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属于什么区

2022-09-09 22:00:31 生活资讯 yemeh

汉口火车站



本文目录一览:



长江日报4月21日讯4月21日是新汉口火车站竣工30周年的日子。作为武汉最老的火车站,历经百年风雨的汉口站,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变迁。

现今汉口站全景图。

因修卢汉铁路而建大智门火车站

中国铁路的起步,比英国晚了50多年。

1825年9月27日,当世界第一条使用机械动力牵引车辆的营业铁路从英国的斯托克顿驶向达灵顿时,中国正值清王朝的道光五年,对铁路还处于完全无知期。

《武汉铁路百年》一书介绍,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吴淞修建了吴淞铁路。1881年中国人自己才开始修建铁路——唐胥铁路,这是中国铁路史上的第一次突破。

解放前的大智门火车站。

根据汉口车站志记载,189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会同直隶总督王文韶向清政府上奏,奏请修建卢(沟桥)汉(口)铁路,1898年年底在汉口大智门外兴工建站,1902年6月车站修成,因地处旧城垣大智门外,故称为大智门车站。

旧时的汉口站。

1906年,卢汉铁路全线通车,后由卢沟桥延伸至北京,改名为京汉铁路。汉口大智门火车站也成为这条铁路上*标志性的建筑。

这条铁路的开通,对水运发达的汉口产生了巨大影响,极大促进了汉口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并拉动了城市建设。

随着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京汉、粤汉两条铁路在武汉连成京广铁路,拥有铁路和水路优势的武汉,交通地位更加凸显。

1950年,大智门火车站更名为汉口站。

汉口站外迁跨进铁路发展新时代

85岁的“老铁路”韩顺言曾任湖北省铁路电气化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参加了郑武线电气化改造和汉口站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虽然已退休25年了,但当年的历史他依然历历在目。

韩老回忆,早期,我国的铁路机车先后采用的是蒸汽机和内燃机。1980年8月8日,襄渝铁路襄阳至胡家营共235公里电气化铁路开通运管,湖北省境内有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是全国继宝(鸡)成(都)线之后建成的第二条电气化铁路。

1991年竣工的新汉口站。

韩老表示,郑武线电气化改造是武汉铁路史上的重要事件,不仅推动了汉口站外迁,还推动了武汉交通枢纽功能的进一步升级。

新汉口站建好后通车。

“因为拉得多、跑得快、成本低,无污染,当时实施铁路电气化改造、取代内燃机车的声音日益强盛。”韩老说,在多方争取下,1983年5月,国家正式立项,批复京广线郑州至武昌段及衡阳至广州段铁路电气化设计任务书,随后铁道部成立指挥部,其中武汉指挥部负责湖北境内广水至武昌段179公里复线电气化工程。

新汉口站建成典礼。

和京广线郑武电气化改造一起进行的,还包括汉口站外迁项目,以及武昌南站、江岸西站、汉阳站、汉西站、横店站、滠口站、谌家矶站、丹水池站等大中小站的改扩建工程。

但是最初电气化改造项目不包括汉口站外迁。韩老介绍,是在省市多方努力下,国家1986年才发文同意汉口站外迁,并列入郑武电气化改造工程中,“这可以说大快人心。”

城中旧京广线变身京汉大道

“竭力争取汉口老站外迁是有历史和现实原因的。”韩顺言表示,大智门车站只有两个站台、三股道。随着武汉成为千万级人口特大城市,旧铁路要穿越中心城区的黄浦路、三阳路、循礼门等共有16个平交道口,严重影响市内交通,每年与铁路有关的交通事故多,而且火车路过时的噪音、烟尘、震动、污染等严重影响铁路两侧百余万市民的生活。

旧铁路线分割城市道路。

汉口站外迁也遇到许多难题。韩顺言说,其中之一就是怎么处理穿越汉口市中心城区的京广旧线,即从江岸车站南出口至汉阳车站外的汉水桥头9.12公里的铁路线,旧线还涉及外迁循礼门、玉带门两个货场。

最后经过武汉市、铁道部等各方商议后决定,将铁路旧线有偿转让给武汉市使用,由武汉市提供用地在舵落口附近新建一个大型货场以替代循礼门、玉带门两个货场,9.12公里京广旧线全部拆除,武汉市后将铁路旧线改建为京汉大道,并沿道修建了早期的轻轨。

