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有欧洲后花园之称,并不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濒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26.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700公里。
摩洛哥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民众信仰伊斯兰教,摩洛哥有四大皇城,历史悠久。摩洛哥是一个白人占八成、环境奇特的非洲国家。最早的摩洛哥居民是以柏尔人为主的。满大街都是浓郁的欧式风情,欧式风格建筑,经济不错,气候适宜,海滩迷人。
摩洛哥原是法属殖民地,独立后经济发展还是不错的,民风淳朴。
不是
摩洛哥王国(阿拉伯语:المملكة المغربية),简称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濒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1]
摩洛哥最早居民为柏柏尔人。先后受腓尼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统治。公元788年建立第一个阿拉伯王国。[1]从15世纪末至20世纪初,摩洛哥先后遭法国、西班牙等殖民者入侵。1912年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北部狭长地区和南部的一个地区则划为西班牙的保护地。[1]1956年独立。1957年8月14日定名为摩洛哥王国。1979年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其在西撒哈拉的权利一直未被国际上任何国家所认可,但阿拉伯国家联盟明确承认西撒哈拉是摩洛哥的领土。摩洛哥认为其接壤的休达及梅利利亚应为其领土,但实际上是由西班牙管辖。[1]
除阿拉伯语外,在摩洛哥境内还有许多地方语言,而法语和西班牙语也被同时使用。
摩洛哥经济总量在非洲排名第六,北非排名第三。磷酸盐出口、旅游业、侨汇是摩洛哥经济主要支柱。农业有一定基础,但粮食不能自给。渔业资源丰富,产量居非洲首位。工业不发达。纺织服务业是重要产业之一。摩洛哥1983年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推行企业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1996年同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后,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同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2009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西亚北非地区形势变化等使摩洛哥经济遇到较大挑战。摩洛哥政府致力于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纺织、旅游等传统产业,发展信息、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积极吸引外资,经济继续保持增长。2016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040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76美元。
经济增长率:1.7%。
货币名称:迪拉姆(Dirham)。
汇率:1美元≈9.5迪拉姆。
通货膨胀率:1.2%。
失业率:9.9%。
这个地方太穷了,到过摩洛哥贫民窑的人就会发现没有比这个地方更穷的地方了。众所周知摩洛哥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所以去过摩洛哥旅游的人都会发一些特别漂亮的照片。但是真正去过摩洛哥贫民窑的人就会发现,这里的生活真的是太苦了。
很多人因为没有住的地方,都是住的临时搭建起来的小棚子。在摩洛哥贫困的地区,人们没有住的地方是常见的事情。很多人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遮风避雨的地方煞费苦心。最常见的就是依靠临时搭建的小棚子遮风避雨。看着他们住的地方,再想想我们的生活简直就没有办法去比较。
女摄影师穷游摩洛哥,她以为自己就已经很穷了出来只能穷游。但是到了这个地方看到贫民窑情况。任何人都会被吓出一身冷汗。他们住的地方真的是太简陋了。简直没有办法去形容。很多人挤在一块,房屋建设也没有规划。远远地望去根本看不出来是有人居住的地方。作为一个摄影师她去过的地方肯定有很多,肯定也见过很多贫穷落后的地方。但是在看完摩洛哥以后,他觉得以前看到的穷真的都不是穷。
以前我们常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在了解摩洛哥以后我想说他们的贫穷我们真的无法想象。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今天吃完饭以后明天还有没有吃的。看着他们对美好生活渴望的眼神,我的内心一震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中的,我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
