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提起NBA,说到勇士队,不少球迷居然是又爱又恨?特别是在网络上,诸如“勇士队讨人嫌”的讨论常常炸开锅。到底是啥神秘力量让金州勇士队成了众矢之的?抓紧小板凳,咱们今天就扒一扒这“勇士讨人嫌”的江湖传说,顺带来点“内味儿”!
先说说“跋扈感”吧!勇士队在比赛中经常上演“反向碾压”,比分甩得像追公交车似的,一看就没把对手放眼里,尤其是2018年总决赛横扫骑士,詹姆斯都得“叹号加问号”地看着对方。这种碾压风格,让对面队粉丝瞬间变成键盘侠,“讨厌勇士”的主流情绪就此培养起来,直接被打上了“霸权球队”的标签。
再谈谈勇士粉丝圈的“沙雕”行为。你看各大社交平台,勇士粉丝往往爱用“这是三分雨”、“肆虐模式开启”等表情包和梗词,活脱脱是“自嗨代表”。尤其在输赢不均的漫漫赛季里,这种“装B装到飞起”的话语火力极大,招人烦也是必然。毕竟谁不会说自己爱队牛逼,问题是勇士粉丝那种“尬吹”范儿,配合着主队成绩火力全开,简直成了“讨人嫌”的动力源泉。
说到主帅史蒂夫·科尔,同样是个大写的争议人物。有人夸他“战术大师”,有人说他“靠勇士人才发家”。在某些粉丝口中,“没他勇士哪有这么牛”,反过来对手粉丝则会“嘲”他靠三分狗战术抄袭山寨打球,这种“黑白两极分化”的评价,使得“勇士”形象曲线跌宕起伏,更加让人琢磨不透是不是该讨厌还是佩服。
再来聊聊勇士队的“戏码多”。从最早的德雷蒙德格林“口嗨+拉人耳朵”到克莱汤普森“被撞变脸”、库里的“碾压三分秀”,以及新星们偶尔的“表演时间”,勇士比赛时的“活宝”属性满满。有些球迷喜欢这种看比赛又看“八卦”的双重感受,有些人则直接喊“装X装到我头大”的惨叫,这种“喜剧与心理压力混搭”的气氛,让人恨不得一边骂一边又忍不住点赞。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勇士队的“身价和光环效应”。俗话说,“红了脸,绿了眼”,工资高得吓死人,广告代言一堆,上场都像赶时髦的模特秀,这种生活状态也让一部分“屌丝粉”眼红嫉妒,毕竟你家大街上卖个烧烤,和NBA场上飞扬的库里中距离投篮,是两码事啊。于是“讨人嫌”的理由又多了“不过人家生活太美我就怼怼”的调味剂。
勇士的崛起还带来了“后勇士时代”的各种质疑和羡慕,球迷们一边羡慕这波“蓝领+高科技”程度结合,一边说“这就是NBA玩不起的草根梦碎现场”,再掺杂着“勇士粉太狂妄”的吐槽,话题热度一路飙升,形成了极端分裂的球迷生态圈。
当然,别忘了“勇士梗”的魔性,比如“勇士三分雨”、“库里妈的神射手附体”、“勇士终结者变勇士du狗”等,这些网络用语像病毒般传染,极大丰富了社区文化,同时也给“讨人嫌”的标签增添了几分调皮捣蛋的喜感。
总之,勇士之所以“讨人嫌”,很大程度是他们太成功,太高调,太会“活灵活现地演绎篮球剧”,惹得别人既羡慕又酸,一边骂一边盯着,杜绝不了也逃不过。你问勇士有多讨人嫌?就像夏天蚊子,有时烦得要命,但不咬人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