或合金在低温下完全失去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的特性,就是超导体的这两个特性,所以它跟磁铁就会产生即排斥又吸引的关系,磁铁就能稳稳的悬浮在超导体上方。
应用在磁悬浮列车上,超导线圈是超导磁悬浮列车的关键设备之一,它使列车获得上浮,推进力,每一节车厢上都装一台液氮压缩制冷机,列车的超导磁悬浮装置将始终保持在零下196度低温状态,可保持车体悬浮状态,其实这也是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在运行过程中车体与轨道之间只有10毫米间隙,就是这样的原理超导磁悬浮列车才能在空中快速疾驰。
▼
德国是利用常导型磁悬浮技术,这种技术是采用抱轨运行形式,车身下端像伸出两排弯曲的胳臂将铁轨抱住,这能解决列车脱轨的危险,给安装在列车弯曲胳臂上的磁铁通电就会产生强大磁力,铁轨会被磁力吸引,轨道是静止的整个列车由于吸引力就会悬浮。
▼
中国也是采用的常导磁悬浮抱轨技术,目前在上海运营的磁悬浮列车,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专线,连接市区到机场,时速达到430公里,30公里距离只需要8分钟。
磁悬浮列车没有引擎还能高速运行,也是应用了磁铁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列车前行,通电后,它们就会变成一节节带有N极和S极的电磁铁,轨道磁铁N极与列车上磁铁N极相斥会将列车往前推,下一节轨道磁铁N机与列车磁铁S相吸会将列车往前拉,轨道上的电磁铁会根据列车前进而不断变化磁极,保证磁悬浮列车不断向前推进,磁力既可以让列车悬浮又可以推动列车前进。
与普通的有轮列车不同,因为整个列车都是悬浮在空中的,就需要*的控制只有几毫米的悬浮高度,还要解决载客后造成列车的不平衡等问题,这些都需要由列车心脏IGBT来解决,它通过采集列车上传感器的的信号,以每秒几万次的速度运算,调整和控制车辆使其正常运行。
中国的高铁通过这十几年的建设,高铁总里程达到2万多公里,技术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还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一些线路已开始盈利,如京沪线年均盈利近百亿元,那为什么还要去发展造价更高的磁悬浮嘞。
在各种中长距离交通工具中,高铁时速一般是300公里,飞机时速一般是900公里,磁悬浮列车时速600公里正好处在这两种之间,有其速度的优势。
从我国建设的高铁来看,时速在300公里左右,如果要再提速无论从安全还是节能方面考虑都不在合适,要追求更高的速度,更好的舒适度,磁悬浮列车就是*的选择。
虽然磁悬浮有着诸多的优点,研发建设也从未停止过,担心它对人体辐射伤害的声音从未停止,但人类追求更高速度的决心从未改变,中国是善于创造奇迹的国家,高速磁悬浮列车的下线注定又将创造又一个奇迹。
你造吗?“坐高铁”的说法居然是错的!高铁和动车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动车指的是车,就是我们常常坐的G、D字头的列车都是动车组列车。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喜欢把“D”字头列车称为动车,“G”字头列车称为高铁。而很多人不清楚高铁和动车的区别,其实说的就是G字头和D字头列车的区别。
G字头列车票价比D字头贵
G字头二等座,票价约0.48元/公里
D字头二等座, 票价约0.31/公里
但是如果时速200km/h线路上都有G和D在跑,它们的二等座票价一样。
G字头列车速度比D字头快
G字头时速,300-350km/h
D字头时速,200-250km/h
走的线路不同
G字头列车,只能运行在新修的高铁上
D字头二等座,不仅能在普通铁路上运行,也能在新修的高铁上运行
不同的车走不同的路,这也是许多城市要新建高铁站的原因。G字头在列车运行图中等级*,会车时D字头需避让G字头列车。
使用的车型不同
G字头使用车型,CRH2C、CRH3、CRH380系列动车组
D字头使用车型,CRH1、CRH2(除2C)、CRH5系列动车组
而通常G字头车型内部设备要好一些,更先进,比如“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基本上都是“G”字头。
D字头列车一般只有一等座、二等座,G字头绝大部分列车除了设有一等座,还有商务座,特等座,环境更好。
近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发布了《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公众版,对未来十五年的国土空间安排进行了解读和展示。规划提出全省域空间内将预留京港澳高速磁悬浮和沪(深)广高速磁悬浮通道。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提出预留建设沪(深)广高速磁悬浮通道。深圳到上海约1500公里,如时速以每小时600公里算,大约2.5小时就可以互通深沪两市。深圳至北京约2200公里,如果乘坐京港澳高速磁悬浮,大约3.6小时可到达北京,比高铁要节省超一半时间。
作为两条磁悬浮列车的核心城市:广、深磁悬浮预计将会提前开建。
今天咱们就讲讲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是什么?它是如何实现悬浮的?
