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办好一次会,带动一座城”,为全运会而生的地铁14号线一直以来备受市民关注。
连通“港务区-全运会-北客站”,可以说是西安的“世博线”和“迪士尼线”。今日(6月 25 日)上午,西安地铁14号线启动试乘,「城记」进入站内,体验这条市民期待已久的全运线路。
01/多图曝光14号线
作为十四运会重要的交通设施配套工程,西安地铁14号线是西安轨道交通三期项目中率先开建的第一条线路。我们一起来抢先看一下关于14号线的最新情况。
地铁14号线车厢内部▼
▼地铁14号线主要站点及出入口
▼北客站北广场◎西安城记
▼西安工大·武德路◎西安城记
▼北辰◎西安城记
▼奥体中心◎西安城记
▼双寨◎西安城记
▼新寺◎西安城记
▼港务大道◎西安城记
▼贺韶◎西安城记
备注:贺韶站装修风格“裸装”工业风,不采用吊顶,西安地铁所有站点只此一站。
备注:以上照片版权归属于西安城记,摄影:赵卓。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
可以看出,14号线新车有淡蓝色和渐变色座椅,清新别致。与已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相比,除颜色外,14号线列车最大的不同就是出现了像公交车一样的横式座椅。
在列车门两侧扶手处,新增了供乘客站立时倚靠的靠板;车顶部装有美观的圆环状灯带,配上精准指引站内设施的综合信息屏,不仅让车厢更明亮,也让市民的出行更加从容舒适。
列车方面,使用中车长春客车厂制造的地铁B型车,6辆编组,一期投入13列。
电客车每节车长19米,宽2.8米,高3.8米,整列车额定载员1404人,最大载员为1792人;电客车最高设计运行时速每小时100公里,车辆设计寿命30年,车体材料为不锈钢材料,采用直流1500伏架空接触网受电方式,一期计划投入13列电客车。
02/全运专线横贯城北
作为助力14运的“全运线”,全长13.7公里,均为地下线,途经未央区、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设车站8座,其中换乘站3座。
西安地铁14号线一期工程于2017年4月30日开建,克服种种困难(比如首次不截流、长距离下穿灞河)于2020年4月21日实现“洞通”。
7月30日实现全线“轨通”、9月18日实现“电通”。2021年2月23日该线路已通过工程验收,2月25日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
东至国际港务区◎NEWS
西至西安北站◎NEWS
十四号线东至“国际港务区贺韶村”——中国第一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国际陆港,西至“西起北客站(北广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
将与既有机场城际线贯通运营,连接机场、北客站两大综合交通枢纽及奥体中心,对加强轨道交通与综合交通系统衔接、承载全运客流具有重要意义。从咸阳机场到达奥体中心用时33分钟,从北客站到奥体中心只需10分钟。
西安地铁14号线全线线路图◎制图/城记智库
▶西安地铁14号线(包含机场城际段)
起始| 机场西(T1、T2、T3)站-贺韶站
全长 | 42.96公里,车站18座
速度丨最高100km/h
开通 | 计划2021年6月底开通运营(贺韶-北客站段)
地铁14号线在“大西安”发展至关重要:第一,作为“全运会”配套工程,为“全运会”顺利召开提供有力支撑;第二,连接机场和西安北站两大交通枢纽及奥体中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空港、高铁和陆港的串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地铁14号线将与既有机场城际线贯通运营,通车后,从机场西站至贺韶站统一采用地铁票价,意味着不仅14号线与1-9号线采用同样票制,且机场城际铁路也将降为地铁票价。
03/城市北部未来已来
全运会之于西安的意义已无需赘述,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迪士尼就可以看出。
而地铁14号线,作为西安全运会的“先行军”。它将于地铁二、三号线等实现换乘。同时,从北客站将有地铁二号线、四号线、十四号线和机场城际铁路等四条轨道交通。
3月12日,就在西安地铁官方发布的“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项目导向标识改造”项目公告中,明确提出“2021年6月西安地铁14号线将与机场线贯通运营”,并将对站内标识进行统一更换。目前,机场城际线全段,已在逐步更换为“地铁14号线”标记。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NEWS
