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是破“联防”的一个进攻套路的站位。进攻时,底线有一名球员,在底线站位,穿插。质就是所谓的“1”。3分线的两个45度角,各有一名球员,加上发球线附近的策应中锋,这一条线就是所谓的“3”。
第二就是进攻方式;每次抢断或者抢到篮板后,必须将球传出或者运球运出三分线后,才能重新组织进攻,否则判违例。
进攻战术:进攻主要围绕A来组织,C只负责掩护和策应,B进行空切和反跑,接球后上篮。
三对三篮球技战术,都是通过2人间的传切配合,跑位、掩护等来实现。进攻基础配合是指三名进攻队员,为了创造进攻机会,合理运用技术而组成的合作方法。 传切配合: 它是进攻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切入等技术组成的简单配合。
其实篮球比赛最重要的并不是战术,也并不是技巧。获胜的理由在于你们的求胜欲望。对于你们的C和PF都只是适中类型,可能不是专业球员学校。三对三,主要进攻点,是轮转跑位。发挥各自的长处。主攻后卫的突破分球。
1、其中进攻战术主要有掩护配合、策应配合、突分配合、传切配合几种形式,防守战术包括交换配合、记过配合、补防配合、夹击配合以及关门配合等几种主要形式。
2、高一业余篮球赛打全场的情况下,建议战术以防守反击和内线战术为主,控卫以视野开阔、出球迅速、减少失误为主,即能够迅速找到快下、空切的队员并准确传球。
3、篮球比赛的战术太多了,说个最著名的李楠用的牛角战术。
4、三角战术 三角进攻,篮球比赛的进攻战术之一。这个战术构想,最早始于山姆·贝瑞,他将这个战术落实在南加州大学校队上。在1940年代,教练泰斯·温特,在堪萨斯大学重新定义了这套体系,形成现代的三角进攻战术。
篮球场的5个位置图解如下:图片中各个数字的含义:①是组织后卫,②是控球后卫,③是小前锋,④是大前锋,⑤是中锋。大前锋 大前锋,有时称作强力前锋,是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位置,在中国大陆也有“二中锋”的说法。
传统上,根据球员在球场的前、中、后位置,可以大致分出三个位置,包括前锋、中锋、后卫。
盯人防守:盯人防守就是明确每个人要紧盯的对手,因此站位会随着对方球员的移动而改变,并没有固定站位。2-3联防:这是区域防守的一种,每个人的主要任务是防守一片区域上的人,侧重对于与内线的防守。
1、篮球有四种阵型。“2-1-2”区域联防 优点: 队员的分布比较均衡,移动距离近,便于相互协作,控制篮下,有利于抢篮板球和发动快攻。缺点:三分线的正面、30°-45°区及篮下是防守的薄弱区域。
2、篮球防守阵型数量较多,以下部分举例说明:单人盯防。最普及的战术之一,一个人跟一个,分工明确,不会出现漏人。缺点是若其中一人防守能力不足以限制对方球员,则会成为防守漏洞,对方将利用此对位得分。包夹战术。
3、篮球比赛上场人数为五人,中锋一人,小前锋一人,大前锋一人,后卫两人。组织后卫 球场上拿球机会最多的人,在场内调动队友,起着领导作用。要把球从后场安全地带到前场,并且需要牺牲自己的得分机会帮助其他队友得分。
4、联防一般为二三联防,就是在罚球线的两角附近放2个人,一般为两个后卫,便于快攻。底角一边一个,一般为前锋。中间站一个中锋。
1、篮球基本战术依据攻守双方可将其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进攻战术 (1)传切配合 传切配合是队员利用传球和切入组成的简单配合。【配合方法】⑤传球给④后,⑤立即摆脱对手向篮下切入,接④的回传球投篮。
2、篮球基本战术具体如下: 全队防守方法,防守基本要求:由攻转守时,每个队员都要快速退回自己的后场,找到对手,组成集体防守。
3、进攻战术的基本配合传切配合:持球人传球后,主动利用起跑速度或假动作摆脱对手防守,切入篮筐,接球投篮。传球和切球配合的方式有很多。摆脱防守空切篮,接受对方的传球和上篮。
4、篮球基本战术如下:掩护配合:采用合理的身体动作,用自己身体挡住防守者的移动路线,使队友得以摆脱防守。突分配和:持球队员突破后,利用传球与队友配合的方法。传切配合: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组成简单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