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北京冬奥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冬季运动的发展格局,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冬奥改变城市
随着谷爱凌、苏翊鸣在首钢滑雪大跳台连续摘金,北京新时代城市的发展风貌也一同被世界知晓。老旧厂房变身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发电厂旁建起了冬奥滑雪大跳台。这一转变也是城市发展路径转变的一个缩影,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已经越迈越坚实。
这是2021年12月28日拍摄的首钢滑雪大跳台。
从交通上看,大兴机场、高速路网、轨道交通运营建设加速推进,京张高铁将河北张家口拉入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在冬奥期间,来自全世界的人们在三大赛区之间的转换中见证了中国速度,坐着高铁去滑雪,已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
从经济上看,北京市的冰雪产业结构日渐清晰,开展各级各类群众活动2万余场,参与人次约3100多万,冰雪运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018年12月24日,为期三天的首届中国冰雪大会在北京展览馆落幕。一位小学生在体验旱地滑雪。
从科技上看,冬奥期间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科技应用,让全球的运动员们纷纷“点赞”。“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北京是第一个举办了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这是在书写历史,使得中国在夏奥会和冬奥会,都出现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冬奥改变青少年一代
在冬奥会的筹备、举办的过程中,以及在冬奥的赛场上,青年一代展现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自信、担当与活力。在成长为祖国栋梁的过程中,冬奥成了他们难忘的记忆。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出生于2004年2月18日的苏翊鸣分别在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和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收获金、银牌,为中国冰雪运动取得历史性突破。苏翊鸣以自己的奋斗故事、夺冠经历激励广大青少年:“热爱是*的老师,年轻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目标,付出*的努力去追求梦想,努力和汗水从来不会骗人。”
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中国选手苏翊鸣夺得*。
通过冬奥会,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爱上了冰雪运动。中国女子冰球队主教练伊达尔斯基表示:“总体来讲,中国冰球运动的发展需要依靠青年水平的提高以及参与人数的增加。我希望,在承办完冬奥会之后,中国年轻人会受到鼓舞,去追求参加冬奥会的机会。”
冰球运动正在北京逐步升温。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共有119所学校、126支队伍、1730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场次达到319场。2021-2022北京市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共进行1224场比赛,有25家俱乐部、256支队伍近3600名球员参赛。截至2021年年末,北京市“冰雪运动进校园”做到了16个区全覆盖,中小学生上冰上雪已达约210万人次。
2021年12月11日,2021-2022赛季北京市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在北京各大冰场继续角逐。新华社发(胡星宇摄)
包括冰球运动在内,大量的冬季运动项目都因冬奥会的举办而在中国蓬勃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46亿,“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然实现。
全国范围的“冰雪运动热”,必将带动青少年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
冬奥改变世界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改变了世界冬季运动的版图,这是中国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杰出贡献。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表示:“北京冬奥会最重要的遗产成果就是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表示,体育没有国界,全世界共享;中国通过筹办北京冬奥会,不但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还给世界冰雪运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月14日,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在新闻发布会上。
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给全世界带来巨大的商机。欧美各大滑雪品牌闻风而动,纷纷开始布局中国市场。生产滑雪服等产品的德国博格纳(Bogner)发布消息说,将与中国品牌波司登成立合资公司,计划5年内在中国开设约80家门店。美国运动服装企业Volcom也于2021年11月在北京开设了在中国的首家门店。
“就我了解的情况,国外品牌非常看好中国滑雪市场发展的潜力,恐怕任何一家有远见和雄心的企业,都不愿意错过这个市场机遇。”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说。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指出,本届冬奥会中国*的贡献就是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一目标。“哪怕这三亿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决定成为专业的冰雪运动从业者,未来全球冰雪运动也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
2月18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出席新闻发布会。
冬奥会是一个节点,也是一个起点。通过举办冬奥所留下的诸多遗产,将在未来的日子中逐步展现在世界面前。
2022年国际排联女排世界锦标赛分组抽签仪式17日在国际排联总部瑞士洛桑举行。中国女排与巴西、日本、哥伦比亚等队分在D组。共有24支球队参加2022年女排世锦赛的较量。第一阶段小组赛,24队分成4个小组,每组6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各组前4名晋级16强。
新华体育
***-***海外版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将于4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届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对大会进行现场直播,***、***网、中国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 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同步转播。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无数美好的时刻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美轮美奂的开闭幕式、精彩纷呈的竞技比拼、周到细致的赛会组织……中国兑现了承诺,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中国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坚持不懈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坚定追求者、行动派。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带动了更多人关注、参与冰雪运动,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写下新篇,为疫情困扰下的世界注入了信心和力量。通过体育推动构建美好世界,“中国智慧”写就“中国范本”,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精彩盛会彰显制度优势
“集各方之智,聚各界之力,形成做好筹办工作强大合力”。从申办、筹办到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妥扎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所有场馆建设提前一年完成,我国很多冰雪项目在两年多时间里实现从无到有,有的项目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一批批建设者、参与者只争朝夕、全力以赴,创造了12个竞赛场馆全部提前完工、京张高铁从开工建设到开通运营仅用时3年多的“中国速度”。几万名赛会工作人员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实现了赛事组织、城市运行等各方面的高质量服务保障。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感慨:“尽管受疫情影响,冬奥筹办工作进展十分顺利,这几乎就是奇迹”“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赶早不赶晚”彰显了大国的远见卓识,冬奥筹办始终工作不断、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中国将一项项承诺变为现实。从突出“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到严格落实“双闭环”管理,再到完善场馆防疫措施,一项项有力举措,*限度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有效保障了参赛及相关人员、中国人民的健康安全,展现了中国与世界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力量。