届时,地铁14号线将成为连接机场和西安北站两大交通枢纽及奥体中心的快速通道,也将提升轨道交通网络通达性。
在过去的一年,西安东部在城市开发和基建上按下了快进键。西安东部,被“国际开发交流轴”贯穿,成为以现代服务、文化体育、会展职能为主的生态型现代服务新中心。
放眼整体,如今城东的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和临潼国家旅游度假区已连成一片。其中,浐灞更是从“生态立区”角度出发,实现“以绿色换未来”。
而在14号线串联起的经开区、国际港务区和浐灞生态区三大国家开发区围合的区域,在以全运会为中心的两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堪称西安最美的湿地公园、河面最宽的灞河、多所大学校区等。
奥体轴线效果图◎NEWS
已成为大西安城市“北跨”和“东拓”重要支撑的14号线/机场城际,必然成为核心层次的轨道交通线路。
实际上,在“东拓”和“北跨”战略中,浐灞实际上已与经开区、港务区等连成一片,成为千万人口都市的低密之城,全运会亦加速了区域成为西安现代服务、文化体育、会展职能为主的产业功能。
在“全运会”的带动下,随着地铁14号线的开通,浐灞的主城区化也将不断提速,西安东轴的现代服务产业将加速发展,人口的迁入也将不断提速。
并且,西安临空经济区、高铁新城、国际港务区等的未来已经到来,这无疑将全面提升城市区域的融合,重塑西安城市北部自然、产业和城市系统。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逐渐驶入快车道,金融如何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重要课题。4月22日,由紫金山实验室、中国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技术与产业联盟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所、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研究所、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所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险研究所(筹)、太平再保险(中国)公司协办的网络安全保险发展论坛在南京举办。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目前,网络安全保险产业面临政策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行业标准规范缺乏、产品数量有限、客户认知不足等问题。未来,应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促进网络安全保险需求释放,培育构建网络安全保险生态,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潜力巨大
据悉,网络安全保险是由计算机犯罪责任险演变而来。欧洲网络与信息安全局将网络安全保险定义为承保网络空间相关风险(包括赔偿责任财产损失和盗窃、数据损坏、网络中断收入损失和计算机故障或网站污染等)的保险。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网络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网络安全保险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我国网络安全保险市场潜力可期。未来,随着网络安全保险逐步将数字货币、商业机密、知识产权、声誉损失等纳入保障范围,数字资产将得到更好保障。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兼信息政策所所长黄鹏同样对我国网络安全保险发展持乐观看法。据黄鹏介绍,从保费来看,2021年,我国网络安全保险保费规模预计7080万元左右,较2020年增长3.2倍以上。从服务机构来看,约20家中资保险公司具备网络安全保险相关产品和承保能力,备案了超过50款网络安全保险产品。从产品类型来看,企财险接近半数,责任保险共有10余款,还有综合保险、应急响应专项险等其他类型险种。从服务模式来看,国内保险公司与网络安全专业技术机构开展合作,融合保险机制与网络安全技术服务,能够基本完成网络安全保险产品业务。
“当前我国网络安全保险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江苏省保险学会秘书长刘玉国认为,网络安全保险本身具有跨行业、跨领域和跨机构的复杂属性,保险公司在开展业务的时候,面临较大的行业和技术壁垒,这使得保险机构入场不易。因此,网络安全保险健康发展,单靠保险公司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多主体协同推进,形成合力,握成拳头,共同培育和开拓市场。
