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把解说变成单口相声,让黄健翔自愧不如,王濛不愧是“冰上魔王”——引言。
#冰雪2022#
2022的北京冬奥会,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选手夺冠,武大靖泪洒颁奖台。然而,在这场比赛之后,在网友的口碑风评中,最火的居然不是武大靖等*,而是在直播平台上开直播解说这场比赛的前冬奥会*——王濛。
说到王濛,可能很多人对她并不熟悉,也可能有很多人见识过她当年的比赛。
拿这一届的北京冬奥会来说,王濛应邀给某平台解说,在裁判员还没有公布武大靖他们几个人的比赛结果的时候,王濛作为解说员,便十分自信(嚣张)地说——我的眼睛就是尺,不用看回放了,中国队拿到了*。
对于王濛所说的话,一旁的主持人搭档黄建翔,则一脸不相信,他坚持要看回放。结果就是大家都看到的——中国队确实拿到了*。
事后,黄健翔发文感叹,他和王濛一起解说速滑比赛,他只要念对选手名字和比赛成绩,其他真的不需要他说什么了!
黄健翔还力邀王濛跟他一起讲解足球比赛,但又点担心,王濛一嗨起来,他怕自己连足球以后都没得说了。
不少人惊叹于王濛的眼睛(她说自己的眼睛就是尺),对王濛表示赞叹,但如果你看过王濛当年的比赛的话,你一定会明白,王濛为什么敢说出这样的话。
因为出生在一个“冰雪之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因此,王濛对冰上运动有着先天的优势。
2000年,16岁的王濛夺得全国九运会的短道速滑1500米比赛的铜牌,并因此被调到国家队。在2013年的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世锦赛预赛上,王濛贡献了一场最精彩的比赛。
一开始的时候,王濛就像一个老大爷遛弯一样,背着手跟在队伍的最后面,甚至在仅剩六圈的时候,王濛还在后面晃晃悠悠。看到这样的表现,一开始,大家都以为王濛这局就要被淘汰了。
但没想到,就在大家都在拼尽全力的时候,王濛突然加速,轻松超过排在前面的对手,远拉第2名足足半圈。
在这场比赛中,王濛全程背手,而解说员的一句话——“甚至她(王濛)还减速了”,才是真正展现出了王濛的实力。
“我要让她连我的屁股影都看不到!”
王濛自己说过的这句话,表面上看似轻狂,却恰恰让人能感受到王濛在速滑赛场上的“女王霸气”。
只要站在比赛场上,王濛的信念就只有一个——为国争光。
但有着超强实力的王濛,也曾有过两次被“开除”的经历。
2011年,王濛所在的国家短道速滑队在丽江与人发生口角,遭到丽江保安殴打。
或许是因为王濛北方人的性格太过于豪爽,这件事也间接引发了后来的青岛事件,王濛与领队王春露之间的“冲突”,一度让中国短道速滑队备受争议。
谁对谁错,我们不得而知,但事后的处理结果是,王濛回了黑龙江省队。
王濛被国家队开除,被禁赛411天。她转头去了加拿大进行了更加刻苦的训练。
终于,在国内联赛哈尔滨站比赛中,王濛被准许复出。
重新站在比赛场上,王濛的内心感慨万千。再后来就是*的2013年世锦赛比赛,那个“冰上女王”终于回来了,但凡有王濛参加的比赛,全是*。
这一次的北京冬奥会,已经退役的王濛虽然没办法继续站在比赛场上为国家队争光,但*的后辈层出不穷,扛起了中国短道速滑的重任。
幸运的是,王濛以体育解说员的身份出现在某直播平台,也让大家见识到了王濛的另外一面,在看到别的国家选手抢跑的时候,王濛忍不住调侃他是想——抢镜头。
在看到韩国选手摔倒时,王蒙表示自己根本不在意,甚至要靠看回放才能确定对方是否摔倒了。王濛大方表示,自己的眼睛全都聚焦在了中国选手的身上。
最有趣儿的是,王濛甚至连别的国家的选手的名字都记不住,管人家叫“大饼子脸”。如此光明正大地“偏心解说”,估计只有王濛才能做到不让人反感吧?王濛越狂,观众越爱!
当然,王濛之所以能用如此“嚣张”的语气进行解说,又何尝不是因为她曾在同样的赛场上创造过传奇呢?
毕竟,就像王濛曾说过的那样,在有她参与的比赛场上,别的国家队的选手*的目标就是第二。因为只要有她在,他们永远都只能得第二。
本文主笔:小星星
直播吧7月1日讯 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抽签出炉!
