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女排,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伴随着中国发展史而发展的一支球队,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正式成立,曾经在世界排球比赛历史上创下了第一个“五连冠”而登顶世界排坛顶峰,分别是1981年世界杯*、1982年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和1986年世锦赛*。
中国女排的成功是经过三十年努力拼搏奋斗的结果,是经历了几代人抛洒热血和汗水的结晶,她们从不放弃,敢于面对,永不言败的精神鼓舞的太多的中国人。
这里要单独说的是中国女排的12号,一个最让人受到关注的位置,主攻手。每次次主攻手的进攻,都让观看者心惊动魄,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得分,而且是向着胜利前进的步伐。她们需要更加精通排球场上的各项操作,例如扣球、传球、防守、拦网以及发球。
在中国排球的一些历史阶段,这些非常有特色的12号主攻手姑娘们,用她们的勤奋与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记录,受到世人的尊敬。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她们吧!
1981年,张洁云
江苏南通人,1956年出生,运动健将,最主要的获奖记录:1981年11月,日本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帮助球队获得*,这也是中国女子排球队第一次获得世界*,也是中国在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运动中第一次获得世界*。
1982-1984年,张蓉芳
四川成都人,1957年出生,是世界*,也是奥运*。1982年第九届女排锦标赛、1983年世界超级女排赛、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女排实现中国女排“三连冠”。
1985-1986年,巫丹
四川内江人,1968年出生,是“五连冠”成员之一,先后获得了运动健将和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97-2000年,邱爱华
江苏人,1977年出生,在1996年奥运会被郎平教练选中调入国家队。1998年世界女排锦标赛的亚军,1999年亚锦赛的*。
2001-2007年,宋妮娜
辽宁鞍山人,1980年出生,2001年被入选进国家队。曾获得200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亚军;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同年还获得了亚锦赛*和世界杯*;在20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也获得了*。
2010-2011年,薛明
北京人,1987年出生,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带伤上阵,最终以3-1战胜日本队。
2012年,曾春蕾
北京人,1989年出生,有幸入选伦敦奥运会大名单,在对阵劲旅巴西队时,个人斩下24分,帮助中国女排拿下至关重要的1分。
2013-2016年,惠若琪
大连人,1991年出生,2014年在女排世锦赛上帮助球队获得亚军,这也是近16年来的*战绩,将一度沉寂许久的中国女排又带了回来。2016年里约奥运会获得*。
2017-2021年,李盈莹
黑龙江齐齐哈尔人,2000年2月19日出生,2017年获得第十三届全运会U21女排*,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女排*、2019年女排世界杯*、2020年女排全锦赛*,2021年代表中国队参加2020日本东京奥运会。
东京奥运会足球比赛赛程26日公布,中国女足首场与巴西队的比赛将在远离东京的宫城体育场举行。
4月13日,中国队球员赛后庆祝胜利。
据透露,分在F组的中国女足与巴西队的比赛将在当地时间7月21日下午5点开始,宫城体育场位于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受灾地区宫城县,球场可容纳49000多人,曾经是2002年世界杯的赛场之一。
