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观察者网讯)“伊藤美诚变着方式发球,其实是一个文化问题,日本文化中很注重这种仪式感……”近日,学者马未都在谈话节目中将其发球方式归为“日本文化”的分析引发争议。
不过,在东京奥运会结束后,伊藤美诚曾在接受采访时亲口承认,自己练习乒乓球以后发球动作越来越大,“主要就是为了让对手摸不清头绪而已,夸张的动作是为了迷惑对手”。
这段内容出自《圆桌派》第五季第一期,于9月23日播出,节目组请到了邓亚萍来谈乒乓球赛场上的技术与心理战。
谈及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孙颖莎与伊藤美诚对战那一场时,邓亚萍分析指出,伊藤美诚发球的动作比较夸张,动作大、速度快,打得也狠,打法和她有点相似,但总体来看,伊藤美诚实力不够,她是靠一两下、两三下的搏杀,再加上凶狠,试图以气势去压制对手,“她这样的打法根本赢不了中国人”。
邓亚萍随后对孙颖莎的状态表示欣慰,认为孙颖莎强就强在一直没有乱阵脚,强强对抗的时候不示弱,“打到后边一点,(孙颖莎)适应了伊藤美诚的速度,靠实力取胜。(国乒)整体的实力在后边。”
此前,邓亚萍也曾发布过一篇文章详细复盘伊藤美诚与孙颖莎的对决,当时也提到了伊藤美诚的这种风格:一上来,先搏杀,但被逼的不行的时候,她会乱搏,所以,“(当时)打到第4局,一开始上来比分还是咬住的,2:1、3:1,但是还是孙颖莎领先。”
节目中,邓亚萍从技术上分析完伊藤美诚的打球风格后,嘉宾教授许子东抛出疑问,“伊藤美诚这种‘花枪’是技术上需要的吗?”
随后,学者马未都接过话头,“这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问题”。
他表示,日本文化中很在乎仪式感,所以那种“花里胡哨”的一套动作是日本教练和选手都非常看重的东西,同时以日本击剑来印证“仪式感”一说。讲到击剑选手的仪式感时,主持人窦文涛接了一句“(比如)宫本武藏”,马未都连连点头。
那么,如何看待这种“仪式感”呢?马未都认为,你可以不喜欢但要接受它存在。
马未都表示,在伊藤美诚参加比赛时,网络上对她有一些负面评价,“我们必须宽泛一点看待这个世界对运动的一个态度,她是她的态度,你看着很高兴就行了,你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是按照一个路数去发球,过去高抛球抛那么高,很多人愿意看这个过程,我们要允许乒乓球百花齐放。”
昨天(6日),这一段内容在网络上引发争议。
有网友认为马未都的这段分析属于“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伊藤美诚本人知道自己那些动作还是日本武士道文化使然吗?”允许各种体育运动百花齐放没错,但“一个简单的发球,非得上升到整个日本文化?”
对于马未都谈到日本剑术的仪式感时,窦文涛用宫本武藏举例,不少网友也认为太过迷惑,宫本武藏是日本16世纪的剑术家,“你咋看到的呢?”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认为马未都所说没有任何问题,日本文化中的确注重仪式感。
那么,伊藤美诚究竟为何采取这种打球风格呢?东京奥运会结束后,伊藤美诚曾在接受采访时亲口承认,自己练习乒乓球以后动作越来越大,“主要就是为了让对手摸不清头绪而已,夸张的动作是为了迷惑对手”,当时,她还坦言,自己并不在意网上的评论,网友能关注她,自己很高兴。
本文系观察者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当地时间4月1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分组抽签仪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最终,已经确定晋级的29支球队以及将于今年6月决出的3个附加赛席位分落8个小组。具体分组
A组:卡塔尔、厄瓜多尔、塞内加尔、荷兰;
B组:英格兰、伊朗、美国、欧洲区附加赛胜者(威尔士/苏格兰/乌克兰);
C组:阿根廷、沙特、墨西哥、波兰;
D组:法国、附加赛胜者1(阿联酋/澳大利亚/秘鲁)、丹麦、突尼斯;
E组:西班牙、附加赛胜者2(哥斯达黎加/新西兰)、德国、日本;
F组:比利时、加拿大、摩洛哥、克罗地亚;
G组:巴西、塞尔维亚、瑞士、喀麦隆;
H组:葡萄牙、加纳、乌拉圭、韩国。
东道主卡塔尔签运不佳,与塞内加尔、荷兰同组。掉入第二档球队的德国与西班牙、日本同组,堪称“死亡之组”。
卡塔尔世界杯将是*在中东国家举办的世界杯,同时也是第一次在北半球冬季举行的世界杯,比赛将于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8座场馆举行。(总台
扫描下图二维码看更多新闻
伊藤美诚,3个月不见!她的奇怪的发球姿势,在美国继续展现!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21日星期日消息。时隔三个月,世界*乒乓球比赛,又将上演。今年7月底、8月初,在日本东京进行的奥运会,中国国乒梦之队全力以赴,在全部5个参赛项目中,拿到了4块*,不过也丢掉了一块*:混双*被伊藤美诚和水谷隼夺走。
那届奥运会,伊藤美诚让更多乒乓球观众熟知。而熟悉伊藤美诚的原因,一方面是伊藤美诚的确实力不俗,同时,伊藤美诚奇葩的发球姿势,也是让人印象深刻!
