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集团最近发生了什么问题,苏宁集团的危机

2022-08-09 10:08:33 体育资讯 yemeh

苏宁集团最近发生了什么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7月5日,包括“百业创刊号”在内的几家媒体账号发布文章表示:供应商启动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苏宁易购破产清算程序,向南京中院寄出整套书面申请材料。

当天,财视传媒向苏宁易购求证获悉,该消息的源头来源于中城院要案中心,根据文章介绍,牵头的两家供应商都曾于去年12月份在南京中院的主持下,与苏宁易购就货款拖欠诉讼达成调解,法院出具了民事调解书。主要内容是苏宁易购应于2022年1月21日前偿付一笔货款,余款分十期,从2022年2月份开始每月10日前支付直至付清。民事调解书生效后,供应商将逾期商业承兑汇票还给苏宁易购,但苏宁易购至今仍有262万货款本金付款义务未履行。

中城院要案中心认为苏宁易购缺乏清偿能力,称为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多家供应商已向要案中心表示,决定向法院申请苏宁易购破产清算。

图源:苏宁易购微博

7月6日凌晨,苏宁易购发布声明表示,网传“苏宁易购破产清算”系谣言。苏宁易购目前经营一切正常,业务企稳向好。针对网上不实传闻和虚假信息,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

即使确实有供应商向法院提出申请,但在尚未清楚法院回应以及苏宁易购方后续处理的情况下,便在申请第二天在网上发文扩散这一消息,这种做法尽管无法对苏宁易购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也会在这种时刻对其造成舆论攻击,甚至引发连锁效应。

不仅是昔日的“零售巨头”苏宁易购陷入了谣言的“泥潭”,还有国美等老牌线下渠道品牌如今也都焦头烂额。

努力自救与窘迫现实

“力争用18个月的时间,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2021年2月18日,国美零售创始人黄光裕出狱2天后,便在内部讲话中放下豪言。彼时,即有对国美比较了解的业内人士对财视传媒表示,尽管黄光裕心有不甘,但“市场早已过了万重山”。

18个月之期愈来愈近,国美如今又如何呢?

黄光裕归来后,因为线下零售业受新冠疫情影响严重,便向线上延伸,打造“真快乐”、“打扮家”等APP,希望以娱乐化营销的方式,打开线上零售市场。据“Tech星球”报道,国美内部人士透露,旗下“真快乐”目标是2年内实现4000亿元GMV,业绩报告中披露在2022年达到2000亿GMV;此前国美的线上家装平台打扮家也对外公布,到2024年平台商家成交额要达到5000亿元。

但根据国美公布的年报数据,2021年,“真快乐”APP的年活跃买家数量仅1684万,整个国美零售总GMV规模也只有1468亿元。与此同时,在黑猫投诉上,有关“真快乐”APP的投诉已高达2000多条,问题多集中在“下单后不发货”、“申请退货拒不退款”、“客服不理人”等几大方面。

此后,国美还定下了打造“线上、线下、供应链、物流、大数据/云、共享共建”六位一体的“全零售生态共享平台”,为众多厂商提供统一的系统化平台,统一的供应链管理规则,统一的物流与售后服务。

进入2022年,国美先后与腾讯、华为加强战略合作,合作重点是数字化和营销两大方向。国美零售集团*副总裁方巍曾表示,国美与腾讯、华为合作以后,可以针对B2B营造更*的数字化共享共建平台,缩短商流、物流、数据流等全链路15%左右的成本,加上国美自身已经完成了15%的优化,整个链路成本优化将会达到30%。

但是国美现在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缺少“流量”,线下线上流量增长受阻,全零售平台的打通或许也会受到影响。国美的转型之路并不轻松,外界对于它的看法也最直观的反映在二级市场上。黄光裕正式获释后,2021年2月国美股价一路走高,*时达到了2.3港元/股,涨幅近120%。但这之后股价便直线下跌,截止发稿,国美报0.*港元/股,较*点下跌84.1%。