叫好不叫座
“推进网络安全保险早已成为业内普遍共识,但我国网络安全保险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表示,2021年我国网络安全保费收入不到1亿元人民币,这与我国庞大的数字经济规模极不相称。因此,创新推进网络安全保险刻不容缓,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开辟市场蓝海、信息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都需要保险业的创新服务和助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总工程师田慧蓉认为,网络安全环境日趋严峻,安全损失呈指数级增长。从国内外经验看,目前网络安全保险发展趋势有三个方向,一是保险公司持续优化网络安全保险产品,二是“保险+安全服务”的业务模式已逐步成为行业共识,三是跨行业数据共享分析机制逐步建立。但目前,网络安全保险产业面临的政策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行业标准规范缺乏、产品数量有限、客户认知不足等问题开始凸显。
邬江兴表示,希望网络安全保险能够在关键领域先行先试,比如在新基建、数字城市、云计算和数据中心、新能源或智能网联汽车、数字人民币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率先试点。
太平再保险(中国)公司副总经理李立松表示,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和数据安全风险突出,是网络安全保险的重要使用场景之一。
同时,李立松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保险解决方案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网络安全保险不是一个单一的保险产品,而是一整套的服务体系。保险公司应该提供专业化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多场景定制化保险产品,有机连接各参与主体,打造保险及风险管理服务新生态。
培育生态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网络安全风险挑战日趋严峻,这对网络安全保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周延礼建议,通过开展网络安全保险试点工作,丰富网络安全保险供给,带动网络安全投保需求释放,提炼网络安全保险标准规范,促进各类主体深度协同,推动形成健康有序的网络安全保险生态。
人保财险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王露建议主管部门对市场培育加大力度,配套网络安全保险的投保相关优惠政策,统一网络安全服务标准。此外,引导更多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网络安全设备公司、科技服务公司、风险评估公司、专业经纪公司、科研单位等机构,参与搭建网络安全保险服务体系,丰富网络安全保险的基础数据,提供更多贴合企业风险管理需求的创新保险产品。
安达保险是国际上深耕网络安全保险的机构,全球市场份额超50%。对于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安达保险江苏分公司总经理马明表示,在产品设计方面,中国可以借鉴海外网络安全保险组合售卖的形式。在国外,网络安全保险并不是以单独的网络安全保单的形式售卖,而是和财产险、责任险等其他险种结合在一起。此外,在产品保障和服务方面,建议中国保险公司更加注重后端的应急响应服务,例如法律咨询、反欺诈咨询等相关服务。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处长肖俊芳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积极把握网络安全保险发展机遇,探索我国网络安全发展路径,推动网络安全保险健康发展。一是加快完善网络安全保险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网络安全保险相关政策。二是促进网络安全保险需求释放,面向电信和互联网行业,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行业领域,探索开展网络安全保险试点,促进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推广应用。三是培育构建网络安全保险生态,鼓励网络安全企业各类保险机构积极参与网络安全保险生态建设。
