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纪录的百人斩”。
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外围与日军多次进行激战,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路攻击。
南京大屠杀(日语:南京虐杀事件、南京大虐杀)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
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1、例如,1937年11月30日的《东京日日新闻》报道了他们已达到80人的斩杀数,而到了12月13日,向井敏明少尉的斩杀数达到了106,野田毅少尉紧随其后为105,两人在紫金山麓的决战中,决定将竞争提升至一百五十人斩。
2、年11月30日,《东京日日新闻》首次报道了向井敏明少尉与野田毅少尉进行的“百人斩竞赛”。两人所在的片桐部队在快速突破常熟、无锡防线时,展现了惊人的战斗效率。
3、石美瑜在宣判时指出,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行为违反了海牙陆战规例和战时俘虏待遇公约,构成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他们的行为极端残忍,是人类的公敌,因此被判处极刑,以警示世人。在被判死刑后,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狱中度过了40天的恐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