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发展史
开创之前(1957-1961)
1957-标.布维文(Bill Bowerman) 和 Phil Knight在俄勒冈大学*会面。
1960-礼特进入史丹佛大学;同时俄勒冈大学田径选手穿着布维文制造的运动鞋持续打破纪录。
BRS与Tiger合作(1962-1971)
1962-礼特在其市场研究报告中断言,价格低廉、技术优良、善于促销的日本品牌运动鞋,将会取代德国品牌,垄断美国市场。毕业之后,礼特到了日本,并与运动鞋制造商Onitsuku Tiger公司接洽,当被问及代表何许时,礼特自称是「蓝带体育用品公司」(Blue Ribbon Sports)的代表。
1963-礼特订购的首批200双Tiger运动鞋,于12月运抵美国。
1964-布维文与礼特各出资500美元成立蓝带公司,礼特在田径场上推销鞋子,布维文仍继续设计运动鞋。当年蓝带公司卖出1300对运动鞋,营业额8000美金。
1965-积夫.庄臣(Jeff Johnson),曾是礼特在田径场上的竞争对手,成为蓝带公司第一位全职员工。
1966-庄臣成立第一间直营店。
1967-布维文开始开发马拉松跑鞋,首创质轻耐穿的尼龙鞋面跑鞋。
1968-布维文设计,在日本生产的Cortez运动鞋,成为Tiger最畅销的款式。
1969-透过日本贸易公司Nissho Iwai协助,蓝带公司取得出口信用状。一名学生Carolyn Davidson以35美金设计了「一剔」(Swoosh)的标志。
从BRS转到NIKE(1972-1978)
1972-结束与Tiger的合作后,蓝带公司在美国奥运选拔赛中正式推出NIKE牌;加拿大成为NIKE*的海外市场。
1973-Steve Prefontaine成为第一个穿NIKE跑鞋的径赛选手。
1974-全新的Waffle Trainer成为全美最畅销的训练用运动鞋。NIKE的业务扩展至澳洲,并在美国新罕普夏州的艾克期特市建立制造工厂。员工成长至250人,营业额480万美金。
1975-彼方亭因车祸去世。
1977-蓝带公司成立西部田径协会(Athletics West),成为美国的第一个田径训练俱乐部。开始在亚洲销售运动鞋,同时分别在台湾及韩国设厂,扩大生产。
1978-蓝带公司正式改名为NIKE公司;与网球*John McEnore签订赞助合约。开始在南美及欧洲地区销售NIKE的产品。
NIKE的黄金时期(1978-现在)
1979-推出第一双配备先进Nike-Air避震科技的Tailwind跑鞋,NIKE运动服饰也开始制造行销。NIKE的营收几乎达到美国运动用品市场的一半,尤其在跑鞋领域高居领导地位,穿着NIKE跑鞋的选手囊括800至10000公尺的各项径赛纪录。
1980-200万股NIKE股票公开上市,NIKE运动研发实验室在新罕普夏州的艾克斯特市成立。该年员工人数增至2700人,营收2亿6千9百万美金。
1981-NIKE选手Alberto Salazary纽约马拉松赛改写世界纪录。Nissho和NIKE联合在日本成立NIKE日本公司。
1982-NIKE运动服饰成长至近200种款式,服饰年赚7千万美金。
1983-穿着NIKE跑鞋的Joan Benoit打破世界女子马拉松纪录。23名由NIKE赞助的选手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世界田径*开幕赛中获得奖牌。
1984-洛杉矶奥运会中,Carl Lewis个人囊括4面田径*; Joan Benoit勇夺第一面奥运女子马拉松*。NIKE赞助的58名选手捧回65面奖牌。
1985-以芝加哥公牛队的新人Michael Jordan命名的NIKE AIR JORDAN系列篮球鞋和运动服装上市。收入减少成长以致必须节省开支,削减一般行政费用及降低库存,全球员工4200人。
1986-营业额达到10亿7千万美元。
1987-年收入降到8亿7干7百万美金。但先进的Nike-Air专利避震鞋垫,重新竖立NIKE在业界的科技领先地位;Air Max可见式气垫运动鞋,使世人*看见Nike-Air专利避震气垫的优异性。此外,第四代Air Pegasus卖出500万双,多功能运动鞋正好赶上有氧运动热潮。
1988-开发Footbridge脚桥稳定器的设计。NIKE并购Cole Haap皮鞋公司。
1989-’Just Do It’活动迈进第二年;NIKE运用知名运动员见证产品,以及由AIR JORDAN篮球鞋引发的搜集热潮,促使NIKE销售大幅成长。
1990-成长中的海外市场促使NIKE全球总收入突破20亿美金,员工超过5300名。NIKE总部「NIKE World Campus」在奥勒冈州比维顿市成立。同时第一座NIKE Town在波特兰市开幕。
