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时间2022年8月2日,中国女子高尔夫球员冯珊珊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宣布了自己正式退役的消息。
1989年8月5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的冯珊珊,10岁时加入广东高协组建高尔夫青少年队开始学球。
2004年,15岁的冯珊珊进入中国国家女子高尔夫球队。
2007年,冯珊珊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位获得LPGA巡回赛全卡的球员。
2012年6月,冯珊珊获得世界女子职业高尔夫球四大满贯赛第二项赛事LPGA锦标赛*,成为中国大陆高尔夫大满贯第一人。
2016年里约奥运会,冯珊珊以274杆(70-67-68-69),低于标准杆10杆的成绩完成比赛,斩获铜牌,这也是中国历史第一块奥运高尔夫球奖牌。
2017年11月,冯珊珊在LPGA蓝湾大师赛决赛中夺冠,登顶女子高尔夫世界第一。
2020年东京奥运会,冯珊珊以队长的身份带领中国高尔夫女队获得团体项目第八名。
据悉,冯珊珊退役后选择留任国家队,目前她已正式担任中国国家集训队女子高尔夫队的主教练。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巨大、吸金能力极强的高尔夫,在中国一直是一个冷门项目。
一方面,学习高尔夫的开销很大,一套高尔夫器材需要几万甚至几十万,另外还要加上租用场地和聘请老师的费用。
另一方面,高尔夫的训练和比赛需要质量好的专用草坪,场地面积也很大,在很多三线甚至二线城市根本找不到符合标准的高尔夫场地。
但就像李娜之于网球,冯珊珊的明星效应大大提升了高尔夫项目的关注度。近些年的职业赛场上,也涌现出了一批*的中国高尔夫女运动员。
和十年前冯珊珊单枪匹马作战不同,现在一共有7位中国女运动员在LPGA的赛场上征战。其中,世界排名*的是冯珊珊的同门师妹林希妤,目前世界排名32位。
冯珊珊也在退役告别信中写到:“我的成绩在大家看来更像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原来中国人也适合高尔夫,珊珊能做到,我们未尝不可。”
职业赛场之外,最近十年,名流二代们也纷纷“入股”高尔夫。
大满贯得主、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的女儿刘宇婕并未女承父业,而是选择学习高尔夫。今年6月,9岁的她刚刚卫冕汇丰青少年高尔夫*赛总决赛C组*。
而乒乓球大满贯张继科的教练肖战,其女儿肖凯莉在今年年初也成为了起点中巡的最年轻*。
张继科和宁泽涛在近年来被调侃“活成了高尔夫运动员”,而包括体操奥运*杨威的儿子等体坛“星二代”,均在学习高尔夫。
据《体育周报》,在冯珊珊拿下里约奥运铜牌、关注度*的2016年,冯珊珊以3300万元人民币的年收入在当年的中国体育财富排行榜排名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名中国高尔夫运动员李昊桐也进入了榜单前十,以2400万的年收入排名第九。
虽在国内热度还不高,但在国际上高尔夫一直是主流体育项目。大部分参加国际赛事的高尔夫运动员都能通过奖金和商业赞助等获得不菲的收入。
2019年,《福布斯》曾评选体坛有史以来收入*的20名运动员,前五名中有三名均为高尔夫球手,分别是泰格·伍兹、阿诺德·丹尼尔·帕尔默和杰克·尼克劳斯。
高尔夫在高投入的同时,也能有高回报。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高尔夫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在中国市场,2020年高尔夫运动市场规模约为102.6亿元,同比增长4.4%。
智研咨询分析,由于室内高尔夫的开展、青少年参加高尔夫运动的比例增加等,中国高尔夫运动发展正呈现大众化、消费群体年轻化、合作经营化等趋势。
直播吧7月30日讯 据《泰晤士报》透露,申办2022年世界杯期间,卡塔尔曾雇佣媒体人和情报团队在申办对手国家宣扬举办世界杯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严重违反了国际足联的世界杯申办规则。
国际足联规定,世界杯申办国家不得对任何其他成员协会或竞争者发表任何形式的书面或口头评价,无论是正面,负面或其他的评价。
知情人士透露,在2022年世界杯申办期间,卡塔尔在每个竞争对手国家——主要是澳大利亚和美国——雇佣媒体人(包括
《泰晤士报》希望国际足联就此事展开“独立调查”,英国文化,媒体及体育委员会主席达米安-柯林斯表示,如果《泰晤士报》披露的情况属实,那么卡塔尔将面临国际足联的制裁。
柯林斯说:“这需要进行适当的独立调查,国际足联应该明确这一点。如果卡塔尔人违反了规则,他们应该面临一些制裁。”
而卡塔尔方面近日发表声明,称“拒绝接受《泰晤士报》提出的每一项指控。”
(木子)
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体坛周报》这个网站,又看到了马德兴老师写的文章。《体坛周报》,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十年之前,大学毕业,到现在慢慢步入中年,你还记得自己最后买的一份《体坛周报》是哪一天吗?