新汉口站建设动员大会。

在完成大量前期准备后,新汉口站于1989年3月10日在汉口金家墩附近正式开工建设,主站房建筑面积达2.02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6500人,站内设有4个站台,站前广场有9.52万平方米,居全国站前广场之首。

1991年4月21日新汉口站正式竣工建成,同时电气化通车典礼在新汉口站举行,近万人参加,气氛十分热烈。

新汉口站衔接多条国家高铁干线

1991年10月1日,汉口火车正式从大智门迁至金家墩。新站通车,老站退出历史舞台。当年大智门火车站如今已成为一座历史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汉口站改扩建。

1986年参加工作的汉口站客运值班员马涛经历了汉口站搬迁,在他的记忆里,搬迁前,大智门火车站一到春运和节假日,旅客买票还要到马路上排队,“举牌、喊喇叭、吹哨子”是铁路职工三件套,这种现象消失了。

伴随着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2008年1月,汉口站又启动改扩建工程。汉口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后汉口站成为全国*的欧式风格火车站,实现传统欧式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风格的完美统一,拥有18个站台、20条股道、7.6万平方米站房、2.8万平方米候车面积。

“这些年铁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站房更先进,火车售票和餐食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特别是随着高铁的修建,速度大大提高。”马涛说。

2007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汉口站开出首列至北京西的国产化“和谐号”动车组。

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汉口站开出第一列到广州南的高铁。

从落后英国数十年的卢汉铁路到领先世界的高铁列车,百年汉口站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史。

改扩建后的新汉口站。

汉口站日发送人数从1991年的日均5000多人次,发展到2019年日均发送旅客8.8万多人次,*峰可达16.7万多人次。

汉口站、武汉站和武昌站一起成为武汉三大特等站,武汉东站即将建成投用,武汉西站和天河站也在规划中。作为全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以武汉为圆心划一个1000公里半径的圆可以囊括中国90%的大城市。(长江日报

本文图片均由汉口站以及韩顺言提供




深圳地铁五号线

苦等多年的深圳都市圈第一步终于落地。

昨天,深圳发改委发布了《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2023-2028年)》环评第一次公示。(环评还不能够作为最终定稿,最终以正式公告为准)。

规划基本情况:五期建设规划包含13条线,规模约226.8公里,具体为:15号线、17号线一期、18号线一期、19号线一期、20号线二期、21号线一期、22号线一期、25号线一期、27号线一期、29号线一期、32号线一期、10号线东延(深圳段)、11号线北延(深圳段)。其中,10号线东延(东莞段)、11号线北延(东莞段)由东莞市相关部门负责公示工作。

做一些探讨。

01

先普及一下大体情况。规划的目标都是围绕着深圳2035的“三个1000公里”来一步步做的。

深圳过去四期规划建设规划里程分别为:一期+二期大约178公里、三期大约170公里、四期大约225公里。这样看,五期规划里程和四期基本是持平的。按照之前一般理解的投资造价,估计这接近227公里的庞大建设,毛估累计要投资大约在2000亿左右(这个是不准确的大数)。

截至今年底4条线路开通(地铁12号线、14号线、16号线以及6号线支线)后,深圳地铁的通车总里程将会达到545.5公里。按照国际标准,超过400公里运营里程即迈入世界*的地铁城市,那么深圳已经是了。

根据先前深圳“十四五”和2035远景规划,到2025年,深圳规划轨道里程是640公里,以及到2035年要实现“三个1000公里”——即1000 多公里城市轨道,1000 多公里高快速路,1000 多公里高铁、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

从轨道建设这个方向看,实现是没啥问题的。

从目前的现实看来,未来深圳的轨道建设依然是处在“大扩张”建设期。

讲两个数据。

一个是深圳现在的通勤情况。虽然说深圳的通勤里程是全国大城市里最短的,但是在《深圳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里,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段描述:

“深圳通勤圈已扩大至莞惠临深地区,但公交1小时可达范围仍局限在深圳机荷高速以内地区,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小汽车出行强度居高不下,中心城区道路拥堵里程从 2016 年 146公里增加到2020年340公里,拥堵时长由高峰期向平峰期蔓延”。

