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square meter平方米;
2.cubic meter立方米;
3.centimeter 厘米;
4.meter 米;
5.pound 磅;
6.litre升;
7.millimeter毫米;
8.inch 英寸;
9.yard 码;
10.gallon 加仑;
11.carat 克拉;
12.millilitre毫升;
13.foot英尺;
14.acre 英亩;
15.ton 吨;
16.mile 英里;
17.kilometer 公里;
买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既要自己喜欢,又要家人满意,还要朋友认可,最后还得买得起。
你买日系车,别人说安全性低;你买德系车,别人说烧机油;你买美系车,别人说油耗高;你买国产车,别人说不耐用。
绕了一圈后发现没有一款车是能够被大家认可的,每个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既然这样,那我们在买车时就应该做到让自己喜欢、满意、认可。
第一条,家用车销量就是口碑
第一次买车可能会在网上看各种车型的评测,劳斯莱斯的缺点是保养贵,宾利的缺点是操控差,3系的缺点是底盘软,C级的缺点是动力弱,看多了以后就会发现车无完车,任何一款车在大家眼中都有缺点。
很多时候车评人夸的车,销量未必就会高,凡尔赛C5 X刚出来时,大家都在夸,只要说缺点,网友就说是车黑。
凡尔赛的好评与销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最高时月销5000多辆,现在已经跌到月销2000多辆,销量还不如迈锐宝XL。
车评人夸一辆车是从车企的角度出发,堆配置就是性价比高,造型独特就是有设计感,他们都忽视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没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评车
消费者在考虑买一辆车时,配置和外观只是参考的因素,并不是决定下单的关键,最终还是得看耐用性、燃油经济性以及品牌力。
凡尔赛C5 X是好产品,但缺乏认可度,不能怪消费者不领情,只能说法系车之前欠下的债太多,突然推出了好产品,需要消费者慢慢消化,同时需要市场来检验。
看一眼B级轿车销量排行榜,凯美瑞第一,雅阁第二,亚洲龙第三,天籁第四,日系车独占前四,帕萨特和迈腾只能位列七八位。
凯美瑞是什么车?
加速绵软无力,价格坚挺无比,内饰很廉价,二手很保值,空间很一般,销量却能过两万。
任何一辆车都可能有高光的时刻,众泰SR9当初也能月销破万,可是短暂的辉煌过后就被消费者无情的抛弃了。
被网友一骂就能停车的车型,说明本身就有致命的问题;被网友各种骂,却依然能够保持住高销量,说明只是名声不好,但产品力是真的强。
当我们不知道买什么车时,按照销量排行榜上选就对了,要相信广大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被市场和消费者检验过的车型,要是还能保持住高销量,那就是一辆好车。
譬如长安CS75 PLUS和哈弗H6,虽然油耗高了点,但是动力、空间、配置、用料在同级别车型中优势明显,当优点大于缺点,油耗高就可以被忽视了。
高销量的车型不一定是性价比最高的,但一定是购买之后出错最少的,很多时候,销量本身就是最真实的用户反馈,是真金白银下的评价,而不是网友一时的口嗨。
第二条,高配对新手很有用
很多人说高配置是智商税,配置高了要多交购置税倒是真的,很多配置确实也用不上,还无形中增加了故障率。
有些配置是提升舒适性的,有些配置是提升豪华性的,而有些配置是提升安全性的。
对于老司机来说,高配置可能没有用,他们有足够的驾驶经验降低行车风险,而对于新手司机来说,可能连倒车入库都困难,高配车型配备的360°全景影像就非常有用了。
包括主动碰撞功能、自动驻车功能、后视镜自动加热、胎压显示、盲区预警等功能。
这些配置只有高配车型才有,虽然是车企的营销手段,需要我们多花钱购买,但对于提升行车安全效果显著。
或许高配车型要多花几万元,但是成功避免一次交通事故,那么就不是多花钱的问题了,而是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安全。
因此,新手司机第一次买车,在自己预算内购买高配车型是非常必要的,不是智商税,而是“安全税”。