第一次接触到《体坛周报》,是2002日韩世界杯那一年,那时候,上初二,住校一个月放假一天,刚接触足球两年的自己对足球有着疯狂的热爱,中国队的首场比赛记得是在下午两点还是几点进行,一下课,班上喜爱足球的小伙伴一窝蜂的跑到小卖部央求老板打开***5,十分钟的时间让小伙伴们总是意犹未尽。不知道哪个小伙伴弄来了一张体育报纸,上面报道着世界杯的盛况,一张报纸从早传到晚,到我手中时,报纸已经有些残破,但阻挡不了心中的好奇,正面看完看反面,一篇文章都不落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知道了《体坛周报》,不久之后我就在回家的路上买到了我人生的第一份《体育周报》。
寒来暑往,买《体育周报》成为我每次放假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在手机通讯并不发达的时代,是《体坛周报》陪伴我走完了自己的初中和高中。高中毕业后,开始接触电脑,网上的讯息量巨大,仿佛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体坛周报》开始离我渐行渐远,只是偶尔路过报摊看到它时才会买一份,再到后来,买了手机,《体坛周报》彻底从我的世界消失了,直到毕业找工作,在买招聘报纸的时候才又看到《体坛周报》的身影,而这也是我最后一次买。
如今,毕业十年,又看到《体坛周报》,虽然不是纸质的,但那份记忆还留在自己的脑海中。
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体坛周报》这个网站,又看到了马德兴老师写的文章。《体坛周报》,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十年之前,大学毕业,到现在慢慢步入中年,你还记得自己最后买的一份《体坛周报》是哪一天吗?
第一次接触到《体坛周报》,是2002日韩世界杯那一年,那时候,上初二,住校一个月放假一天,刚接触足球两年的自己对足球有着疯狂的热爱,中国队的首场比赛记得是在下午两点还是几点进行,一下课,班上喜爱足球的小伙伴一窝蜂的跑到小卖部央求老板打开***5,十分钟的时间让小伙伴们总是意犹未尽。不知道哪个小伙伴弄来了一张体育报纸,上面报道着世界杯的盛况,一张报纸从早传到晚,到我手中时,报纸已经有些残破,但阻挡不了心中的好奇,正面看完看反面,一篇文章都不落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知道了《体坛周报》,不久之后我就在回家的路上买到了我人生的第一份《体育周报》。
寒来暑往,买《体育周报》成为我每次放假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在手机通讯并不发达的时代,是《体坛周报》陪伴我走完了自己的初中和高中。高中毕业后,开始接触电脑,网上的讯息量巨大,仿佛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体坛周报》开始离我渐行渐远,只是偶尔路过报摊看到它时才会买一份,再到后来,买了手机,《体坛周报》彻底从我的世界消失了,直到毕业找工作,在买招聘报纸的时候才又看到《体坛周报》的身影,而这也是我最后一次买。
如今,毕业十年,又看到《体坛周报》,虽然不是纸质的,但那份记忆还留在自己的脑海中。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体育周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体育周报、卡塔尔世界杯申办真有猫腻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