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经历了08年北京奥运会的遗憾丢冠,12年伦敦奥运会的落魄失利,传奇教头郎平率领中国女排再度站上奥运的舞台,这一次,她们在心中默默立下了一个目标:*!
然而,小组赛阶段中国女排就遭遇到了巨大的考验,她们首战就惜败于劲敌荷兰,尽管随后连克意大利和波多黎各两支实力相对较弱的队伍,然而最后两场面对塞尔维亚和美国的强大挑战,她们可谓毫无还手之力,最终以2胜3负涉险以小组第四的身份晋级淘汰赛。
淘汰赛首战,中国女排随即面对小组赛5场全胜的东道主球队巴西,在这场激烈程度堪称决赛的比赛当中,中国女排最终咬住牙关通过决胜局3-2逆转击败对手晋级半决赛,而这也瞬间点燃了女排姑娘的斗志。在随后的半决赛上,中国女排再度面对荷兰,吸取了小组赛的失败经验的女排姑娘显得格外自信,最终以3-1有惊无险力克对手挺身决赛。
万众瞩目的决赛当中,中国女排对阵的是曾在小组赛3-0轻松击败过自己的塞尔维亚女排,而对手强劲的进攻力对中国女排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威胁。
这场*争夺战当中,中国女排启用主攻朱婷和惠若琪、副攻徐云丽和袁心玥、接应张常宁、二传魏秋月、自由人林莉的网友分享阵容。
首局比赛上来,中国女排延续了慢热的态势,在朱婷和袁心玥连续得分在开场取得3-1领先的情况下,被塞尔维亚的强攻打得措手不及,被打到5-9后郎平指导被迫喊停了比赛。暂停回来,中国女排通过一系列快攻将比分追近至11-12,然而防守端却一直难以招架,博斯科维奇和米哈伊洛维奇两人的*扣杀帮助塞尔维亚很快再次把比分拉开,尽管朱婷尝试率领中国女排展开反扑,但无奈分差过大,最终中国女排以19-25先输一局。
第二局回来,气势如虹的塞尔维亚率先取得3-2的开局,而此时朱婷和惠若琪的联袂得分帮助稳住军心,在替补二传手丁霞的变招之下对手似乎一度难以适应,局中阶段中国女排取得10-6的领先优势。尽管随后米哈伊洛维奇连得三分试图改变战局,但中国女排打出了多点开花的态势,朱婷、袁心玥、徐云丽等人的接连得分帮助中国女排以20-10稳住战局,本局比赛也就此大势已去,最终朱婷用一记暴扣帮助中国女排以25-17扳回一城。
关键的第三局,开局阶段两队你来我往,胶着之下中国女排率先发难,丁霞探头、徐云丽短平快、惠若琪拦网帮助中国女排连得3分以7-5打开局面,而随后围绕朱婷的进攻模式继续火力全开,惠若琪拦网帮助中国女排取得15-10的领先,迫使塞尔维亚连续暂停调整。然而此时逆势崛起的中国女排已经斗志满满,反倒是巨大的压力使得塞尔维亚球员接连出现失误,中国女排顺势拿到20-12的领先。但随后塞尔维亚及时醒来连得5分试图吹响反击号角,关键时刻朱婷再次站了出来,用一系列漂亮的终结帮助中国女排以25-22有惊无险地拿下关键一局。
第四局,背水一战的塞尔维亚表现出顽强的一面,两支球队互有攻守一直纠缠到盘中,比分也一直交替领先,惠若琪和杨方旭的连续得分把比分反超至11-10,塞尔维亚无奈再次叫停了比赛。暂停回来,比赛依然胶着,比分一直来到13-13平,朱婷和袁心玥的一波漂亮攻防帮助中国女排取得19-16的领先,然而塞尔维亚又很快地追近至20-20平,比赛进入到最后的关键时刻。此时,朱婷再次成为了场上的主角,一连串强力进攻帮助中国女排稳住了局面,而随后塞尔维亚球员拉希奇进攻出界送出赛点,随后惠若琪抓住探头机会一击致胜,中国女排以25-23赢下第四局,以3-1的比分赢下了里约奥运会的女排决赛!