2021年,国美零售实现营收464.84亿元,同比增长5.36%。曾经,国美是中国家电零售行业的老大,国美电器2008年的营收便高达458.89亿元。但是十几年过去了,零售额却只增长了十几亿。

国美2021年财报/图源:国美官网

2021年国美零售净亏损为47.7亿元,归母净亏损44.02亿元。2017年至2020年的归母净亏损额分别为4.50亿元、48.87亿元、25.90亿元和69.94亿元,加上2021年的归母净亏损额,国美零售5年里已累计亏损193.22亿元。

国美的“老对手”苏宁,这两年的日子也不好过,处在面临诸多考验与努力自救的状态中。

2021年2月底,苏宁易购债务压身,一时间舆论铺天盖地。彼时传出苏宁易购进行股权转让事宜,拟引入国资的消息,这一消息让外界舆论由负面转变为国资入股的发展期待。

不过,最终股权转让的对象却发生变动。

2021年7月初,原本的国资企业与苏宁易购未能就商业条款形成实质性正式协议,最终终止协议。而“接盘者”则是由南京新兴零售发展基金、华泰资管、阿里巴巴以及海尔、美的、TCL、小米等产业投资人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组建的联合体——新新零售基金二期。值得一提的是,新新零售基金二期也带有国资色彩,其“由江苏省、南京市国资联合各方参与,遵循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履行属地责任,积极支持苏宁易购平稳健康发展”。

苏宁易购方面公开表示:本次股份转让有利于上市公司进一步整合优质资产和优质业务,与国有资本、产业资本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

在如此境地下,苏宁易购以转让股权为代价的自救行为,未必不是一个“翻身”的机会。

此外,苏宁易购还不断“止血自救”。2021年财报显示,苏宁易购关闭调整天天快递小件业务、红孩子线下店以及部分亏损的家电3C门店;优化调整苏宁易购主站、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的经营策略;加大坪效较低的店面、仓储的降租、转租、招商力度等。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关闭门店685家,截至年末,公司拥有线下门店渠道11281家,其中自营门店2103家,零售云加盟店9178家。

苏宁易购2021年年报/图源:苏宁控股官网

大规模的“止血自救”行为也让苏宁易购在业绩上承受了一定的压力。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苏宁易购营收1389亿元,同比下滑44.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3亿元,同比暴跌912.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447亿元,同比下跌556.23%。

假如巨头倒下,恶果是什么?

尽管苏宁易购、国美始终在努力自救,不断调整方向适应市场,可外界舆论并没有表现出适度的宽容。

拿苏宁易购来说,在财报发布后,部分人士以财报数据为基础,“唱衰”苏宁易购,包括此次网传苏宁易购被申请破产清算的文章,也是着重介绍了其财报内容。有关国美的“唱衰”文章也比比皆是,曾有相关媒体撰文称《“狠人”黄光裕,拼命一年没了747亿》,有分析人士对此类标题表示愤怒:大环境不管?“这个句式能击倒无数个企业家!”

外界对他们不宽容的同时,不知是否也想过苏宁和国美这两个曾经的零售业“巨头”如果倒下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21年底,国美线下门店为4195家,其中新零售店有2763家,已超过门店总数一半,按计划在今年10月增至6000家。苏宁拥有线下门店渠道11281家,其中自营门店2103家。

图源:

苏宁和国美两家企业首先就解决了无数的就业问题。据雪球号用户“豆豆豆12”分析,苏宁易购在南京市、江苏省直接解决就业及间接服务的人应该是有十万人,国美更是不遑多让。更何况还有产业集群效应,大企业往往能带动周边产业经济的发展。再就是两家企业所关联的庞大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也会因此“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国际环境复杂、经济挑战巨大的当下,稳就业、稳增长的作用无需多言。历经多年沉淀走到今天的企业,既是这个社会不可多得的、值得珍惜的财富,也在解决就业、税收甚至“稳经济大盘”方面都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但在少数无良自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舆论场上,攻击这些企业却成为他们获取流量的工具,何其可悲!

