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皓三次奥运非都是亚军除了运气差一点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心态不好,抗压能力不强。当然实力差一点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年仅21岁的王皓出征雅典奥运会,当时距离王皓进入一队只有四年。
1、马琳的千年老二源于他三进世乒赛单打决赛,却三次负于刘国梁和王励勤。所以在王皓三进奥运会决赛却输球得亚军之前,“千年老二”是用来指代马琳的。
2、为什么这不是因为王好牛,而是因为直击防守不好,必须要有暴力,而是马林的一方。在突发计算中,最难接住的球是王浩的反手,他无法抵抗和回撤,而且横梁相当好。张继科和王立琴都有过反手抓住马林的突破的经验。
3、后来造成马琳千年老二的人是王励勤,2005年的世锦赛决赛上,王4:2马,王胜在实力上,马琳无话可说,技不如人哪,无解。
4、马琳与王皓相比,打法更成熟老练 马琳的基本功非常扎实,他在传统直拍快攻的基础上,将中国乒乓球队自主开发的直拍横打技术,无缝连接到自己之前的打法中。
5、年,王皓一不留神又在决赛输给了马琳。到了2012年,王皓又输给了张继科。要知道,他好歹是世乒赛的冠军,但到了奥运会就只能当“老二”了。
1、马琳发短球,王励勤摆短冒高,马琳正手爆冲中路打在王励勤身上,8-7。马琳连拉两板斜线,王励勤反拉下网,9-7,离冠军只差2分了。王励勤先拉住马琳反手位,正手扣杀直线,8-9。
2、心理素质是乒乓球大赛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几乎所有顶级对决,选手的心态都起到了决定作用。而作为常青树,马琳和王励勤的心理素质的确过硬,两个人各有千秋。
3、首先,王励勤超强的正手能够对马琳形成足够强的压制力,抑制马琳灵活多变特点的发挥。其次,王励勤身高臂长控制范围大,技术极为扎实,对马琳的刁钻球风免疫力较强,一旦进入正手进攻的节奏,马琳很难招架。
4、孔令辉刚走下坡路时,大多是王励勤压倒性优势胜马琳,因为王励勤的正手力量优势(亚洲选手就是在出来个王励勤以后,与欧洲选手远台对拉时才渐渐地普遍不落下风,孔令辉时代至多只能算是与欧洲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