1991-NIKE成员全球第一家营收突破30亿美金的运动用品公司。由革命性的Air Huarache跑鞋引介Huarache Fit技术。多功能运动结合Air Mowabb队鞋与F.I.T.运动服走向户外。Michael Jordan带领芝加哥公牛队勇夺队史上第一座NBA*;NIKE海外营业额成长80%,达到8亿6千万美金。
1992-海外营收首度突破10亿美金,占NIKE营收总额33%。NIKE与美国田径协会签订赞助合约,在本世纪前所有VIP会员,都将穿着NIKE服饰参加世界各项比赛。
1993-Michael Jordan带领公牛队拿下第三座NBA*后,宣布自篮坛退休。
1994-NIKE推广P.L.A.Y.活动。P.L.A.Y.包括一项运动鞋再利用计划,以超过一亿双回收运动鞋为原料,铺设新的运动场。NIKE与世界杯足球赛的*巴西队中10名*选手及意大利、美国国家男、友代表队以及中国足球代表队签订赞助合约。在澳洲,Shane Warne成为NIKE旗下第一位板球明星。
1995-NIKE年收入达到48亿美元。Michael Jordan和Monica Seles分别重返体坛。NFL及达拉斯牛仔队经营者与NIKE签约;脾气火爆的法国籍选手Eric Cantona在一系列广告中挑战足球界的*歧视。Nike Air氯垫科技推出,配备崭新的轻薄精致Zoom Air运动鞋。
1996-NIKE赞助的运动员及团队支配了亚特兰太奥运会。足球大联盟展开第一个球季,其中有5支队伍由NIKE宝助,吸引超乎预期数目的热情球迷。NIKE赞助巴西国家足队队出战98世界杯;Tiger Woods连续三年赢得美国业余公开赛,改变高尔夫球运动的面貌。位在纽约的NIKE Town成立。NIKE运动装备部门往1994年合并Canstar Sports公司后成立,开始生产冰球用溜冰鞋、直排轮鞋、protective gear、球类、眼镜与手表等。
1997-NIKE亚洲地区的营收由96会计年度3亿美金,成长至97年度8亿美金;两大客户服务中心分别于韩国汉城及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大陆成为采购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极重要的市场。总部World Campus持续扩张,计划将要容纳全球18000名员工中的7100入在其中工作。NIKE的Air GX和Air Foamposite球鞋,树立了足球钉鞋与篮球鞋的舒适标准。运动产业分析师预估,NIKE年度营收将达到90亿美金。所有的努力都只为一个单纯的目标,帮助运动员追求更好的表现.
Focus的《Hocus Pocus》
踢出传奇
在欧冠决赛期间,一部名为“踢出传奇”的3分钟足球广告片将与全世界观众见面。罗纳尔多、鲁尼、卡纳瓦罗、法布雷加斯、沃尔科特、 罗纳尔迪尼奥等众多世界*球员在该片中纷纷亮相。 耐克公司揭幕了一部动感十足的3分钟足球广告片,众多世界*球员在该片中纷纷亮相,激发着全世界球迷和体育迷的狂热激情。这部名为“踢出传奇”的影片,巧妙地展现了球场上足以占据报刊头条的瞬间,将观众带入了一段传奇的足球旅程:一脚妙传或者一记抽射能让整个国家欣喜若狂,同时也可以使对手仰天长叹。 本片由全球最知名的球星参演,其中包括C罗纳尔多、德罗巴、鲁尼、卡纳瓦罗、里贝里、伊涅斯塔、法布雷加斯、沃尔科特、埃夫拉、皮克、罗纳尔迪尼奥、多诺万、霍华德和席尔瓦。影片同时还邀请了网球传奇天王费德勒和篮球*科比布莱恩特作为该片的特邀客串嘉宾。在这个众星云集的影片中,同时还出现了《辛普森一家》中的荷马辛普森。 这部由好莱坞知名导演兼制片人,《21克》和《通天塔》的导演伊尼亚里图执导的影片,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涟漪效应的球门线解围、致胜的一记铲射和闪电般快速的脚法等场景,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足球传奇。影片真实地表现了足球比赛中某个瞬间对球员、球迷乃至整个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力以及赋予的情感力量。 影片的开始便展现了球场上比赛的白热化时刻。足球从空中落到德罗巴前方,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德罗巴突破对方后卫的滑铲,巧妙晃过守门员将球射向球门,整个非洲球迷为之欢呼。然而在最后一刻,卡纳瓦罗以一脚技惊四座的凌空倒勾解围,最终化险为夷。