第三条,没有必要贴车衣
买车以后,很多人都在纠结要不要贴车衣,我也曾经纠结过这个问题,最后咨询了很多美容店老板,他们给出的答案是:非必要不用贴。
可以明确地说,车衣确实可以起到保护原厂车漆的作用,小的刮痕不容易伤到车漆。
问题是,好的车衣太贵,动辄上万元,要不是什么豪车,十几万元的家用车补漆也就几百元。
车衣可以防车漆刮花,可大家有没有想过车衣伤了怎么办?再花上万元贴个车衣,这成本可比补漆高多了。
次的车衣老化快,容易腐蚀车漆最外层的清漆,撕膜的时候会把清漆带下来,导致原厂车漆暗淡无光。
便宜的车衣很难撕下来,工时费可能比车衣还贵,最后是车漆伤了,钱也花了,啥也没得到。
最为关键的是,贴车衣很考验技术,好的师傅切膜,膜放车上切,不伤油漆,不伤玻璃,不用任何直尺,切的膜,要直线有直线,要弧面有弧面。
要是刀工不好,可能车漆上都是划痕,而且你还不知道,等到发现时已经是2年以后了,到时候可能连店铺都不在了,维权都找不到人。
第四条,车窗膜一定要用好的
买车以后4S店都会送原厂车窗膜,但不是在4S店贴,而是去合作的贴膜店施工。
我们去贴膜的时候会遇到各种推销,希望我们加点钱贴更好的膜,贴好膜没有错,但是花了钱能否贴到优质的膜就是问题了。
很多车主不怕多花钱,就怕多花了钱,还是贴了劣质膜,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劣质车窗膜耐用性差,过两年就会气泡,一是阻挡视线,二是撕了后巨臭,异味足以把人送走。
车窗膜要选择大品牌的,虽然小众品牌性价比高,但是稳定性差了点,可以选择,3M、威固、龙膜等等。
不过,现在大品牌也假货泛滥,选择一家靠谱的美容店很重要,最好是要美容店给质保,至少是两年以上。
贴膜选对颜色很重要,要保证最起码的透光率,一是保证视野清晰,二是保证年审可以过关。
还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每个人对于光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左右两侧车窗是否需要切三角要考虑清楚了。
有些车主车窗全贴了,白天可能影响较小,可是到了晚上车窗就会各种反光,难以看清车后路况,容易造成一定的行车风险。
还有就是后挡风玻璃最好不要贴,现在后挡风玻璃都是带加热电阻丝的,贴膜容易在后期损伤电阻丝,导致后挡风玻璃丧失了除雾功能,同样影响视线。
第五条,新能源车可以买
现在买车除了纠结买轿车还是SUV,还要纠结买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
很多人对于新能源车误解挺深的,认为新能源车有里程焦虑,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件事,电动自行车在市区行驶有焦虑吗?很显然没有。
电动车只有跑长途时才有里程焦虑,市区代步好几天才需要充一次电,用车是非常方便的。
现在城市里代步最好的选择就是电动车,用车成本低,平顺性好,用车体验比同级别燃油车要好很多。
当然了,我不是在否定燃油车,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电动车是不错的选择。
电动车的缺点是成本溢价,尤其是经过几次集体涨价以后,新能源车在燃油车面前没有价格优势,而新能源车的优势是开的越久性价比越高。
还有一点是值得大家注意的,补贴退坡以后,新能源车的发展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绿牌在未来或许将变得更加重要,你的城市是否也会出现蓝牌限行,这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写在最后
买车要多试驾,而不是道听途说,听一百句建议,还不如试驾一次,换挡平顺性,乘坐舒适性,车机流畅性,只有亲自感受过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
最后想要告诉大家,买自己喜欢的车,而不是别人满意的车,看上国产车就果断购买,强大自己的内心,做自信的中国人。
打绝地求生的时候大家应该对子弹的名称感到很迷,什么7.62毫米子弹,5.56毫米子弹,.45英寸子弹,以至于有些妹纸解说游戏的时候突然冒出一句UMP现在改用0.45毫米子弹了,怪不得输出还不如以前9毫米子弹的UMP
啊咧?明明是.45英寸被说成0.45毫米,鼻梁姐都要打人来好吗?