全国一盘棋、一股劲。两地三赛区协同发力,各领域专家投身冬奥筹办和备赛各环节,广大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热情高涨……“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新活力。“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一起,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响亮号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一个缩影。这种拼搏精神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体现。”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赛场上,中国运动员顽强拼搏,践行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铿锵誓言,也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以来的历史*成绩。激发出人民群众的强烈共鸣,爱国情、拼搏志激荡在人们的心中。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之时,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这一重大标志性活动,成为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一个自信自强、团结奋进、充满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中国微笑着面对世界。
中国智慧助力奥林匹克发展
场馆赛后利用,一道世界性难题。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嘱:“办冬奥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办过之后就成了‘寂静的山林’”“赛时需要和赛后利用相结合,不搞铺张奢华,不搞重复建设”。
延庆小海陀山,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冬奥会时上演的精彩赛事、带来的速度与激情犹在眼前。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当天,国际雪车联合会便同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等部门签下协议,未来5年,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将定期举办国际雪车联合会赛事。国际雪车联合会将与中方在世界杯赛事举办、亚洲杯赛事筹办以及开展训练营方面深化合作。
从规划之始,每座冬奥场馆都拥有一份着眼于“后奥运时代”的发展蓝图。
京西的首钢园,春天的气息已染绿这片昔日的工业园区。坐落在这里的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在冬奥会时见证了中国选手苏翊鸣、谷爱凌和世界各国*选手的精湛技艺、动人瞬间。如今,络绎不绝的游客来到这里观光。这座世界首个*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人气依旧火爆,展现蓬勃活力。
“我们期待在未来很多年内都能见证其被充分使用。”冬奥会开幕前,巴赫的殷切期盼,正逐渐成为现实。2014年底,国际奥委会颁布《奥林匹克2020议程》,“可持续”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设计奥运遗产的充分使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未来奥运会举办、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拥有亚洲*人工冰面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奥运史上*实现所有场馆“绿电”全覆盖;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在赛道比较平缓的道边留下大众参与的入口……一个个创新办赛的案例,展开一幅面向未来的冬奥画卷。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今天的“冬奥小城”崇礼,坐拥7家大型滑雪场馆、169条雪道,每5个当地人就有1人从事冰雪相关工作。
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一城一地的变化。一条京张高铁,重新定义了区域之间的距离;从北京城区、延庆再到张家口,一座座竞赛场馆及配套设施拔地而起,点缀连绵青山;京津冀及周边省区市协同治沙、治水、治气,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基础性公共设施加速布局……冬奥筹办与本地发展相得益彰,汇聚成新发展理念在冬奥实践中的生动样本,也为奥林匹克运动改革发展写下“中国范本”。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把我国冰雪运动特别是雪上运动搞上去,在3亿人中更好推广冰雪运动,推动建设体育强国。
北京冬奥会点燃了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从曾经“不进山海关”,到“南展西扩东进”。冬奥会前发布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自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中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达3.46亿,冰雪运动参与率达24.56%。“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成为现实。
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谷爱凌表示,自己*的愿望就是带动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能够在其中做一点微小的贡献,我已经无比自豪。”第四次参加冬奥会的徐梦桃表示,北京冬奥会将是中国冰雪运动的新起点,“相信冬奥会后,会有越来越多人爱上冰雪运动,享受其中的乐趣。”
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步伐加快,冰雪运动唱响了“四季歌”。据统计,截至2021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增幅明显;截至2021年12月,我国正式注册的各级冰雪运动社会组织共有792个,是2015年冰雪运动社会组织数量的2.89倍……
努力实现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翼齐飞”。冬奥会备赛过程中,中国冰雪补缺项、强弱项,从有1/3的冬奥小项未开展,到实现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全项目参赛,中国冰雪仅用6年多的时间,就建立起全新的竞技运动格局,奠定更坚实的发展基础,探索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
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相聚五环旗下,用超越和拼搏诠释奥林匹克精神,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数据显示,北京冬奥会是收视率*的一届冬奥会。国际奥委会官方社交媒体上,超过27亿人参与北京冬奥话题的讨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虽然已经落幕,影响还在持续发酵。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有力推动着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大众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大幅增加,各类冰雪运动赛事蓬勃开展,冰雪产业驶上发展“快车道”……为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
告别冬奥会,站上新起点。梦想之火照亮前路,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冬奥会什么时候举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冬奥会什么时候举行、世界杯中国女排队锦标赛分组比赛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2022年女排世锦赛比赛时间表:9月28...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竞走*王丽萍教跑步王丽萍教练组处理结果...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8年辽宁男篮夺冠新闻发布会81岁蒋兴权...
战天狼都谁牺牲了《战天狼》牺牲的角色如下:温涛、张新奎:...
亚运会历届奖牌榜第7届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仅次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