有温度的楼市数据,有态度的专业观点,关注“地产S姐”头条号,带给你更多楼市干货。
上月底虽然没有等来西安2022年度学区划分,但是地铁却迎来意料之外的好消息。
5月31日,西安市住建局印发《西安市住建领域稳增长二十条措施》的通知,里面明确提出今年底前,完成《西安市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逐级启动报批。
这是官方首次明确针对西安地铁四期建设规划给出时间节点。
壹丨地铁四期规划报批
早些年,立交桥是城市特别值得骄傲的名片。
城市规划是围绕汽车半径来建造城市,修了许多立交桥、快速路,城市向四周摊大饼式发展。
2011年,西安进入地铁时代,地铁也成为了见证城市竞争力以及综合实力的硬指标。至今西安地铁开通已近11年。
伴随西安地铁四期进入报批倒计时,纳入四期规划的地铁线路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去年9月1日,《2021年版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资源共享专题研究项目招标公告》通过西安地铁官网发布,这也是西安地铁四期建设规划的前置研究项目。
根据公告内容来看,招标研究的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资源共享线网方案为专业线网规划报审稿,由24条线+4条支线组成,总规模约1226公里,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和市域线两种类型。
除了已经获批建设的12条地铁线路外,待建12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4条支线,总里程833公里,而这些线路也是预期纳入地铁四期规划的。
虽然官方还未透露西安地铁四期线路报批计划,但去年初西安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中,已明确谋划启动二环、三环扩能提升和地铁11、12、17号线规划建设。
近期调整及首批市域线预测图 制图:©乐天派zhz
此前透露的关于11、12、17线的大致走向如下(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为准):
地铁11号线(杜陵西-文林路):全长47km,连接主城区、西咸新区、咸阳市,在主城区全长26km,西咸新区占据17.6km,在咸阳市延伸3.4km。
地铁12号线(机场-西安南站):将继续向东北方向延伸,实现西安城南直达机场。
地铁17号线:起于堡子村,止于东三岔,支线南起岩王,北止东渭阳,均在主城区内,分别长28.2km和14.2km。线路走向与已经开通的西安地铁9号线大致相同。
除了这三条确定性较大的线路外,呼声极高的7号线也属于四期规划的种子选手,从近期的领导留言板回复来看,后续需根据城市发展、客流需求、城市财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适时纳入后期建设规划。
贰丨西安地铁建设进度
除了地铁四期传来喜讯外,目前在建的7条地铁线路也有新进展。
图源:荣耀西安
根据目前透露的地铁建设进展来看,2023年、2024年预计各有3条线路开通,今年内开通试运营的线路仅6号线2期。
从线路图上可以明晰,6号线二期将覆盖城西、城内、城东等片区,共设17座车站,其中包含7座换乘站,可接驳1、3、5等多条地铁线路。
截止目前,西安地铁运行里程为259km,全国排名第12,即使6号线二期通车,西安地铁里程也只有南京、武汉、成都的1/2左右。
即便是到了2025年,当下在建的7条地铁线路开通运营,西安地铁运行里程达到422km,相比国内其它同规模城市仍然差距较大,地铁建设明显滞后。
西安地铁里程建设不足,但客运强度却排名超过北京,位列全国第四。
2021年西安地铁客运量10.23亿人次,排名全国第七,而与西安地铁运行里程接近的天津却只有4.64亿人次,相差2倍有余。
客观来说,西安地铁建设确实明显滞后于国内其它主要城市,而这背后除了地方政府财力等相关比拼,西安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难题-古墓,正如网上所言,西安地铁的车轮被历史卡主。
叁丨地铁四期落地意义
除了地铁4期的报批信息,大家最关心肯定还是何时能正式获批?
西安轨道交通历次建设规划批复情况:
西安地铁第一期建设规划(2006-2015)
批复时间丨2006年9月
批复内容丨1号线一期25.4km,2号线一期26.8km。合计52.2km
西安地铁第一期建设规划调整(2006-2016)
批复时间丨2010年1月
批复内容丨1号线二期6.1km,3号线39.15km。合计45.25km
西安地铁第二期建设规划(2013-2018)
批复时间丨2013年12月
批复内容丨4号线35.2km,5号线一期25.4km,6号线一期20.1km。合计80.7km