今天狗子我就来带大家了解了解子弹的命名方式。
第一种最常见的是口径*壳长(毫米),这里的口径指的是阳膛线直径(并不是弹头直径,弹头直径会比阳线直径要大一些),比如说老毛子AK的7.62*39。就是指口径7.62毫米(实际弹头直径是7.92),壳长39mm。
相同的,中国特色5.8*42mm子弹就是5.8mm口径,壳长42mm。
这种公制的命名方法被普遍使用,但我们也常能看到一些在数字x数字后边带个英文字母的,比如13.9*99B(B是belt的缩写,指弹底定位带)
7.62*54R(R是rimmed的缩写,指带底缘子弹),
而38大盖的子弹是6.5*50SR(semi-rimmed半凸缘),注意看弹底凸缘很浅,而且还有一道凹槽。
另外老生常谈的像6.35mm 7.62mm 12.7mm这些口径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不是整数,其实这是英制单位转化成公制的结果,比如上边这三换成英制单位则分别是.25、.30、.50。
而使用英制单位的也基本都是一水英联邦和美国,但这里有个很迷的地方,不少英制单位子弹喜欢用弹头直径而非弹膛阳线直径命名。比如.308温切斯特,这玩意实际上和7.62x51一个尺寸,但是.308转成公制单位的话是7.82mm,而这是它的弹头直径,7.62是它的阳线直径。
还有更迷的就是.357Mag和.38SP,这两都是左轮的凸缘弹。实际上他们的弹头直径都是9mm左右,.38是按照阳线命名法,而.357则是按照弹头直径命名...他们可以通用(因为.357膛压大,弹膛也长,因此可以兼容.38,而.38不能兼容.357)
另外早期的英制口径还有后缀年份的命名法,比如春田家1906年定型的.30-06就是为了和他前几个兄弟1901年的.30-01和1903年的.30-03区分开来。
但是到了后来,.30口径子弹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弹药厂都有自己设计的.30子弹,记年份就太暴躁了,那就口径后面干脆加厂家吧,于是就有了.300 WincheserMagnum,.300 Reminton ultra Magnum .300 Weatherby Magnum .300H&H magnum等等。吃鸡里边的.45ACP的英文也是代表Automatic Colt Pistol(柯尔特自动手枪)
而有些老弹特别是黑火药弹命名则是口径+装药量,比如.30-40Krag代表.30英寸口径,40格令装药,(关于格令这个单位,红脖子最先用来称粮食的,约等于一粒麦子的重量,后来发现用来称“狗粮”也合适。1格令合64.8 毫克)而.45-70全称.45-70-300,指口径.45英寸,装药70格令(4.54克),铅弹重300格令(19.4克)...看着就蛋疼
而一些现代的野猫弹命名则简单粗暴,改口后的口径+原来的口径(儿子-他爹)就完成了比如.243win也叫6mm-.308win,.260rem就是6.5mm-.308win还有7mm-.308,.338-.308等等反正狗子手里这一串野猫弹都是.308改
而霰弹枪弹命名则是**号,一般都是八号、十号、十二号、十六号等等,意思就是说一磅铅可以熔铸几发该霰弹的弹头,一磅铅可以熔铸十二发十二号铅弹(道理我都懂,但你看那2号霰弹,确定是用来打猎的吗吗?)