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示范线,西起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龙阳路站,东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站。线路正线全长约30公里,双线上下折返运行,设计*运行速度为每小时430公里,单线运行时间约8分钟。
磁浮列车是谁发明的?
1922年,德国人赫尔曼·肯佩尔(Hermann Kemper) 提出了电磁浮原理,并在1934年获得世界上第一项有关磁浮技术的专利。
肯佩尔先生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把旋转的同步电机摊开铺平,把电机中的转子装在车厢底下,把电机中的定子和线圈铺在整条轨道上,通上电后,机车和车轨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直线电机,列车不依靠车轮悬浮在轨道上,轻松跑动。
磁浮列车有不同类型吗?
磁浮列车按采用导体划分,可分为常导磁浮列车和超导磁浮列车;按运行速度划分,可分为高速磁浮列车和低速磁浮列车;按悬浮机理划分,可分为电磁悬浮列车和电动悬浮列车。
磁浮上海示范运营线列车属于高速常导电磁悬浮列车。
磁浮技术与普通轮轨技术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首先,磁浮列车的牵引和导向原理实现了“无接触”运行,消除了传统轮轨之间的机械摩擦、振动及噪声。其次,磁浮列车运行采用了主动控制方式,通过实时反馈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来及时调整列车运行状态,以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轮轨列车运行是采用被动控制方式。
简单的理解就是传统轮轨是下面这样的↓↓
而磁悬浮就是下面这样的↓↓
什么是常导高速电磁悬浮列车?
磁浮上海示范运营线列车属常导高速电磁悬浮列车,它是一种依据电磁相吸式原理,利用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产生的电磁悬浮力、导向力和驱动力实现列车的支承、导向、牵引和制动的新型无接触高速轨道交通系统。
上海磁浮列车的运行原理是怎样的?
1)如何悬浮?
上海磁浮列车上的悬浮电磁铁、导向电磁铁和轨道上的定子线圈通电后,将列车向上吸起而“悬浮”于轨道上,并随时控制以保持稳定的悬浮间隙和导向间隙,实现列车沿轨道的无接触运行。
整辆列车浮了起来,悬于铁轨之上10毫米,这样设计不仅减少了磨损,同样也能让列车极快速,无摩擦地行驶。
2)如何驱动?
磁浮列车能够飞驶归功于它的同步长定子线性发动机。轨道梁长定子线圈为镶有三相行波线圈的电动机定子片,而列车弯曲部内侧的牵引电磁铁相当于电动机的转子。当输入三相电流,就会在定子片和牵引电磁铁之间产生移动磁场,推动列车前进。列车可以根据三相电流的频率实现无级变速。刹车时,只需改变移动工频磁场的施力方向,使电动机变成发电机,列车即可不经任何摩擦得到制动。
3)磁浮列车是怎样供电的?