此时,距离2004年的雅典夺冠已经过去12年了,中国女排终于成功地再次站上奥运赛场的*领奖台,夺下了队史第三枚奥运*。自郎平在2013年挂帅以来,中国女排一路披荆斩棘勇敢前行,在里约奥运会上,一场又一场的神奇逆转,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女排精神的永不言败。而这枚来之不易的*,也正式掀开了中国女排再创辉煌的全新篇章。
与澳大利亚比赛之后,国足完成了2021年的所有比赛,下一场12强赛对阵日本的比赛,要等到来年再见了。回顾对中国队本次世预赛征程,跌宕起伏,从40强赛磕磕绊绊,到12强赛举步维艰,跟着国足一起走过来的球迷经历了希望、愤怒、着急、痛苦、窝心……都不容易。
一、回顾40强赛,后程发力,8场比赛打入31球失3球,磕磕绊绊闯入12强
不管国足再不入流,在足球相对落后的亚洲,我们还是有幸被列为7号种子,以种子队的身份开始正在亚洲区40强赛。国足在40强赛上作为小组种子队与叙利亚、菲律宾、关岛、马尔代夫分在一组,最终6胜1平1负积19分,以各小组成绩*的小组第二的身份出线,是各小组种子球队里*没有拿到小组第一的球队,榜首位置被7胜1负的叙利亚夺走。比赛过程:
第一场——5:0马尔代夫
第二场——7:0关岛
第三场——0:0菲律宾
第四场——1:2叙利亚
第五场——7:0关岛
第六场——2:0菲律宾
第七场——5:0马尔代夫
第八场——3:1叙利亚
整体来看,国足40强赛上的前后半程表现完全不同,前半程拿下鱼腩关岛和马尔代夫后,先是0:0打平菲律宾,之后1:2输给叙利亚,把自己放到了极其危险的地步。后半程知耻而后勇,拿下4连胜,终于有机会与亚洲*球队过招。40强赛国足8场比赛打入31球失3球,丢的3个球都是被叙利亚打进,由于小组其他对手实力很弱,其实国足面临的威胁就是饱受战乱苦难的叙利亚,但国足未能显示出自己种子球队的实力。
从客观实力上来讲,叙利亚其实并不如国足,国足的主要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战术打法不明晰,士气低迷,斗志不强。与叙利亚的两场比赛,第一场因为张琳芃的乌龙球莫名其妙地输掉了比赛;第二场经过充分的准备,总算是3:1拿下,而且全场射门比19:9,射正比6:1,角球比8:2,全场占据优势。
二、回顾12强赛前6轮,6场进7球丢11球,起步艰难,表现渐好,但已无力回天
国足在12强赛上的阵容与40强赛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国足实力一增一减。在前场招入了归化球员洛国富、阿兰,与原有的艾克森、武磊、张玉宁、韦世豪组成了非常强大的攻击群,赛前外界对于中国前场的攻击能力普遍看好,日本等媒体甚至将中国列为小组最强对手。但由于近10年的*核心郑智离开了国家队,中场变得更加空虚,没有中场组织核心也没有后腰防守大闸,后卫线上也很不稳定,整体呈现“头重脚轻”的状态。比赛过程:
第一场——0:3澳大利亚
第二场——0:1日本
第三场——3:2越南
第四场——2:3沙特
第五场——1:1阿曼
第六场——1:1澳大利亚
12强赛的比赛中,很好地体现了目前国家队前场强大,中后场薄弱的情况,中场控制力如此强大的日本队,6场也仅仅打进5球,而中国队6场打入了7个进球,这还是在得不到中场支持,控球率极低,进攻机会很少的情况下拿到的,如果把中国的几个前锋配上日本队的中场,那国足锋线的攻击力将会进一步得到释放。
而防守上,中国队目前丢了11个球,在12支球队里仅仅比越南少丢1球,防守水平和叙利亚并列倒数第二位,而且6场比赛都有丢球。无论是中场拦截、后卫线的盯人还是门将的扑救,都做得不够好,几乎12强任意一支球队都可以攻破国足的大门。
三、国足为什么打的这么艰难
1、归化无规划,准备仓促,位置重叠
在这次世界杯预选赛前,国足第一次出现了归化球员,而且数量不少,除了目前登场的艾克森、洛国富、阿兰、蒋光太以外,还有李可、费南多、德尔加多、罗伯特萧、侯永永等人,他们因为伤病等各种原因,没有能出现在冲击世界杯的赛场上。其实谈到归化球员,很多球迷认为国足招募他们即便取胜也很丢人,但其实强如澳大利亚,他们网友分享阵容中依然有土耳其和非洲裔的归化球员,我们又有什么好害羞的呢?国足目前归化的球员,尤其是几位巴西球员,基本上就是巴西二队实力,能力上完全高于亚洲水准,但是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好:
一是准备仓促。运作归化球员是需要几年的准备时间的,但很多球员归化了但无法上场,事实上都是无用功,即便是能够上场的洛国富、阿兰,在运作归化的同时,就应该进行前期的跟随训练,状态调整等工作,而不是已经入选了国家队才开始恢复体能、调整状态,导致目前大部分归化球员都不在自己的*状态。
二是位置重叠。目前能够上场的归化球员位置太过重叠,洛国富、阿兰、艾克森等事实上都是锋线球员,而得不到中场的支持,他们也只能不断的无意义折返跑。其实国足最缺乏的并不是锋线,而是中场组织核心和球队节拍器,之前俱乐部比较成功的是恒大、上港,都有类似孔卡、高拉特、奥斯卡、保利尼奥这些中场核心球员,或能扫荡中场,或能串联组织,这一类球队大脑型球员,才能够迅速提升球队的实力,帮助球队取胜。
三是目标不明确。既然已经归化,那么归化的应该是自己需要的球员,能够补充球队短板的球员,而不是看着谁符合条件就扑上去归化,归化招入国家队后又不允许上场。这会让原本的国脚和归化的球员都觉得不舒服,毕竟归化国脚想得是你让我背弃原本的祖国,却不给我上场的机会,让我里外不是人;而原本的国脚会觉得,外来的和尚也没起到多大的作用,为何挤占我的位置,如果我不能入选国足,我的职业生涯和在俱乐部的收入都会受到影响。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利益的冲突,必然会影响归化球员和本土球员的关系。
2、备战不充分,实战太少,不会比赛
本次国足在大赛前经历了很大的人员变化,但是却没有多少比赛磨合,基本都在封闭训练。尽管这与疫情不无关系,但是各国都有疫情影响,我们的整体备战水平除了后勤保障,其他并不理想,尤其是因为实战经验太少,不仅球员们场上配合生疏,教练组甚至都不知道每个位置应该谁来踢。
国足在2002年非常顺利地闯入世界杯决赛决赛,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小组里没有日韩伊沙任何一支亚洲*劲旅,其实很偏颇,那时国足的备战准备非常充分。米卢时期,国足在2年里打了51场正式比赛,很多国内人士都感慨,以前国家队从来没有这么密集地打过比赛,球员们非常好的适应了比赛的气氛,心理和生理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国足在八九十年代无法冲出亚洲,每次都不是在强队手里翻车,大部分是在对阵弱旅时掉了队,这就是因为备战不充分,不会比赛,比赛中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提不上来,而米卢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也就造就了后来以不败战绩提前出线的*中国队(最后一轮出线后放水输给乌兹别克斯坦一场)。
看看本次世预赛,我们在比赛中不断地调整阵容,在世预赛这样的大赛里进行阵容的磨合,寻找每个位置合适的人选,甚至在寻找合适的阵型,球员们很迷茫,教练组也很迷茫。在大赛前根本没有找到答案,像一个考试前没有学习的差生,ABCD逐一无脑尝试对错。这些工作本应该是在赛前做好,而不是在大赛里付出这么惨重的代价。
3、比赛无斗志,士气低落,死气沉沉
目前国足因为成绩不好而广受批评,而漫天的谴责面前又让国足畏手畏脚,他们害怕的不一定是对手,更多的可能是国内的指责甚至谩骂。球员们登场,可能更多想到的都是输球后的可怕后果,而不是追求胜利的激情和胜利后的快乐,中国足球的沉重把教练组和球员都压垮了。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球员们都暮气沉沉,毫无朝气和斗志,足球这种充满了激情的运动生生变成了痛苦的折磨。球员糟糕的战绩折磨球迷,球迷漫天的指责又折磨球员。
所以,我们看到了国足比赛中的那种“无欲无求”的进攻,“不争不抢”的防守,以及对球权“可有可无”的态度,实在让人说不出的难受,给人的感觉,这是一群已经“大彻大悟”的人在踢球。
4、对阵无信心,气场太弱,任人欺负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里的“善”并不是指善良,而是说气势弱,而现在国足的气势就非常的弱。
现在已经不用谈什么亚洲*球队,由于国足之前经常表现出对于弱旅的拉跨情况,现在亚洲中下游球队对阵国足时,都信心十足,有很多想法,在场上发挥自信而充满了侵略性。足球这项团队运动,球队的士气和精神状态对于比赛胜负的影响非常大,中国队总是畏畏缩缩,而对手看到国足就斗志昂扬,这形成了恶性循环,除了实力差距几个档次(类似马尔代夫和关岛)的球队外,连菲律宾对阵中国都有取胜的野心,而国足这边则总是提心吊胆,球迷看球也是担惊受怕。
四、12强赛还有4场,该怎么踢?