题图




***5在线直播观看cba

***体育今日直播:CBA季后赛(广东-天津、广州-山西),央5直播

今天是2022年04月01日,星期五。

***体育今日直播赛事

14:552021/2022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季后赛第一阶段 12进8(广东东莞大益-天津先行者),***5直播。

19:302021/2022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季后赛第一阶段 12进8(时代中国广州-山西汾酒股份),***5直播。

23:25签动世界:2022年世界杯决赛阶段分组抽签仪式,***5直播。




苏宁集团最近发生了什么问题

债市要闻

【国务院常务会议: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效能释放还有相当大空间】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持续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举措,决定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三季度至关重要。下大力气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优先保障稳就业稳物价目标实现。要支持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消费贷款采取更灵活安排。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障住房刚性需求,合理支持改善性需求。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效能释放还有相当大空间,并能撬动大量社会资金,要以市场化方式用好,更好发挥有效投资补短板调结构、稳就业带消费综合效应和对经济恢复发展关键性作用。要建立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办公、并联审批,连续高效运转。筛选的项目要符合“十四五”等规划、有经济效益、能尽早开工。

解读:北京明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杨晓怿对媒体表示,会议一是再次强调了要以市场化制度配置资源,通过政策性金融等市场化模式支持地方政府投资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更关注实现投资的“有效性”。这意味着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动能将从“积极财政”转向“项目本身收益”。二是继续要求加快项目进度,形成对应的实物工作量,这意味着当前的重点在于消化已经下达的政策与资金,用好用活这部分政策与资金已经能够满足三季度的经济运行需求,也体现出如今经济存在逐步恢复、向好的状态。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会议提及房地产,也说明房地产消费在有效需求和经济恢复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今年上半年各类刺激政策的基础上,意味着下半年住房消费方面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国家发改委:要充分认识今年企业债券防风险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全国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排查和存续期监管工作视频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今年企业债券防风险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深刻把握企业债券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持续完善和发展企业债券风险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置”工作机制,切实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廉政自律底线,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证监会等三部门:推动债券市场更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引导资金流向优质民营企业】7月22日,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发布通知,推动债券市场更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通知指出,要加大债券融资服务力度。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民营企业纳入知名成熟发行人名单,提高融资效率;积极推动债券产品创新,引导资金流向优质民营企业。大力推广科技创新债券,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先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推动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鼓励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大力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鼓励市场机构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服务。

解读: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加大民营企业债券承销业务投入是券商等资本市场主体对于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切实支持。发债的便利化能够给民企带来亟需的资金,助力民企发展,进而扎实稳住经济大盘。”同样是在7月22日,证监会下发了12家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批文,这些企业共计发行不超过737.12亿元的公司债券。此外,截至7月21日,沪深两市申请注册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企业有46家。

【上交所:债券违约风险总体可控】

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总经理2021年工作报告(节选)。报告称,202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全年共平稳化解158只风险债券、约1400亿元的兑付风险。沪市债券市场存量违约率为0.58%,低于全市场平均水平,债券违约风险总体可控。

【外汇交易中心:6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净卖出债券678亿元】

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统计月报显示,6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共达成现券交易9433亿元,同比减少14%、环比减少15%,交易量占同期现券市场总成交量的约4%;境外机构投资者买入债券4377亿元,卖出债券5056亿元,净卖出678亿元。此外,6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净卖出债券678亿元。另据央行上海总部,截至6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57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9%。

【再创新高,基金持债规模突破14万亿】

据中国基金报消息,今年二季度,基金在债券中的配置规模持续上升,突破1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伴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流动性较好、长期回报稳健的债券投资组合,正在国内投资者资产配置中担任愈加重要的角色。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基金在债券中配置资产达14.28万亿元,规模庞大。而今年一季度末,基金持债规模在13.81万亿。

