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琼海市国营东平农场火箭队”,你第一反应是不是啥火箭科学研究团?错!这可不是哪天突然穿越来的航天局,而是海南琼海市一个让人哭笑不得又充满神秘感的“火箭队”故事。你可能纳闷了,农场跟火箭一搭半搭;别急,听我细细道来——这东西绝对能刷新你的三观。
说到“火箭队”,这名字有点诱惑人。其实这里讲的火箭队并非真的在发射火箭,而是一个业余篮球队,成立于东平农场内部的“篮球小队”,队员多数是农场的职工。你别小看,这帮大老粗篮球打得贼溜!他们之所以叫“火箭队”,传说是因为队伍成立时,队员们开玩笑说要像火箭一样“冲刺”,结果名字硬是火了一把。
这火箭队成立的时间已经有十多年了,从最初几个农场工人兴趣碰撞开始,发展到今天,几乎成了农场内部不可或缺的社团。每逢节假日,他们还会组织友谊赛,球场上的“火箭”们飙得比农机还带劲。没错,在琼海农场这样看似“严肃”的工作环境里,灌篮、三分球成了大家开心的味精。
说到打球,得透露一点小秘密——这火箭队的队长是个传说级别的人物,叫阿辉。阿辉不是别人,原本是个技术工人,但篮球底子深厚,身高一米八几,球风带点“飙车”式狂野,投篮精准到让对手怀疑人生。阿辉常被粉丝喊成“农场乔丹”,引得队友们笑翻天。
而且,火箭队的队服超级接地气,颜色主要是橙红色,估计是想呼应“火箭”名字,加上一点“国营气息”,胸前印着“东平农场”五个大字,那叫一个醒目。赛场上,这帮穿着农服打篮球的壮汉,真是让旁边的专业球队也得三思。
讲点更尴尬的—火箭队的训练场地其实就是农场的旧篮球场,场地不大,篮球架稍微有点歪,地面坑坑洼洼的,连个标准照明灯都没有。但这不妨碍他们拼劲十足,甚至还有人传说他们用“秘制农夫体能法”锻炼,上阵个个精力充沛,比城里那些光吃蛋白粉的人还猛。
每到比赛日,农场里的阿姨大妈们自动化身“助威团”,挥舞着自制的加油牌,喊着“火箭冲鸭!”氛围热烈得像开春的椰子园,充满乡土气息又夹杂着满满的生活喜感——这场面,非现场感受不可。
话说回来,你可能会问“这火箭队厉害吗?”至少在海南县级联赛和周边乡镇间,他们可是有点名气的存在。以往几次对外友谊赛,火箭队的表现被本地媒体称作“脚踏实地,爆发力十足”,一时间成为“农场篮球文化”的代名词。
更搞笑的是,队伍里还经常冒出来几位“不务正业”的趣味角色,比如负责给队员按摩的“老黄”,被称为“队医”,其实是农场食堂的大厨;还有穿着奇葩球鞋的“滑稽哥”,上场甩球时姿势能让围观群众乐翻天。火箭队可不是单纯追求胜利,他们更讲究团队的欢乐和默契。
说到收入问题,火箭队其实没啥奖金,这更像个业余兴趣团体,大家凑合着买买球鞋、请请客,奉献的是时间和热情。一点不像职业队那样刀光剑影,气氛反而像是邻家大哥带着小伙伴们一起练球打发时间。不过别小看这份默契,农场把火箭队当成提升职工凝聚力和精神面貌的重要“软实力”。
你知道吗?“火箭队”这个名字在网络上也火出圈了,有的网友调侃说:“这支火箭队打起篮球来,感觉比国防科技还靠谱一点。”还有专门的微信公众号偶尔会推送他们的比赛集锦,下面评论区经常炸锅,点赞数蹭蹭蹭往上涨。
要是你问琼海本地人,他们对火箭队感情那绝对是祖传的,尤其是那些在农场长大、穿过红领巾的老农们,看到火箭队打球,眼睛里都闪着光。毕竟这不仅是体育,还是乡土文化和人情味儿的载体。说不定哪天“东平农场火箭队”还真能带着农场品牌,豪夺什么乡镇篮球杯呢?
对了,讲道理,火箭队到底是怎么把篮球和农场“融合”得如此无缝?靠的就是他们“把汗水洒在泥土和球场上,耕耘的不只是收成,还有梦和兄弟情”。话说到这,突然想起一句话——如果火箭队参加NBA,是不是得改名叫“东平火箭农场”?听着就很有画面感呀。
行啦,讲了这么多,琼海市国营东平农场火箭队的牛X之处就在此。不信你自己去找找他们的视频,保准让你感慨一句:“原来农场里也有‘宇宙飞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