咱们先不谈什么中国足球长远发展的问题,看看明年12强赛后面的4场比赛我们怎么踢,如果还能拿下4连胜,那也有希望获得小组第三,毕竟澳大利亚对阵沙特、日本也没有胜算,他们目前是11分,如果后面4场2胜2负,积分也只有17分,我们还能追的上。尽管事实上可能性不大,但是踢球就要以*的成绩为目标,至于最终的结果那无法强求。
1、全力争取高拉特的出场资格
国际足联已经人认可高拉特可以为中国队出战,目前阻挠高拉特出战12强赛的障碍主要是亚足联,然而亚足联主要是被西亚控制,高拉特在2022年代表国足出场的困难不小。不过,由于2022年世界杯本身是在西亚的卡塔尔举办,为了能够得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关注和赞助,我想西亚尤其是卡塔尔其实非常愿意国足打入世界杯。目前沙特几乎已经锁定了一个直接出线席位,相比日本和澳大利亚,显然中国队出现对于卡塔尔来说,更加符合其自身利益,因此中国足协可以再进行尝试。
一旦高拉特可以代表国足出战,那么中场一直无法找到的组织核心就到位了,国足的实力至少提升一个台阶,高拉特、阿兰、洛国富、武磊、艾克森组成的中前场阵容,完全会发生质的变化,后面去争取4连胜就变的比较实际。
2、改变防守习惯
技战术水平和能力我们不谈了,那么多年的欠账也不能奢求这些球员一步登天,他们已经是国内*的一批球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了归化的手段,通过归化巴西球员来提升我们的攻击实力。但是,踢球的人都知道,防守当中态度和积极性的重要性不亚于能力,甚至有时高于能力(这也为为什么时不时会有以弱胜强的事情发生)。我们就聊聊防守吧。让我们看看别人是怎么防守的。
首先,手上要有动作,这并不是犯规
我们看欧洲、南美的比赛,你经常可以看到人仰马翻和死命拉拽的动作,而裁判对于没有太过分的动作是并不判罚的。
在亚洲,你可以看到西亚球队和日本队,手上动作很多,尤其是日本队。
因为力量、速度和身高上的劣势,日本队在防守时普遍会主动靠近,伸手“搭”在进攻球员身上,时不时拉扯一下,让你撞也撞不开,甩也甩不掉,进攻球员速度起不来,动作做不完整。
就算对阵中国队,日本队的手上小动作也一直不少,这不是批评日本队,在判罚尺度和规则允许范围内,这本身就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
当然,以防守凶悍著称的韩国队更是如此。技术上拥有优势的日韩足球尚且如此,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这么清高?只有气急败坏后的飞铲持牌,就不能提前上手拉扯一下吗?
在国足12强赛的前两场比赛,中国队对阵澳大利亚时在身体上被压制,对阵日本时技术上又被碾压,但中国队在防守时几乎不伸手,干脆眼睁睁看着对方发挥,对阵澳大利亚那一场全场犯规只有7次,在全场被压制处于高压防守态势的情况下,居然只有7次犯规。不仅谈不上什么“铁血”,实在是太过“浪漫儒雅”了,这真的不是正确的比赛态度。
其次,要学会主动犯规,化危险于无形
中国队在比赛中吃到不少黄牌,但都是在情况非常危险下的被迫犯规。其实完全可以把防线外推,在中场附近主动犯规(注意尺度),打断对手的进攻节奏和可能的威胁,必要的时候为了比赛的胜利,可以把比赛切得支离破碎。咱们现在的防守强度,真的不是“铁”,而是一团“面”。
这些问题来源于态度、过往习惯和士气。其实以前我们的球员也不是这么防守的,无论是范志毅、孙继海、李伟峰,一代代的后卫防守强度都很大。2002年,李伟峰防守的可不是什么现在的澳大利亚和日本,面对罗纳尔多,他依然敢于贴身,敢于冲撞对抗,敢于寸土必争。尽管因为实力差距,我们输了个0:4,但是如果现在的这支国足去面对当年那支拥有3R组合一路全胜夺得世界杯*的巴西,无法想象会丢多少个球。
看看我们自己以前是怎么防守的?