西安地铁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2013-2021)
批复时间丨2016年2月
批复内容丨5号线二期20.1km,6号线二期19.8km,9号线一期25.2km。合计65.1km
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
批复时间丨2013年关中城际铁路获批,2017年5月省发改委对机场线进行了调整批复
批复内容丨机场线29.25km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
批复时间丨2019年6月
批复内容丨1号线三期10.5km,2号线二期7km,8号线50km,10号线一期34.6km,14号线13.8km,15号线一期19km,16号线一期15.1km。合计150km
回顾前期西安地铁从报批到正式获批再到开通运营,时间周期都相对较长,以地铁三期举例,2016年申报发改委直到2019年中旬才正式被批复,三期报批线路中最早开通运营的14号线也是借势了十四届全运会的东风才得以迅速落地,其它几条线路预计2024年前陆续开通。
西安地铁的超高客流量,从需求端的角度说明,西安对于发展更多轨道交通线路的迫切性,急需通过加快地铁建设来化解当下西安居民交通出行需求与地铁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问题。
而伴随地铁四期的推进,城市骨架再一次被拉大,同时,对于3月份获批的西安都市圈来说,轨道交通作为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抓手,率先推进地铁四期,也将助推西安都市圈按下快进键。反过来,“都市圈”的王牌也加速了西安地铁四期批复确定。
随着城区交通配套越来越完善,地铁对于房产的影响也就越小,反过来,越靠近发展不成熟的区域,地铁对房产的影响反而越大。
像之前的浐灞区域,长时间都是西安的价值洼地,后期地铁三号线的开通,东边的万科金域东郡,西边的东方米兰国际城,是很典型的依托地铁价格上涨的楼盘;但一号线、二号线都是在既有成熟发展下必须要建的地铁配套,通车之后,房价并没有波动,甚至有些盘在二号线开通的2011年还出现降价。
对于房产来讲,增值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因素,也就是政策和货币;其次,才是板块或者区域发展的潜力,这里面包括红利政策、产业兑现、配套落成、人口引进等因素。
而地铁只属于配套中的一小点,所以单看一条地铁对房价增值多少是不科学的,影响房价一定是多维因素。
而且,你们有没有发现地铁对房价带动作用最大的阶段是在开通前,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地铁通了,房价就涨了。”,说白了俗话叫“卖预期”,但随着土地成本上升,预期也早加到房价里了。恰恰当地铁真正通了,它也就逐渐回归了轨道交通的本性。
经常有些粉丝咨询我在8号线沿线有老房子,纠结地铁开通带来的价值?我一般的回复都是卖,尤其是旧改成为主流,拆迁无望的情况下。
地铁助力城市发展远比促进房价上涨重要得多!请别妖魔化!
想要进西安购房群的小伙伴,在文章底部评论“进群”即可
“办好一次会,带动一座城”,为全运会而生的地铁14号线一直以来备受市民关注。
连通“港务区-全运会-北客站”,可以说是西安的“世博线”和“迪士尼线”。今日(6月 25 日)上午,西安地铁14号线启动试乘,「城记」进入站内,体验这条市民期待已久的全运线路。
01/多图曝光14号线
作为十四运会重要的交通设施配套工程,西安地铁14号线是西安轨道交通三期项目中率先开建的第一条线路。我们一起来抢先看一下关于14号线的最新情况。
地铁14号线车厢内部▼
▼地铁14号线主要站点及出入口
▼北客站北广场◎西安城记
▼西安工大·武德路◎西安城记
▼北辰◎西安城记
▼奥体中心◎西安城记
▼双寨◎西安城记
▼新寺◎西安城记
▼港务大道◎西安城记
▼贺韶◎西安城记
备注:贺韶站装修风格“裸装”工业风,不采用吊顶,西安地铁所有站点只此一站。
备注:以上照片版权归属于西安城记,摄影:赵卓。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
可以看出,14号线新车有淡蓝色和渐变色座椅,清新别致。与已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相比,除颜色外,14号线列车最大的不同就是出现了像公交车一样的横式座椅。
在列车门两侧扶手处,新增了供乘客站立时倚靠的靠板;车顶部装有美观的圆环状灯带,配上精准指引站内设施的综合信息屏,不仅让车厢更明亮,也让市民的出行更加从容舒适。
列车方面,使用中车长春客车厂制造的地铁B型车,6辆编组,一期投入13列。
电客车每节车长19米,宽2.8米,高3.8米,整列车额定载员1404人,最大载员为1792人;电客车最高设计运行时速每小时100公里,车辆设计寿命30年,车体材料为不锈钢材料,采用直流1500伏架空接触网受电方式,一期计划投入13列电客车。