A组:伊朗、韩国、阿联酋、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
B组:日本、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中国、阿曼、越南
国足历次冲击世界杯战果:
1958年瑞典世界杯 未通过预选赛
1982年 西班牙世界杯 未通过预选赛
1986年 墨西哥世界杯 未通过预选赛
1990年 意大利世界杯 未通过预选赛
1994年 美国世界杯 未通过预选赛
1998年 法国世界杯 未通过预选赛
2002年 日韩世界杯 入围世界杯/小组赛未出线
2006年 德国世界杯 未通过预选赛
2010年 南非世界杯 未通过预选赛
2014年 巴西世界杯 未通过预选赛
2018年 俄罗斯世界杯 未通过预选赛
————————
198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决赛↓
国足在亚大区决赛圈之前一路过关斩将,连克日本、朝鲜等队挺进亚大区决赛圈。
在亚大区决赛圈中,国足3胜1平2负,最终在附加赛中1-2不敌新西兰,距离世界杯仅一步之遥。
1986年世界杯亚洲区小组预赛↓
国足在小组预赛中4胜1平1负无缘决赛圈。
1990年世界杯亚洲区预决赛↓
国足小组预赛5胜1负晋级亚洲区决赛,决赛圈中2胜3负无缘世界杯决赛圈。
1994年世界杯亚洲区小组预赛↓
国足6胜2负小组第二未能出线,无缘亚洲区决赛圈赛事。
1998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
国足小组赛5胜1平挺进10强赛,而在10强赛中,“金州的眼泪”仍历历在目,国足3胜2平3负小组第三无缘世界杯决赛圈。
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
国足小组赛中6战全胜强势晋级10强赛,而在10强赛中,国足最终在“神奇教练”米卢的带领下,以6胜1平1负小组头名的成绩,历史性地*打进世界杯决赛圈!
200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
国足小组赛中5胜1负的战绩,以进球数劣势排名小组第二无缘8强赛。
2010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
国足小组赛3胜3平2负无缘10强赛。
2014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
国足小组赛3胜3负小组第三未能进入10强赛。
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
国足小组赛5胜2平1负小组第二进入12强赛,在12强赛中3胜3平4负小组第五无缘世界杯决赛圈。
#冰雪2022#
【本文主笔:安宁】#王濛#
谁能想到,北京冬奥会最火的运动员之一,居然是没有参加今年冬奥会的前奥运*——王濛!
她在场外的解说,有趣中又带着那么点儿诙谐,因为站在运动员的立场上,观众愿意听她说着东北方言,像专家一般的通俗解读。王濛往往能够把选手在比赛场上的微妙心理,分析得底朝天,同时用夹杂着主观情绪化的观点,让观众听得酣畅淋漓。
有网友感叹,王濛越狂,观众越爱,因为她就是有狂的本事。
事实上,王濛的幽默,在早年她参加的多档综艺节目里,在她与周洋、张会、李坚柔等队友之间的相处中,展露无遗。
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么多年,在王濛发生身上发生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有趣瞬间。
1、王濛的头号迷妹就是——冬奥会短道速滑*周洋。网上还有一批粉丝站周洋和王濛的CP粉。
这里并不是说她俩真的有什么暧昧关系,就连王濛自己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都自嘲,周洋是自己的“绯闻女友”。
王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周洋在速滑队期间,她的队长一直都是王濛。
周洋是个性格内向又害羞的女孩,而王濛一直都处于照顾她的强者的状态。
周洋有一句经典的话——队长(王濛)说的什么都对!甚至周洋在宿舍床头上贴的照片,都是王濛的写真照。而每次周洋拿*,开心到泪流满面的,往往都是王濛,她还帮周洋设计登上领奖台的动作。
足见,两人关系有多铁!
