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9到12岁的孩子学篮球,那可不是随便拿个球就扔门口敲门那么简单。这个阶段的小篮球手,正值“长身体”和“大脑两边开花”的黄金时期,咱们得给他们安排得明明白白,训练不能少但也不能太烧脑,得科学又有趣!废话不多说,手把手教你打造属于小队星的黄金训练菜单!
1. 基础球感培养,打好“根基”
首先,别急着让孩子上篮或者花式运球,咱们要先让他们和篮球亲密接触。什么叫亲密接触?反复练习拍球(控球)、传球和接球。建议每天10-15分钟的拍球练习,从低拍球(球碰地不离脚尖远),到高拍球“飘起来点儿”,再到单手拍球,双手交替拍球,逐步增加难度。
练习小Tips:音乐响起时拍球,节奏快了拍得快点,节奏慢了放慢,顺带练练节奏感,这招既能防止孩子走神,也能培养他们的节奏感,避免成为“机器人式”拍球怪。顺便膜拜一下那些拍球还能刷抖音的小孩,羡慕嫉妒恨了哈!
2. 传球技巧,群体合作的开始
篮球本质是团队运动,所以传球不能偷懒。推荐从最简单的胸前传球开始练起,和孩子面对面,两人一组,目标是准,不是随便扔,传球要稳定、准确。传球练习时间建议15-20分钟/天,也可以变成游戏,比如传球接力赛,或者传球接“炸弹”游戏,输的人要做俯卧撑,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
顺带爆个料,NBA很多大神小时候传球练到“瞎了眼”都没事,就是为了最后球场上能一脚传出“天衣无缝”的妙传,想想詹姆斯那传球*度,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3. 运球训练,内外兼修更带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能理解简单的动作分解了,但不建议直接教复杂的“胯下”、“背后”运球,先从左右手交替拍球入手,保证两只手都能均衡发展。
训练重点:场地上做“绕桩运球”游戏,可以用塑料瓶或者锥桶摆成一排,让孩子带球穿过障碍,提高控球能力。时间建议20分钟左右。别忘记穿上鞋带绑紧,英雄好汉也怕绊倒。
偷偷告诉你,穿过锥桶的时候,教孩子抬头看远方,这样才能培养控球时的视野,而不是低头看球变成“低头族”!
4. 投篮姿势纠正,从萌新到小神射手的第一步
投篮是最显眼的技能,但很多家长和小球员容易急功近利,从一开始就想三分都投出去,结果姿势烂,手感慌。
建议先教孩子“肘部夹球、手指控球、脚步站稳”的标准动作。每次训练15分钟的定点投篮,距离可以先设定在篮筐前的近距离,比如罚球线,慢慢增加距离。这里重点:动作标准多过出手次数,质量第一。
小tips:投篮后跟进抢篮板的动作也别忘练习,培养抢篮板意识和身体对抗的小技巧。
5. 速度与耐力训练,谁说小学生不能跑满场
篮球场上跑起来,不像跑马拉松,短距离冲刺和快速恢复同样重要。建议在训练中加入短跑,比如30米冲刺3组,间隔休息30秒,强度适中。也可以玩“鬼抓人”游戏,让孩子在欢笑中提升敏捷性和爆发力。
不过别让孩子累成狗,教练们都知道,笑着跑的孩子,才是篮球场上的“开心果”。
6. 篮球规则和团队意识,别光会投篮还得懂规矩
9-12岁是理解能力开始增强的阶段,家长和教练应该耐心教孩子篮球的基本规则,比如运球走步、犯规定义、换人规则等。可以用漫画书或动画视频辅助讲解,效果更佳。不然场上变成“乱打乱撞”,不仅影响场面,孩子自己也抓不住重点。
此外,养成互相鼓励、积极配合的团队精神,比谁得分高更重要。毕竟,篮球是1+1>2的游戏,团队魂满满,才是真的牛。
7. 日常饮食与休息,别让球场表现变“小白菜”
训练多了,能量补充和身体恢复跟得上吗?9到12岁正长身体的阶段,饮食要注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均衡摄入。多吃鸡蛋、牛奶、香蕉和坚果,少吃垃圾食品,保持充足睡眠,至少8-9小时为佳。
顺带提一句,训练前别吃得太饱,训练时别喝冰水,身体机能和肠胃要配合起来,否则容易拉肚子,影响训练节奏。
8. 心态培养,做个不怕输的篮球侠
赢输了算什么,重要的是热爱和坚持。尤其这个阶段的孩子,挫折感可能让他们瞬间灰心丧气。教练和家长要多鼓励和引导,告诉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更要让他们享受比赛的过程。
记住不必一味追求完美,偶尔出错时可以“哎呀妈呀,我菜得可爱”,保持轻松心态,才能越打越嗨皮!
9. 训练装备推荐,学篮球还得装备到位
鞋子一定要买专门的篮球鞋,防滑防扭伤;运动服轻便透气,千万别穿个闷柴柴的棉袄去跑步,那真是“裤裆冒烟”。同时备个护膝护腕,对于活泼好动的小盆友们减少受伤尤为重要。
此外,一个弹性好的篮球(7号是成年男子标准,9到12岁用5号较合适)更能帮助孩子练习控球,更能培养手感。
10. 每周训练频率和时间安排,兼顾学习才是王道
建议每周训练3-4次,每次控制在60-90分钟,保证训练强度和休息时间均衡。别让孩子训练成“苦哈哈”,同时也不耽误功课,毕竟“读书破万卷,球技不荒废”,知识和技能一起装满脑子,才是聪明的孩子!
话说回来,你知道为什么篮球场上总有一两个小朋友拿球像是在“炒菜”吗?因为他们其实是在练习“怎么把球拍成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