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休斯顿火箭队,别说篮球迷了,连路人甲乙丙都能背出“姚明”这两个字。毕竟,当年姚明带着火箭队球衣打球,火箭队的球迷基数直接飙升。那现在,火箭队是不是已经变成了中国的“主场”,打球都像是在家门口似的?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档子事,看火箭到底有多“中式”到底能不能拿“主场”帽子。
再聊聊球衣和官方合作。火箭队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与中国市场的密切互动。队服上曾有针对中国市场的特别设计,甚至有官方中文官网和中文社交媒体频道,直接用“老铁”的方式和球迷互动。火箭的海外市场营销团队仿佛变成了中国文化的急先锋,动不动就是“中美篮球友谊第一”等等,满满的“割韭菜”味道,但也不得不说,这种接地气的玩法很容易收割球迷的芳心。
运动员方面,咱们不能忘了姚明,他就像是火箭队的“中国VIP”。姚当年在NBA立下的江湖威望,成了火箭队和中国之间无法切割的桥梁。姚明不仅是球员,还是火箭管理层的重要一员,促使火箭队在中国的曝光度大大增强。姚明的存在,让火箭队就像是“移动的中国篮球文化展览馆”,吸引了不少中国球迷的眼球。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火箭队和中国市场绑得死死的,也并不意味着火箭队的主场就是中国。毕竟火箭队的主场还是休斯顿的丰田中心,球员们日常训练、比赛都是在美国本土。要说中国是“第 二个主场”,恐怕也只能算是名声在外的“网红第二家乡”。每到中国举办国际比赛或者季前赛的时候,火箭队的观众席肯定是人山人海的,欢呼声能穿越地球直达NBA直播间,这感觉哪怕不是主场,也能凑活着用。
聊完官方层面,我们来看看球员粉丝基础。如今火箭队的队员多多少少都和中国球迷有所“互动”,无论是通过社交媒体发中文问候,还是出席中国的商业活动。哈登当年打火箭,简直成了中国球迷的头号男神,每次刷他在中国街头吃美食的视频,火箭的品牌形象直线上升。虽然哈登后来走了,但火箭的“留守军”们也在努力撑起这面“中文大旗”。
值得一提的是,火箭队球迷文化里的中国元素已无处不在。赛事直播时的弹幕海洋中常见“火箭加油啊老铁”、“这球打得666”等网络流行语。甚至还有球迷自发做起了“火箭中文解说”,看个比赛氛围直接上天,这样的中国味儿,显然不是普通球队能比的。
不过火箭成了“中国主场”这事儿,有些槽点也藏不住。像有的球迷吐槽说,火箭对中国市场的热度远超对本地市场的重视,似乎让本土球迷“吃醋”了。毕竟在深夜听见“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旋律,估计休斯顿老爷们得蒙圈。但咱们这脑筋急转弯又挖掘个真相:火箭真的在休斯顿是主场吗?你去问问当地的烧烤店老板,估计他说的第一句话不是“火箭加油”,而是“快点换个好点儿的球员吧,我的生意跟胜负有啥关系啊?”
说到这里,火箭队作为球队,还是地地道道的美国球队,主场就在Houston。只是因为历史与市场的双重因素,火箭无可避免沾上了浓浓的“中国色彩”。这不只是商业策略,更像一场双边文化的炫技大戏,谁说篮球不能跨越国界,火箭就用行动给你讲明白了。
所以,火箭队是中国的主场?这问题问得有点像“鸡先有还是蛋先有”那味儿。毕竟不管怎么炒,火箭的比赛还是在美国打,球迷阵地依旧是美国,但在中国火箭球迷的热情那真是妥妥的“家门口”级别了。至于主场到底是谁,火箭英雄们可能也还在掂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