这个扭转乾坤的时刻将卡纳瓦罗推入流行文化偶像的行列,各档电视脱口秀节目争相采访他,并诞生了一首向其光辉时刻致敬的歌曲。 其他国际*球员,包括鲁尼也体会到了球场上某个瞬间对他一生的影响。影片中的一个场景是,这位英格兰队前锋的一记传球被对手的中场队员里贝里断下。这瞬息万变的一刻让整个英格兰心碎。这时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这样一幕:鲁尼的事业毁于一旦,从此当上一名球场管理员,在一辆大篷车里终悔余生,大篷车外一幅巨大的广告牌上里贝里的照片显得刺眼而突出。影片快进回现实中,鲁尼给了我们另外一个答案:他紧追里贝里,将球最终铲断,重新赢回了球权,于是我们看到:鲁尼赢回了个人和国家的荣誉,被授予爵位,报纸头条豪不吝惜对他的褒奖之辞,产房里的新生儿都被起名为小韦恩,乒乓球比赛中毫不费力地打败了费德勒,从此,鲁尼涟漪效应周而复始。 同样,在另一场比赛中。C罗纳尔多在对手犯规后正准备面对一记至关重要的任意球。这时影片中联想到他罚进任意球后产生的涟漪效应:他的名字将被用来命名一个体育馆,记录他一生的电影进行首映。“比赛当中每次触球不仅能改变90分钟的比赛进程,而且能改变整个赛季。”C罗说道,“每一次触球都可能为当场比赛印刻上你的荣誉,踢出你的传奇;相反,一刻的疏忽,将为你的对手创造机会。” 主要出场:罗纳尔多、迪迪埃-德罗巴、韦恩-鲁尼、法比奥-卡纳瓦罗、弗兰克-里贝里、安德雷斯-伊涅斯塔、塞斯克-法布雷加斯、西奥-沃尔科特、帕特里斯-埃弗拉、杰拉德-皮克、罗纳尔迪尼奥、兰顿-多诺万、蒂姆-霍华德和蒂亚戈-席尔瓦。 其他出场人物:罗杰-费德勒、科比-布莱恩特和荷马-辛普森 制作公司:Independent Films London / Anonymous Content 导演:Alejandro G. Iñarritu 创意机构:阿姆斯特丹的W+K 音乐:Focus的《Hocus Pocus》
1、路易斯·菲戈
路易斯·菲戈(Luís Figo),1972年11月4日出生于葡萄牙里斯本,前葡萄牙足球运动员,葡萄牙国家男子足球队中场,葡萄牙黄金一代的领军人物,6届葡萄牙足球先生,曾经效力的球队有葡萄牙体育、巴塞罗那、皇家马德里、国际米兰等。
2、罗纳尔迪尼奥
罗纳尔迪尼奥(Ronaldinho),全名罗纳尔多·德·阿西斯·莫雷拉(Ronaldo de Assis Moreira),1980年3月21日出生于巴西阿雷格里港,拥有巴西和西班牙双重国籍,前巴西男子职业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影锋/边锋/前腰。
3、路易斯·菲利佩·斯科拉里
路易斯·菲利佩·斯科拉里(Luiz Felipe Scolari),巴西人,世界*足球教练。他1948年11月9日生于巴西帕索凡多,曾效力巴西的克鲁塞罗队和帕尔格拉斯队,25岁升入卡西阿斯一线队,33岁挂靴成为教练。
4、埃里克·坎通纳
埃里克·坎通纳(Eric Cantona),全名埃里克·丹尼尔·皮埃尔·坎通纳(Éric Daniel Pierre Cantona),1966年5月24日出生于法国马赛,法国前足球运动员、演员、导演,球员时代司职中锋和影锋,被誉为是“九十年代法国的米歇尔·普拉蒂尼”。
5、德尼尔森·德·奥利维拉
德尼尔森·德·奥利维拉(Denílson de Oliveira Araújo)于1977年8月24日出生,巴西人。职业足球员,最后效力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球会FC达拉斯。
6、里卡多·安德拉德·夸雷斯马·贝纳尔多
里卡多·安德拉德·夸雷斯马·贝纳尔多(Ricardo Andrade Quaresma Bernardo),1983年9月26日出生于葡萄牙里斯本,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边锋,现效力于土耳其贝西克塔斯足球俱乐部。
埃里克·坎通纳 法国足球史的另类—埃里克·坎通纳
粤语名:简东拿
埃里克.坎通纳[Eric Cantona]
位置: 前锋
号码: 7
国籍: 法国
出生地: 法国马赛(Marseilles, France)
生日: 1966-05-24
身高: 186cm
体重: 81kg
俱乐部比赛: 185
俱乐部进球: 81
国家队比赛: 43
国家队进球: 19
埃里克·坎通纳1966年5月24日出生于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身高1.86米,体重81公斤,司职前锋。曾被认为是“九十年代法国的普拉蒂尼”,有“足坛坏小子”之称。