中国队的第二场比赛依然在宫城体育场举行,开赛时间是7月24日下午5点,对手是赞比亚队。小组第三场对荷兰队的比赛,中国队将移师横滨国际体育场,开赛时间是7月27日晚上8点半。横滨国际体育场是日本可容纳人数最多的体育场之一,1998年3月落成启用,共设有73237个座位,该球场也是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的举办场地。
4月21日,嘉宾在抽签仪式上。当日,东京奥运会足球比赛抽签仪式在国际足联总部苏黎世举行,中国女足与巴西、荷兰和赞比亚队分在同组。新华社发(国际足联供图)
东京奥运会女足比赛共有12支球队参加,分三组进行小组赛。根据规则,每个小组的前两名以及两个成绩*的第三名晋级淘汰赛。
这是中国女足第六次参加奥运会女足比赛,是亚洲参加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女足队伍。自1996年女足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中国队仅缺席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
(新华社)
在世联赛第一站结束后,基拉里曾发推文说,中国女排12号(李盈莹)的进攻是挺厉害,但是中国女排的3号(刁琳宇)能限制她。
昨晚,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相遇,双方展开厮杀。令基拉里担心的是,中国女排的12号(李盈莹)依旧在场上网友分享。不过更令基拉里担忧的是,他找遍了场上场下,却没有发现中国女排的3号(刁琳宇)队员,心中不免忐忑。不过随着比赛的进行,基拉里惊喜地发现,原来中国女排队内,能限制12号(李盈莹)高水平发挥的,不仅有3号(刁琳宇),原来16号(丁霞)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基拉里大喜过望,随即调兵遣将,趾高气昂地笑纳了16号(丁霞)送上的大礼,直落三局,击败了中国女排。其豪情万状的傲骄姿态,令中国女排的球迷们看得牙根直痒痒。
一、前排四号位,李盈莹几乎触不到球
连续两场,中国女排二传的战术组织便陷于了一个怪圈。每当李盈莹转到前排时,不管她跟前有无拦网队员,丁霞都是千篇一律地传三号位和二号位,若不是金烨进攻能力不足,相必也会传几个后三试试,甚至有一次,二号位面对美国女排的双人拦网,丁霞依旧传了龚翔宇一个后二战术球。总之就是一句话,到位球就是不传你四号位李盈莹。
不知道这是不是丁霞自作主张?抑或是中国女排教练组的特殊安排?反正球网对面站在场边的基拉里看得是一头雾水,脸上写满茫然。仿佛心里也在纳闷儿,难道这就是中国女排特有的失传已久的迷踪战法?
不管怎么说,中国女排0:3失利,打得毫无激情,与中国女排四号位的战术失败不无关系。排球场上有一个定律,一点打开,全盘激活。若是四号位李盈莹冲出来了,至少中国女排不会如此被动。每到李盈莹轮到前排时,三轮攻防,李盈莹仅获一次进攻机会,而且还大多数还是调攻球,怎么看这个战术安排和执行都不太科学。
二、后三打调攻,考验李盈莹的体能
李盈莹到了后排,倒是获得了不少打后三进攻的机会。
七场比赛下来,丁霞也在努力调动李盈莹的对角主攻。每当李盈莹轮到后排时,丁霞就开始重视四号位了,一次次把球传向四号位,有调攻,也有战术球。至此,笔者才发现,原来丁霞传四号位的技术也是相当有功底的。
可惜的是,李盈莹的对角主攻,在四号位的下球能力实在有限。这个时候,丁霞又想起了后排还有个李盈莹,于是便不间断地组织后排进攻,先前李盈莹在前排时被丁霞极度重视的三号位和二号位又再度被其放弃。被追发和频繁的后攻一次次消耗着李盈莹的体能,终于使其精疲力尽,防守上精力也跟不上了。没有了李盈莹在后排的攻防支撑,中国女排速败已是必然。
不得不说,放弃李盈莹的前排进攻,专炼李盈莹的后排攻防能力。中国女排的这个战术,相当奇葩,也是相当失败的。
三、丁霞与李盈莹,很难有战术配合球
丁霞与李盈莹在世联赛打了三场比赛,两人间很少战术配合球。
在印象中在这三场比赛中好像有三次战术配合,第一次是在与比利时女排之战时在袁心玥的掩护下的四号位平拉开,第二次是在与加拿大女排比赛的四号位李盈莹冲进扣杀。第三次好像也是在中加女排之战上的四号位平拉开。这三次战术配合,李盈莹都扣球掷地有声。令人大为不解地是,明明丁霞和李盈莹配合战术球,下球得分率极高,两人为什么不多打一些到位的战术球呢?至于调攻球,解放了一传的接应龚翔宇不是更合适的人选吗?