另一个是,深圳轨道的日均客运强度一直是*。据2021年交通运输部披露,深圳轨道日均客运量(599万人次)居全国第四,但是日均客运强度1.39万人次/公里,居第一。这个说明了,相比于北上广,深圳需要更多的轨道建设。


综合以上的规划和现状,深圳的轨道交通在未来的5-10年,都会继续处在比较显著的扩张期。这是一个总判断。

02

下面看这个五期轨道规划,我认为总体上是呼应了月初公布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指引《关于三个版本的“深圳都市圈”的考察》,尽管可能在都市圈一体化方面的进度不及预期,但是,深圳五期轨道规划的确是第一份正式宣告迈向深圳都市圈的规划。

详细来说,我认为有两个特征比较明显。

其一,都市圈核心区轨道建设依然是强加密方向。

看这13条线路的227公里里程设计,线路最密集的区域还是在福罗南宝(龙华)——也就是广东省国土规划里所谓的“都市圈核心区”。这个对我们买房人来说,非常重要,它继续是未来的方向,也决定了你要优先把钱放到哪里去。

原因在这里。

在深圳的交通规划目标里,到2025年要实现“轨道交通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去到58%,而在2019年,这个数值是44%,现在估计应该不到50%。如果要快速达到这个目标,就只有一个办法:在人口密度*的区域修建更多的轨道,来缓解交通压力。而深圳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无疑是在核心区。


这个背后反映的是,深圳修建轨道的优先级目的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防范大城市病),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占比。而通过轨道规划来疏散人口、拉动新城建设(类似香港当年的新市镇计划)还是第二位的,尤其在五期轨道拉动新城表现得不突出(像光明副中心这样的规划,是比较少的)。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

具体的线路有些已经公开了,我觉得像20号线二期(西部快线)、21号线一期(东部快线)、22号线一期(中轴快线)更值得关注,都相当于是贯穿南北、东西就业密集区的大动脉级别,可以完成30-45分钟的大运量直达通勤。

下面的材料摘自公开信息,供各位参考。

西部快线20号线二期:

20号线路起自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终止于海洋新城片区,并预留至东莞的延伸条件。线路沿线途经福田、南山和宝安3个行政区,联系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车公庙、香蜜湖、高新园、宝安新安、机场枢纽、国际会展城、海洋新城等片区。

轨道20号线是深圳市西部发展轴上的一条市域快线……实现福田中心与宝安北中心45分钟、临深片区60分钟通达的规划目标。

轨道20号线线路全长约50.6公里,设计*运行速度120公里/小时,采用A型车8辆编组。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车站24座。


东部快线21号线一期:

深圳轨道21号线是联系前海南山与东部龙岗的一条市域快线……实现南山中心与龙岗中心45分钟、临深片区60分钟通达的规划目标。

线路起自前海妈湾片区,终止于坪地吉坑片区,并预留延伸至惠州的条件。线路沿线联系前海自贸区、南山高新区、西丽大学城、龙华和坂田南部、深朗、白坭坑、大运北、龙城中心、坪地等片区,并与轨道网络多条线路衔接换乘。

规划方案轨道21号线主要沿梦海大道、玉泉路、留仙大道、民乐路、环城南路、三联路、横东岭路、龙飞大道、清林路、龙翔大道、龙岗大道等通道布设,线路全长约66公里,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车站26座。


中轴快线22号线一期:

轨道22号线是深圳市中部发展轴上的一条市域快线……实现福田主中心与观澜组团中心45分钟、临深片区60分钟通达的规划目标。线路起自福田保税区,终止于观澜北深莞边境,并预留延伸至东莞的条件,跨福田区、龙华区、龙岗区等三个区。

线路全长约38km,共设车站23座,设计时速100公里/h。沿线途径福田、龙华和龙岗3个行政区,联系福田保税区、车公庙、香蜜湖、梅林、民治、坂雪岗、鹭湖和观澜等片区,并与轨道网络多条线路衔接换乘。

03

其二,深圳都市圈范围内轨道将*正式连通(虽然不及预期)。

之前多篇文章也谈到了2021年是深圳都市圈元年,但深圳都市圈之所以这么慢,主因在于顶层设计,多地政府沟通成本太高以至于无法推动。从之前的轨道建设指挥部成立,到月初的都市圈规划指引,可以说顶层设计有了推进。而这次的五期规划,可以说是实质性落地执行。未来3-5年,我们可以说“深圳都市圈时代”真正落地了。