坎通纳从小就显露出了很高的运动天赋,在他父亲的鼓励下,走上了足球之路。先后效力过法国的波尔图队、欧塞尔队、蒙彼利埃队和马赛队,战果不丰,仅为马赛队夺得了90-91赛季的法国联赛*。1991年加盟英格兰利兹联队,初来乍到就获得了91-92赛季的英格兰联赛*。
坎通纳的辉煌岁月是在曼彻斯特联队度过的。1992年11月他来到曼联队,后逐渐成为该队的精神*,夺取了一系列的*:1993、1994、1996、 1997年4次英格兰超级联赛*,1994、1996年2次英格兰足总杯赛*,1993年的慈善盾赛*。1994年,保守的英国人授予他英格兰足球先生称号。1995年曼联队没夺冠,那是因为坎通纳飞踢水晶宫球迷被停赛80天。
坎通纳在国家队的遭遇却颇为不幸。1994年身为队长的他率领法国队投入美国世界杯赛的预选赛战斗中,却不料最后1分钟入场券被保加利亚人抢走。1996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他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法国队主教练雅凯把这位前队长给彻底遗忘了。98世界杯赛在际,本当大展宏图的坎通纳突然于1997年6月宣布退役,给世界足坛留下了一连串的疑问和遗憾。
坎通纳是一位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一方面,他技术出众,球艺精湛,心理素质过硬,控球、运球、传球的功底深厚,射门得分的能力也很强,是场上的灵魂人物,同时还是一位福将,常常力挽狂澜于即倒。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位典型的无政府主义者,与队友打架,顶撞裁判员,嘲弄教练员,踢骂球迷等事常有发生,经常被红牌罚下,数次遭受停赛的处罚,他却“执迷不悔”,依然我行我素。个性强烈的坎通纳终于为他的叛逆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成了国家队的弃儿。
埃里克·坎通纳曾经是法国国家队队长,帮助曼彻斯特联队四次夺取英格兰超级联赛*。他的足球生涯中以脾气火爆著称,什么都干得出来,盛怒之下,他对队友勒莫尔特大打出手;把球衣甩到国家队教练的脸上,咒骂米歇尔是“世界上最无能的教练”;因当场争吵,故意用球砸裁判员而被逐出球场;跟顶头上司翻脸;羞辱新闻记者;直至飞脚袭击看台上的球迷。坎通纳一向心高气傲,对国际足联的警告毫不理睬,与马拉多纳合伙挑起国际职业足球球员联盟的旗帜,我行我素。由是落下一个“足坛坏孩子”的浑名。
按照中国足球界的规矩,要学踢球,先学做人,坎通纳早该被“开”掉了。可在现代足球运动发祥地的英格兰,坎氏大红大紫,曼联的球迷到场助威,总要扯上“E r i c ,T h e K i n g ”(埃里克,**)的标语牌。1996年,这位英格兰足球先生的奋力一搏,使曼联队成为超级联赛和足总杯赛双料*。《泰晤士报》说,他走向足球场就像是到地里去拔草。《卫报》说,除了曼联,别的俱乐部不能慧眼识珠,也无法驾驭这位全能天才。
坎通纳还有些与众不同的人生哲学和信条。接受采访时,他语出惊人。
“来到英格兰后,你在哪些方面有了新发展?”“各个方面。”
“足球场上是否存在天才?”“ 到处都有。”
“你觉得自己是天才吗?”“每个人都可以变得出类拔萃。”
“你知道自己为何没能入选法国国家队吗?”“有时,明智的结果就是不明智。”
“没有坎通纳的曼联会是什么样子?”“永远是世界上*的俱乐部!”
1988年,在马赛队时因为辱骂主教练米歇尔而被国家队禁赛一年。
1989年,因用球衣扔裁判而被马赛队禁赛。后租借给波尔多队。随后又加盟蒙比利埃队。
1990年,因用球鞋砸队友而被蒙比利埃队禁赛。回归马赛队。
1991年,因用足球砸裁判被禁赛3场,后又在听证会上痛斥委员会委员们是“蠢猪”而被禁赛两个月。第一次宣布离开绿茵场。
1993年,客场挑战考文垂队时向对方球迷吐口水,被英足总罚款。
1995年,与水晶宫队比赛时殴打球迷被禁赛8个月,罚公益劳动120小时。
入选法国队45次,攻入20球
坎通纳的确无愧于“国王”的称号,因为他从1990~1997年一共拿了9项*,期间在1995年还被停赛8个月。但正是这样一个*球星转会曼联俱乐部的身价居然只有160万英镑,当时他尽管帮助利兹联队夺得联赛*,但后来却对主教练威尔金森的战术感到“大惑不解”。终于被当作“刺头”踢出球队,让曼联队拣了个大便宜。“他是我所买进的球员中最出色的一个,他总是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胜利。”曼联俱乐部老板爱德华兹对这笔“买卖”一直津津乐道,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坎通纳是大大地物超所值了。
