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06世界杯各个国家队的球衣
一、PUMA(意大利、捷克、瑞士、巴拉圭、波兰、伊朗、沙特、安哥拉、科特迪瓦、加纳、多哥、突尼斯)
今年最多的国家队球衣赞助商,共赞助了12家。最近三届非洲杯冠军都是彪马赞助,前两届分别是喀麦隆和突尼斯,而在刚结束的2006年非洲杯上,彪马更是包揽两支决赛球队埃及和科特迪瓦。实际上,将参加本届世界杯的5支非洲球队安哥拉、科特迪瓦、加纳、多哥和突尼斯,全是身披彪马。除了5支非洲球队,另6支世界杯球队意大利、捷克、瑞士、巴拉圭、波兰、伊朗和沙特,也都是彪马签约球队。意大利队球衣在韩日世界杯还是由Kappa提供,这次已换成彪马。尽管只有意大利一支种子队,但在总共32支参赛队中拥有12支代言球队,已使得彪马成为在德国世界杯赞助球队最多的运动品牌。
二、NIKE(巴西、荷兰、葡萄牙、克罗地亚、墨西哥、澳大利亚、韩国、美国)
雄心勃勃的耐克为今年世界杯已经设立了18亿美元的广告预算,远高于他的两大主要竞争对手阿迪达斯(10亿美元)和彪马(2.2亿美元),也高于上届世界杯的14亿美元。耐克希望借世界杯超越阿迪达斯成为世界足球产品市场的之一。在今夏德国世界杯决赛的赛场,耐克公司隆重推出了其所赞助的将参加世界杯的8支参赛队的新队服。与四年前相比,耐克在本届世界杯所拥有的签约球队总数并没有改变,只不过陪同巴西、葡萄牙、克罗地亚、韩国和美国队的,从上届韩日杯赛上的尼日利亚、俄罗斯和比利时队,换成了本届世界杯的荷兰、墨西哥和澳大利亚队。
三、ADIDAS(德国、阿根廷、法国、西班牙、日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作为国际足联和世界杯的传统官方赞助商,阿迪达斯在今夏世界杯赛中,“只”拥有6支代言球队,尽管其中大多数是种子队:东道主德国、法国、西班牙、阿根廷,另外两支是日本队和首次参赛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在维持与官方组织传统合作的同时,阿迪达斯也在加大注重球星代言的工作。现在,英格兰队的贝克汉姆和迪福,德国队的巴拉克,法国队的齐达内、维埃拉和西塞,巴西队的卡卡,西班牙队的劳尔,阿根廷队的萨维奥拉等都被阿迪达斯招入帐下。继卡卡之后,今年初阿迪达斯又签约了闪亮上届世青赛的梅西.
四、UMBRO(英格兰、瑞典)
umbro是最早确定世界杯参赛服的运动服公司,特点的将英格兰和瑞典国旗上“十字”的图形加在了队服的肩部,交叉的“十字”像裂开的伤口,很是枪眼。除了英格兰和瑞典,umbro还赞助挪威、爱尔兰等国家队,可惜并未进入世界杯决赛圈
五、lotto(塞黑、乌克兰)
lotto是意大利著名的运动服装公司,今年风头已盖过像KAPPA这样的大公司,鲜明的商标让人远远就能铭记
意大利国家队历来不允许赞助商的LOGO出现在正式比赛服上,不信你往前倒推,看94年、90年、86年世界杯的意大利队服……
后来到了21世纪,从2000年欧洲杯开始,KAPPA作为意大利的主赞助商,大概还是金钱的力量吧,他的LOGO才被允许出现,但只能出现在肩膀上,而不能在胸前。06世界杯前,主赞助商又换成了PUMA,他的LOGO才被允许出现在胸前正中。
1998年世界杯上,英格兰主场队服为白色队服,黑色短裤/白色短裤【也是主场队服】,比如,英格兰在对阿根廷的实际大战中将黑色短裤换成了白色,想换换1986年被阿根廷淘汰的坏运气(当时英格兰身穿深色短裤)。
一般来说,各队象征核心地位的是10号球衣。最引人注目的两个10号早早就有了确定人选,巴西的10号是卡卡,阿根廷的10号则是梅西,他们的两位10号前辈贝利和马拉多纳都是球王级的人物。