按照官方设想,都市圈范围无论是深莞+惠州一部分,还是未来再把马鞍岛加上,这些都不紧要,关键是要实现“1小时通勤”,这只能是通过加密都市圈范围的地铁建设实现(深圳远景规划也确立了这一点)。但是都市圈范围内建地铁和都市圈核心区建地铁,目的就会不同——就是上面说的,后者是交通目的(防范拥堵),前者是新城建设(疏解人口)。

根据先前官媒的公开报道,深圳市轨道办曾编制了一份《深莞惠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方案及实施策略研究》,未来深圳与东莞、惠州之间还要形成跨市轨道共17条,深莞之间13条、深惠之间4条。当时还披露,有5条线路正在研究列入五期建设计划——深圳6号线支线东延到东莞黄江、深圳11号线北延到东莞长安、深圳22号线北延到东莞塘厦、深圳10号线东延到东莞凤岗,以及深圳14号线东延到惠州惠阳。


但是,五期轨道规划里面只涉及了两条都市圈地铁——10号线通往凤岗、11号线通往长安,其它3条都没有列入,尤其是呼声极高、被“在惠州的深圳人”视为救命线的14号线,没有出现。如果这个方案未来没有大变化,那么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深圳都市圈至多就只会开通两条线。

这是低于预期的地方,我个人的看法:太保守了。具体原因不太清楚(也许是莞惠财力不足),但是时势所在,无论是基于深圳的利益还是莞惠的利益,深圳都市圈有条件、也需要更多的跨市轨道。

前面已经多次整理过相关信息,深圳已经不可逆的走向都市圈时代,深圳都市圈内(尤其是深莞)基于市场自发逻辑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七普”展示出的人口流动,临深地区的人口增长已经成为整个是深圳都市圈范围内增速最猛之处,官方关于深莞惠未来通勤人口的预测也高达数百万。这些都显见深圳人口、产业的向外扩散,已经远远走在了轨道规划之前,这个课越往后累积,对于“统一市场”的建设越是麻烦。

单就这两条线而言,显然凤岗最为利好。因为深圳地铁10号线已开通,东莞只需接驳。另外,按先前规划10号线在凤岗站数少,所耗财力小。又加之,凤岗几乎在深圳范围内,企业近年落地凤岗猛烈,建地铁的投资回报划算。对于一些在龙岗工作的童鞋而言,大概相当于龙岗一半价格凤岗,可以纳入视线。如果有童鞋需要在临深买房子,可以关注我早年的三个策略,以后才真正可用——1小时通勤圈、5-10分钟步行圈、新城区域。

没有看明白的是6号线支线。按照规划,深圳6号线支线在今年底开通。而东莞的R1线1期也计划在2024年开通,条件都具备,为何不能出现在五期规划里(因为人口量太少?)。


*利空当然在惠阳。原本大多数人觉得14号线怎么着也能列入5期规划,我也一直如此认为。事实上,我认为深圳可以更积极的做这件事,未来5年这个时间段是合适的。关于这个话题,行内也炒了很多年。我个人觉得,惠州的各项配套(尤其是教育配套)是很不错的,问题在于住房供应过剩。而深圳是住房短缺,惠阳1万左右的房价,对于深圳一些实在买不起房的白领而言,可以是务实的选择。但是这需要两地政府进行适度超前的公共投入(在这件事上,我对惠州非常失望的,未来随着深中通道开通,惠州整个城市面临的挑战一定会更大)。




汉口火车站属于哪个区

众所周知,武汉是全国知名的九省通衢大城市,而体现这一优越性的前提条件就是交通布局,武汉的航空交通和水路交通虽然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与陆地交通比较,特别是铁路交通,那就明显逊色一番。

武昌站

未来,武汉的铁路交通布局呈现的是“五主两辅”的客运布局。

五主两辅客运布局

五主指的是:武昌站,武汉站,汉口站,汉阳站,天河站。

两辅指的是:武汉东站,长江新区站。

武汉铁路客运站:5+2的格局已经基本成型,7个火车站将武汉的空间布局完美划分。

汉口站内部

1、昔日最早的武昌站,目前功能转型基本敲定,主要以传统的绿皮车,特快车为主,也有少数动车组,去武昌站乘火车的旅客相对来说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乘客数量越来越少,武昌站感觉有一种莫名的落寞感觉;[机智]