孙继海1对4防守成功门线救险,当整个世界都放弃的时候,只有他没有。
2005年11月6日,曼城对阵富勒姆,比赛最后时刻,没有门将,对方4人参与反击,孙继海在已经踢满90分钟的情况下,没有放弃希望,狂奔40米门线救险。
我们现在是怎么防守的?
傅欢1对1放弃防守埋怨队友,99%的球员都会继续回追,但是他没有。
作为对比,我们看看现在国足球员的态度。之前亚冠的一场比赛,悉尼FC队打出快速反击,上港门将陈威的出击失误,客观上干扰了傅欢的防守。但就因为这一点干扰,傅欢干脆停下来对门将进行抱怨,任由对方轻松带入禁区射门。
尽管这个丢球门将陈威确实有责任,但傅欢更应该对此负责,毕竟他明明有化解危机的机会,但却选择摊手放弃防守,转头抱怨队友,这样的表现有愧于职业球员。
足球需要激情,而不是佛系
我并不想恶语相向,我相信铁子也是很努力的,也看到了国足队员整个备战期的辛苦付出,疫情期间长期不能与家人团聚,以前那种泡吧喝酒的行为已经杜绝,确实有很多进步。但似乎在场上,所有的人都很闷,死气沉沉,那种“活明白了”的感觉真的不应该出现在赛场上。
当然,这些也不能完全责怪队员,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积弱,他们都不是从胜利中成长起来的,经历了那么多的失败,士气和斗志难免消磨殆尽,而回到国内面临的也不是什么理解和支持,大多也都是调侃和谩骂(其实我也有),在国内足球不怎么良好的大环境下,靠几个人去扭转其实很难。
在这个时候,其实国家队需要的是斗志和信心的重塑,拿出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决心,真正把赛场当作战场,把弱旅们那些痴心妄想彻底击碎,别遇到中国队就来劲;把强队们面对中国“提款机”的心态击碎,就算咬下了中国也要磕碎你的门牙,让强队们遇到中国也觉得头疼。旺盛的斗志,铁血的防守,顽强的作风,这也许是短期内能够提升中国足球最有可能的方法吧。【火焰符号趣味体育】
2016年,中国女排完成了时隔12年登上排坛世界之巅的壮举,引起了举国轰动。四年过去了,总决赛对阵巴西第四局的最后几分依旧是不变的经典。本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一直顶着巨大的压力,最终成功实现了低开高走。
在半决赛第一个赛点就拿下对手闯入奥运决赛后,中国女排又靠着团队的力量在第一个*点又成功夺下这块含金量非常高的奥运*。回顾最后几球,中国女排在丁霞的大胆组织下一路不急不躁,一路保持着领先优势。先是徐云丽快球打开局面,紧接着又是朱婷的连续几板强攻加上直线抄手,再配合着惠若琪和张常宁的两个强发球轮,最终以惠若琪的一记探头终结比赛。
而在拿下里约奥运会的*奖杯后,中国女排也就追平了古巴女排曾经创造的历史,成为了新一代的奥运三冠王。
视频加载中...