本届世界杯32队的10号球员:
A组:南非10号皮纳尔:墨西哥10号布兰科:乌拉圭10号弗兰、法国10号戈武
B组:阿根廷10号梅西、尼日利亚10号米克尔、韩国10号朴周永、希腊10号卡拉贡内斯
C组:英格兰10号鲁尼、美国10号多诺万、阿尔及利亚10号萨伊费、斯洛文尼亚10号比尔萨
D组:德国10号波多尔斯基、澳大利亚10号科威尔、加纳10号阿皮亚、塞尔维亚10号斯坦科维奇
E组:荷兰10号斯内德、日本10号中村俊辅、喀麦隆10号恩玛纳、丹麦10号马丁-约根森
F组:意大利10号迪纳塔莱、巴拉圭10号E-贝尼特斯、新西兰10号基伦、斯洛伐克10号萨帕拉
G组:巴西10号卡卡、朝鲜10号洪映早、葡萄牙10号达尼、科特迪瓦10号热尔维尼奥
H组:西班牙10号法布雷加斯、瑞士10号恩库福、洪都拉斯10号莱昂、智利10号巴尔迪维亚
当然,也有例外,德国队长巴拉克因伤退出,他的13号球衣留给了托马斯-穆勒。
英格兰的两位前任7号球员贝克汉姆和沃尔科特分别因伤无缘和落选,最终热刺右边锋阿郎-列侬成为了新的7号,这似乎也预示了他的右翼主力位置。
葡萄牙的当家球星C罗并未选择10号,他一如既往的选择了钟爱的7号,和他情况类似的还有科特迪瓦的头牌德罗巴,他挑选了在切尔西一直穿的11号;对号码最不在意的大牌也许是法国前锋阿内尔卡,他铁定是该队主力前锋,但既非10号(留给了戈武),也不是射手常穿的9号(让给了西塞),他领了一个有些“替补”味道的21号,而在切尔西,阿内尔卡则穿39号,看来对他来说,号码完全是无所谓的事情。
洪都拉斯的前北京国安球星小马丁内斯得到了15号。而韩国队拿到10号(朴周永)的也不是名气更大的球员,朴智星和安贞焕分别选择了7号和9号。加纳的阿萨莫阿-吉安有些怪癖,虽身为前锋,但他一直钟爱3号这个“后卫号码”。
朝鲜的10号属于洪映早,他们报名的“前锋门将”金明元披上了20号。而该队的头号球星、前锋郑大世则是9号。
人员名单简历太长,不方便粘贴过来,我把网址给你,你点开就有各球队的阵容,以及球员的个人简介链接(点击名字即可查看)
希望能够帮到你
2010年世界杯吉祥物--豹子扎库米
豹子“扎库米”名字中头两个字母“ZA”是“南非”的缩写;后面的字母“KUMI”在许多非洲语言中的意思都是“10”,意味着南非世界杯举办的年份——同时,这也是大部分顶尖足球运动员身披的球衣号码。 这支小豹子被设定为1994年出生,象征着新南非共和国的成立。在今后,它或许将成为人们熟知的又一个经典世界杯吉祥物。
06德国世界杯-狮子Goleo
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吉祥物名叫“高里奥六世(Goleo VI)”。他是一只可爱的狮子。他活灵活现,可以说话,可以思考,自然的,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因为谁也不是生来就会成为吉祥物的。“高里奥六世”身高2米,也是自1974年世界杯以来,世界杯之一次拥有的一个“活生生”的吉祥物。陪伴在高里奥六世身边的是一只名叫“菲利”的能说话的足球。他们是一对独一无二的搭档,因为菲利和高里奥无话不谈。对足球共同的热爱以及高里奥让世界杯成为“世界上最盛大的聚会”的目标让他们亲密无间
02韩日世界杯-外星人Atm
2002年世界杯的吉祥物有三只太空精灵,其中一只年长高个子的领袖浑身金色,手举一只足球,另两只小些的一个是紫罗兰色,另一个是蓝色。年长的金色精灵象是古代东亚勇士,两个年轻的精灵则头上长着触须。据组委会介绍,这些外太空的精灵生活在大气层,踢着“太空版本”的足球,象征着“融洽,团结和合作。”蓝色的精灵叫Nik、黄色的精灵叫Ato、紫色的精灵叫Kaz。带有鲜明的东方色彩。