“国王”五年——坎通纳征服曼联纪实
有人说法国人埃里克·坎通纳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体,的确,火爆的脾气和桀骜不驯的性格是他的标签,顶撞裁判,嘲笑教练,飞踢球迷等过激的行为时有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足球生涯。然而,他技术出众,球艺精湛,心理素质过硬,常常力挽狂澜于即倒。作为曼联的“国王”,他在上世纪90年代率领曼联开创了最为辉煌的一段传奇,这也是曼联俱乐部和球迷共同评选他为曼联历史*球员的根本原因。
下面咱就以坎通纳的“曼联时代”*代表性的十场经典比赛为注脚,以时间为序归纳出十个不同的话题,用章回体裁来表现坎通纳的曼联时代,让大家好好体味一下他作为“曼联一号”的那“旷古绝今的技术素质、无与伦比的战术素养、举世无双的心理素质”甚至“惟我独尊的*气质”,当然,从中也可以理解他是怎样去征服曼联的。
■第一回 一拍即合 国王登基
■第二回 单骑救主 “患”得“患”失
■第三回 中流砥柱 舍我其谁
■第四回 必胜之战 战必胜之
■第五回 *归来 风华尽显
■第六回 振鬃长鸣 万马齐喑
■第七回 传帮教带 缔造伟业
■第八回 张弛有度 瑕瑜互见
■第九回 慷慨任气 磊落使才
■第十回 技冠三军 功成身退
“伟大”的六大理由
理由一:旷古绝今的技术素质。在作为一名进攻型球员所必需的各项技艺接近完美的情形下,坎通纳更是炼就了一套*的“第二落点判断”的绝妙本领(对此、19岁就开始跟着他混的吉格斯是这样“说明”的:“他可以立即判断出防守队员奔跑的速度和相应的击球力度”)。
理由二:无与伦比的战术素养。从无磨合之虑,没有“水土不服”之忧,不论转会多频、换位多勤,无论所效力球会的踢法与风格多么五花八门,坎通纳初次露面总能闪光出彩。
理由三:举世无双的心理素质。意志、毅力、胆量、勇气就是他的“个性”,从没有“连续两场比赛表现失常”的骄人纪录和“不论伤停多久甫一出场定有精彩表现”的超人神话更得益于他天然生成的状态调整能力。
理由四:绝无仅有的*情缘。坎通纳连续5年代表5支球队蟾宫折桂:1988/89赛季在马赛队获得法甲和足协杯双料*(加盟仅半年便随马赛队重获阔别17年之久的联赛*,虽然由于将球衣扔向裁判而被球队禁赛、并之后不久租借给波尔多队,但这个*他是出了不少力的);1989/90赛季在蒙彼利埃队获得法国足协杯*;1990/91赛季在马赛获得法甲*;1991/92赛季在利兹联队赢得末代英甲*(加盟仅半年便率利兹联队重获阔别18年之久的英格兰*联赛*,尤其是92年1月份加盟时、球队落后排名榜首的曼联队10分之多);1992/93赛季在曼联队摘得首届英超*(加盟仅半年便率曼联队重获阔别26年之久的英格兰*联赛*,特别是92年12月份加盟时球队仅仅排名第六)。
理由五:惟我独尊的*气质。坎通纳以一名外援身份掌控着一个传统足球大国的*归属:1992年率利兹联队获得末代英甲*;1993年率曼联队夺得首届英超*;1995年因“飞踢球迷”被禁赛后,曼联队与三连冠擦肩而过;1997年挂靴退役之后,曼联队再一次与三连冠失之交臂。效力曼联短短5年,且5年中缺席各种比赛近60场竟能获曼联历史*球员:1999年球迷评出、2001年4月12日俱乐部评出。
理由六:气吞山河的*入球。在1996年足总杯决赛那场*的红魔双雄会上,坎通纳奉献了上世纪90年代世界足坛的*进球:第86分钟的那个“未卜先知、提前移动、漫步凌空抽射”的全场比赛的惟一入球,无论是进球的难度、重要性还是所谓的灵感和创造性皆已接近完美,而且,比赛的级别和对手也都是“五星级”的。
【第一回】 一拍即合 国王登基
比赛时间:1993年1月9日英超第23轮曼联4∶1托特纳姆。
赛前背景:这是“国王”驾临曼联之后的第4场比赛,前3场比赛他轮轮进球、场场助攻,帮助球队取得全胜,积分榜上由其加盟前的排名第六位狂升至第二位;当时积分榜前三名的情形为:诺维奇队以41分列第一位,不过净胜球为0,曼联队与阿斯顿维拉队同积38分,但曼联队净胜球领先对方5个;领头羊诺维奇队与谢菲尔德星期三队的比赛要晚一天进行。
如果曼联队获胜而诺维奇队失利,将名正言顺地*,如果诺维奇队失利而曼联队的获胜是坎通纳独力完成的,那坎通纳将以“世纪足坛第一‘见面礼’之呈送者”的身份名垂青史——要知道坎通纳加盟曼联的时间是赛季中期,连最起码的用来进行磨合和适应的一场友谊赛都没有。
精彩演出:第40分钟,助攻至前场的丹尼斯·埃尔文弧线传中,坎通纳有如“从天而降”,包抄冲顶,皮球越过托特纳姆队门将头顶破网,1∶0。僵局被打开之后,曼联队在下半场的比赛中连下三城,以4∶1的比分大胜位居中游但同样势头强劲的托特纳姆队。而且,后面的3粒进球皆与坎通纳密切相关——或是漂亮进攻的始作俑者,或为直接造成进球的最后一传的推波助澜人。