北京时间5月17日讯:由于最近国内国际的大部分体育比赛还没有正式恢复,***体育频道经常播出的,往往是近几年的一些世界大赛当中,我们的各支国字号队伍取得好成绩的比赛。昨天午饭之后的黄金时间段,***就把*的时段给了中国女排。整个中国女排与塞尔维亚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的决赛画面,也又一次呈现在我们面前。尽管这场比赛,我们已经看过无数次。但是今天***安排重播,整场比赛看下来,我们还是会有许多感慨。在这里,也想把在回眸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一些中国女排取胜的取胜过程及原因与大家一起总结分享。
首先,中国女排在这场比赛当中,和八进四的淘汰赛时一样,也是先输后赢,逆转取胜。只是,中国女排和巴西女排的八进四淘汰赛,是打了五局。而这场决赛,双方只战四局。中国女排第一局没能赢下来,最主要的是有一个方面没有做好。那就是魏秋月作为主二传,传球偏稳,而张常宁作为网友分享接应,进攻的特点不够鲜明,同时进攻当中的变化还不够丰富多样。导致中国女排没能有效特用网长,进攻当中的多样性也体现不出来,自己的优势无法显现。完成是在和塞尔维亚女排比拼强攻硬实力,这样的较量中国女排当然很难占据上风。
第二局开始后,郎导果断做出换人调整。接应位置上,杨方旭换下了张常宁。二传位置丁霞替换了魏秋月。丁霞的传球动作更狠,防守效果也非常出色。而杨方旭则在保障环节,要优于当时的张常宁。同时,她的进攻节奏,也和其他的边攻手有所区别。再加上中国女排在这一局当中明显加上了发球的攻击性,全队在场上的精气神,以及竞技状态都调整到了更佳的状态。惠若琪作为一队之长,也在这一局当中,发挥出了更为关键的作用。几次困难球扣下去了,中国女排相对轻松扳回这一局。
后面的第三局,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中国女排在这一局当中,也乘着第二局大比分取胜的东风,完全释放了自我,球员们越打状态越好,很快取得了大比分领先优势。眼看着又要拿下这一局的比赛胜利。却在这个时候,大家出现了着急的心理,过于想要快点赢下这一局,反而让大家的状态开始起伏。被塞尔维亚女排连续追分。这个时候,郎导又是果断换人,两点换三点,小将龚翔宇和二传魏秋月重新回到场上,尽管他们没有直接得分,但是却让中国女排稳住了心神,朱婷的进攻得分以及一次直接发球得分,帮助中国女排拿下关键的第三局胜利。从而在大比分上完全压制住了塞尔维亚女排。
第四局,中国女排已经越发稳住了心神,尽管双方比分依然胶着,但是明显中国女排的那口气顶在那,所有场上球员,心态都很稳定,大家的发挥也非常平稳。打到最后,惠若琪之所以能依靠打探头,在第一次拥有赛点的情况下就把比赛拿下,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郎导敢于在关键时刻换人,也敢于让年轻人在场上共同完成最关键的发球,进攻和防守。
总之,这场里约奥运会决赛再重温一遍,感受最深的有三点,或者说中国女排赢在了三点:第一,中国女排完全做到了全员作战,郎导信任每一个带到里约的球员,也让他们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关键作用。而且郎导凭借对每一个人的了解,总是能在最适合的时间段,让最适合的球员上场。
第二,关键时刻敢于换人和启用新人。塞尔维亚女排的主二传奥杰年诺维奇是一名老二传,虽然她能力相当突出,但是在比赛当中的进攻组织也有起伏,但在他们球队进攻当中出现问题的时候,特尔季奇依然不敢换人。而中国女排,魏秋月和丁霞则实现了互补,第一局以稳为主的魏秋月主传,达到了刺探对方情况,并对对方进行消耗的目的。第二局之后,更有比赛激情,防守也非常顽强的丁霞又成为场上的主力军。她把队友们的进攻有效串联起来。魏秋月则在需要两点换三点时上场,保持场上攻手的进攻效率。这一点,也成为中国女排取胜的另一关键。
第三,接应位置的一传保障和后排防守和进攻同样重要,杨方旭的上场,让中国女排在后排的保障更灵活了,前排的进攻也就同样打开了。惠若琪,朱婷,袁心玥,徐云丽,再加上杨方旭多点开花。让人感觉到中国女排的进攻比塞尔维亚女排更为灵活多变,自身失误也明显要比对方控制得更为到位。我们从中国女排与塞尔维亚女排的这场大决战当中,也体会到了,在中国女排主攻线的进攻和保障能力都已经十分出色的前提下,接应位置上的球员,如果能在一传保障上有非常出色的发挥,进攻得分即使不是很高,由于中国女排技术细腻程度比较高,整个中国女排的进攻也能打出效果。
温故知新。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女排完全无需刻意去学意大利女排和塞尔维亚女排,追求强力接应的打法。全面灵巧型的接应做好了,各个点都发挥稳定的话,全队足以凭借技术细腻度和比赛稳定性方面的优势拿到最终的比赛胜利。最后,让我们祝福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会上,也能像在里约一样,拿到好成绩。并最终成功卫冕。中国女排,加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2022世界杯预选赛回放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2022年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9月28...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竞走*王丽萍教跑步王丽萍教练组处理结果...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8年辽宁男篮夺冠新闻发布会81岁蒋兴权...
战天狼都谁牺牲了《战天狼》牺牲的角色如下:温涛、张新奎:...
亚运会历届奖牌榜第7届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仅次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