98法国世界杯-公鸡Footix
法国历史上是高卢人的栖息地,从上古以来法国人对于雄鸡的崇拜就相当闻名,98年世界杯吉祥物就带有明显的法国文化图腾,公鸡Footix成为了这届世界杯的吉祥物,这只公鸡线条简单流畅,而且流畅的颠球动作成为这只公鸡露面的招牌动作,在当时红极一时的PC游戏FIFA98中,公鸡Footix的形象也多次出现,这支结合了法国红白蓝三色的公鸡在球迷群体中也拥有很高人气,毕竟,比起02年世界杯不伦不类的外星人,这只和蔼可亲的公鸡足以和06年世界杯那只憨厚的狮子一样讨人喜欢
94美国世界杯-小狗Strik
1994年第十五届世界杯在美国举行,它的吉祥物是一只棕色小狗,名叫“射手”,身穿代表美国国旗颜色的红白球衣、蓝球裤和红白间条球袜,怀抱一只黑白相间的足球。
90意大利世界杯-Ciao-st
1990年在意大利举办的第十四届世界杯,启用了一个十分古怪的吉祥物“查奥”,它以足球为头颅,以90块由绿、白、红三色(意大利国旗色)积木组成的身躯和四肢。
86墨西哥世界杯-辣椒Pique
1986年第十三届世界杯在墨西哥举行,推出的吉祥物是一个名为“皮克”、头戴尖顶草帽的拟人化辣椒。辣椒是墨西哥的一大特产,“皮克”为好球之意。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的吉祥物:橙子Naranjito
本届世界杯的是一身穿西班牙国家足球队队服,左手抱着一只足球,右手叉腰,笑容可掬的橘人,这一形象的灵感来自于西班牙盛产的橘子,而在西班牙语中,“Naranjito”的意思就是橘子。火红的身躯,可爱的笑容,也体现了西班牙人热情奔放的一面。
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的吉祥物:少年Gauchito高切托
阿根廷世界杯的吉祥物是一个头戴帽子,身穿阿根廷队服,踢着足球的少年,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连续第三次以人的形象设计出的吉祥物。少年活泼轻快的表情实际上也体现了百废待兴中的阿根廷人期待蓬勃发展的愿望。
1974年前西德世界杯的吉祥物:两个男孩tip and tap
1974年世界杯赛由西德主办。主办国设计了一对一高一瘦、一矮一胖的德国小朋友“提普”和“泰普”,以十分亲切的笑容向世人展示,象征着友谊与和平,形象极具特色。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以两个人物作吉祥物的世界杯。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的吉祥物:少年Juanito
1970年第九届世界杯在墨西哥举行,推出了名为“朱厄尼托”的吉祥物。这是一个头戴墨西哥传统大草帽、身穿短衣裤、露着肚脐眼、怀抱大足球的男孩形象。
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的吉祥物:狮子Willie
世界杯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官方吉祥物,一只踢球的狮子名叫威利。当2006年德国世界杯吉祥物狮子“Goleo VI”问世后,英国人认为德国人剽窃了他们40年前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