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提的,当然是我们的“火箭之父”——姚明!2008年,姚明依然是那位“东亚怪兽”级别的中锋,身高2米26的他不仅在场上扛起了火箭的筐筐,还在场外用那标志性的笑容让粉丝们感受到“暖暖的火锅”。那一年,姚明代表火箭打满了总共80场比赛,场均贡献20.2分、9.9个篮板,是球队的绝对核心。尽管在季后赛中火箭未能走得更远,但姚明的影响力依旧无人可挡,球迷们戏称:“姚明不是中国的骄傲,是全世界的宝藏。”此外,他还被评为那年NBA的全明星,成了联盟里数一数二的“东方风云人物”。
紧接着,不能不提火箭的“活宝”,他的名字叫麦迪(Tracy McGrady)。2008年,麦迪已经步入了篮球“老炮儿”的行列,但那独一无二的得分爆发力,依旧让人敬仰。那个赛季,他场均得到24.6分,成了火箭队的第二把火,还经常在比赛中上演“麦迪绝杀”,让对手心里直打鼓。不过,麦迪的NBA生涯也有不少“喜剧片段”,比如他曾经在比赛中摇摇晃晃的投篮动作,以及那一幕幕“未完待续”的伤病折磨。有人说,他是“篮球界的闲云野鹤”,总能带来惊喜,也能带来“哭笑不得”的瞬间。
然后是火箭的“老将拼图”——阿隆·布鲁克斯(Aaron Brooks)。2008年,布鲁克斯还只是一名新秀,那时他正用“绝佳的速度和投篮技巧”成为球队的潜力股。这位来自加州大学的后卫,身材虽不高,但“飞身快如闪电”,用数据和表现证明了自己。那一年的场均得分也达到了11.8分,成为火箭队中最具爆发力的角色之一。你知道吗?其实布鲁克斯的神操作不止一次在比赛中“秒杀”对手,跑起来就像“火箭发射器”,让对手看了都自愧不如。
除了主角们,火箭还拥有不少“地下宝藏”——比如雷克斯·阿尔斯通(Luther Head)、沙恩·巴蒂尔(Shane Battier)和凯文·马丁(Kevin Martin)。阿尔斯通以他的“街头篮球”风格赢得了一票粉丝,场上三分飙得飞起,曾在比赛中单节投中7个三分球,堪称“嘴炮神射手”。沙恩·巴蒂尔则是火箭的“铁血战士”,那一年的防守颜值爆表,为球队扛起“铁壁防线”,成为“心机boy”必备的“基础锻炼素材”。凯文·马丁是“得分机器”,他拥有“无懈可击”的外线投篮技巧,常常在关键时刻“亮剑”,从而让火箭的“逆袭”变成可能。
当然,2008年火箭的战术体系也不能忽视,那时的他们,不是靠“什么高调球队”带风,而是依靠“快、准、狠”的三分炮和爆发力。球队的主教练,艾尔斯顿(Rick Adelman),让火箭打出了“快节奏篮球”的火花,强调空间和传球,用“跑轰”战略打得对手细胞崩溃。据说,他的战术理念,就是:“只要快,没有打不赢的对手。”在这个理念下,火箭队的比赛节奏总是让人大呼“足够刺激,像是在看live版的海盗船。”
从球员到战术,从场内到场外,2008年的火箭都像是一串绚丽的烟火,无论是姚明的“中式花样”,麦迪的“戏剧人生”,还是布鲁克斯的“飞天遁地技巧”,都在那一年的火箭队组成了一段“篮球奇幻之旅”。不过,这一切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他们就像是篮球界的“绝地粉丝”,时刻准备着爆发出“逆天改命”的精彩瞬间。好吧,要不要猜猜,那枚曾经陪伴火箭走过那么多风风雨雨的火箭徽标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或者,是不是还能猜出,火箭队最会“挖宝”的球员是谁?或者……其实没有那么多秘密,大家都在看着同一场比赛期待“奇迹发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