赛后形势:“自助者,天助之”,诺维奇队在随后的比赛中以0∶1负于排名下游的谢菲尔德星期三队,曼联队得以名正言顺地穿上联赛的“黄色领骑衫”,坎通纳亦完成了“世纪足坛第一‘见面礼’”的不世之功。
当然,如此奇效的“一拍即合”也让曼联队完全找到了夺冠的感觉,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至赛季结束时以24胜12平6负积80分的成绩一举拿下该队自1967年以来的首个*联赛*,也就是新版的首届英超联赛*,而且,其中12平有8平、6负有4负是“发生”在坎通纳加盟之前,即便是他入主曼联之后的两负也还有一负(1月30日客场1∶2对普斯维奇队)因伤停赛,可以这么说,初来乍到的坎通纳已完全使曼联队陷入了“只要有坎通纳,便不会输球”的“怪圈”。
【第二回】 单骑救主 “患”得“患”失
比赛时间:1993年10月19日欧洲*联赛第2轮曼联3∶3加拉塔萨雷。
赛前背景:曼联队在英超联赛上以10胜1平1负积31分的成绩傲视群雄,并连续10轮不败,风头之劲不可遏止;在欧洲三大杯37年的历史上,曼联队是惟一一支主场保持不败的球队,而且此场比赛又是新版的*联赛主客场两回合淘汰赛的首场比赛。
所有的猜测一致认定,以逸待劳的曼联将会以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进入下一轮。
精彩演出:比赛开始后,主场作战的曼联队攻势如潮,至第46分钟时以压倒性的场面和2∶0的比分让整个老特拉福德齐场欢唱。但就在6万名曼联人欢声庆祝的时候,被认为是鱼腩队伍的加拉塔萨雷队却像着了魔般,13分钟内连灌曼联队3球,由2∶0一下子变成2∶3,主队上下一齐犯懵,6万球迷目瞪口呆。
这时候,“国王”站出来了。在比赛还剩10分钟的时候,坎通纳在客队的严密控制之下,突破重围为主队踢入一记价值万金之球,让老特拉福德的欧战不败的神话得以延续。
赛后形势:坚苦卓绝的性格“驱使”着坎通纳力挽狂澜,凭一已之力大力支撑了曼联在欧洲三大杯中37年不败的“老特拉福德神话”。但在一周之后的伊斯坦布尔,坎通纳却因辱骂裁判被红牌罚下,亲手“葬送”了曼联队的前程,而且是连续两届*联赛的前程——不仅直接致使球队以客场进球少而遭淘汰无缘16强,更是因此被欧足联追加处罚停赛4场,给曼联队下一赛季的欧洲之旅埋下了隐患。在1994/95赛季欧洲*联赛中,曼联队虽然在没有坎通纳的情况下两战两胜,但在与巴塞罗那、瑞典哥德堡和“老冤家”加拉塔萨雷的16强分组循环赛中却把缺少坎通纳的致命伤暴露无遗,在坎通纳仍然缺席的头两场比赛中,曼联分别以1∶4和1∶3的大比分负于巴塞罗那和哥德堡,即使后来的3胜1平也变得索然无味,最终以净胜球少于巴塞罗那而再度止步欧洲赛场。
【第三回】 中流砥柱 舍我其谁
比赛时间:1994年4月23日英超第38轮曼联2∶0曼城。
赛前背景:近一个半月来的失魂落魄让曼联人总结出了一条经验——埃通纳不在,红魔定歇菜。先是第30轮英超联赛,由于坎通纳的因伤缺阵,曼联队客场0∶1被切尔西队击败,不仅使领先优势被缩小到了7分,更是被直接终止了已保持了半年之久的联赛和杯赛的连续34场不败纪录;接着在第32轮与斯文登队的英超联赛上,坎通纳在第67分钟对对方球员蒙丘尔严重犯规被红牌罚下,导致了球队在2∶1领先的大好局势下被对手追平,积分榜上领先7分的优势也被缩小到5分。坎通纳更是因此而被追加处罚停赛5场,5轮比赛下来,此前一骑绝尘的曼联队仅仅取得2胜1平2负的成绩,与布莱克本队同积79分并列首位。此轮比赛正是坎通纳解禁后的第一场英超联赛,曼联将士在赛前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毕竟这个赛季在“拥有”坎通纳的日子里,曼联29战20胜8平1负;而在“失去”坎通纳的岁月中,红魔8战3胜2平3负。
精彩演出:众目睽睽之下,解禁登场的坎通纳不负众望。在这场关键的同城德比中,坎通纳在 “死亡时间” 内(前西德队*教练赫尔穆特·绍恩认为,足球比赛时要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每个半场的最初和最后5分钟里,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的入球率*,当然,也只有真正的高手才最善于把握这段“死亡时间”)的两记绝杀——第40分钟时先得一分,上半场结束前30秒时再入一球,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曼联国王的绝世风范,并率球队重新“独占花魁”(惟一竞争对手布莱克本队主场1∶1被女王公园看守者队逼和,积分榜上再度被曼联队甩开)。