2、李坚柔在平昌冬奥会上拿下500米短道速滑*之后,在回国出了机场接受采访时,对媒体
在李坚柔看来,自己能够拿到这枚*,有一半的功劳在王濛身上。
原来,在上场之前,王濛鼓励李坚柔,让她充满自信,大胆比赛,她会附体在李坚柔身上。
尽管这句话其实是王濛的一句玩笑话,但足以看出来她对于李坚柔在心理上的影响作用,有多大了。
3、王濛一度和她的主教练李琰不太对付,原因就在于王濛自己的两位恩师,因为李琰的到来,被调回了地方省队。
而李琰刚从国外回来的时候,经常在训练时动不动就甩出几句中英混杂的词语。有一次,王濛当着全队的面,公开怼李琰,大意是质问对方,能不能好好说中国话(普通话)这让李琰很是下不来台。
4、反过来,李琰对王濛却不计前嫌,一直把王濛视为中国速滑队的“领军人物”,她爱才、惜才,与王春露相比,李琰相对还是比较保护王濛的。
在那次被外界广为所知的王濛与王春露打架一事上,在王濛和队友喝酒回来,因为太晚归队被王春露质疑时,在现场的李琰是让王濛赶紧回住处休息,其实是想给自己的徒弟一个台阶下的。
没想到,王春露据理力争,才发生了后来的争执事件。
5、王濛在冬奥会赛场上拿下*之后,当众给教练李琰磕头、下跪,也是出自她的真心。王濛是真的感激李琰多年来对她的帮助。师徒二人从早期的“相爱相杀”,到后来的“惺惺相惜”,一起并肩创造了中国速滑队在冬奥会历史上的辉煌。
6、王濛曾经是“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的迷妹,为此,她特意参加了江苏卫视综艺节目《非凡搭档》。
那档节目团队来自于之前深圳卫视的《极速前进》,明星组队到世界各地不同城市完成各种挑战。
《非凡搭档》第1期节目里,王濛就和她的偶像黎明组成了一队。哪想到,黎明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又找各种佛系的理由,走路慢吞吞,让一向争强好胜、想拿第一名的王濛完全崩溃了。
黎明的“偶像滤镜”,在王濛面前碎了一地。而更搞笑的是,黎明一度把王濛当成了男孩子,还给她普及了一些只有男人才能听得懂的保护身体的忠告。不仅王濛哭笑不得,观众也是看得一脸懵。
当然,王濛这个迷妹也不是白当的,在《非凡搭档》节目进行到中后段的时候,特别设置了一个明星交换礼物的环节,黎明专门送给了王濛他精心准备的礼物,并且还给了王濛一个爱的拥抱,甚至还到王濛的脸上“啄”了一口。
此举,彻底满足了王濛这个“小迷妹”的所有幻想。
7、同样是在《非凡搭档》里,王濛曾经跟另一个奥运*李小鹏之间,有过暗暗地争执。
为什么说不是摆在台面上的矛盾呢?就是因为两个奥运*都非常有实力,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表达欲望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彼此互不相让。
在一个推箱子拼图的游戏中,明明王濛已经看出了解题方法,但是李小鹏偏偏不听。于是,双方僵持不下,最后被迫换了另外一个项目。
好在王濛、李小鹏两个人没有真的实质性的矛盾,只能说——一山不容二虎。
8、自从《非凡搭档》节目之后,王濛又做了一系列跟冰雪相关的综艺节目。其中有一档节目,有韩国明星嘉宾参加。
中方这边的明星嘉宾主要是王濛、大张伟和钟丽缇。
在一次雪上项目对抗游戏中,王濛直接利用身体优势,把韩国的综艺男嘉宾,直接摔出圈外,把对方几个彪形大汉,全镇住了。
在玩水上项目时,王濛又出怪招,让钟丽缇把游戏的球,塞到自己的胸口处,这让演过大热韩剧《鬼怪》的韩国偶像明星李栋旭,拿钟丽缇一点办法都没有,场面一度陷入挺尴尬。
9、王濛除了速滑比较厉害,她还曾经在冰雪类综艺节目里,尝试过单板滑雪和高空跳台滑雪空中技巧。
尤其是在高空跳台滑雪项目上,此前已经做成功的沙宝亮,还在现场给王濛支招。沙宝亮毕竟是杂技演员出身,自身是有杂技的空中技巧功底的。
反倒是王濛,一直想尝试高台空中滑雪,没想到,还真的让她成功了。
只不过,王濛跳下去的时候,迎接她的是泡沫垫子,所以,她毫发无伤。
10、早年,王濛在家乡黑龙江七台河投资建厂,但事业做得并不成功。如今借着北京冬奥会的热点大背景,王濛在赛场外,借着王濛的搞笑解说,屡次登上热搜,掀起了冰雪的话题热度。
王濛当下想趁着自己有热度,组建一个体育领域的mcn,主要吸纳那些退役的甚至不太出名的运动员,一起拍短视频,讲述自己的故事,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向大家普及冰雪运动。
可以说,王濛非常了解流量平台的热度玩法,她自己也是短视频流量平台的受益人。
自己红了、火了,不忘拉着以往那些不太出名的同行一起红红火火,看得出来,王濛一直都是很讲义气的那种核心人物。怪不得周洋是真的把她看成一辈子的偶像了!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85岁的作家王蒙获得“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王蒙一生,著作等身。