【商业银行发债规模井喷 发债规模高达1.14万亿元】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债热情高涨,发债规模不断攀升。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7月21日,商业银行发债规模高达1.14万亿元,虽然发债数量与去年相近,但规模远超去年同期。分析人士认为,当前部分银行资本补充压力仍然较大,在特殊环境下,银行需要与市场主体共渡难关,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快推动经济回归正轨,预计下半年商业银行发债规模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楼市信贷进一步宽松,重庆、福州等49城买房首付*两成】

据界面新闻,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丽杰称,执行首套商贷*20%的首付的中大城市就有24个,包括重庆、武汉、石家庄、乌鲁木齐、长春、银川、南昌、南宁、哈尔滨、贵阳、福州、包头、株洲、珠海、中山、烟台、唐山、芜湖、温州、泉州、绵阳、临沂、廊坊、赣州。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监测的103个重点城市中,包括武汉、南昌、长春、哈尔滨等省会城市在内的49个城市执行首套商贷*20%的首付

【湖南湘潭:通过债务平滑、结构性去杠杆等有力措施,确保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

据湘潭市人民政府网站,7月21日上午,上半年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召开。会上指出,要通过债务平滑、结构性去杠杆、资产优化、增加税收等有力措施,确保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要在招商引资、优化金融环境和营商环境、项目落地等方面出实招、见实效,确保“千百十”工程取得标志性突破。要以新模式、新方法找到新项目、吸引投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闯出新路子。

【财联社深度调查:一个正邦代养户决定等猪饿死】

据财联社

解读: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正邦科技亏损188.2亿元,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2.04亿元、-10.34亿元、-66.55亿元,全年现金总流出98.93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从2020年的117.11亿元降至18.17亿元。2022年一季度,正邦科技再度失血,亏损26.64亿元,期内公司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61亿元、-1.78亿元、4.28亿元,总计现金流出11.11亿元。据上海票据交易所票据信息披露平台7月1日披露,截至6月30日,上市猪企正邦科技商票逾期余额扩大至8.768亿元,较6月8日公告的商票逾期余额增加3.348亿元。

公开市场:

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7月22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10%。Wind数据显示,当日3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完全对冲到期量,上周净投放130亿元。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28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120亿元、70亿元、30亿元、30亿元、30亿元。

信用债事件:

■恒大物业134亿元质押保证金调查信息公布,夏海钧、潘大荣、柯鹏辞职;中国恒大肖恩获委任为行政总裁,钱程出任执董及首席财务官

■景瑞控股预期2022年7月票据未偿还本金额2.6亿美元到期时不能支付

■联合国际:将汇景控股“B+”国际长期发行人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世茂服务:延长SHIMHD 2.25 10/31/22同意征求届满时间至7月29日

■俊发地产:预计无法在宽限期内支付12月到期美元债利息,将构成违约事件

■未能清偿1279万到期债务,苏宁易购再被申请破产清算

■重庆融创置地等7公司被光大兴陇信托申请冻结4.05亿存款

■中山证券:“21正荣01”2022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通过了调整付息方案等两项议案

■当代节能置业:“19当代01”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调整债券本息兑付安排等议案

■主承销商:“20荣盛地产MTN001”、“20荣盛地产MTN002”2022年第二次债券持有人会议将审议变更本息兑付安排等三项议案

■浦发银行:“20豫能化MTN002”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本息兑付方式变更等议案

■云南水务:公司已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被执行价值不超6750万元资产

■ST爱迪尔破产重整存变数,大部分债权人对重整预案有异议

■穆迪:下调旭辉控股集团企业家族评级至“Ba3”

■联合资信:下调大洼城投建设主体及“19大洼城投债/PR大洼债”信用等级至AA-

■中证鹏元:将和佳医疗主体信用等级由BBB-下调至BB,评级展望维持为负面

市场动态:

【债券市场|止盈浮现期现货走弱,短期料暂陷入震荡】

止盈盘浮现现券期货走弱,国债期货全线小幅收跌,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2-3bp,10年期国开活跃券220210收益率上行1.9bp报3.0450%,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10收益率上行2.25bp报2.7850%。交易员表示,前期收益率连续下行之后,部分机构有止盈需求,叠加做多情绪继续发酵仍需更多驱动因素,短期料债市将暂陷入震荡。