赛后形势:坎通纳复出,曼联队重燃燎原之火,一路势如破竹,最后4轮联赛3胜1平,最终以92分的超级联赛积分同时也是英格兰百年*联赛的*积分纪录加冕;在该赛季的足总杯决赛中,曼联更是以4∶0的悬殊比分将所谓的“曼联克星”切尔西队彻底击败,一举成就了红魔历史上的首个双冠王霸业。
【第四回】 必胜之战 战必胜之
比赛时间:1995年1月22日英超第25轮曼联1∶0布莱克本。
赛前背景:毫无疑问,这是英格兰本土近几年来真正的*对决,因为交战双方是英格兰超级联赛诞生以来*秀、最多荣誉的两支球队——第一个赛季,曼联是*,布莱克本是殿军;第二个赛季,曼联队依然称王而布莱克本已升格为亚军,并且两队的*之争直到第41轮时才得以分晓。本赛季时至今日,前24轮结束时两队仍然与上赛季一样,将其他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这更是一场决定*归属的生死大战,因为两队当时的情形——曼联积50分列第二位,但近15场比赛仅负1场,气势逼人;布莱克本队以55分高居榜首,且连续12场比赛“不知失败是何滋味”,风头更盛。谁能在这场最关键的比赛中取得胜利,无疑在*争夺道路上赢得先机。
精彩演出:在这场事关*归属的*对决中,最需要的就是一锤定音的大英雄,于是,向来惟我独尊的坎通纳便当仁不让地成了这样的“圣战英雄”——在第8分钟,他“猛虎出山”金头一点,已经12轮比赛保持不败的布莱克本队球门顿时天塌地陷。1∶0的比分保持至终场。
赛后形势:由于坎通纳的“一锤定音”,曼联队不仅缩小了与布莱克本队的积分差距,更重要的是在紧要关头挫败了对手连战连胜的气势,赛后,整个英格兰一致认为这场比赛是本赛季的“分水岭”,曼联队的“双连冠”(超级联赛三度蝉联,足总杯连续两次折桂)梦想将成为现实。但不成想,3天后,即1月25日曼联队与水晶宫队的比赛中发生了举世闻名的“飞踢球迷事件”(坎通纳飞踢水晶宫球迷马·西蒙斯),坎通纳被英足总禁赛8个月。
失去坎通纳后,雄心勃勃并形势大好的曼联队至赛季结束时竟“颗粒无收”——在英超联赛上最后一轮只要获胜就卫冕成功的情况下竟然“无能为力”,以1分之差屈居亚军;足总杯半决赛要经过复赛才勉强跨过水晶宫队的阻截,决赛中更是被埃弗顿击败。
【第五回】*归来 风华尽显
比赛时间:1995年10月1日英超第8轮曼联2∶2利物浦。
赛前背景:这是坎通纳8个月停赛期满解禁复出的首场比赛,在失去坎通纳的8个月中,曼联队苦不堪言:上赛季痛苦的结局,尤其是在最后时刻,竟然在一个星期之内(1995年5月14日和5月20日)连丢英超和足总杯*,“红魔”失落至极。
该赛季英超联赛上,曼联虽然成绩尚可,以5胜1平1负积16分位居第二位,但在其他赛事中,短短一个半月曼联便爆出两大冷门——联赛杯第二轮首回合客场0∶3惨败于乙级球队约克队,为10月5日以总比分3∶4被淘汰而爆出联赛杯36年来*的冷门埋下了伏笔;欧洲联盟杯首轮比赛中以客场进球少(9月13日客场0∶0,9月27日主场2∶2,而且最后扳平一球是由门将舒梅切尔打进的)被任何一个球迷看了10遍恐怕都还记不住名字的俄罗斯伏尔加格勒旋翼队淘汰出局,在帷幕刚刚拉开之时便终止了前进脚步,成为了该年度整个欧洲足坛*的笑话。
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国王陛下”不归来,红魔前进的步伐将会越来越艰难。
精彩演出:开场仅仅60秒,已经248天未参加过任何比赛的坎通纳便于前场左路发难,一记妙传助尼基·巴特头球轻松破网,1∶0。整个老特拉福德欢声雷动。在“利物浦新皇帝”罗比·福勒连下两城将比分反超之后,关键时刻又是坎通纳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导演”并亲自“操刀中的”一粒点球,2∶2,整个老特拉福德再一次欢声雷动。
赛后情势:虽然不过是一场平局,而且由于这场平局,“红魔”在积分榜上的位置退至第三位,但所有的曼联人都认为它是一场“胜利”,一场高于一切的“胜利”,因为坎通纳的表现让他们看到了一种“一切皆有可能”的力量。
请记住这两组数字:70——第70分钟时力挽狂澜;248——在时隔248天之后的第一次参赛仅仅60秒便妙传助攻。这无疑是世界足球史上最伟大的一出《*归来》。
当然,它只不过是坎通纳“不论伤停多久甫一出场定有精彩表现”神话的又一次上演。
【第六回】 振鬃长鸣 万马皆喑
比赛时间:1995年10月21日英超联赛第10轮切尔西1∶4曼联。
赛前背景:由于以下原因,这场比赛成了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议论的中心。