现如今,人们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能力也是逐渐增强,以前大鱼大肉是*,现在已经成为了生活的日常。但物质方面的满足并不是终点,随着物质生活逐渐被满足,很多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很多人都喜欢在学习工作之余去旅游,放松一下疲惫的心,然后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增长一下见识。当然,说起旅游,很多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国内旅游,他们会把眼光延伸到国外,毕竟国外的风土人情,才更加让人们觉得新鲜。举个例子,在人们传统印象中,非洲一般都是黑人的天下,但其实非洲并不是只有黑人,在非洲的一个国家,那里没有黑人,都是白人,而且这个国家美女众多,物产很是丰富。那可能有人会问,这个国家是哪里呢?接下来,冷眼就给大家简单聊一聊这个国家,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这个国家就是有着“北非花园”之称的摩洛哥!摩洛哥虽然地处非洲,但它跟其他非洲国家不同,它是一个沿海国家,所以摩洛哥的形象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落后之地。摩洛哥这个国家地形非常复杂,它的中部和背部是拉特拉斯山脉,东部和南部是高原,西北沿海一带是平原,这也就决定了摩洛哥并不会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值得一提的是,摩洛哥的气候比较宜人,即便是7月份气温也只不过在20多摄氏度,所以摩洛哥的环境非常适合旅游,他们那里风景如画,花木繁茂,被誉为是“烈日下的清凉之国”,更有意思的是,摩洛哥人的肤色并不像其他非洲国家那样,皮肤是黑色的,他们大多数人的皮肤是白色。据统计,摩洛哥这个国家,白种人的比例足足有80%。
更重要的是,这么一个气候宜人,白人美女遍布的国家,对咱们中国人的态度是非常友好的。去过摩洛哥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现在摩洛哥对咱们中国人是免签的,而且这个免签可不是什么限时免签,有附加条件的免签,而是大大方方地全部免签,是那种很有诚意的免签,换句话说就是他们非常欢迎中国人去他们那里旅游。当然摩洛哥的这个免签规定,得益于咱们中国和摩洛哥关系非常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美女众多,再加上对中国人态度友好,这对咱们国人而言,显然是值得一去的。有机会的话,冷眼是一定要去一趟摩洛哥的,体验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不过冷眼需要提醒大家一下,如果大家出门旅游,一定要记得注意安全,尤其是出国旅游!
主要是摩洛哥这个国家完全不像印象中的非洲,通常在人们的印象中,非洲一般是属于贫穷落后的地区,天气干旱很多地区不适宜人居住,然后再者就是脑中会呈现大量皮肤黑色的非洲人,但是如果看到摩洛哥这个非洲国家后,就完全就颠覆了人们心中的认知,因为摩洛哥这个国家虽然地处非洲,它们这个国家却是非常的富有,是属于非洲最发达国家之一,并且风景秀丽空气异人是属于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 ,另外它这个国家的居民大部分是属于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行走在摩洛哥的街头几乎见不到黑人,正是因为种种这些因素人们将它称之为 “假的非洲国家”。
1、摩洛哥历史沿革:
摩洛哥这个国家地处于非洲西部,它的历史沿革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远古时代、外族统治、被欧洲国家殖民,独立建国至今这四个时期,摩洛哥是非洲古老的国家之一,早在40万年前就已经有远古人类在摩洛哥活动,它最早的原始居民是柏柏尔人,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自已就落伍了,根据历史发展的定律落后就要挨打,当时的摩洛哥也没有能例外,所以它们就先后就遭遇到了腓尼基人,迦太基人、罗马人等被外族的统治。
在长达近2000年的时间先后被毛里塔尼亚王国,罗马帝国,阿拉维王朝,穆瓦希德王朝王朝等王朝统治,到15世纪的时候欧州的殖民者兴起又被法国和西班牙瓜分,在被外族入侵与被殖民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这一时期的摩洛哥人简单来讲就是过得既辛酸又非常的憋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摩洛哥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终于在1956年成功独立,才真正的开启了属于自已的时代。
2、摩洛哥独立后的发展:
独立后的摩洛哥因为自已拥有良好的地理环境这一天然优势,常年天气气候宜人,花木茂盛,风景非常的飘亮,在国际上有“北非花园”的美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参观游玩,旅游业非常的发达,再加上自已本身矿产、渔业资源丰富,摩洛哥政府层面一系列针对经济的优惠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经济多面开花让摩洛哥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经过长达几十年的努力,如今摩洛哥成为了非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不是。
摩洛哥是非洲地区的发达国家之一,当地民生活水平在非洲地区也算是居高不下的。这个国家走欧式风格,毕竟当地离欧洲很近也深受欧洲国家的文化因素影响。
也有无这个国家内部风景优美,而且人为破坏较小,因此它拥有着很多*无污染的独特自然景观,也成为了比较*的旅游胜地。
简介
摩洛哥气候多样,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月平均气温12℃,7月22~24℃。降水量为300~800毫米。中部属副热带山地气候,温和湿润,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山麓地区年平均温约20℃。降水量从300到1400毫米不等。东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南部不足100毫米。
夏季常有干燥炎热的“西洛可风”。由于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摩洛哥是个风景如画的国家,还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