地产债涨跌不一,“20金科03”涨超13%,“21融创03”涨超10%,“20融创02”涨近10%,“20中骏03”涨超9%,“16融创07”和“17远洋01”涨超4%;“19龙控04”跌近13%,“20碧地03”跌超8%,“20正荣03”跌超6%,“19龙控01”跌超4%。此外,“22申证01”跌超10%,“21华集01”跌超8%,“21华金01”跌超6%,“21中金G5”涨超11%,“22招证G1”涨超6%,“21东兴G4”涨超4%。

一级市场方面,进出口行两期固息增发债中标收益率均低于中债估值。进出口行1年、2年期固息增发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7663%、2.246%,全场倍数分别为5.04、4.37,边际倍数分别为2.27、1.05。财政部两期国债中标结果均低于中债估值。财政部91天期贴现国债中标收益率1.4451%,边际中标收益率1.4815%,全场倍数2.91,边际倍数18.56;财政部5年期附息国债中标利率2.50%,边际中标利率2.52%,全场倍数3.46,边际倍数2.94。

【货币市场|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延续宽松,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下跌】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延续宽松,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下跌。银存间质押式回购1天期品种报1.1874%,跌6.03个基点;7天期报1.4826%,跌4.1个基点;14天期报1.6073%,跌1.94个基点;1个月期报1.7346%。

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下行。隔夜品种下行6bp报1.194%,7天期下行4.4bp报1.635%,14天期上行0.8bp报1.642%,1个月期下行1bp报1.757%。

银银间回购定盘利率多数下跌。FDR001报1.19%,跌6.59个基点;FDR007报1.50%,与前一交易日持平;FDR014报1.60%,跌2.17个基点。

银行间回购定盘利率多数下跌。FR001报1.2372%,跌6.08个基点;FR007报1.55%,跌5个基点;FR014报1.75%,与前一交易日持平。

【美债市场|美债收益率普遍下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2.5个基点报2.756%】

美债收益率普遍下跌,3月期美债收益率跌1.08个基点报2.432%,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1.8个基点报2.98%,3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4个基点报2.925%,5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4个基点报2.849%,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2.5个基点报2.756%,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6.9个基点报2.977%。

【欧债市场|欧债收益率集体大跌,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9.1个基点报1.023%】

欧债收益率集体大跌,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0.8个基点报1.933%,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9.7个基点报1.614%,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9.1个基点报1.023%,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22.8个基点报3.293%,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23.3个基点报2.239%。




苏宁集团的危机

巨额债务下,苏宁置业的处境仍不乐观。

作者-童洁

编辑-张常旺


图虫创意

继接手溧水悦龙台之后,五矿国际信托又向苏宁置业伸出了援手。

7月27日,南京万智谷置业股权发生变更,苏宁置业退出股东列表,取而代之的是五矿国际信托。股权变更完成后,南京万智谷置业成为五矿国际***持股子公司。

通过天眼查查询到,南京万智谷置业旗下仅1项对外投资,即南京苏宁世茂璀璨云著项目公司“南京万智源置业”,南京万智谷置业对该公司的持股比例为55%。此前,该项目内苏宁广场部分停工已久,时代财经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后续五矿国际信托或将苏宁广场部分交由其他房企进行代建代销。

而深陷流动性危机的苏宁置业,将通过此次交易获得一笔现金。不过,巨额债务下,苏宁置业的处境仍不乐观。

再度“卖子”套现


两年前,南京推出新港G24地块,其中包含五个小地块,总面积90万方。土地出让当天,苏宁世茂联合体仅用一轮报价便拿下这宗综合地块,耗资45.7亿元。

由于项目为地铁上盖综合体,包含住宅、商业、公寓、甲级写字楼等业态,拿地之后,苏宁置业和世茂进行了详细的分工,世茂主要负责操盘住宅部分,苏宁置业则负责商办部分,即规划中的苏宁广场。