四、丁霞和李盈莹的配合,难有作为
通过东京奥运会和这次世联赛第二站的三场比赛看,丁霞曾经公开说过她传不好李盈莹的话是肺腑之言,至少我对此深信不疑。
可以预见,在中国女排今后的比赛中,指望丁霞传好李盈莹,对于技术已经定型的丁霞而言,已经是天方夜谭。两人彼此配合,难有作为,已成定势。既然如此,中国女排是时候断臂求生了。要么弃用李盈莹,重新物色攻手,打造新的进攻体系;要么放弃丁霞,选用能传好李盈莹的二传,以求胜绩。若是安于现状,一味苟且,中国女排的前景,着实不乐观。
结束语
有了16号(丁霞),抑制了12号(李盈莹),基拉里高兴了。中国女排却需要深思。失败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失败。
今晚中日女排再对阵,且看中国女排有无新变化。
文/梅长苏
一支球队的球衣号码是有传承的,足球场上大家对“10号球衣”赋予了特别大的意义,中国女排的球衣号码自然也不例外,此前大家对中国女排的“12号球衣”并无过多的在意,不过今年年初郎平对“12号球衣”的解读让我们对它有了更多的认识,郎平说她特意让李盈莹穿“12号球衣”是希望她可以像师姐惠若琪那样变得更为全面,此前她也建议过惠若琪穿“12号球衣”,因为这个号码是曾经老女排“五连冠”时期张蓉芳穿的,她希望惠若琪可以像前辈张蓉芳多学习,那中国女排历史上都有哪些球员穿过“12号球衣”呢?
张蓉芳。张蓉芳是中国女排“三连冠”时的主力,她和郎平打对角,张蓉芳身高不高,但她的进攻眼快、手快、较快、线路刁钻,这些特点弥补了她身高的不足,张蓉芳的技术非常全面,场上作风顽强,比赛发挥稳定,她是中国女排获得“三连冠”伟业的功臣之一,此外,张蓉芳还在1986年以主教练身份带队参加世锦赛,那届世锦赛中国女排最终获得了*创造了“五连冠”辉煌。
巫丹。很多人对巫丹没有过多印象,实际上巫丹是中国女排最年轻的世界*获得者,她在17岁时就随中国女排参加了1985年女排世界杯比赛,虽然那时她只是替补,但她也创造了中国排球最年轻的世界*记录,前中国女排主教练胡进对巫丹是欣赏有加,在胡进第一次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时,巫丹是当仁不让的主力,胡进第二次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时还不忘再次招进巫丹打悉尼奥运会,这时距离巫丹第一次进国家队已经有15年时间了。
邱爱华。邱爱华在国家队打主力的时间是短暂的,但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男子化的后攻让中国女子排坛第一次对“强力接应”有了更为深刻的探讨,1997年至1998年,邱爱华在中国女排担任了主力接应,她在1998年世锦赛上发挥相当出色,是中国女排获得世锦赛亚军的*功臣之一,不过由于伤病原因,从1999年开始,邱爱华就渐渐淡出中国女排主力阵容。
宋妮娜。宋妮娜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宋妮娜比冯坤早在国家队立足,她1999年就代表中国女排参加世界女排大奖赛以及亚锦赛的比赛,2001年陈忠和上任之后就确定以冯坤为核心的打法,宋妮娜只能沦为替补,实际上宋妮娜的传球技术不比冯坤差,宋妮娜比冯坤差的就是身高和拦网,从2001年到2006年,宋妮娜在中国女排的替补席上一待就是六年,虽然她上场比赛的机会很少,但是没有人会否认她的实力。
惠若琪。这个大家比较熟悉了,2013年郎平第二次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之后,她不仅让惠若琪改穿12号球衣,还让她担任中国女排队长一职,可见郎平对惠若琪有多看重,惠若琪在里约奥运会周期虽然受到伤病困扰,但是她还是比较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职责,2014年世锦赛上,她帮助中国女排时隔十六年再次进入决赛,2016年里约奥运会,凭借惠若琪攻防两端的出色表现,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获得奥运会*。
当然了除了以上几个人穿12号球衣时间比较长之外,其他队员也曾经有穿过12号球衣,比如栗晓峰执教中国女排期间的陈旭雅、俞觉敏执教中国女排期间的曾春蕾,此外“小赵蕊蕊”薛明也曾经穿过12号球衣一段时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女排12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女排12号、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赛程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