英超自创办以来进行得风风火火,自矜的英国人也认为英超联赛是世界*的联赛,但欧洲甚至世界足球的重心是意大利,很多人对英超联赛不屑一顾,认为它只不过是球员的“避难所”和“养老院”,只有意甲才是世界*的联赛,英超与之相比要相差几个级别,能征服意甲的球员当然可以征服英超;英超自举办以来所迎来的第一位世界及欧洲足球先生路德·古利特于1995年夏天来到了切尔西,但他率领切尔西在9轮比赛中表现平平,仅位居第10,然而仰仗着昔日的声望与影响,他“当仁不让”地征服了所有的人——9场比赛6次被评为当场*,《镜报体育》和《射门》更是将他评为9月*英超球员,大有初来乍到便把“英超老大”坎通纳取而代之的态势;虽然曼联队前三个赛季横扫英超,但在与切尔西队的交锋中却负多平少,鲜有胜局,客场作战时更是三战皆北,当然,这全是在坎通纳缺阵的前提下。
就这样,一场普普通通的联赛,竟然被赋予了“真正的曼联VS克星加*”、“坎通纳VS古利特”甚至“英超VS世界”的重要意义。
精彩演出:在顶住主队的疯狂进攻后,曼联队开始反攻,尼基·巴特在右路一记准确的长传,坎通纳巧妙地将球一漏,保罗·斯科尔斯抬脚便射,俄罗斯人哈林(切尔西队门将)只能望球兴叹,1∶0,此时比赛才进行了3分钟。第9分钟,曼联队反越位成功——坎通纳断球之后妙传,又是斯科尔斯“捡得便宜”,再建一功,2∶0。第75分钟,曼联旧将马克·休斯于乱军之中扳回一球,2∶1,但仅仅只过了3分钟,吉格斯便接坎通纳传球后强行突破,在失去重心的刹那用足尖捅射破网,3∶1。终场前5分钟,又是坎通纳奇思妙想地巧传“真空地带”,安迪·科尔将球轻轻向右一拨,刚上场的布莱恩·麦克莱尔一击即中,4∶1。曼联在斯坦福桥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再次证明了坎通纳英超老大的地位。
赛后形势:踢法与风格虽然“夺目”却并不“养眼”,甚至可以说是“足球史上最不具观赏价值的*”,但并不妨碍坎通纳成为那种“动不动就技冠全场”的天王*。当然,在他所有的精彩演出中,这一出《枪挑辫帅》无疑最为经典,因为它给了那些认为“英超只不过是球员的避难所和养老院”的人一记最为响亮的耳光的同时还破除了“切尔西是红魔的克星和斯坦福桥是曼联的地狱”的*。这场比赛的胜利也让更多的人越来越关注英超联赛,因为英超联赛拥有一位*的足球大师——埃里克·坎通纳。
【第七回】 传帮教带 缔造伟业
比赛时间:1995年12月9日英超联赛第17轮曼联2∶2谢菲尔德星期三。
赛前背景:1994年5月,曼联队成就了双冠王伟业之后,“伟大的旗手”布莱恩罗布森功成身退,金盆洗“脚”;1995年7月,英格兰“中场王”保罗·因斯、威尔士“禁区重炮”马克·休斯、俄罗斯“金色右边翼”坎切尔斯基由于种种原因或高成或低就,纷纷改换门庭;本场比赛前,包括“90年代世界第一门将”彼得·舒梅切尔在内的其他功勋名将伤的伤、病的病、停的停、罚的罚,统统坐在看台上,曾经不可一世的“红魔*十一人组”已面目全非。
志在四方的弗格森不得不“拔苗助长”——让计划中单个出场,或替补出场以资锻炼的“青年近卫军”全部*出场,各挡一面。不过,*十一人中埃里克·坎通纳仍旧稳坐中军帐,这也是阿力克斯·弗格森惟一感到安慰的地方。不可否论的是,阿力克斯·弗格森要坎通纳完成的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传帮教带,为下一个曼联王朝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精彩演出:坎通纳于开场后第19分钟便为主队拔得头筹,1∶0,引起6万多球迷一阵欢呼。不过好景不长,由于六名主力缺阵,尤其是丹麦国门舒梅切尔的缺席,让曼联队后防险情不断,而且客队谢菲尔德星期三坚定不移将快速反击进行到底,并分别由马克·赖特和居·惠廷汉姆在第59分钟和第78分钟时两度得手,将比分反超。最困难的时候又是坎通纳挺身而出,他在罚球点附近接到加里内维尔的并不太“成熟”的传球,冷静无比将球打远角入网,力挽狂澜。
赛后形势:主场作战,一场平局,且对手又是实力位居中游的谢菲尔德星期三队,这实在是一场不值得庆贺的比赛。但这又是一场了不起的比赛,因为“青年近卫军”不仅经受住了考验,更难得的是得到了“大起大落”的心理磨炼,当然,这一切全都是埃里克·坎通纳的自编、自导、自演所致。
这场比赛后来被认为是曼联十年王朝中最关键的一场比赛,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坎通纳对曼联贡献*的一场比赛——如果没有1995年12月9日坎通纳的传帮教带,曼联的“青年近卫军”就不会拥有日后的那种“见谁灭谁”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