作品《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活动变人形》《这边风景》等,都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作。著作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此外,他还发掘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王蒙一生,经历坎坷。
王蒙,男,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
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王蒙出生。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悄然从瑞金出发,开始了长征。也正是这个月的15日,王蒙出生在北京沙滩上。
当时他的父亲在北京大学读书,母亲也在北京上大学。王蒙的老家,是河北南皮,因此,王蒙跟晚清名臣、洋务派的*人物张之洞是同乡。
王蒙初中时参加北京市中学生讲演比赛,获得第三名。
1956年,王蒙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这篇小说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较早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小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批判的,有赞成的。
1958年5月,王蒙被划为右派。
1963年,王蒙卖掉北京的家具,带着一个三岁一个五岁的孩子,远赴新疆。他先在乌鲁木齐任杂志社编辑,后在伊犁巴彦岱红旗人民公社第二大队任副大队长。他在新疆一待就是16年,正式调回北京时,已经是风雨动荡后的1979年。
1979年,王蒙“右派”问题获得彻底改正。
1986年6月到1989年9月,任原文化部部长。
王蒙的文化部长工作证。
王蒙不再担任文化部部长之后,专心写作。《恋爱的季节》《尴尬风流》《我的人生哲学》《青狐》《半生多事》《大块文章》《九命七羊》……进入21世纪之后,王蒙不但写小说,还转向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解读。
王蒙在中国当代文坛有着崇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
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王蒙首先是一个思想者,也是一个时代的思想者。作为一个作家、一个学者,王蒙更多的不是用笔在写作,而是用心在写作、用思想在写作,其思想的广博性、深邃性、穿透性、超越性,在当代作家中并不多见。大到世界、历史、国家、民族,小到个人的处世哲学、交往原则、价值观念、心态健康等,王蒙都有独到而深刻的领悟和认识。
王蒙老先生一直是我比较钦佩和羡慕的,可以说他是活着的传奇,19岁的时候他就走向了创作道路,第一部作品《青春岁月》发表后便大受欢迎,好评不断,而王蒙却谦虚地说那时候太单纯,现在看来那部作品还有很多瑕疵。
王蒙告诉你:别将就自己,别去讨好别人!
人生没有你想象中的时间充裕,自己的时间一定要为自己而活!
在王蒙的家里,挂了两位女性的照片,有与新婚妻子单三娅的合照,也有去世的王蒙亡妻崔瑞芳的照片。
王蒙先生不仅文章写得好,他的爱情故事同样惊天动地。
王蒙与前妻崔瑞芳。
崔瑞芳是王蒙的第一任妻子。
王蒙和崔瑞芳早年一见钟情,他18岁,她19岁,两个青春年少的人相遇的幸福,在新书《王蒙八十自述》中有了细腻的呈现。
1957年1月28日,王蒙与崔瑞芳结婚了。这段婚姻他们相守了55年。人们常说花为媒,可他俩,是因为王蒙的小说结缘。王蒙写的小说《春节》,让他两人再也无法分开。
王蒙与崔瑞芳结婚不久,就到门头沟的后桑峪村去劳动,当时已经身怀六甲的瑞芳,坐着火车将王蒙送到了门头沟的雁翅火车站。
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遭遇了外部的困境。可他们却情比心坚,一起共同迎接生活的暴风雨,并肩作战。
1963年王蒙“自我放遂”到新彊,整整沉沦了16年。而崔瑞芳却带着孩子,追随到乌鲁木齐,再追随到伊犁。
生活很苦,但他们在艰苦后面发现了生活的欣欢,他们给伊梨出生的小女儿起名“伊欢”。
1976年6月,他们回到了北京。
当他和瑞芳漫步在华灯初上的北京街头时,“幸福得如同王子。”
