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北部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其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十三种气候类型中*一种雨热不同期的气候类型。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频繁活动,气候温和,最冷月气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季半年约占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为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
摩洛哥北部为地中海型气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月平均气温12°C,7月22°-28°C。降水量为300-800毫米。
中部属副热带山地气侯,温和湿润,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山麓地区年平均温约20℃。降水量从300到1400毫米不等。
东部、南部为沙漠气侯,年平均气温约20℃。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南部不足100毫米。夏季常有干燥炎热的“西洛可风”。
由于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
LZ您好
摩洛哥中部山地相对湿润和地形以及地中海式气候有关
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西风带的一支,因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为北风,使得西北低东南高的摩洛哥中部成为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部分区域降雨比北部还多
夏季虽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没有什么降雨,但由于离海较近,海拔高气温不见得高,所以虽然无雨但却多雾,空气也不见得极度干燥
总体来看都是和地中海式气候有关的
摩洛哥北部为地中海气候,中部属副热带山地气候,东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
北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月平均气温12℃,7月22~24℃。降水量为300~800毫米。
中部温和湿润,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山麓地区年平均温约20℃。降水量从300到1400毫米不等。
东部、南部年平均气温约20℃。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南部不足100毫米。夏季常有干燥炎热的“西洛可风”。
扩展资料
地理环境:
摩洛哥位于非洲大陆西北部,直布罗陀海峡南岸,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海岸线1700多公里。地形复杂,中部和北部为峻峭的阿特拉斯山脉,东部和南部是上高原和前撒哈拉高原,仅西北沿海一带为狭长低缓的平原。
文化:
阿拉伯语为国语,不过柏柏尔语和法语也是受到承认的官方语言,伊斯兰教为国教。
1993年8月落成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坐落在卡萨布兰卡的大西洋海滨,通体使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宣礼塔高达200米,是仅次于麦加清真寺和埃及的阿兹哈尔清真寺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设备之先进在伊斯兰世界首屈一指。
科技:
摩洛哥王家科学院于1980年4月成立,由30名摩洛哥常任院士和30名外籍联系院士组成。由穆罕默德六世领导,国王委派常务秘书主持日常工作。
2001年,摩洛哥成功发射第一颗科学卫星。2005年,摩加入欧盟“伽利略”卫星导航计划,成为第一个加入该计划的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也是继中国、印度、以色列、乌克兰后第五个加入该计划的非欧盟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洛哥