记得那一次的奥运会,伊藤美诚的发球,总是把身体拧到极限状态。这样的姿势,最开始很唬人,中国选手似乎有点不适应。但是很快,国乒就适应了伊藤美诚的技法!
如今,时隔3个月,国乒将再次站在世界乒坛*舞台之,同时也将再战奥运新科*伊藤美诚!这一次的美国休斯敦世乒赛,国乒没有了许昕、马龙和刘诗雯,让老将好好休息,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新人快速成长起来!
中国女队和伊藤美诚的再次交手,也将备受期待。日本队崛起势头凶猛,尤其是以伊藤美诚为代表,2003年出生的她,如今才18岁。如果这个大奔头保持良好状态,未来10年她都将是中国队的劲敌,而中国国乒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在所有的和伊藤美诚的遭遇战中,都要打败她。彻底摧毁她的自信心!
3个月不见,伊藤美诚没什么变化,还是老样子,还是那个拧起身体的发球姿势。
(观察者网讯)“伊藤美诚变着方式发球,其实是一个文化问题,日本文化中很注重这种仪式感……”近日,学者马未都在谈话节目中将其发球方式归为“日本文化”的分析引发争议。
不过,在东京奥运会结束后,伊藤美诚曾在接受采访时亲口承认,自己练习乒乓球以后发球动作越来越大,“主要就是为了让对手摸不清头绪而已,夸张的动作是为了迷惑对手”。
这段内容出自《圆桌派》第五季第一期,于9月23日播出,节目组请到了邓亚萍来谈乒乓球赛场上的技术与心理战。
谈及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孙颖莎与伊藤美诚对战那一场时,邓亚萍分析指出,伊藤美诚发球的动作比较夸张,动作大、速度快,打得也狠,打法和她有点相似,但总体来看,伊藤美诚实力不够,她是靠一两下、两三下的搏杀,再加上凶狠,试图以气势去压制对手,“她这样的打法根本赢不了中国人”。
邓亚萍随后对孙颖莎的状态表示欣慰,认为孙颖莎强就强在一直没有乱阵脚,强强对抗的时候不示弱,“打到后边一点,(孙颖莎)适应了伊藤美诚的速度,靠实力取胜。(国乒)整体的实力在后边。”
此前,邓亚萍也曾发布过一篇文章详细复盘伊藤美诚与孙颖莎的对决,当时也提到了伊藤美诚的这种风格:一上来,先搏杀,但被逼的不行的时候,她会乱搏,所以,“(当时)打到第4局,一开始上来比分还是咬住的,2:1、3:1,但是还是孙颖莎领先。”
节目中,邓亚萍从技术上分析完伊藤美诚的打球风格后,嘉宾教授许子东抛出疑问,“伊藤美诚这种‘花枪’是技术上需要的吗?”
随后,学者马未都接过话头,“这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问题”。
他表示,日本文化中很在乎仪式感,所以那种“花里胡哨”的一套动作是日本教练和选手都非常看重的东西,同时以日本击剑来印证“仪式感”一说。讲到击剑选手的仪式感时,主持人窦文涛接了一句“(比如)宫本武藏”,马未都连连点头。
那么,如何看待这种“仪式感”呢?马未都认为,你可以不喜欢但要接受它存在。
马未都表示,在伊藤美诚参加比赛时,网络上对她有一些负面评价,“我们必须宽泛一点看待这个世界对运动的一个态度,她是她的态度,你看着很高兴就行了,你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是按照一个路数去发球,过去高抛球抛那么高,很多人愿意看这个过程,我们要允许乒乓球百花齐放。”
昨天(6日),这一段内容在网络上引发争议。
有网友认为马未都的这段分析属于“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伊藤美诚本人知道自己那些动作还是日本武士道文化使然吗?”允许各种体育运动百花齐放没错,但“一个简单的发球,非得上升到整个日本文化?”
对于马未都谈到日本剑术的仪式感时,窦文涛用宫本武藏举例,不少网友也认为太过迷惑,宫本武藏是日本16世纪的剑术家,“你咋看到的呢?”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认为马未都所说没有任何问题,日本文化中的确注重仪式感。
那么,伊藤美诚究竟为何采取这种打球风格呢?东京奥运会结束后,伊藤美诚曾在接受采访时亲口承认,自己练习乒乓球以后动作越来越大,“主要就是为了让对手摸不清头绪而已,夸张的动作是为了迷惑对手”,当时,她还坦言,自己并不在意网上的评论,网友能关注她,自己很高兴。
本文系观察者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伊藤美诚发球怪动作》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伊藤美诚发球怪动作、世界杯小组分组怎么看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2022年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9月28...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竞走*王丽萍教跑步王丽萍教练组处理结果...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8年辽宁男篮夺冠新闻发布会81岁蒋兴权...
战天狼都谁牺牲了《战天狼》牺牲的角色如下:温涛、张新奎:...
亚运会历届奖牌榜第7届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仅次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