武昌站内

2、而汉口站*是动车客运的主力军,支撑着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绝大多数旅客的运营,目前汉口站的门前广场又在升级改造,势必将会把汉口站打造的更完美[赞]

汉口站

3、而武汉站不用多说都知道,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的工程奖项,承担着武汉,乃至中部地区*的高铁客运中心的枢纽功能;

武汉站

4、已经完工的武汉东站闲置良久,据说年内就要正常运行了,可谓一波三折,望眼欲穿,特别是光谷片区的武汉大学生对这个火车站情有独钟,因为武汉东站在空间位置上仿佛就是为武汉的大学城所打造[赞]

武汉东站

5、汉阳站目前已经规划完毕,静待施工,是汉阳区全体市民的心愿,多年以来,汉阳区的市民对汉阳区内没有火车站而常年落寞,希望汉阳站能早日完工,为汉阳市民打气助力!

汉阳的立交桥

6、长江新区站已经完成规划,而2月28日上午,湖北省委、省政府举行武汉长江新区成立大会,这一历史时刻也必将有力推动长江新区火车站的快速建成;

武汉长江新区

7、武汉天河火车站目前也已经完成规划,规划的是一座武汉天河机场高铁枢纽站,隶属于武汉铁路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紧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引接沿江高铁,与汉口站、武昌站、武汉站、武汉西站是武汉铁路枢纽的组成部分。开工时间未定。

武汉天河站

至此,武汉七大火车站可以说是布局明确,功能齐全,把武汉的现代化建设推上了新征程,你看好我大武汉吗?欢迎交流………#武汉头条#[机智][赞][赞]




汉口火车站属于什么区

众所周知,武汉是全国知名的九省通衢大城市,而体现这一优越性的前提条件就是交通布局,武汉的航空交通和水路交通虽然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与陆地交通比较,特别是铁路交通,那就明显逊色一番。

武昌站

未来,武汉的铁路交通布局呈现的是“五主两辅”的客运布局。

五主两辅客运布局

五主指的是:武昌站,武汉站,汉口站,汉阳站,天河站。

两辅指的是:武汉东站,长江新区站。

武汉铁路客运站:5+2的格局已经基本成型,7个火车站将武汉的空间布局完美划分。

汉口站内部

1、昔日最早的武昌站,目前功能转型基本敲定,主要以传统的绿皮车,特快车为主,也有少数动车组,去武昌站乘火车的旅客相对来说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乘客数量越来越少,武昌站感觉有一种莫名的落寞感觉;[机智]

武昌站内

2、而汉口站*是动车客运的主力军,支撑着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绝大多数旅客的运营,目前汉口站的门前广场又在升级改造,势必将会把汉口站打造的更完美[赞]

汉口站

3、而武汉站不用多说都知道,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的工程奖项,承担着武汉,乃至中部地区*的高铁客运中心的枢纽功能;

武汉站

4、已经完工的武汉东站闲置良久,据说年内就要正常运行了,可谓一波三折,望眼欲穿,特别是光谷片区的武汉大学生对这个火车站情有独钟,因为武汉东站在空间位置上仿佛就是为武汉的大学城所打造[赞]

武汉东站

5、汉阳站目前已经规划完毕,静待施工,是汉阳区全体市民的心愿,多年以来,汉阳区的市民对汉阳区内没有火车站而常年落寞,希望汉阳站能早日完工,为汉阳市民打气助力!

汉阳的立交桥

6、长江新区站已经完成规划,而2月28日上午,湖北省委、省政府举行武汉长江新区成立大会,这一历史时刻也必将有力推动长江新区火车站的快速建成;

武汉长江新区

7、武汉天河火车站目前也已经完成规划,规划的是一座武汉天河机场高铁枢纽站,隶属于武汉铁路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紧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引接沿江高铁,与汉口站、武昌站、武汉站、武汉西站是武汉铁路枢纽的组成部分。开工时间未定。

武汉天河站

至此,武汉七大火车站可以说是布局明确,功能齐全,把武汉的现代化建设推上了新征程,你看好我大武汉吗?欢迎交流………#武汉头条#[机智][赞][赞]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汉口火车站》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汉口火车站、深圳地铁五号线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