2020年9月,南京万智源置业就曾将部分股权出质给五矿国际信托,但早期项目的推进还算顺利。然而,去年苏宁世茂璀璨云著项目还是传出了停工的消息。今年1月,有媒体实探该项目工地,住宅部分复工的情况下,苏宁广场工地则空无一人。

据时代财经了解,五矿国际信托已初步与一家房企达成代建代销意向,将尽快推动苏宁广场的复工。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苏宁置业旗下项目曝出停工,为了获得资金,苏宁置业将旗下不少的项目摆上交易台。

就在今年4月,市场中曾有消息称苏宁置业旗下北京苏宁生活广场正在市场上寻求买家,接盘方为新加坡商业地产巨头凯德。彼时,消息称苏宁置业的对外报价约为35亿元左右,但最终成交价只有其报价的7折。

北京苏宁生活广场是北京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在2010年拿下的项目,尽管占地面积仅约1.6万方,且项目只有商业和写字楼业态,但经过多年运营,北京苏宁生活广场早已进入平稳运营周期。

不过,在消息传出后,苏宁置业方面做出回应,称北京苏宁生活广场的交易尚未有最后定论,且表示“具体是卖还是自己发展,现在还有许多不确定性”。


官司缠身


苏宁置业也曾有过高光时刻,2016-2019年,苏宁置业商业地产、产城小镇、住宅地产、物流地产四个板块同步发展,在全国快速扩张,连续五年跻身商业地产5强。现在,苏宁置业官网的简介还写着昔日的愿景,“中长期,苏宁置业将形成50家苏宁广场、300家苏宁易购广场和100家星级酒店发展目标”。

未曾想,2020年3月南京税务局一份欠税公告为苏宁系巨额债务撕开一道口子。此后,苏宁系的状况每况愈下,商票频频逾期之余,苏宁置业项目陆续停工,因拖欠各类款项,苏宁置业也一直官非不断。

通过天眼查显示的开庭公告信息可以看到,目前,苏宁置业共有59则开庭公告,其中,于今年开庭的官司有14件。将其告上法庭的,有金螳螂、中铁建等合作方。

另据天眼查统计,与苏宁置业相关的司法诉讼共有108件,苏宁置地为被告方的案件数量占比达到83.3%。

此外,苏宁置业旗下位于太原、宿州、佛山、南京、青岛等地的多家子公司还屡屡成为被执行人。其中仅青岛苏宁商业和淮安苏宁置业两家子公司涉及的强制执行金额就达到10亿元,整个苏宁置业旗下公司所涉及的强制执行金额高达数十亿。

尽管苏宁置业努力尝试卖子套现,但效果并不理想,且2020年以来,苏宁置业几次大手笔融资,现在都到了还债的时候。

据可以查询到的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至2021年间有三笔融资与苏宁置业有关。2020年7月,仙林苏宁广场项目公司通过中融国际信托发行“骥业12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22.95亿元资金,计划将融得资金用于仙林苏宁广场建设。但去年9月,中融信托宣布骥业123号正式逾期。

同年,西安苏宁云著项目也通过陕国投信托发行了一项“苏宁置业专项债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资5.5亿元;为了推动西安高新苏宁广场项目和南昌苏宁广场项目,苏宁置业通过五矿信托发行了“璟荣25号苏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融资额约54亿元。这两个信托计划在今年均有到期情况。

巨额债务压身,苏宁置业却几乎丧失“造血”能力。其全国不少的项目,除极个别处于缓慢施工的状态之外,其余多数项目已停工数月乃至一年以上,甚至在苏宁置业“大本营”南京的项目,都不时被传出“烂尾”。

根据克而瑞地产公布的房企销售榜单来看,去年,苏宁置业全口径销售额由2020年的179.1亿元跌至94.6亿元,排在榜单第167位。今年上半年,TOP200房企的销售门槛为12.5亿元,但榜单上已经找不到苏宁置业的踪影。


-广东时代传媒集团出品-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苏宁集团最近发生了什么问题》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苏宁集团最近发生了什么问题、***5在线直播观看cba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