差不多一众子弹命名方法都在这里了,下次再把.45英寸口径说错,我可能要被45姐凌虐了
打绝地求生的时候大家应该对子弹的名称感到很迷,什么7.62毫米子弹,5.56毫米子弹,.45英寸子弹,以至于有些妹纸解说游戏的时候突然冒出一句UMP现在改用0.45毫米子弹了,怪不得输出还不如以前9毫米子弹的UMP
啊咧?明明是.45英寸被说成0.45毫米,鼻梁姐都要打人来好吗?
今天狗子我就来带大家了解了解子弹的命名方式。
第一种最常见的是口径*壳长(毫米),这里的口径指的是阳膛线直径(并不是弹头直径,弹头直径会比阳线直径要大一些),比如说老毛子AK的7.62*39。就是指口径7.62毫米(实际弹头直径是7.92),壳长39mm。
相同的,中国特色5.8*42mm子弹就是5.8mm口径,壳长42mm。
这种公制的命名方法被普遍使用,但我们也常能看到一些在数字x数字后边带个英文字母的,比如13.9*99B(B是belt的缩写,指弹底定位带)
7.62*54R(R是rimmed的缩写,指带底缘子弹),
而38大盖的子弹是6.5*50SR(semi-rimmed半凸缘),注意看弹底凸缘很浅,而且还有一道凹槽。
另外老生常谈的像6.35mm 7.62mm 12.7mm这些口径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不是整数,其实这是英制单位转化成公制的结果,比如上边这三换成英制单位则分别是.25、.30、.50。
而使用英制单位的也基本都是一水英联邦和美国,但这里有个很迷的地方,不少英制单位子弹喜欢用弹头直径而非弹膛阳线直径命名。比如.308温切斯特,这玩意实际上和7.62x51一个尺寸,但是.308转成公制单位的话是7.82mm,而这是它的弹头直径,7.62是它的阳线直径。
还有更迷的就是.357Mag和.38SP,这两都是左轮的凸缘弹。实际上他们的弹头直径都是9mm左右,.38是按照阳线命名法,而.357则是按照弹头直径命名...他们可以通用(因为.357膛压大,弹膛也长,因此可以兼容.38,而.38不能兼容.357)
另外早期的英制口径还有后缀年份的命名法,比如春田家1906年定型的.30-06就是为了和他前几个兄弟1901年的.30-01和1903年的.30-03区分开来。
但是到了后来,.30口径子弹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弹药厂都有自己设计的.30子弹,记年份就太暴躁了,那就口径后面干脆加厂家吧,于是就有了.300 WincheserMagnum,.300 Reminton ultra Magnum .300 Weatherby Magnum .300H&H magnum等等。吃鸡里边的.45ACP的英文也是代表Automatic Colt Pistol(柯尔特自动手枪)
而有些老弹特别是黑火药弹命名则是口径+装药量,比如.30-40Krag代表.30英寸口径,40格令装药,(关于格令这个单位,红脖子最先用来称粮食的,约等于一粒麦子的重量,后来发现用来称“狗粮”也合适。1格令合64.8 毫克)而.45-70全称.45-70-300,指口径.45英寸,装药70格令(4.54克),铅弹重300格令(19.4克)...看着就蛋疼
而一些现代的野猫弹命名则简单粗暴,改口后的口径+原来的口径(儿子-他爹)就完成了比如.243win也叫6mm-.308win,.260rem就是6.5mm-.308win还有7mm-.308,.338-.308等等反正狗子手里这一串野猫弹都是.308改
而霰弹枪弹命名则是**号,一般都是八号、十号、十二号、十六号等等,意思就是说一磅铅可以熔铸几发该霰弹的弹头,一磅铅可以熔铸十二发十二号铅弹(道理我都懂,但你看那2号霰弹,确定是用来打猎的吗吗?)
差不多一众子弹命名方法都在这里了,下次再把.45英寸口径说错,我可能要被45姐凌虐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毫米的英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毫米的英文、购车指南及注意事项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