02/全运专线横贯城北
作为助力14运的“全运线”,全长13.7公里,均为地下线,途经未央区、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设车站8座,其中换乘站3座。
西安地铁14号线一期工程于2017年4月30日开建,克服种种困难(比如首次不截流、长距离下穿灞河)于2020年4月21日实现“洞通”。
7月30日实现全线“轨通”、9月18日实现“电通”。2021年2月23日该线路已通过工程验收,2月25日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
东至国际港务区◎NEWS
西至西安北站◎NEWS
十四号线东至“国际港务区贺韶村”——中国第一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国际陆港,西至“西起北客站(北广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
将与既有机场城际线贯通运营,连接机场、北客站两大综合交通枢纽及奥体中心,对加强轨道交通与综合交通系统衔接、承载全运客流具有重要意义。从咸阳机场到达奥体中心用时33分钟,从北客站到奥体中心只需10分钟。
西安地铁14号线全线线路图◎制图/城记智库
▶西安地铁14号线(包含机场城际段)
起始| 机场西(T1、T2、T3)站-贺韶站
全长 | 42.96公里,车站18座
速度丨最高100km/h
开通 | 计划2021年6月底开通运营(贺韶-北客站段)
地铁14号线在“大西安”发展至关重要:第一,作为“全运会”配套工程,为“全运会”顺利召开提供有力支撑;第二,连接机场和西安北站两大交通枢纽及奥体中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空港、高铁和陆港的串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地铁14号线将与既有机场城际线贯通运营,通车后,从机场西站至贺韶站统一采用地铁票价,意味着不仅14号线与1-9号线采用同样票制,且机场城际铁路也将降为地铁票价。
03/城市北部未来已来
全运会之于西安的意义已无需赘述,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迪士尼就可以看出。
而地铁14号线,作为西安全运会的“先行军”。它将于地铁二、三号线等实现换乘。同时,从北客站将有地铁二号线、四号线、十四号线和机场城际铁路等四条轨道交通。
3月12日,就在西安地铁官方发布的“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项目导向标识改造”项目公告中,明确提出“2021年6月西安地铁14号线将与机场线贯通运营”,并将对站内标识进行统一更换。目前,机场城际线全段,已在逐步更换为“地铁14号线”标记。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NEWS
届时,地铁14号线将成为连接机场和西安北站两大交通枢纽及奥体中心的快速通道,也将提升轨道交通网络通达性。
在过去的一年,西安东部在城市开发和基建上按下了快进键。西安东部,被“国际开发交流轴”贯穿,成为以现代服务、文化体育、会展职能为主的生态型现代服务新中心。
放眼整体,如今城东的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和临潼国家旅游度假区已连成一片。其中,浐灞更是从“生态立区”角度出发,实现“以绿色换未来”。
而在14号线串联起的经开区、国际港务区和浐灞生态区三大国家开发区围合的区域,在以全运会为中心的两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堪称西安最美的湿地公园、河面最宽的灞河、多所大学校区等。
奥体轴线效果图◎NEWS
已成为大西安城市“北跨”和“东拓”重要支撑的14号线/机场城际,必然成为核心层次的轨道交通线路。
实际上,在“东拓”和“北跨”战略中,浐灞实际上已与经开区、港务区等连成一片,成为千万人口都市的低密之城,全运会亦加速了区域成为西安现代服务、文化体育、会展职能为主的产业功能。
在“全运会”的带动下,随着地铁14号线的开通,浐灞的主城区化也将不断提速,西安东轴的现代服务产业将加速发展,人口的迁入也将不断提速。
并且,西安临空经济区、高铁新城、国际港务区等的未来已经到来,这无疑将全面提升城市区域的融合,重塑西安城市北部自然、产业和城市系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西安14号线地铁线路图》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西安14号线地铁线路图、网络保险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