王蒙伏案创作,瑞芳就在身后忙着儿女的学业、家庭的琐事。他们一起经历风雨,一起战胜困难。相互信任与深深的爱,让他们走过锡婚、瓷婚、珍珠婚、红宝石婚,也走过了金婚。
直到2012年3月的一天,崔瑞芳因病去世,抛下了王蒙。
当面对妻子的离去时,王蒙说:“恰恰是我从很年轻时就和瑞芳在一起,造成了我的一种脆弱,她走后我过得是很孤独的生活。”
携手近60年,王蒙对妻子深深地依恋。
在妻子逝去的岁月里,王蒙深陷思念之中,不能自拔。
在悲痛中,他写下悼亡诗《赠爱妻》:“此身此世此心中,瑞草芳菲煦煦风”。
妻子亡故,王蒙痛彻心扉,十分惋惜和妻子共度的时光,本以为自己将要孤苦余生。
谁知转眼遇见比自己小20岁的
王蒙再一次一见钟情,单三娅像月光一样,驱散了他心头的阴霾。
据悉,王蒙和崔瑞芳早年一见钟情,那时他18岁,她19岁,他对前妻几十年如一日的深爱。巧的是,和第二任妻子也是一见钟情,王蒙称单三娅“是我的安慰,是我的生机的复活”。
王蒙的生活陷入一片灰暗的时候,在朋友的关心下,他遇到了《光明日报》*
“高龄丧偶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而且高龄又很难找到另一半,人的状况都太不一样,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但王蒙没有让悲哀的生活一直继续,他决定和单三娅结婚,重新过“活人的生活”。
对于自己坚决迈出再婚这一步,王蒙没有忘记小小总结一把,“我有一个特殊的感觉,我这一辈子小事犹豫、掂量,爱推敲,甚至会自相矛盾,但是恰恰大的事情,我是凭直觉,敢于做出决定。”
花开永远不晚,爱情永远存在。
王蒙解答窦文涛时直言不讳:“我跟单三娅女士见面的第一分钟我就觉得就是她,有一种被*的这种一见钟情。”
两人相识15天,便结了婚,当时王蒙80岁,单三娅60岁。
80岁的王蒙再婚,新婚妻子是《光明日报》的*
王蒙心里荒芜的花园,又开满了鲜花。在《明年我将衰老》一文中,他曾写道:
“我必须承认,瑞芳给了我太多的温暖与支撑,我习惯了,我只会,我也必须爱一个女人,守着一个女人,永远通连着一个这样的人。我完全没有可能独自生活下去。三娅的到来是我的救助, 不可能有更理想的结局了……我永远纪念着过往的60年、65年、80年,我期待着仍然奋斗着未来……我要说的是生活万岁,青春万岁,爱情万岁。”
王蒙晚年再娶妻这事,很多人表示不能接受。
人们纷纷指责王蒙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然而在我看来这显然是不成立的,按照电视剧的套路,丈夫如果真的爱妻子就要在其去世后守身如玉,一个人守护爱情。
但这只是幻想,不是现实,人都是自由的,为什么非要为了满足群众口中的那种“爱情观”就要一个人度过余生?想必王蒙身为公众人物早就看透了这些,他是自由的,他有权利在晚年再找一个人好好相爱,站在我个人角度是支持的。
而反观王蒙一生,他从没有对不起前妻,反而在最困难时相濡以沫。
王蒙与第二任妻子也是一见钟情。
王蒙称单三娅“是我的安慰,是我的生机的复活”。
与王蒙相差50岁的“小文友”张悦然忍不住说自己“羡慕嫉妒”。
作家谢有顺跟王蒙开玩笑,称他是“硕果仅存的、没有绯闻的作家”。王蒙笑纳这个评价:“以前有女作家说过,一个写小说的,要是连绯闻都没有,哪配写小说?“
后来有人说,王蒙没有绯闻,他不需要绯闻,他已经把全世界*的女人娶到家了。
结婚以后的王蒙越活越年轻,不过他也并没有忘记曾经的妻子,在王蒙的家里,一共有两张照片,分别是发妻和现在的妻子。
86岁的王蒙近况。
如今86岁的王蒙依然神采奕奕,笔耕不辍精力旺盛,坚持游泳、写作、追剧,还保持着6块腹肌。
王蒙说:我不追星,我追海!不追星,我追的是你眼里的一整条银河!
1953年,19岁的王蒙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他在序诗当中写道:“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而今,已经86岁高龄的他依然笔耕不辍书写青春,书写爱情,书写人生。
86岁的王蒙先生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问他如何保持着创作的激情和灵感,王蒙先生公布了自己的“秘笈”:“一个是热爱,一个是兴趣,一个是活力。”简而言之,一切经历都不糟践,一切思绪都被反刍,一切逝水都留下自己的波纹与镌刻,这是造化,有那么多可写的,不写出来,岂不是白活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王蒙事件》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王蒙事件、2018世界杯俄罗斯队战绩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