磁浮列车行驶的电能是通过地面给轨道梁长定子线圈供电而获得的。在地面变电站,先将110kV高压电通过降压变压器降至20kV,经过整流变压器整流变为直流电,再由逆变器变成0~300Hz交流电,然后通过电缆和开关站供给轨道梁长定子线圈。安装在轨道梁的长定子线性发动机是分段的,只有列车所在的那一段被供电,一旦列车越过所在段的界限,就会自动停止供电,同时下段被自动供电,每段的距离一般为1200米,对呼啸而过的列车只有数十秒钟的时间。
8月6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打造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提出,将开展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等交通装备研制和试验。未来投入运用,人们的出行方式将更加多元,出行时间和成本也将更加缩减。以京沪间运输为例,单程仅需3.5小时左右。
从时速200公里到今天的350公里,到正在研发中的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项目,我国在高铁领域已经形成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运用经验。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截至2020年7月底,全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3.6万公里。
6月21日我国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上海同济大学磁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
有了高铁,为什么还要研制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
“发展高速磁浮,有利于抢占轨道交通技术制高点,保持我国高铁领域的领先优势,助力交通强国建设。”8月7日,在接受科技日报
业内研究表明,因轮轨黏着、弓网受流及牵引功率等因素,对于更高运营速度的追求,轮轨列车的技术路线会受到一定限制,高铁能达到的安全运营速度极限为400公里以下。而高速磁浮系统因“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以无接触、车辆抱轨、地面同步牵引等技术特点,能够更好地解决提速难题,*安全运营速度可达到时速600公里左右。
“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是目前可实现的、速度最快的大型地面公共交通工具。” 吴冬华说,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可以填补高铁和航空运输之间的速度空白,形成航空、高铁、高速磁浮和城市交通速度梯度更加合理、高效、灵活便捷的多维交通架构。
公开资料显示,德国、日本等多个发达国家都在开发高速磁浮。其中,德国的高速磁浮*试验速度达到时速550公里,日本的高速磁浮实现了时速603公里的试验速度。
占领制高点,必然要掌握关键技术。高速磁浮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吴冬华认为,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主要由车辆、牵引、运控及轨道四大系统构成。
2016年7月,我国启动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研制,历经四年的科技攻关,突破了高速磁浮系列关键核心技术。6月21日,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承担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上海同济大学磁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
“目前我们重点攻克了时速600公里高速下的安全防护、精确控制、舒适度提升以及运维保障等技术难题。”吴冬华说。
车辆方面,解决了超高速工况下车体系列难题,开发出轻质高强度的新一代车体。研制出性能指标国际领先的悬浮导向、测速定位装置和控制系统等。
牵引系统方面,自主研发世界首套基于ANPC技术的24MVA大功率牵引变流系统,以及高速多分区牵引控制系统。
运控通信方面,建立适合于长大干线、追踪运行的全自动控制系统,并创新研发基于LTE架构、融合低时延技术的新型通信系统。
线路轨道方面,研究提出了核心技术指标,解决加工、安装、跨江过河等方面问题。
高速运行状态下,高速磁浮安全和舒适性如何?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列车采用T型抱轨结构,车辆基本没有脱轨风险。采用直线同步电机牵引,随列车位置分段供电,相邻分区只有一列车运行,追尾风险极低。”吴冬华说。
据高速磁浮课题组技术员解释,磁浮列车没有传统的“车轮”,行驶时与轨道不发生接触,无轮轨摩擦,运行噪音低、震动小。电磁辐射水平方面,与其他轨道交通车辆的磁场水平相当,各频段下的磁场远低于标准限值,对人体没有影响。列车还通过智能行车、智能服务、智能运维,为乘客提供更加准时、安全、舒适的体验。
来自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消息,按照高速磁浮课题推进计划,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样车将在2020年年底下线,届时我国将形成高速磁浮全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科技日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磁悬浮列车原理》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磁悬浮列车原理、高铁和动车的区别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2022年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9月28...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竞走*王丽萍教跑步王丽萍教练组处理结果...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8年辽宁男篮夺冠新闻发布会81岁蒋兴权...
战天狼都谁牺牲了《战天狼》牺牲的角色如下:温涛、张新奎:...
亚运会历届奖牌榜第7届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仅次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